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纵使相逢应不识,人面桃花相映红

 

下篇:纵使相逢应不识,人面桃花相映红——论使用权经济

 


 


2.1 Sharing,Accessing与Owning


乌得勒支大学Koen教授对Sharing Economy下的定义,正是Giana所反对的—— 消费者(或公司)授权彼此之间暂时性使用未充分利用的物理性资产(闲置产能),可能是为了钱。嘀嘀公司的高级副总裁陶然在某场合的说辞与此类似:共享经济的核心是,将私人闲置的物品、知识技能和时间有偿地与他人进行共享,只有每一个共享经济的参与者得到合理的经济回报,才能促进共享经济健康可持续的发展。


这两个说法有细微差异,但显然都与“原教旨主义”和“理想主义”的共享范式划清了界限,代表着共享经济的第二个版本——Access Economy,译为使用权经济,其基础含义是指交易标的从所有权转移为一段时间的使用权。一方面,Accessing看起来要比Sharing要“冷”很多,Sharing就其原意而言,各方之间对等(所以也不好谈钱),Accessing双方有主客之分(谈钱没商量);另一方面,Accessing和Sharing又有很大的相似性,它们都要求资产本身是开放而非独占的,同时又要求不发生所有权转移


                            

人们会放弃对Ownership的执着,这是非常重大的假设。传统上Accessing是优于Owning的消费方式,它给人一种安全感、彰显自己的独立性、更能赢得社会尊重,是一种资本积累方式。而今,根据PWC对美国消费者的一项调研,43%的认为Owning已成为一种负担,而57%的人认为Access是一种新型的Owning。此外, 86%的人认为降低了生活负担,76%认为有利于环保。


这是因为:一是社会环境的变化,无论政府、企业、家庭还是个人都必须正视不确定性,稳定性的意义下降,适应性的意义上升;二是消费心理的变化,沿着马斯洛的金字塔,个性消费、绿色消费、明智消费成为新风尚,数字化原住民代替短缺经济出生的婴儿潮一代成为消费主力军;三是技术带来的变化,技术不仅会影响产品形态还会影响市场形态及其作用方式,使Access Economy变得可行。


那么,Access Economy与传统的租赁经济有何区别呢?


2.2闲置是Access Economy的前提吗


有一种观点认为资产闲置是Access Economy的前提。


Koen上面的那个定义来自于其文章《StopSaying Uber is Part of Sharing Economy》。Koen和中国政法大学的李俊慧都认为,拼车、顺风车是闲置资源利用率的提升,不占用额外资源,是真正意义上的共享经济,但Uber/嘀嘀的出租车和专车业务不在此列。Uber再次被学者踢出了共享经济的范畴。


RelayRide和BlaBlaCar是符合这一标准的案例。前者提供一个平台,让车主登记汽车的情况及闲置时间,让用车的人登记自己的用车要求,然后双方直接互动完成整个交易流程。后者专注于长途拼车市场,用户可通过平台提前预定有空座的、途经目的地的顺风车。BlaBlaCar(总部在法国)在2015年收购了创立于2001年的老牌长途拼车服务商Carpooling(总部在德国),成为欧洲市场该领域的霸主。


从直觉上看,这可能不是一个有效的标准。


在美国,RelayRide提供闲置的车就可以帮助客户完成出行,因为美国人都会开车,但在中国,像我这样不会开车的应该不在少数,必须配套闲置的司机…中国地大人多便宜,因地制宜的解决方案嘛,凭啥就性质不同了…当然,等到无人驾驶的那一天这个争议就不存在了…这有点类似于ebay和淘宝在中美的区别,但没见人否认淘宝不是C2C电商。


AWS创立据说是因为AMZ希望利用好闲置的服务器资源,但后来某高层在某场合透露其实子虚乌有,进入云计算领域是一个深思熟虑的战略。AWS让更多中小企业和开发者“Access”到原本只有大公司才具备的计算资源,只需要按照使用量付费,难道不是Access Economy的典范吗?用是否闲置去判定可能偏离本质。比如,在宿舍和学校里利用废弃电脑计算资源开展业务的Google是符合标准的,在阿拉斯加自建数据中心以支持业务发展的Google则不符合标准,这样的判断有何意义呢?


闲置资产的认定标准非常模糊。到底是一辆闲置的汽车,一段闲置的旅程,一种闲置的技能,还是一段闲置的时间?理论上这些都是“资源”,都可以Access。Uber顺风车和BlaBlaCar指向一段闲置的旅程,RelayRide很显然指向闲置的汽车,Uber专车则指向司机闲置的开车技能。Koen把定义限制在“物理性资产”可能是不妥的。Access Economy作为一种普遍趋势,应能适用于各种资产属性,包括有形资产和无形资产,功能性资产和体验性资产,都能够找到对应的案例。


很难找到一个客观标准来衡量是否闲置。某种程度上,所有的资产都是闲置的,只要存在潜在的手段提升其利用率。这取决于外部条件的变化。云计算技术成熟之前,我们没有理由说企业购买服务器是一种闲置。Appstore推出之前,我们不会觉得手机有所闲置,虽然它仅用来打电话和简单的文本阅读。


对Access Economy的资产所有者而言,闲置是默认的,因为它们总是满怀提升利用率的希望。打个不恰当的比方,相对于AWS我们甚至可以说阿里云是闲置的,因为其规模效益还有很大差距,即提升空间。专车司机总会觉得自己接活的回报率可以更高,滴滴和Uber当然也希望如此…这是为何很少有人反对闲置这个判据,因为相关者都已入局。但这并不意味着局外人必须满足该判据才能入局。


所以,我的观点是,即使强调闲置本身没问题,但如何判定存在很大的困难,导致这种强调是无效的。简单地说,如果它被Access了,自然是闲置的,必然成立因而毫无意义。


2.3 B2C、P2P与平台


还有一种观点认为,对社会闲散资源的整合是Sharing Economy的前提。


按照这个标准,ZipCar应不属于共享经济。这家公司目前拥有超过10000辆车的车队,为北美和欧洲的90多万名会员提供自助分时租车服务。Zipcar非常重视技术应用,每辆车都安装了一个镶入式的系统监控器,用于对接会员卡信息并掌握汽车即时状态,租用运营商的无线网络与后台保持实时同步。会员卡就是一个包含了个人信息和支付账户的RFID,当然,手机app可以更智能。


有人说Zipcar是伪共享经济,也有人说ZipCar是共享经济的鼻祖。在我看来,前者重过程,认为共享经济必须采取全新的模式去实现,而不仅仅是全新的技术手段;后者重结果,认为ZipCar通过活用IT技术,已经达到了提升效率、绿色环保、体验提升等共享经济的预期效果。


把ZipCar纳入Access Economy经济,在最基本的意义上应该是没问题的。B2C和P2P是AccessEconomy的两种交易模式,对社会闲散资源整合的是P2P模式,自购资源的ZipCar是B2C模式。


两个模式都高度依赖平台,一个传统租赁语境下很少出现的词。


对于B2C模式,这个平台主要是指技术平台。和调度底层物理资源的云平台一样,ZipCar的核心能力是一个调度所属车辆的技术平台。这个平台由网络、芯片、软件以及智能手机组成,按照小时分割“资源”的使用权,并监控用户的驾车行为、优化最佳还车/取车地点。通过不间断的平台运营,既能在提升用户体验,又能降低单位价格,还能让单位资源被更多用户使用


B2C模式的Access Economy是传统企业转型的方向,平台用来支撑实现资产的规模效益。这里的传统企业包括租赁企业、制造企业和零售企业。比如传统租车巨头Avis收购了ZipCar,福特、宝马、奔驰都基于自有品牌开展类似业务。不仅在汽车业,工程机械、零售、消费品行业的很多传统玩家都在尝试。这时,Access Economy会和“产品服务化”这一趋势高度重合,尤其特指实体产品时。


对于P2P模式,整合社会资源并不是一个技术任务,这里的平台是商业平台/双边平台。尽管商业平台也离不开技术平台的支持,甚至对技术的要求更高,但这个模式的成功因素和前者非常不同。由于不是自己掌控的资产,如何启动双边平台是第一个问题:除了病毒营销和补贴策略以吸引双方加入之外,建立消费者对一个无资产企业的信任是一个重大挑战,毕竟这是消费观念的转变。


P2P模式是创业者的机会,抓住移动红利快速实现用户规模,利用平台构筑网络效应。这种轻资产模式显得更现代,也更容易吸引资本和媒体的关注。Uber、AirBnb、LendingClub分别是该模式在三个领域的佼佼者。其实,Relayride和BlablaCar可能比Uber更纯粹,一是Uber涉及了出租车这一敏感地带,二是Uber给予供需双方的权利不多,匹配、定价都没有什么灵活性。


模式演进才刚刚开始,竞争与融合正在发生。风险资本和产业资本都在进入,以拥抱共享经济的名义,传统巨头与创业者起头并进。想像一下,如果宝马公司把宝马车友会(基于社会资源)与它的租赁业务DriveNow(基于自有资源)混搭,一个宝马品牌背书的ZipCar RelayRide会不会很有趣?从商业模式上看,重资产公司兼容轻资产模式比反过来要更可行一些,这可能算传统企业难得的优势吧。


所以,我的观点是,与闲置相比,闲散是一个更容易分辨、更具现实意义的标准,但它区分的是Access Economy的两种交易模式,我们不能把传统企业的努力排除在外。


2.4 消费市场与企业市场


Access Economy为生活方式带来变化。一方面,消费者变成产消者,开始将自身的生活资料通过P2P平台与他人共享,从中获取金钱或愉悦;另一方面,占有者变成使用者,消费者越来越能接受以租代买的绿色生活方式,从中获取节省或便利。


Access Economy未来还将改变生产方式。类似地,一方面,企业也会变得更开放,把自身的生产资料/资产开放出来供外部使用,比如办公空间、机器设备、IT基础设施甚至数据、员工等;另一方面,企业也将越来越善于利用外部资产,包括供应商和个人,却不再是以购买、一体化或雇佣的方式。


比如,企业的办公空间就成为一种可Accessible的资产。在该领域同时存在P2P模式和B2C模式。前者是LiquidSpace,它把Airbnb的模式从民居空间复制到办公空间。Wework则是B2C模式,它自己租下大面积的办公室再改装成小隔间出租。


然而,这里有一点问题:Wework的估值很高,它也许属于共享经济,但并不属于我们说的这个版本。


利用IT手段管理空间或租户似乎并非其特长,它的单价并不比竞争对手便宜,但它确实提升了资产利用率,并且是通过让更多的人共享办公空间实现的。秘密在于,它成功地营造了创业社交的氛围,合租在一间办公室的跨领域小团体之间的频繁互动,使得WeWork的单位面积能够给予租户大得多的价值。

这种着眼于提升价值而非降低成本的思路包括了“共享范式”互助互利的因素。其实,ZipCar也曾寻求会员之间建立这种关系,但与同一屋檐下的WeWork租客们相比,ZipCar会员之间的情感纽带显然弱太多了。我们前面用网络效应和规模效应来区分P2P和B2C也失效了。B2C模式的WeWork的诀窍也在于网络效应,但不同于AirBnb、Uber的双边/间接网络效应,是单边/直接网络效应。


注意,我没有使用B2B这个词。在交易模式上,Wework和Zipcar是一样的,都只涉及两方,我们称为B2C模式;LiquidSpace和Airbnb是一样的,都涉及交易双方和第三方平台,我们称之为P2P模式。使用B2B一词会让人误解为是和B2C对应,其实我们只是在讨论面向企业市场的B2C模式。


诚然,我们可以把面向企业市场的B2C模式定义为B2B,那么面向企业市场的P2P模式又应该叫什么呢?所以,把交易模式和市场属性分开讨论为好。非要解释的话,企业市场的B2C是Business 2 Client,消费市场的B2C是Business 2 Consumer,P2P是Peer 2 Peer而非Person 2 Person。


言归正传,我们再来看Floow2和Getable。


Floow2创立于2012年,是一家欧洲公司。它采取的是P2P模式,为企业客户的各类闲置资产,包括专业设备、公司用车、会议室、办公室、打印机、咖啡机、前台甚至雇员提供变现方案。商业模式主要来自出租方的展示广告收费。它支持出租、借、卖三种模式,有些像企业级的跳蚤市场。据称,它在建筑、医疗、交通等行业的业务已具备一定规模,是企业共享经济领域最大的公司。

 


 

 

当越来越多的企业接受Access Economy的理念,Floow2的想象空间在于:1)Floow2可从平台往上延伸-企业资产的开放远比个人资产的开放复杂,将会出现一个帮助企业提供Rent Out解决方案的市场,提供咨询、IT、托管等多种服务;2)Floow2可与下游企业客户深度对接-当这个平台上的选择日趋丰富,企业可能会愿意将供应链管理系统与Floow2对接,以获取更经济的采购方案。发展到高级阶段,Floow2可以发展为一个社会化ERP云服务,一方面对各类资产的开放性进行实时管理,一方面对租用需求给出明智建议。我们注意到,Floow2现有一项业务是为各行业定制内部的资产共享平台。


Getable创立于2010年,美国三藩市。专注于建筑机械的短期租用,也是P2P模式。在建筑机械租赁市场,中间平台存在的价值在于:1)打破大型机械公司的垄断,把本地中小型玩家通过一个开放市场带到客户面前;2)为客户提供比价功能,并简化租赁流程、打消顾虑,强调移动体验。设备租赁是一个稍显复杂的市场,收费名目包括租赁费、环境费、损坏保险费、交付运输费、汽油费等,不同厂家在不同费用的收费规则又有所差异。Getable年初获得了500万美金的融资以扩大业务覆盖的城市。


Access Economy的企业市场处于早期。企业开放生产资料要比消费者难。心态上的门槛是第一关,资产所有权对于企业而言比对消费者更根深蒂固;操作上的门槛是第二关,若职能部门把生产资料贴上“可出租”的标签简直是打业务部门脸,于是会被业务部门反打脸,而业务部门自己拿出去出租则会被职能部门打脸,可以有N个理由;最后一关是法律争议,企业显然会比个人更在意这些争议。


那么,这个领域的前景如何呢?目前,很多这个领域的玩家都与传统租赁经济联系紧密,因为说服租赁企业开放其资产的门槛最低,这里面确实也存在种种优化空间。但可能有一个细分市场即将迎来发展,那就是开放数据资产和数字化能力的API经济。


2.5 寻找原型:介于数字与物质之间


我们可否寻求一个原型,不求解释每一个案例的所有细节,但求反映所有案例的共同关键?


前文探讨了Access Economy不同的交易模式和不同的目标市场,那么,我们不能指望从交易模式和目标市场维度加以界定,除非我们能在B2C和P2P之上抽象出另一个共性的交易模式,在消费市场和企业市场之上抽象出另一个共性的目标市场,否则无法满足原型所要求的“反映所有案例”。


在这方面,资产属性维度更有潜力。在这一维度上,我们已经发现,闲置与否其实是似是而非的范畴。但我们并没有深入讨论数字资产与物质性资产这对范畴。


2.5.1 调和数字与物质


一派意见强调Access Economy仅适用于物质性资产,本章此前讨论的所有案例都在此范畴内;KK和里夫金则更愿意使用数字化产品作为原型,以强调产品0边际成本的无限复用。2000年里夫金在<TheAge of Access>一书提出这一概念时,使用的典型案例是唱片/MP3。KK在《必然》一书的Accessing一章也引用视频、音乐、电子书、游戏案例,并强调物质性资产的减物质化趋势。


一方面,KK和里夫金有偷换概念的嫌疑,数字世界的规律不能照搬到实体世界。


无论汽车再怎么减物质化,也不可能像数字音乐一样具有非竞争性,人们(无论是所有者还是使用者)对待汽车的态度和对待数字音乐的态度永远不会一样。体验性资产如音乐、视频、阅读、游戏、社交等活动已基本可无损移植到数据世界。功能性资产却没这么简单,对于衣食住行等功能性需求,数字化发挥的更多是增强型作用,我们不能因为无人驾驶取得成功就把自动驾驶定义为汽车的本质,也不能因为餐饮O2O带来便利就把快捷定义为餐饮的本质,更不能强调家居智能而忽视房屋本身的质量和设计。


另一方面,数字世界确实为实体世界在数字化条件下的运转提供了原型和预示。


通过为实体赋予数字身份,并把其特征映射到数字世界,我们在数字世界就可以完成对物理世界的操作,进而使得物理世界体现出新的存在方式。以前需要集中管理的东西(任何东西)不需要了,闲散闲置的东西能够直接进入流通渠道了,因为它们平等地被数字标记汇聚在云端;以前需要长途跋涉才能获取的东西现在就在你身边,因为大数据会调配最近的资源到你面前,以物理或数字化的形式。实际上,不是这个世界数字化了,是人,以及人与这个世界互动方式数字化了,而这个世界本就是人的延伸


“原型”既要反映最新变化(存在于数字世界),又要保留本质(驻留于物理世界),这就是难点所在。所幸在物质与数字之间正好存在中间地带。这不是在物质向数字化演进中的过渡性暂态,而是已经存在并将长期存在的稳态,只不过论者通常有意无意地忽视了其混合性。


这就是通信服务。通信网络论出身是典型的大工业时代的技术,但它同时又是信息时代的缔造者。它既是数字化的又不是数字化的,既是物质性的又不是物质性的。说它是数字化的,是因为它就服务形式而言无处不在呼之即来,不占空间和时间;说它是物质性的,是因为它既做不到边际成本为0,背后是资本的持续投入,也做不到非竞争性的,通信拥堵时有发生。


类似的还有云计算,无非通信调度和交付的是网络资源,云计算调度和交付的是计算资源。Access在计算机语境下意为“存取”,在通信语境下意为“接入”。我们认为,通信和云计算正好可以作为Access Economy的原型,背后指向的“共同关键”是对底层资源的高效调度。


2.5.2 共同关键


通信服务和云服务存在的意义就在于资源调度,让资源使用更有效、更灵活,进而使得更多人能以不断降低的价格“Access”到资源池。


通信服务的发展历史就是不断提升信道利用率的历史。这至少体现在三个层面,一是是资源切割复用,TDMA\FDMA\CDMA分别是对时间、频率和编码进行复用的技术,复用就是MultipleAccess;二是过程管控,建立标准协议(请求、鉴权、建立连接、释放链接等)对每次使用过程进行精细化管理确保资源不浪费;三是智能管道,按照用户个性化需求提供不同质量等级的服务,够用就行。



作为一种配置和交付计算资源的新模式,云计算也提高了资源利用效率。在一个CPU的层面,它是事先闲置还是被专门购买来扩充服务器集群,是没有考量意义的。有意义的是,在整个社会层面,一个传统计算模式下的CPU,不论是事先闲置还是专门购买的,当它迁移到云计算模式后,基于多租户管理/虚拟化/分布式集群等技术的调度平台,将会极大地提升其使用效率,事后闲置程度降低。


这个原型对应到Uber和Airbnb的案例——CPU对应于汽车和住宿空间,计算能力对应于出行能力和接待能力,通信协议对应于匹配和评级算法。Uber和Airbnb存在的价值就是对资产所有者提升其效率,对资产使用者降低其价格。只不过与原型相比,Uber们显然还有很大提升空间。


马上会有人指出,Uber和AirBnb的都是P2P模式,原型是B2C模式;Uber和AirBnb是基于物质性资产,原型也不适用…对此,我们强调,原型并非要支持所有细节才能成立,只需要支持“共同关键”。我们认为,无论对于数字资产还是物理资产、P2P模式还是B2C模式、企业市场还是消费市场,资源调配以及效率提升确实是共同关键,只不过实现手段因地制宜。

 

2.6互联网时代的租赁经济


对于本章第一部分提出的问题,Access Economy与传统的租赁经济有何区别呢?中信证券的彭文生的答案是:共享经济(本文用Access Economy一词)是互联网时代的租赁经济模式。我觉得很朴素,很对。Access Economy就是租赁经济,只不过在互联网条件/数字化条件下出现一些新手段。



手段可以被新进入者征用,也可能被在位者征用。传统租车巨头Avis收购了ZipCar,美国某城市判定Uber违法后,由市政当局与出租车公司合作开发一个类Uber应用,要求全市的出租车司机使用该应用服务于本地居民,谁能说不属于Access Economy呢?


核心的手段有三个,资产切割、过程管理和智能匹配。不具体解释了,参考通信服务原型那段。在这三个手段上不断做强以提升效率是王道。但现在通常霸道比王道吃香,另外两个本应是辅助的手段成了大杀器,资本补贴与违规承受能力…这本与互联网无关,只是互联网通常与此有关。


P2P平台也许是这一波浪潮里的明星,这恰恰就是利用了资本补贴刺激和新创企业的违规承受能力。但从长远来看,它们和其他参与者一样,都将回归本质。换一句话说,那两个手段从长远来看都会归0,如果不能在资源效率上创造价值,所谓的共享经济只是一场风花雪月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共享:稀缺时代的一条出路
共享经济(Sharing Economy)想要什么?
探讨10种常见的盈利模式,寻找一条适合自己的创业方向(三)
《共享经济》:重构未来商业新模式
关于共享出行,这里有一些你并不知道的“干货”
共享经济商业模式——罗盘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