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末代沙皇尼古拉二世灭门始末

1918年7月17日凌晨,俄国末代沙皇尼古拉二世一家被秘密枪决。尼古拉二世低估了列宁的革命性,始终认为其不会对自己全家斩尽杀绝。然后最终的结果是沙皇一家被灭门,连续数百年的罗曼诺夫家族灭亡了。

尼古拉二世1894年10月20日登基,他在作为皇太子时曾游历埃及、印度、日本和中国,是欧洲皇室里唯一一个到过亚洲的君主。1891年5月11日,尼古拉来到日本大律,被日本警察津田三藏刺伤,造成了尼古拉非常仇恨日本的性格。1894年11月14日,沙皇大婚,娶德国黑森-达姆施塔特大公国的公主,是为亚历山德拉·费奥多萝芙娜皇后。这个皇后,举止傲慢,倔强任性,而且非常热衷于权术,后来尼古拉二世之所以没能前往英国逃难,其原因就在这个皇后身上。

有关俄国沙皇和英王一家的亲戚关系,可以见下图:

尼古拉二世有四个女儿和一个儿子,1918年遇害时,他们一家的岁数是:

尼古拉二世50岁;

亚历山德拉皇后46岁;

长公主奥尔加22岁;

二公主塔季扬娜20岁;

三公主玛丽亚19岁;

四公主阿纳斯塔西娅17岁;

皇太子阿列克斯14岁。

尼古拉二世一家

1905年,俄国革命,尼古拉二世不得不宣布改革,实行君主立宪。但是亚历山德拉皇后并不想失去手中的权力,她认识了骗子拉斯普廷,这个本是西伯利亚农民的人变成了僧侣,能够挽救皇位。这件事,让本来就对俄国君主立宪改革持怀疑态度的人民心怀不满,同时也在欧洲其他君主亲戚中间造成了隔阂。

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俄国加入了以英国、法国为首的协约国,与德国和奥匈帝国进行了战争。由于俄国的发展时间晚于其他国家,导致在战争初期俄国遭受巨大军事损失,这影响了尼古拉二世一直以来的“小父亲”的形象,沙皇威信一落千丈。尼古拉二世前往前线,准备和德国议和,而在首都彼得堡,由罢工引起了武装起义,最终爆发了二月革命,成立了资产阶级政府,宣布废黜沙皇。

当时俄国面临的局势岌岌可危,德国的军队已经深入到乌克兰境内,而保皇党也在波兰和乌克兰打游击,更不要说在野的布尔什维克分子惟恐天下不乱,不断的制造恐怖气息。

在二月革命后,当政的是四个短命的资产阶级政府,他们希望亚历山德拉皇后带领沙皇全家逃亡海外,但是被皇后拒绝,随后尼古拉二世从前线返回,也被软禁,此时第一个临时政府已经垮台,第二个上台,他们将沙皇一家软禁在沙皇村亚历山大宫。

事实上这是沙皇一家逃离的最佳时机,在内没有反对派的阻拦,在外有同意接收的外国政府。但最终却没有成行,其原因,就和亚历山德拉皇后搞僵了和亲戚的关系有关。

当然还有更深层次的原因。

第一次世界大战是资本主义国家瓜分海外市场的战争,其最根本就是已经资产阶级化的英国和刚刚崛起的资产阶级德国的较量。当时英国国内反德情绪高涨,矛头甚至直指英国王室。以至于乔治五世不得不给王室改名,将德式的“萨克森-科堡-哥达王朝”改为“温莎王室”。

乔治五世、尼古拉二世和德皇威廉二世的关系都是表兄弟,本来自身就有德国味道,如果再接收一个德国皇帝的表弟,乔治五世担心会引起人民的更大反感。

而且国际工人运动轰轰烈烈,英国国王的私人秘书斯坦福·德汉姆勋爵担心尼古拉二世的到来,会引发英国反君主革命。

但是与英国王室的不甚热衷相反,英国议会则是对此特别感兴趣。他们希望,通过接收尼古拉二世,让俄国军队无论如何不能退出一战,这样可以继续牵制德军。

俄国资产阶级政府的态度也是尽早把沙皇一家送走,这样可以让保皇党失去效忠对象。

遗憾的是,这件本来是可以四角俱全的事最终因为英国王室的不积极而告吹了。尼古拉二世失去了改变命运的最后机会。

1917年8月,临时政府将沙皇一家迁往西伯利亚托博尔斯克。尼古拉二世倒是很乐观,他认为可以一直这么一家人在一起的生活下去,也许以后会有白军或者外国的亲戚们前来营救。爱好摄影的他在迁居途中不断摆弄照相机,为他的全家留下了一生中最后几张照片。

囚禁中的四位公主

1917年11月7日,不甘心一直在野的列宁和托洛茨基领导了十月革命,推翻了资产阶级政府,成立了苏维埃共和国,沙皇一家的命运直转急下。

与资产阶级临时政府不同,苏维埃政权认为为了从根本上解决保皇党的威胁,有必要从肉体上完全消灭沙皇的因素。

1917年年底,沙皇一家从托博尔斯克被转移到叶卡捷琳堡,被关押在商人伊帕季耶夫的寓所中。尼古拉二世依然乐观,但是在这里他们全家失去了行动自由。这样直到1918年7月16日,契卡(秘密警察)冲进来宣读了处决书,随后就是机枪扫射,甚至直到死前几小时,亚历山德拉皇后还写完了当天的日记。

1989年,有关处决沙皇的档案被公开。

1918年7月中旬,雅可夫·尤洛夫斯基和看守沙皇的秘密警察接到命令,枪决沙皇全家。沙皇一家共有7人,还有4名仆人,分别是沙皇的御医、厨师、贴身女仆和男仆。1918年7月17日凌晨两点,尤洛夫斯基让御医唤醒沙皇一家,到地下室集合,声称要临时转移。

雅可夫·尤洛夫斯基

地下室大概30平方米,尼古拉二世抱着阿列克斯,亚历山德拉皇后问能否给他们椅子,尤洛夫斯基命人搬来三把椅子。于是,沙皇夫妻坐下,太子坐在父母中间,四个公主和仆人围站在后面。

尤洛夫斯基带领一个八人的行刑队进入地下室,关上房门,简短的宣布了死刑令。尼古拉二世惊呆了,尤洛夫斯基再次重复一遍,随后立即指挥行刑队开枪射击。他本人亲自用手枪射击尼古拉二世的咽喉,之后向其前胸补射,再向阿列克斯的头部射击两枪。行刑队也已向沙皇家人及仆人扫射,亚历山德拉皇后曾想双手合十作祷告,也没有如愿,中弹身亡。

扫射4分钟后,尤洛夫斯基下令停止射击,之后发现女仆和四位公主都没有身亡,她们身上秘密携带的钻石和枕头挡住了子弹。随后开始第二轮杀害,用刺刀刺杀并用手枪枪击头部。半个小时以后,屠杀结束,无人生还。

1918年7月17日清晨,尤洛夫斯基将11具尸体转移到郊外,先用硫酸毁容,之后将9具遗体扔入大坑,盖上工业橡胶、铁钉、碎玻璃、枕木,最后用土覆盖。另外两具遗体又被浇上汽油焚烧后埋到另一处。尤洛夫斯基的目的是为了不让沙皇的支持者轻松找到沙皇遗骸。

1918年7月17日,列宁收到了确认信息,“沙皇一家已全被枪决”。7月23日,《乌拉尔工人报》发表了如下消息:“7月16~17日夜间,根据乌拉尔州工人、农民和红军士兵苏维埃的决议,枪决了前沙皇尼古拉·罗曼诺夫。这个带着皇冠的刽子手利用革命的仁慈,活得太久了。”

沙皇一家并不是刽子手,尼古拉二世的两位大些的公主在一战时都亲自到医院去救治伤病,三公主也加入了红十字会,并捐赠了一所医院。长公主奥尔加曾经准备嫁给英国王储爱德华,也就是后来的爱德华八世,如果没有二月革命的话,世上也不会有那个“爱美人不爱江山”的爱德华八世的典故了。

1991年7月,沙皇家人及仆人的九具遗骨被发现。经过DNA验证,确认这就是末代沙皇夫妇、三位公主及四位仆役的遗骸。2007年,沙皇家族另两具烧得焦黑的骨骸被找到,DNA确认是皇太子阿列克斯和三公主玛丽亚。

1998年,俄罗斯总统叶利钦下令,对尼古拉二世家族的遗体重新装殓,运至圣彼得堡,举行国葬,隆重安葬在彼得保罗大教堂,与沙皇历代皇室祖先在一起。

是谁下令杀害尼古拉二世全家呢?至今,历史没有给出一个清晰的真相。

谜案一:谁下令处死沙皇全家?

尼古拉二世暴戾统治的报应?

尼古拉二世在民间有一个著名的称号“嗜血尼古拉”,和给他的这个称呼一样,在位后,尼古拉二世在大臣和妻子亚力山德拉的怂恿下,派遣军队抓住反叛者,并施以严厉的惩处。

统治期间,国内更是惨案频发,对外战事不绝,尼古拉二世继承了其父亲亚历山大三世的专横专制进行统治。

尼古拉二世加冕时发生了“贺登卡”事件,他对群众生死的轻视和冷酷暴露无遗。

加冕当天,沙皇要给群众分发礼物,广场上挤满了围观的人。由于路面凹凸不平,在人们起哄时发生踩踏事件。当场挤死两千多人,挤伤几万人。

“贺登卡”事件发生后,尼古拉二世和皇后依然出现在酒会,寻欢作乐。

对于尼古拉二世的血案,有一部分人认为是他之前统治的压迫和喋血,所以才遭受这样的报应。

斯维尔德洛夫的指令?

瑞士人日里亚尔曾撰写了一部《尼古拉二世及其一家的悲惨命运》。这本书讲的正是这位沙俄末代皇帝被关押到皇子阿历克塞离开托博尔斯克的过程。

作为内幕参与人的日里亚尔,他的观点则看上去更具有说服力。

他认为全俄中央执行委员会主席斯维尔德洛夫亲自下达枪杀沙皇一家的命令,这也是乌拉尔地方苏维埃作出的。

斯维尔德洛夫

列宁的指令?

除此之外,在西方人口中最流行的一种说法,是列宁下令处死尼古拉全家的。

因为早在尼古拉二世当皇帝的时候,他就曾逮捕流放了列宁,还曾杀死了列宁的哥哥。但列宁哥哥的判决是经过法庭审判的结果,而并非尼古拉二世一人之见。

针对尼古拉全家被秘密处死并毁容灭尸弃之山野的做法,更多人认为是列宁的复仇。

也有人认为,是列宁下令处死尼古拉二世一家;但目的并不是复仇,而是出于对当时局势的一种压迫。列宁看到当时沙皇的存在对新生的苏维埃政权有不利影响,只有处死沙皇全家,才能保证旧王朝制度不会复辟。

弗拉基米尔·伊里奇·乌里扬诺夫

胡果·达文波在《震惊世界的日子》中有这样一段描述:

“布尔什维克党人想过把尼古拉二世带到莫斯科进行审判。现在,白俄罗斯的兵力正逐步逼近包围乌拉尔地区,布尔什维克党领袖列宁认为沙皇一家的存在,为保皇派发动内战提供了危险的号召力。”

作为列宁的好友托洛茨基回忆录时说“是列宁亲自下令处决沙皇一家人的。”

后来人们把列宁下令的这场血案,蒙上了一层符合当时革命政局的说法——“为了防止白军劫狱”,而事情的真相一直没有一个准确的说法,在人们的议论中又发生了另一件令人不可思议的事情。

俄罗斯“末代沙皇谋杀案”首席调查员弗拉基米尔·索洛维约夫曾表示:“包括历史学家和档案保管员在内的顶尖专家,进行了长期调查工作,现在,我能够非常肯定地宣布,没有可靠的文件能够证明,列宁或斯维尔德洛夫(苏维埃全俄中央执行委员会主席)下令对沙皇一家执行枪决。”

谜案二:王子与公主的生死之谜

沙皇一家人的尸骨一直被埋在叶卡捷琳堡的模板下面。直到1991年,他们被挖掘出来后,却发现其中少了两具尸骨。

这让这场本来就存在很多疑惑的血案更加充满悬疑。

真假末代公主阿娜斯塔西娅

研究者发现,在叶卡捷琳堡发现的遗体中,经过DNA的比对,并没有发现阿娜斯塔西娅的基因。也就是说,那场皇室灭门血案中她可能并没有死,那么她去了哪里?

这个消息很快就传开了,同时也出现了几个不同的阿娜斯塔西娅。其中最著名的就是安娜·安德森。

列宁去世后,斯大林一度派人寻找尼古拉二世的家属。安娜·安德森在这时出现并自称是沙皇子女。如果安娜·安德森就是尼古拉二世的最小公主,那么她将有可能得到皇室遗留下来的大量财产。

可是,事情过去50年之久,也没有在安娜·安德森身上找到任何确切的证据来证明。直到20世纪90年代,出现基因检测、DNA比对后发现,安娜·安德森并不是阿娜斯塔西娅。她死后的骨灰被送回德国。

谜底在2007年8月揭开。研究人员在叶卡捷琳堡附近又发现两具尸骨,科学家经过DNA检验,确定这两具正是阿列克谢皇储和他姐姐阿娜斯塔西娅。

这一发现也同时证明了,尼古拉二世全家当时并无生还者。

真假公主的传说,一直受到电影人的关注,他们以此为题材,创作出影视作品,如1956年,英格丽·褒曼主演的《真假公主》,就是讲述在俄帝国灭亡之后,流亡在北欧的皇太后寻找自己的小孙女,但对经过人专门训练的前来认亲的“公主”始终不相信,虽然她长得和小公主很像。19 97年上映的动画音乐剧《安娜斯塔西娅》,也是以此为题材的电影。

安娜斯塔西娅,塔吉娅娜,玛利娅,奥尔嘉,皇储阿列克谢罗曼诺夫王朝,统治俄国三百年,多灾多难的家族,疾病、暗杀、早夭、精神病……尼古拉二世,他宠信妖僧拉斯普京,被自己的民众视为暴君。萨拉热窝事件后,他为斯拉夫兄弟塞尔维亚撑腰,向亲表哥德皇威廉二世宣战。大战让俄国牺牲了数百万人,最终换来皇室的末日。

尼古拉二世全家被枪决,正如断头台下的路易十六。他们是一个王朝的象征,是旧制度的代表。作为家庭、个体,尼古拉二世的遭遇,也许会唤起人们同情。可作为王朝的象征,他们的死亡,恰恰证明着时代的前进。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你不知道的历史末代沙皇灭门之祸
万万没想到俄国沙皇尼古拉二世的结局是竟然这样
红颜薄命:被秘密处决的4位美丽的俄国末代公主及全家(46P)[贴图]
俄罗斯将挖掘老沙皇遗骸佐证DNA 末代沙皇一家如何被屠杀
俄国末代沙皇尼古拉二为何全家被处决?其子女有曾生还于世的吗?
沙皇尼古拉二世全家生活照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