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网摘)我们到底该相信什么?

我们到底该相信什么?

其实人所「信」者,说穿了无一不是「人信则信,人云亦云」。 过去相信神权、君权,现在相信民权,未来呢? 在君权之下,人相信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的「忠」君观念。 今人不再忠于任何人,他只相信「人不为己,天诛地灭」,相信自由。 然而人真有自由吗? 老天下雨时,人人忙着躲雨,个个噤若寒蝉。 即使是洪涝干旱,人民生命财产损失不赀,也从未见到有谁游 行抗争,咒骂老天不道。 但若是邻家老者不小心溅了些水花到身上来,可能就会有大义凛然之士,口出秽言。 更不用说那些不干己利受损,动辄丢鸡蛋、上刀棒、争人权的了。 自由与现实不过是两张不同的面具罢了,向天抱怨不够现实,所以人不会向天争自由。 一个大有为的政府,如果能为所当为,拒所当拒,鸡蛋的功能必然就有限多了。 然而这种政府却未免不够现实,大凡官不贪则无权,有权不用则无利,人不图利,岂非违反人性? 庄子的<逍遥游>,能倒背如流的人比比皆是。 人人皆知北冥有鲲,鲲化为鹏,鹏之背长有几千里。 见蜩因小而不知鹏之志,不禁喟然而叹:「有志者,应如鹏也。」只有不懂事的小孙子会问:「大鹏有什么志向呢?」大人一定会带着怜悯的神色对小孩说: 「这是象征,是用比喻的手法来劝人立志的,世界上哪里有大鹏呢?」 这下连庄子也失算了,现代人只相信科学,科学家说太空中有无数个黑洞。 黑洞是重力无限陷缩的最终结果,因为连光线都逃不脱它的引力场,所以表面上看去是一片黑暗。 虽不知它实际上是什么样子,经过计算后得知,其大小与太阳相差不多。 人们听了,必然会说: 「黑洞一定是那样,这是科学,错不了的。不相信科学的人,智力一定不全。」 我们到底应该相信什么呢? 人若能了解语言的本质,当知大鹏与黑洞其实分别不大,都不是我们能看得到摸得着的。 它们代表着很大的能量,其规律也不是我们小小的人类轻易能够掌握的。 当然,我们希望能了解这些规律,希望能遵循、配合。 蜩之所以为蜩,并不是因为它知道大鹏鸟的大,而是蜩不屑于去了解比它大的规律。 蜩所关心的,只有它自己。 人若只关心他所知的范围,只相信他已知的事物,那就是一种蜩。 他所耻笑的,就是庄子所说的垂天之云,这也算是宿命论 的另一章吧! 《金刚经》中记载,佛告须菩提:『若有善男子善女人,以三千大千世界七宝用以布施,是人福德,可谓多不? 』即使这是佛的训示,在佛教界也有争议。 有些大德认为物质布施非常重要,也有认为佛还是倾向于教义与心灵的训诲。 其实,佛认为生命体需要物质的滋养,而精神体则需依附生命体而生,这原本就是一个考验,佛自身就曾受过测试。 有一次佛见到一只苍鹰掠食一只鸽子,就劝鹰不要杀生,鹰反问佛如果不杀生,它将如何生存? 如何养活嗷嗷待哺的小鹰呢? 佛面临这道难题,立即慨然割肉喂鹰,贯彻牺牲奉献的精神。 这原是生命的真谛,任何一个生命体,都是建立在另一个生命体的牺牲奉献上。 只是在常态时,是由最低的层次起,由有情无情之间,逐层向上堆砌。 所谓的生命,不过是一个共生的集体,而层次的高低,则是集体的功能性表现。 功能最高的,要能由觉而知,由知而悟,由悟而行,发挥生命的光辉。 我们身体中每一个细胞都是单独的小生命,当它们能为整体牺牲奉献时,人的身体就健康。 有朝一日,身体丧失了控制力,细胞受了自由的洗礼,变成癌细胞,群起抗争,人就生病了。 人体如此,今天的世界、社会、家庭又何独不然呢? 人类已经病入膏肓,只等着癌细胞的扩散了。 这何尝不是一种规律呢? 宇宙整体不是为了任何生命体而存在,也不会因为任何个体而有所改变。 所有的规律都是朝向整体的利益,相互支援、配合、奉献、共存,没有这种规律,宇宙早就是一团乱数了。 当人运用他贫乏的知识、迟钝的知觉、有限的时空以及私利的心态,去控制事物的发展时,便已经种了因。 事情的发展演变,便是结果。 然而这因果 之间的关系,经常不是人的感官所能察觉得出。 有人便以为因果 的规律不存在,更有什者,见到他人默默地接受既存的规律,还要大声斥责。 在佛割肉喂鹰的那一刹,既符合了自然律,又实现了佛法。 整个故事所象征的,是有情无情皆有生命,生命体必须接受施舍。 在达到生命的最高层时,必须对过去所奉献的诸多生命体,做一种因、果的回馈。 这种回馈就不仅仅是经由有情或无情(生命或物质)的奉献,而是精神、理性(升华及觉悟)上的认知。 所以,当我们遵从「天命」的安排,诚信天意的慈悲时,便能谦卑地体认到,宇宙中的规律远比个人盲目的、幼稚的意见要来得完善。 我们这些渺小的蜩,还是努力的去奉行宇宙的意旨吧! 若我们有幸能够了解的话! 尝闻人言,物是有形有质的,物理有必然的规律不足为奇。 但人有心,心是不定的、不可知的,所以机械律不适用于人生。 人有心属实,但心从何来? 为了便于讨论,我们且把人生分为四个阶段,在每个阶段中,人都必然要与环境相互作用。 胎儿在母体妊娠期中遭遇的的各种环境,是人生理的先天基础。 出生后,生理需求与反应的的强弱,又和生长的环境交互作用,在得与失之间,形成了各种经验与心理认知。 渐渐成长后,开始就学、交友… ,人的能力逐渐成熟。 最后,人终于面对社会,举凡自我之条件与周遭的状况,都互为因果 ,交相作用不已。 从最初在母体中,到成长后面对社会,在每一个阶段中所面临的环境,我们都无法控制左右。 等到个人的心理状况在环境的刺激下已经定型后,人面对着无可奈何的大环境,连心里生不生气,都是根据过去的经验与价值观来决定。 人究竟有多少空间,能让自己作主? 最后,我以野人献曝的心情,提供给愿意思考的朋友们几个让大脑进行有氧运动的课题:「人生的意义为何?」「时代的方向显示了什么契机?」「我们是否真的奋斗得问心无愧?」当然,这些答案都可以在《易经 》中找到。 没有判断的准则,就没有正确的答案,那任何辩论都毫无意义。 谁都知道在我们处身的世界中,事物在变,观念在变,但是人性却永远不变。 换句话说,在一代一代、生生死死的漫长岁月中,人性是不会改变的。 假定上面的论述成立,则上述课题的判断标准应该是「要经得起时间的考验」,也就是说,绝不能以眼前的是非得失为度。 人性在生理上的需求,是要维护生存;在心理上则是要保持平安(而不是追求快乐)。 就生存的条件而言,当今这个时代可算是人类物质成就的巅峰状态了。 从心理的需求而言,前面所提到的三个问题,古今中外,已经不知道被多少人提出来讨论过了,相信今天也不会是最后一次。 既然我们的答案要经得住时间的考验,那结论就非常明确而简单: 只要我们知道时间的流程,我们就知道宇宙的真相,易是认知时间流程的不二法门。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有志追求人生真理者,请先了解《易经 》。 当然,这只是第一步,真要走上这一条路,请别忘了再带一本《道德经》。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宇宙其实是一个生命体
科学家解密宇宙的真实面目:它或是一个生命体
在高维度空间,可能有生命体在操纵人类吗?
十、宿命論與人生
癸卯兔年,怎么玩?
探索不解之谜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