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三伏天,断病根!只要几块钱,冬病不再来~
三伏天
一年中最热的魔鬼时间正式拉开序幕。

更可怕的是,
今年的三伏天还是加长版
40天!

俗话说 “冬养三九,夏养三伏”,
一 年中最热的三伏天暑湿之毒最凶,
但也是冬病夏治和祛除六邪绝佳时间

古人云——万病之源皆因六邪:
寒邪、风邪、湿邪、暑邪、燥邪、火邪
三伏天这六邪全齐活了~

那么如何赶走这六邪呢?


只要一袋粗盐——即可祛六邪

六邪怎么祛?大多数人可能会想到艾灸,但是比起艾灸,盐疗更加简便,没错,只需一袋炒粗盐,连续用十天,轻松赶走万病之源。


01

祛湿除寒

有的人体内的湿气较大,做热敷时,可以热敷脚心。每次泡脚之后,再进行热敷,这样去湿的强度很好。一个疗程之后,身体就会有明显的变化,湿气就会被赶走了。


对于体寒者,同样是每天每次泡脚之后,再进行热敷,驱寒的效果也较明显。

02

关节痛

对于关节僵硬疼痛,粗盐热敷包裹在疼痛、怕冷的关节部位,每次热敷半小时,至粗盐逐渐冷却即可,有缓解消痛、镇痛作用,长期使用血液畅通,风湿会有好转


如果希望疗效加倍,可以在粗盐种加一些生姜片,生姜片无需炒热。姜含挥发性姜油酮和姜油酚,有活血、祛寒、除湿、发汗之功效,如果这时在加上姜的助力,那治病祛病更加容易了。

03

肠胃不好

粗盐热敷胃肠能治疗五更泻。粗盐热敷还可以促进肠道蠕动,加快血液循环,缓解组织粘连,改善局部营养。


04

补肾养阴

末伏也是升阳的黄金时间,不费力但是赢很大,就用粗盐疗法,比大把大把吃药简单、便宜太多了。

将半斤食用盐与少许小茴香放在一起炒热后,装到布袋中敷肚脐,可达到调补阴液,促进阴阳平衡的目的。刺激肚脐,能有效调节经络

想要热敷补肾,最好在17点到19点这个时间段敷,因为此时是肾经的当令时分,也是补肾的最好时候。

05

排毒健心肺

腋窝处有一个重要穴位,中医名为极泉穴(腋窝顶点的腋动脉搏动处),此穴为排毒大穴。


常按腋窝,通过改善血液供应、刺激淋巴,可改善心肺功能,增大肺活量,提高呼吸系统功能,促进食欲,提高消化能力,还可促进神经体液循环,使全身器官享受更多养分和氧气。用炒粗盐热敷同样能达到这样的效果。

粗盐热敷法:
1、选择合适粗盐:用1斤大粒粗盐(不是做饭的细精盐)。

2、将盐炒热:把散盐放在锅里炒热,装进一个大布袋中。用粗棉布做(勿用化纤织品),缝死三面,一面不缝,好装盐,不缝的一面留长一点,好反折防盐散出。


3、将盐袋平放在下腹部,盐刚出锅时很烫,可在袋下垫上毛巾,不太烫时再撤走。盐袋上要盖些东西,以防散热太快,每次要敷半个小时。如果能另炒一袋盐,同时放在骶部(腰下方),效果更好。

4、如果想缓解关节炎,把做好的粗盐热敷包放置在有疼痛、怕冷等症状的关节部位,可每次热敷15-20分钟,至粗盐逐渐冷却即可。新经络公众号提示如果热敷包的温度较高,可在患处衬垫一些毛巾,以免烫伤。热敷包可反复利用;可以用微波炉进行加热。

方解:

粗盐是以氯化钠为主,氯化镁、氯化钙等多种成分组成,加热后可以通过散热刺激和促进皮脂腺的分泌,排出体内的废物和多余的水分,与骨关节相关的风、寒、湿、痹、痛等症采用粗盐热敷法,也可以发挥止痛散寒的作用。

盐敷可以使肌肉放松,加速局部的血液循环,热盐的渗透性强不仅能将热气渗透到人体内,还可以将体内的湿气、寒气吸收出来,可以消炎驱寒,缓解疼痛。

 注意 

1、盐敷时要注意温度,过热会烫伤皮肤,必要时多包裹几层毛巾。
  
2、刚开始用大粒盐热敷后,肚皮会出现红白相间的“花了”的情形。一般来说,到第三四次时就会退。

3、如果肚脐周围有疮疡或者溃烂等症状,就不要使用这种保健方法。


4、热敷后半小时内,不要用冷水洗手或洗澡,避免毛孔大开感染风寒。

4、热敷后,要喝较平常多量的温开水(绝对不可喝冷水或冰水),有助于排出体内毒素。

5、热敷的盐可以重复使用,粒子变细就可以丢掉。但其中的中药会因为使用多次而药效减弱,所以中药需要时常更换。

冬病夏治的目的

1

驱疾

夏季身体阳气最盛,皮肤毛孔大开,药物更容易进入穴位和经络,通过经络、气血到达病灶,起到治病效果。

2

固元

中医手法在进行“夏治”时,药物或按摩通过神经反射激发人体的调节作用,促使抗体产生,提高抵抗力。同时,调节内分泌、免疫系统和神经系统,起到固元健体的作用。

3

养阳

冬病夏治也符合中医里的“天人合一”思想,夏为阳,借助自然的阳气,驱除体内的阴寒之气,起到固元健体,补益阳气作用。

4

治未病

中医认为百病由寒起,冬天外界环境冰冷一片,如果身体内又有寒气,两寒夹击,不仅疾病不容易好,而还会导致寒气在体内的积累。冬病在冬季治疗只是治标,在夏季为治本。



三伏艾灸,胜吃“千年人参”


艾灸是中医三大疗法之一。古人认为,艾灸可以透诸经而治百病。《扁鹊心书》就有言:保命之法,灼艾第一。也就是说,很多针药无法治愈的疾病,可以用艾灸。


01

三重合力,祛除寒湿

中医认为,三伏艾灸,是集“天之阳、地之阳(艾灸)、人之阳”三重合力,可固本扶正,祛除体内寒湿,打通瘀阻经络,彻底改善寒湿体质。

02

温养五脏,预防疾病

三伏天阳气聚集在体表,但五脏空虚,阴邪易伏在体内,潜藏在心肺、脾胃、关节等处,待阳气退去,特别是冬季时,很易发病。

艾灸,可温养五脏,充盈体内阳气,调和阴阳,达到预防疾病、冬病夏治的效果。

03

疏通经络,调节体质

夏季,很多人会感到闷热不适,甚至中暑、晕厥等症,其实是经络不通的表现,包括疼痛、肿胀等。

艾灸,是“纯阳之火”,渗透能力非常强,就像发电机上的电流,能把经络穴位打开,通达病位,打通阻塞,疏散邪气,畅通气血,不仅能让人感到轻松舒适,还能自动调节身体,更受补益。

04

祛疾病,延寿命

艾灸,祛寒湿等邪,疏通经络,又温补五脏,能真正达到“有余可泻,不足可补”,调节体质,祛病愈病快速。因此,也有人称其“胜过千年人参”。


养阳气就是延寿命。现代医学研究也表明,艾灸可以通过经络调整人体生理功能,促进新陈代谢,增强血液循环,调整内分泌,提高机体免疫力和防病能力,适应范围十分广泛。




三伏艾灸试试这几个穴位


每个人的身体状态和症状各不相同,
做艾炙时,
选择合适的穴位与部位,
可以起到最佳的调理效果。

01
呼吸系统:炙肺俞穴

肺俞穴是肺气转输、输注之处。艾灸该穴对改善肺脏功能,消除肺脏功能失常等证候具有一定功效。如咳嗽、哮喘、咳血、肺痨及过敏性鼻炎等症。

02
健脾祛湿:炙丰隆穴

此穴主治头痛、眩晕以及咳嗽痰多等痰饮病证,每日艾灸15分钟可以有效健脾祛湿。另外,艾灸谷穴、足三里、解溪穴等也都有祛湿的功效。
03
调节肠胃:炙中脘穴

在这个穴位进行艾灸,能够有效的缓解胃部和肠道所出现的各种疾病以及症状,例如腹泻、腹痛、食欲不振、恶心、烧心、嗳气等。

04
宫寒、肾虚问题:灸关元穴

女性宫寒,来月经的时候会有痛经、血块等困扰,男性体寒湿气重则容易出现肾虚的问题。这种情况建议艾灸关元穴,可以温补肾阳,宫寒问题会得到改善,女性的月经问题也会得到缓解,男性肾虚、气虚问题也能得以改善。

(来源:网络综合)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经络养生】三伏灸到底如何灸,才能彻底拔除虚寒之病病根
三伏艾灸,胜吃补药!祛寒湿,通经络,养五脏,祛病根……错过再等一年!
三伏灸到底如何灸,才能彻底拔除虚寒之病病根?
三伏艾灸,胜吃补药!祛寒湿,通经络,养五脏……错过再等一年!
祛湿,重在升脾阳
艾灸穴位图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