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银川开发区:“四链融合”打造新型产业生态圈

  近日,银川市《政府工作报告》正式出炉,报告中明确提出“十四五”期间银川产业发展要打好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提升自主创新能力,推进“创新链”“产业链”“金融链”“人才链”深度融合。

  作为全市建设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先行区示范市的排头兵,银川经开区正在积极探索“四链融合”的新发展路径,围绕产业链布局创新链、围绕产业链打造人才链、围绕产业链优化金融链,通过“四链”的有效衔接,聚合发展优质,创造富有活力的经济生态,着力在补链、稳链、强链、延链上取得新突破,以“链”为媒,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围绕产业链布局创新链 打造产业新业态

  创新链作为原始驱动力,镶嵌于产业链各个环节中,借助产业链上各个环节的价值增值实现循环。创新链的打造务必要与产业链在横向和纵向的延伸、产业链在数量和质量上的提升紧密联系在一起。

  近年来,银川经开区将战略新材料产业作为主攻方向,落子布局。以光伏新能源单晶材料及配套产业、工业蓝宝石切磨抛全产业链、半导体产业配套及电子信息产业项目、锂电池等储能材料产业等布局为抓手,以隆基、中环、鑫晶盛、天通、中欣晶圆、石墨烯等龙头企业扩能升级为基础,进一步加大招商力度,努力建成行业内具有重大影响力的光伏材料基地、国内有影响力的半导体材料生产基地、西北地区工业强基工艺“一条龙”示范基地。

  围绕产业链布局创新链,就是要立足银川经开区三大主导产业和“互联网+”现代服务业,以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的转型升级发展需要,基于增链、补链、建链、延链的现实需求,将相关的创新参与主体连接起来,打造从知识创新、技术研发到科技成果转化、大批量生产的完整创新链条。

  同时,借助育成中心平台及现有发展数字经济的产业基础,重点发展互联网、人工智能、物联网、大数据等数字产业,激发各类创新主体活力,推动互联网+现代服务业向产业数字化发展,打造数字经济产业园,努力建成银川市数字经济试点示范基地。

  在银川经开区的发展过程中,创新链对于产业链的带动作用越来越明显,产业链与创新链的相互作用、相互融合,能够极大程度的挖掘出产业潜力,推动产业转型升级。截至目前,银川经开区共有各类科技研发平台98个,其中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3家、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11家、国家产业创新中心1家、自治区级重点实验室2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1家、技术创新中心40家、产业协同创新中心1家、企业技术中心23家、工程研究中心6家,此外,自治区院士工作站7个、自治区专家工作站3个、博士后资源工作站3家……

  接下来,银川经开区将突破产业链拓展、延伸和提质技术瓶颈、产品瓶颈和市场瓶颈,补齐产业链中的“断点”。同时在产业链水平的提升中,为创新活动开拓资本、提供实践基地和转化平台,实现科技创新的商业化和产业链的高附加值,提升产业水准、产业竞争力以及在全产业链中的位置。

  围绕产业链打造人才链 促进产学研深度融合

  “以产业招人才、以产业聚人才”,提高引进人才与产业发展的契合度,建立人才与产业深度融合的良性格局。近年来,银川经开区在产业培育、引进人才方面做了大量有效工作,通过加大技术及产业化项目支持力度,以项目吸引人才,以主导产业集群汇集高端人才,用产业链带动人才链,逐步形成以产引才、以才促产、产才融合的良好局面。

  同时,银川经开区通过促进校企对接与平台合作,创新人才培养方式,建立完善的人才考核激励体系,形成人才助推产业发展,产业提高人才能力的良性循环。仅2020年,银川经开区便组织召开校企地人才工作对接恳谈会、高校校地企合作洽谈会、全区高职中职院校进园区观摩会、经开区企业家进校园活动等一系列考察活动10余次,充分发挥了园区管委会的桥梁和纽带作用。

  另外,园区围绕优势主导产业领域的人才需求,以智能终端、高端轴承、智能铸造、数控机床、工业机器人、新能源装备等产业深耕为抓手,加快培育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集群。通过不断创新人才工作的体制机制,支持企业“引用育留”人才,满足企业人才和用工需求等举措,完善“人才+项目”的精准引才机制,组织开展跨省跨地区分类别、分层次、有针对性的招才引智工作,目前,银川经开区联合企业共同培养了自治区青年拔尖人才16人、宁夏青年科技人才10人、银川市高精尖缺人才61人,银川市学术技术带头人71人。

  接下来,银川经开区将有效整合现有产业资源,加大各类研发机构及项目扶持力度,加强产学研、创业平台、科技团队等人才交流平台建设,加大高校和科研院所的人才蓄水池作用,加强融资环境建设,拓宽人才提升空间,增强留住人才吸引力,提升“产才融合”,实现产业链和人才链的融合发展。

  围绕产业链优化金融链 厚植产业新沃土

  产业发展离不了金融支持,企业发展和项目建设离不开资金保障。近年来,银川经开区充分利用金融政策和货币工具,着力打通企业融资的“最先一公里”和“最后一公里”,解决园区金融发展难题,积极搭建银政企对接平台,主动帮企业“找资金”。通过发行企业债券、土地专项债和重点项目融资贷等形式帮助企业“集”资金,缓解企业项目建设资金短缺问题,截至去年11月底,园区共争取各级各类项目扶持资金2.6亿元,减免各类税费近8亿元,截至目前,融资近20亿元,带动社会资本投资近100亿元……

  通过充分发挥“银川科技担保基金”“银川育成凤凰基金”作用,园区为项目引进落地建成投产提供了强有力的融资支持,构建了相对稳定的供应链体系,还创新了多种财政资金投入方式。如设立“宁夏科技型中小微企业风险补偿专项资金”,为企业提供低成本的担保融资支持,助力带动能力强、科技含量高、产品附加值高的大项目、好项目建设,助力企业做大做强;如与国开金泰、银河金控、开源证券、交通银行、华夏银行、兴业银行等多家金融机构进行融资对接工作,通过发行企业债券、双创债、非标债权融资、项目贷款和融资租赁等多种融资模式,切实解决资金不足问题……

  下一步,银川经开区将充分发挥自身的投资导向、结构调整和资本经营的独特作用,把有限的金融资源统筹起来,把资金精准导向实体经济领域,借助产业金融服务平台,将引导银行、基金、担保、保险、信托、券商、征信等金融资源加速聚集,以创新金融产品为抓手,提升经开区综合金融服务能力,加快园区形成多层次、多渠道、多元化的融资格局,争取为园区实现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随着“四链融合”的不断深入,银川经开区也将狠抓产业布局和园区转型,构建双循环发展新格局,加快建设产业发展高地,全力打造开放合作标杆,为宁夏高质量发展蓄势赋能,为建设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先行区建设做出新的贡献。

来源:银川开发区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北京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现状分析
北京国家数字出版基地扬帆起航
到2026年,高质量发展主要指标居全国前列
光伏产业
新常态下该如何实现县域招商引资大突破?
加快我市工业园区建设推进我市工业经济转型升级调研报告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