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在薄情的世界里深情地活着

『一』

借当下时髦的一句话作标题,佐证每时每刻的渐行渐远渐无声。

『二』

二十岁,人生最美好的年龄,可以自由地去爱,去思考,去追求自己想要的一切美好事物。但前提是,你得有足够的胆量与野心去匹配那呼之欲出的青春。

可惜,二十岁时的我,什么都没有。毕业就失业,居住在乡野,身边可以引导我的人都不知道去了哪里。三观朦胧,安全感缺乏。于是,一头扎进婚姻。我把所有对未来的憧憬系在一个男人身上。原本想要借读书逃脱原有的生活,却一不小心跌入了错综复杂的柴米油盐生活之中。

十年的光阴,让一个原本单纯温顺的好姑娘,变成了脾气暴躁,脸上长满斑块,内分泌失调,甲亢与慢性肠胃炎久治不愈的病人。二十五岁,我的心仿佛已是枯井中的五十二岁,不,甚至比五十二岁的人苦痛更长久。在后来长久的一段日子里,我佩服那些勇敢地走出家门的伙伴们,她们不像我一样懦弱无助,她们知道该怎么去寻找自己应该拥有的生活。后来,在走出那段阴影惨重的婚姻之后,我才彻底明白,一个女人没有足够的独立,你凭什么应该拥有幸福的生活,你连和生活握手言和的资格都没有。

无言的背后是苍凉。我的回忆变得具有选择性。那些不愉快的人与事,我尽量将它忘掉。在特定的状态下,选择一种生活,也许只是为了有口饭吃。于是,我在受尽了生活的为难之后,还是原谅了那段时光那些幽暗,也原谅了自己。只有等饭吃饱了,才敢有梦想。

比如说现在的我,可以有足够的信心去养好一个孩子,有永不绝望的愿景推着我用双手采购回生活所需的柴米油盐,有充分闲适的心情去料理岁月的斑块与拖拖拉拉的身体疾病。所以,我又是感恩的。如果没有那段无人疼爱的岁月,我怎么可以奋起直追今天勇敢的自己。这种勇敢不喧嚣,不芜杂,也不慌乱。但我又具有一个女人都有的缺点:神经质,敏感,情绪化,脆弱,虚荣。但终究,我没有丢掉内心的尊严与生命的感恩。岁月终将是留了三分余地给自己。我很幸运,在兵荒马乱的年代里,我居然选择了读书,而不是去打牌闲坐说人是非。心里有爱,生活有暖,即使浮世一座,白发三根又如何?岁月平平仄仄,还是生活的一段圆舞。

我还是曾经十八岁时善良简单的好姑娘。

『三』

从小,在父爱那一块领域,对于我是贫瘠的。每次父亲放假回家,对于一个女孩来说,就是一次重大的节日。除了物质,更有精神上的抚育。那时候,觉得父亲像一棵树,高大挺拔,又帅气。说实话,父亲在家,我感觉我们这一家人在村里说话语气都粗重一些,那是生活的底气吧。生活具备贯通伤,这种无法朝暮相伴的父爱,导致我长大后恋父情节严重。潜意识里,不愿意去信赖和我差不多大的男生,总感觉不成熟,没有安全感。

以至于,后来长大成人,选择结婚的和真挚爱过的男人,都比我大很多。我知道,我内心极度需要安全感的喂养,于是,他们在我心里,就像父亲,有时候也像兄长。年轻的时候不懂爱情,活得如此慌乱。当我真正懂得了爱情,我已经被生活磨砺成一枚外柔内刚的女汉子。个中原委,竟然是发现依恋永远成长不了爱情,就像种瓜永远无法得豆。父亲永远是父亲,而爱人,只能是选择真诚相待,一生三十七度暖的人。

当我发现内心的无力与灰暗,我就努力去活成自己应该成为的样子,外表做个淑女,内心强大到尽可能接近混蛋。我敏感而又脆弱,孤独而又和善。我在书本之外,去思考去感受那些来自生活底层的细微而又真实的疼痛和艰辛。日积月累,四季走遍,那将是形成我全部人生的总和。

有个让我欢喜到要命的朋友,童年失去母亲,最好的年华失去做母亲的权利,再后来,遭遇更多命运给予她的玩笑。她美丽而高贵,多才又冷傲,在日复一日的生活打磨里,她不再去从外界寻求支援,而是从内心里生长出枝枝蔓蔓,将她生活的半径庇护得四季平安。她学会了聚拢生命里一小撮有限的温暖,漫长的人生,这些温暖足以陪伴她渡过严冬风雪。

当一个人不再寻求外力,而是朝向内心,不得不承认,我们已经开始变得“自私”,而又冷暖自知。自私的爱着自己的身体,爱着自己内心的一草一木。读书,养狗,练瑜伽,养花花草草。让自己忙起来的初衷是让那些曾经朝自己泼过冷水的人总有一天会无地自容,但活着活着,却发现原来是为自己而活。自己的感受第一个感知,外界已鲜有撼动内心的时刻。我喜爱她,就像疼爱尘世中的另外一个自己。我们遭遇各不相同,心脏的冷暖却是一样的春夏秋冬。

我喜欢这样的活法,活到清醒得自私,其实是向心而行。这种自私的妙处是,我越活越像我自己。自己逗自己开心,便不再纠结会与谁并肩前行。风很大,雨亦多,渐渐生出从容之心,恒温的,稳妥的,空明的,人与事进入内心,涵养内心的那个自己。

朋友说,她从某时起,就只为自己活着,有时候看不看书都无所谓,自己的经历与人生,就是一本书。与其在别人虚构的故事里去寻找人生的意义,不如折返回自身,寻求岁月最终的解答。人活到一定程度,是不会再慷慨的,只想对自己喜欢的人与物好,不再那么普度众生,四海一家。我们清醒而又疼痛,只因为,值得与不值得。

时间不能涂抹悲伤,却能让人更清醒地看待世界,理性地对待自己。

不得不承认,这样的自私,其实是一种更严格意义上的自爱。自爱了,也就活好了。

『四』

此地榆叶正黄,而我却在别处老了。

看到这句话的时候,我看到生命中的有些东西变轻了,变薄了。而有些东西却日益醇厚。

如何走向自己的内心,远比去了解别人困难得多。那些寄生在生命里的隐喻,总有一天会万马齐喑。

我爱母亲。我一直认为我很爱很爱。但是回头看这三十多年的生命历程,我突然惊恐地发现,我原来对母亲是有怨恨的。亲爱的母亲,但愿她看到这些文字的时候,她会笑着对我说,来,摸摸头。我觉得母亲对我的爱总是挂在口头上,在我真正面临人生劫波的时候,她却无能为力。甚至有时候,她在电话里像个旁人一样的询问一些让我哭笑不得的问题。曾有相当长一段时间,我讨厌见到母亲,哪怕她的电话我都不愿意接听。她问的不是我想说的,她不知道女儿的心痛点在哪里,她其实对女儿的内心一无所知。但我用自己后天的教养,对母亲极度忍耐,不生气不厌烦,因为她是母亲。我是读书人,我应该好好地去爱她。我用文字打造的建筑去维护一位母亲在女儿心中的地位。

直到有一天,我回到乡下的家里,河边正在修一座高架桥,来来往往穿梭着的都是天南地北的乡音。但他们居然认识我,说我一看就是谁谁谁的女儿,因为一看就是个读书人。惊愕之余,我才知道,我的母亲在乡下,是如何把她的女儿夸了又夸,爱读书,会写文章,还出了本书,长得漂亮。就在那一刻,我心中的冰块在融化。我原谅了母亲对我的无能为力。因为我太听话了,所以她知道我不会让她为我操心。在散漫的乡野,有这样一个女儿足以让她骄傲。她知道我能够对抗时间,对抗生活给予我的林林总总。

母亲老了,她的心再也装不下生活多余的伤悲。她努力去拾起生活尽可能多的欢笑,用以打发日益逼近的老年。说到底,我到底是需要一个哭哭啼啼不断提醒我的伤口正在流血化脓的母亲,还是告诉我手指头底下还有路,生活还可以继续插科打诨的母亲?也许,我需要的是后者。而母亲,只能够用她能够拥有的方式告诉我,生活再多的苦痛,在往后的岁月中其实都会无关痛痒。很多人世的艰辛与属于女人的隐秘,母亲早已先我一步抵达。而总有一天,我也会活成母亲的样子。

当我承认我曾经恨过我的母亲,我甚至怀疑她一直重男轻女,她的爱那么轻那么薄,然后我在转头发现自己内心的无能与脆弱之时,我其实已经找到了自己。于是,我在内心和时间之间达成了和解。并且,在往后的岁月中,给予母亲足够的爱。

当我看清时光的薄情,看清内心的无力,其实我的时光正日臻完美。从稀薄到丰厚,从影影绰绰到完美深刻,这既是困境,也是救赎。在光明中能找到的东西,在阴影中同样能够找到。

『五』

明月高悬,浮世一座。

大海正在酣睡,河流正在解冻,高山正从东到西,地震与海啸在遥远的中世纪,我们活在此时,也疼在别处。

- END -

账号推荐:本文转发自公众号安眠岛,微信ID:wenxue-dao,长按识别下方二维码哦~一个有温度的账号。(本文作者:李小坪,湖北宜都人,湖北省作家协会会员。读书写作,育儿遛狗,执着善念,相信美好,行走在不慌不忙的人间。有散文集《温度》出版。)

商务联络QQ:1524316038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珍惜生命
我的念与想
单身妈妈砸50万生5国混血女儿,被指自私,其回答莫名戳中泪点
梳理对母亲不满的情绪
年纪越大,越要学会做一个“自私”的人
槽值:女儿远嫁父亲跳楼:孩子,我受不了你“不听话”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