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驴子孝

如果经过敦煌绿洲,走出春风不度的玉门关,向罗布泊方向前进,在古关外一二十公里的大漠古道上,你会惊奇地发现一座坟墓,墓前高大的黑色大理石墓碑上,镌刻着醒目的三个大字:驴子孝。这座墓碑蕴藏着怎样传奇动人的故事呢?

大漠里,有一对孤独的牧羊老人

于老汉一觉醒来,太阳已高高地挂在东方的天际。他赶紧起来,去看看隔壁用大头树枝搭围的羊圈和驴圈。看到一只只滚瓜溜圆的羊儿和一头头驴子在安闲地休息,他舒心地笑了。

于老汉的羊圈设在河西走廊、敦煌以西170公里的地方,处在大漠腹地,方圆几百平方公里没有人家。这里东南400里外的祁连山曾流出一条河,叫疏勒河。50年前曾有水,慢慢地水少了,最后完全消失在大漠里,只留下古河道。由于疏勒河的河床地势低,上游发大水或戈壁沙漠下大暴雨时,不少雨水自然聚集在河道里,水常能流上十天半个月的,即使断了流,河道里也总是湿漉漉的,因此长满了红柳、骆驼刺、索索草,还有许多叫不上名的草。五年前,敦煌市郊七里镇的农民于老汉夫妇特意搬到这里扎营放牧。现在,他的羊儿已发展到80多只、驴子30多头。

在这里,日子倒也好过,只是太孤单了,从早到晚,就是他和老伴两人在一起,一年到头难得见几个外人。

草滩上,有一头母驴病倒了

吃过早饭,于老汉把他的羊儿和驴子赶到已没有水的河道里吃草。

没有风沙的日子,大漠很迷人,放眼望去,风平浪静,天地一色,很壮观。

驴群里有三只欢快的小驴,浑身缎子般光滑。它们刚三个月大,分属三个母亲。它们没有耐心吃草,淘气地在驴群里乱窜,不停地在一起交颈厮咬、撒欢儿。折腾了一上午,终于玩尽兴了,各自去寻找妈妈。两只小驴很快找到了妈妈,分别前蹄一跪,使劲儿地吮吸妈妈甘甜的乳汁。

余下的那只小驴在驴群里走来走去,却仍然没有找到妈妈,它有点儿六神无主了。突然,它昂起头朝四野张望,长鸣一声,向远处奔去。

在一丛红柳旁,小驴发现躺倒的妈妈:母驴肚子一起一伏,鼻子发出低鸣,眼角流泪。小驴发疯般奔过去。用嘴使劲儿地拱妈妈的头和背,力图让妈妈站起来,可是全都失败了。

小驴想了想,跑到于老汉那里,拼命把他拽了过来。母驴痛苦地躺在地上,浑身抖动抽搐着,鼻孔发出艰难的喘息声,四只蹄子一蹬一蹬的。可以看得出,它正承受着巨大的痛苦。

于老汉见状,连忙从口袋里掏出随身携带的兽药,扳开母驴的嘴灌下去。好半天过去了,却不见一点儿起色。

此时,小驴不时用舌头舔舔妈妈的腰,舔舔妈妈的头,舔舔妈妈的眼睛和嘴巴。又用嘴坚持不懈地拱妈妈的脊背,希望能把妈妈拱起来。

太阳西下了,于老汉使尽所有办法仍于事无补。他悲哀地想:“算了,随它去吧。母驴死了,小驴还得活呀。”他决定赶小驴回去。然而,于老汉赶了几次,小驴一点儿也不像往日那样听话,无论怎么赶都不走。

荒漠里,小驴守在母亲身边七天七夜不吃不喝

太阳下山了,于老汉把羊儿、驴子从5公里外的草场赶回圈里,然后匆匆忙忙端了些玉米糊朝下河道走去。

母驴已奄奄一息,四蹄僵硬无力地摆在一边,平平地在地上躺着,头已经不能动弹了。

小驴无精打采地站在一边,乌黑的眼里充满悲哀。

于老汉赶忙把玉米糊糊端向小驴。往日小驴一见主人给好吃的东西,总是表现出欢欣雀跃的样子,欢快地打着喷儿,毫不客气地吃起来。可这天,它只是低头闻了一闻,又把头抬起来,就是不吃。

于老汉决定把小驴赶回家,可是,他赶了一阵子,小驴怎么也不走。于老汉无计可施了,一直守到夜里12点,才摸黑跌跌撞撞地回到他的土屋。

第二天天还没亮,于老汉就和老伴起来为小驴熬大米稀饭,然后端到驴母子呆的地方。

小驴仍守着母驴不停地转圈儿,不停地舔妈妈的毛皮,小舌头已没有津液了,完全干了,有的地方已舔破了,流着血。

老伴儿心疼地念叨道:“孩子,这又何苦呢?妈妈死了,你也得活呀!我也是6岁就离开娘的呀。”她把带来的东西全恭恭敬敬地放到小驴面前。可是,小驴居然闻也不闻,只呆滞地望望主人,又低下头去舔妈妈,眼睛流泪,发出无力的哀鸣。

于老汉赶来驴群,两头小驴过来逗伤心的小伙伴,咬它、踢它、交颈,可无论它俩如何逗,伤心的小驴就是不回应。两头小驴终于对这小伙伴失去了耐心,扔下它追赶妈妈去了。

伤心的小驴依然守护着妈妈。

第三天,第四天,第五天……

小驴一连七天不吃不喝,终于站不住了,紧紧地挨着妈妈的头躺下了。第八天,小驴闭上了眼睛,随妈妈去了。

于老汉两口在空旷的沙漠里忍不住号啕大哭。

古关外,远行者为驴母子立丰碑

又一个大漠的早晨到来了。

在太阳升起的地平线上,出现一个黑点。

终于见到一个人了!于老汉有点儿激动,强烈地萌生想和他说说话的欲望,于是主动上前搭讪。

于老汉领着他转过一个小小的山包,远行者发现河道里躺着一大一小两头驴,状态甚惨,不禁打听起来。于老汉顿时神情黯然,哀叹再三,详详细细地诉说了孝子驴的故事。

这远行者名叫罗荣华,是诗人。顿时,罗荣华激动不已,一阵难以排遣的感情冲击着他。他说:“历史上,关云长败走麦城受害后,赤兔马数日不吃不喝,死了;抗日战争时期,有位英雄在战场上牺牲了,他骑的那匹马被俘后,也是不吃不喝,抗争至死。驴子如此重孝重义,我还是第一次听说啊!”

远行归来后,罗荣华找到一家石碑店,先请店家按人墓碑的尺寸打磨了一块黑色大理石碑,又亲自撰写墓志铭请店家刻上去。然后,他带着墓碑来到驴母子死亡的地方,郑重地将驴母子安葬。

一只小小的驴子,如此重孝重义,就是到死也不忘养育自己的母亲,动物的孝义之心让人感动。被称为万物之灵的人类,要是不孝顺含辛茹苦养育自己的父母,那他就连动物都不如。

——摘自《动物—人类的朋友》第二集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感人的驴子孝
感人至深“驴子孝”
民间故事:男子杀毛驴款待恩人,隔日路过驴槽,母驴将他压在地上
民间故事:二黑子用驴肉款待恩人,第二天上午,母驴将他抵在墙上
公斑马翻墙与母驴偷偷交配生小斑驴(图)
发生在甘肃玉门关上“驴子孝”的真实故事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