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英国有一块属于我国的飞地,面积只有16.7平方米,它是怎么来的?

说起“飞地”,大家都不陌生,作为远离自己国家的领土,飞地,往往是一些强大国家的专属物。

可大家知道吗?在上个世纪,清政府却在英国拥有一块“飞地”,到如今,已经有了130年的历史,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

一、发现“飞地”

这块属于清政府的“飞地”,便位于英国纽卡斯尔市的圣约翰墓园内,面积只有16.7平方米,是一座墓园,其中埋葬了五名清朝海军战士的尸体,这块飞地的发现十分巧妙。

2015年,我国一名大学生正好在英国留学,因为在学校听说圣约翰墓园闹鬼,便对墓园起了很大的兴趣,便打算去圣约翰墓园一探究竟,可一连几天,这名学生都没有发现什么离奇的事。

就在他打算离开圣约翰墓园时,却在墓园偏远的一角,发现了几块断裂的墓碑,虽然因为风雨侵蚀,上面的文字早已经认不清,但从残存的痕迹依稀可以看出,那些字迹是汉字,而且还是繁体汉字。

这一幕,一下就引起了这名学生的注意,开始在周围仔细搜寻了起来。经过他的搜寻,一共凑集了五块墓碑,其中两块已经完全碎裂,另外三块也有不同程度的断裂,但好歹也保存了不少文字。

这名学生将墓碑上的灰尘扫净后,便拿出了手机将文字拍了下来,回到学校后,这名学生便把照片发到网上,让网友帮忙分析。

但因为字迹太过模糊,根本没有有用的信息,这名学生无奈,便把墓碑的事上报给了国家,寻求国家的帮助。

在国家的努力下,这段尘封已久的历史也逐渐浮出水面。

二、购买军舰

19世纪,清朝因为闭关锁国,错开了第一次工业革命,使得西方国家都踏入了工业时代后,它还处于农业社会,双方有着巨大的差距。

因此,当西方国家驾驶着坚船利炮进攻清政府时,清政府没有任何反抗的余地,只能割地赔款来维持自己的统治地位。

面对神州大地被肆意践踏的局面,无数的神州子弟,都纷纷出谋划策,拯救国家于危难之中。

其中以“戊戌变法”、“洋务运动”、“太平天国运动”最为出名。

而英国这块飞地的来源,就跟洋务运动有关。当时以恭亲王为首的一众大臣,提出了“师夷长技以制夷”的策略,鼓励清政府学习西方的先进技术,用来强军救国。

其中一项重要措施,便是组建现代化的海军,用来对抗西方的舰队。

但当时的顽固派大臣并不想做出改变,因为在他们心里,学习先进技术,便意味着改革,而一旦改革,对于他们这些顽固派分子而言,便是末日到来的前兆,是触犯他们利益的举动。

所以,这些顽固派分子,坚决反对洋务运动,反对组建现代化海军,嘴里喊着“祖宗之法不可变”,对恭亲王一行人的举动造成了严重的阻碍。

慈禧

而慈禧也不是一个有决断的人,尽管被西方列强打的节节败退,可依旧瞻前顾后,只想维持原状,因此,一开始的洋务运动,并没有成功。

直到不久后,日本突然袭击台湾岛,将台湾岛占据后,才引起了清朝的剧烈反响。因为在慈禧等顽固派大臣的眼里,日本还是曾经那个需要给清朝上供的小弟。

可如今,曾经的小弟却占据了自己这个大哥的领土,这不是狠狠打脸吗?所以这些大臣,不再阻碍恭亲王一行人的洋务运动,开始支持他们组建现代化军队。

其中,李鸿章所组建的“北洋舰队”便是这些现代化军队的重要一环。但北洋舰队的组建也困难重重。

一是清政府的木质轮船满足不了现代化军队的组建,与西方国家的铁甲舰有着巨大的差距。

二是军舰操作人员。当时的清政府根本没有专业的军舰操作人员,就算能得到西方先进的铁甲舰,也没有人会操作。

所以李鸿章的北洋舰队,迟迟没有组建起来,为了彻底解决这两个问题,李鸿章先决定购买英国的先进军舰,等军舰回来后请人教授自己的船员。

在花了大量的白银后,清政府在英国购买了不少军舰回国,开始了组建北洋舰队之旅。可没过多久,李鸿章便发现自己被骗了。

因为英国欺负当时清政府懂军舰的人很少,便给清政府贩卖了一批落后的军舰,这些军舰根本不能离岸太远,满足不了清政府驰骋大海的需求。

所以,李鸿章的第一次购买行动以失败告终,北洋舰队的组建也再一次夭折。无奈之下的李鸿章只能再一次上书清政府,说明情况,乞求再次购买军舰。

虽然恼怒英国这种奸商的行为,但清政府还想依靠英国获得先进的军舰,因此并没有翻脸,而是同意了李鸿章再一次前往英国购买军舰要求,但也提出了几点要求 ,一是要现造,不要淘汰的军舰,二是必须要铁甲舰,能满足清朝的定制需求。

而这次的英国并没有耍心眼,同意了按照清政府的需求,这几艘军舰,也被李鸿章取名为“致远”、“扬威”、“超勇”、“靖远”。

而负责建造这几艘军舰的公司,便是英国纽卡斯尔市的阿姆斯特朗造船厂。

三、意外去世

虽然拥有先进的军舰是一件很值得兴奋的事,可在高兴之余,也有烦恼,那就是当时的清政府根本没有能操控这些军舰的船员,建造好了也是一个摆设。

所以为了改变这种情况,清政府精心挑选了几十名海军士兵,将他们送到了英国,向英国学习如何操作这些军舰。

并打算等军舰建造好后,就由他们将军舰开回国内,其中著名的邓世昌便在这批学习的人当中,在来到英国后,这批学子憋住了心气,想着非要把最先进的技术学回清王朝,组建自己的现代化舰队。

虽然他们勇气可嘉,但不管是清政府还是这些士兵都没注意到一件事,那就是“水土不服”,在清王朝时期,有机会远离中国,前往其它地区的人毕竟是少数,大多数人一辈子都没有离开过清朝。

等这几十名海军士兵来到了英国后,不少人都患上了水土不服的症状,整日上吐下泻,再加上一路上的路途奔波,基本上都处于卧床不起的状态。

尽管当时清朝的领导者很快为这些士兵找来了医生治病,可依旧有五个人去世,他们分别是“陈受富、顾世忠、袁培福、连金源、连成魁”。

因为当时那些海军士兵还需要在英国学习,短时间根本回不到清朝,而那时也没有带骨灰回家乡的习俗,都是讲究落叶归根。

所以,剩下的学子便凑钱在圣约翰墓园给他们五个人买了一座面积为16.7平方米的墓地,将他们安葬在了英国,并竖立了墓碑。

在清朝没有覆灭之前,在英国的清朝人还会经常去给五人扫墓,但随着清朝覆灭,连成魁五人的墓地也渐渐没落下来,布满了灰尘。

最近的一次扫墓,还是1911年清朝海军大将程璧光,在英国观礼时对五人的墓修缮了一下。

除此之外,便再也没有人去修缮,甚至随着清朝覆灭、时间流逝,连成魁五人的故事也渐渐无人知晓。

直到2015年,被一名留学生意外发现,这名留学生在发现这些墓碑后,思考再三,还是将墓碑的存在告诉了我国驻英国的大使馆工作人员。

而这件事,也引起了工作人员的注意,迅速组织了一批专家,对墓碑进行了研究,并查阅了诸多资料,将这个故事复原了出来。

知道了连成魁五人是牺牲于筹建北洋舰队后,我国政府立马对英国的大使馆工作人员,下达了命令,让他们对墓碑进行妥善修缮。

2019年,全新的墓碑代替了原来破旧的墓碑,矗立在圣约翰墓园里,而崭新的墓碑山,也写满了我国专家苦心收集而来的五人生平事迹,让远在英国的中国留学生能知道连成魁五人的事迹。

在墓碑建成之际,中国驻英使馆马辉公使、于芃公参,以及诸多华人企业家都到了圣约翰墓园悼念。

对这五名士兵送去了最崇高的敬意。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组图:北洋水师水兵墓在英修缮
英国的公墓为何葬着5位清朝将士?他们墓碑面向东方,十分苍凉!
有界保存,无界保护,跨境合作延续文化记忆
中国在英国的一块“飞地”,里面埋着五位军人
揭秘一段鲜为人知的历史:为什么清朝北洋水师水兵的墓在英国?
100多年前清政府花15英镑在此买了一块墓地,至今归中国所有!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