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哈马斯断送了内塔尼亚胡的政治生涯,加沙大战后恐下台

当地时间10月21日,以色列民众在首都特拉维夫市中心参加大规模集会,要求该国总理内塔尼亚胡辞职。报道称,抗议者包括哈马斯人质的亲属和朋友,他们要求政府和国际社会加大力度帮助其亲人回家。


哈马斯突袭以色列导致上千名以色列人在这场冲突中丧命,虽然现在整个以色列一致对外,准备团结消灭哈马斯,但毫无疑问,内塔尼亚胡政府的这次松懈让以色列国内民怨沸高涨,只不过现在是非常时期,民众和在野阵营不易发作。一旦加沙之战结束后,在野阵营和以色列民众很有可能会趁机对内塔尼亚胡发难。有以色列学者认为,内塔尼亚胡在战后恐怕难以再担任总理。

(一)

据中国青年网报道称,新一轮巴以冲突爆发后,以色列《晚祷报》发布了一项国内最新民调,仅仅只有21%的人希望内塔尼亚胡在战后续任总理,有66%的人希望战后以色列总理能够换人。这对内塔尼亚胡可是一个非常不安的消息,甚至可以说是一个非常危险的信号。如果这一民调最后成真的话,毫无疑问,哈马斯断送了内塔尼亚胡的仕途,终结了内塔尼亚胡的政治生命。不过目前以色列已经放话,要完全消灭哈马斯,并在加沙地带组建一个新政权,也不排除最后哈马斯和内塔尼亚胡同归于尽。

21%的支持率,这估计是内塔尼亚胡从政以来所面临的最低支持率。《晚祷报》还发现,如果以色列现在选举的话,内塔尼亚胡的利库德集团将会失去至少三分之一的议会席位,从而失去第一大党的地位,而他的老对手甘茨所领导的国家团结党预计将会增加30%的席位,而甘茨也有望取代内塔尼亚胡,成为以色列新任总理。

值得注意的是,这份民调并不令人意外,原因很简单,因为内塔尼亚胡政府这次表现得确实很失职,至少在以色列民众看来是这样。10月7日巴以冲突突然爆发,这令外界感到措手不及。如果说外界感到措手不及,这不令人意外,因为在巴以冲突爆发之前,国际舆论的目光都放到了乌克兰身上,谁也想到哈马斯会突袭。而且这么多年过去了,巴以冲突早已被边缘化,如果不是这次巴以冲突突然爆发,估计国际舆论都忘却了巴勒斯坦问题的存在。

此外,一般而言,一场大冲突前,往往都会有一定的气氛,例如海湾战争爆发前,美国已经对伊拉克发出了明确警告,但是伊拉克依旧拒绝从科威特撤军的决定,最终几乎整个国际舆论都认为,海湾战争不可避免,当然冲突爆发时,外界也不感到意外,只是认为这很顺其自然。

后来的阿富汗战争、伊拉克战争都是如此,美军事前都给予了一定的战争信号。去年俄乌冲突爆发之时,气氛也做得很足,当时俄乌边境已是重炮林立,俄军甚至直接开进了顿巴斯地区,战事堪称一触即发。而且根据后来资料的披露,美国情报机构已经提前掌握了俄军要动手的消息。所以当2月24日冲突爆发时,外界并不是特别惊讶,当然美国人更不惊讶。

不过这次的巴以冲突则完全不同,事前没有任何的征兆,更没有一定的紧张气氛。这场冲突爆发后,国际舆论的目光瞬间从乌克兰被拉回巴勒斯坦地区。更奇怪的是,事前作为当事人的以色列竟然全无准备,也没有收到任何的相关情报信息,当哈马斯开始对以色列动手时,后者完全被打了一个措手不及,以色列全国都懵了。以色列的军民被哈马斯捉走了很多。总之这场突袭行动让以色列民众长期以来的安静生活被打断。

以色列民众会很奇怪:内塔尼亚胡政府在做什么?摩萨德在做什么?以军对加沙可谓密集监视,摩萨德的名声也很响亮,被吹捧得神乎其神,为何以色列事前没有得到一点消息呢?退一万步讲,即使以色列情报机构出现失误,哈马斯向以色列境内发起地面突袭时,以军在加沙边境设置的诸多监控系统应该能够发现这些异动。但令人意外的是,以军没有发现任何异动,也没有发出任何的安全提醒,最终导致以色列遭到非常大的损失。

至于说为何以色列在情报方面表现得如此失败,外界是众说纷纭,有的认为是以色列政坛内斗导致摩萨德情报工作失灵;有的则认为以色列承平日久,失去了安全忧患,丧失了一定的警觉性;也有的认为哈马斯做得很隐蔽,欺骗战术很成功。具体的原因恐怕还要等待战后以色列官方的调查。

这次以色列遭受如此大的损失,势必需要有人负责,这么大的事也只能是总理内塔尼亚胡负责。这份民调就是最好的答案。耶路撒冷的沙洛姆·哈特曼研究所研究员阿萨埃尔在接受以色列媒体采访时表示:内塔尼亚胡和他的利库德集团将会面临梅厄夫人的命运,无论战后有没有调查委员会,或者他会不会承认自己在这场冲突中所犯下的巨大错误,他都要下台为此事负责。

(二)

对以色列而言,安全议题是选民最关心的议题,在以色列的选举中,安全议题的比重甚至要超过经济议题。这种情况的出现有着很深刻的历史根源,因为从以色列建国开始,他就面临着严峻的忧患意识,稍有不慎,就会面临亡国命运。

一战后在英国人的支持下,犹太人大批量地移居巴勒斯坦地区,不过随着时间一长,犹太人和当地阿拉伯人的矛盾起来了。其实在以色列建国前,巴勒斯坦地区已经很乱了犹太人和阿拉伯人的矛盾已经到了非常尖锐的地步,当时“委任统治”巴勒斯坦地区的英国人俨然把巴勒斯坦地区看作一块烫手山芋,最后直接把它提交给了联合国。最后在美国的操纵下,以色列在阿拉伯人一片反对声下成功建国。

不过以色列建国第二天,阿拉伯人的进攻开始了,以色列面临非常严重的生存危机。后来以色列军民团结,利用停战时间大量采购军备,很快在第一次中东战争中击败了阿拉伯国家。国家虽然保住了,但周边强敌环伺的环境并没有改变。随后以色列又连续打了4场中东战争。虽然以色列在战争中表现出了很大的顽强,成功击败了对手。但以色列和阿拉伯国家之间的体量差距太大,阿拉伯人败一次不会伤筋动骨,而以色列败一次则是一个大危机,很有可能是一个非常致命的危机。换句话讲:阿拉伯人败得起,以色列败不起。

所以一直以来,以色列对自己的国家安全很重视,在历次选举中,安全议题永远是以色列最关心的议题。而内塔尼亚胡之所以能够长期执政,主要原因就是他的对外政策让以色列选民感到放心,认为他是一个“安全先生”。但这次“安全先生”让以色列民众失望了。

(三)

谈到这里,有必要简单介绍一下内塔尼亚胡本人。以色列的历史不长,还不足百年。但如果谈及以色列历史的话,熟悉国际关系的估计能说出很多名人名将,如本古里安、沙龙、达扬、拉宾等。纵观内塔尼亚胡的履历,虽然他并没有在中东战争中发挥作用,但在以色列的政治史,他绝对是一个绕不开的人物,他是以色列建国后任职时间最长的总理,就凭这一点,内塔尼亚胡就足以在以色列历史上占据非常重要的地位。

内塔尼亚胡是以色列首位建国后出身的总理,他有一个非常出色的哥哥,他的哥哥乔纳森·内塔尼亚胡是以色列特种部队成员,曾参与震惊世界的“长途奔袭乌干达”事件,最终将100多名以色列人质救出,他本人也视为“以色列的战争英雄”。

不过与他的哥哥从身军旅不同,内塔尼亚胡的履历更多是在外交事务上出彩。他的学历非常高,世界名校麻省理工毕业。也正是由于这一段美国留学经历,内塔尼亚胡与美国的关系非常密切,很多美国政治人物,内塔尼亚胡很久就已经认识了。例如,拜登和内塔尼亚胡,两人已经认识40多年了,年轻的时候就是朋友。特朗普的亲家,也就是库什纳的父亲与内塔尼亚胡也是很早就很相熟。

从1982年开始,内塔尼亚胡一直在以色列驻联合国使团工作,6年后回国担任利库德集团的议员。内塔尼亚胡备受时任以色列总理沙米尔的青睐,后者将他视为自己和利库德集团未来的接班人。1992年,利库德集团在选举中失败,沙米尔下台,随后内塔尼亚胡接掌利库德集团。4年后,利库德集团在选举中重夺政权,内塔尼亚胡首次担任总理。1999年内塔尼亚胡在选举中失败,丢掉了总理一职。随后的利库德集团选出了沙龙作为领导人。

从2002年开始,内塔尼亚胡进入沙龙内阁任职,不过2005年因为沙龙单方面从加沙撤军,二人分道扬镳。其实当时由于沙龙的这一做法,整个利库德集团产生了分裂。沙龙干脆直接退出利库德集团,另组前进党继续执政并推行自己的政策。而内塔尼亚胡则再次被利库德集团选为党魁,从而开启了长期担任利库德党魁的生涯。

2009年内塔尼亚胡卷土重来,二次担任以色列总理,此后连任12年。2021年,内塔尼亚胡组阁失败,被迫下台;2022年内塔尼亚胡再次卷土重来,实现了三进宫。从内塔尼亚胡的履历看,连续任职10多年,由此可见以色列对他的信任,而内塔尼亚胡吸引以色列选民最大的莫过于安全议题,当然他也确实有一定的建树,尤其是在外交方面,内塔尼亚胡确实取得了不小心的成绩。

内塔尼亚胡凭借自己的私人关系,能够与美俄同时交好,按照内塔尼亚胡的说法,特朗普是他的朋友,普京也是他的朋友。而且在特朗普时代,内塔尼亚胡与普京会晤的次数并不亚于与特朗普会晤的次数。当然中间除了内塔尼亚胡的私人关系发挥作用外,更重要的是犹太人的特殊纽带。犹太人在美国影响力很大,这是尽人皆知的事。但外界很容易忽略的是:俄罗斯与以色列之间也有一种特殊关系。冷战结束后,大批俄裔犹太人移民以色列,并在以色列社会内部形成了一股不小的势力。正如普京所说“以色列是一个说俄语的国家”。

内塔尼亚胡执政时期,将美俄关系处理得非常到位,做到了互不得罪、左右逢源。

(四)

不过这次内塔尼亚胡可谓遭了大灾,哈马斯的突袭让他的政治前景出现了大阴影。他现在面临的情况和当初的梅厄夫人非常相似。第四次中东期间,埃及利用以色列“赎罪日”,疏于防备的背景下,突然对以军在西奈半岛的阵地发起进攻,以军被打了一个措手不及,国内一片哗然,当时的以色列总理梅厄夫人迅速向美国求救,随后以色列国内也团结在了一起,共同对付埃及的突袭。

后来通过美国的武器援助以及情报援助,外加沙龙大胆的穿插战术,最后以军挡住了埃及的进攻,稳住了阵脚,以色列可谓先败后胜。战事结束后,以色列内部的追责来了,在野阵营向梅厄夫人发出质问,为何没有在战争爆发前做好准备,为何没有做好情报工作。最后在以色列政坛和社会压力下,梅厄夫人和她的工党一同下台,梅厄夫人甚至因此结束了自己的政治生涯。

梅厄夫人曾经遇到的困境现在又回到了内塔尼亚胡的身上,这可真是50年一个轮回。不过现在甘茨和拉皮德的在野阵营不会在这个时候突然向内塔尼亚胡问责,因为现在最关键的事情是团结消灭哈马斯,扭转以色列当前的安全危机。现在甘茨和拉皮德搁置政治分歧,与内塔尼亚胡一起组成了紧急战时内阁就是一个最好的例证。预估这个战事内阁会持续数个月,因为外界普遍预估,在加沙打巷战最终消灭哈马斯保守估计需要几个月的时间,甚至就连以色列自己都承认这一点。而内塔尼亚胡可以在这一时间内享受政治休战。

但值得注意的是,一旦加沙之战结束后,内塔尼亚胡面临的政治命运可就大大不妙了。当初的梅厄夫人也是刚开始被打了一个措手不及,后来带领以色列反败为胜,但同样也无法挽回自己的总理职位,最终还是下台。目前的民调对内塔尼亚胡而言就是一个最大的警告:梅厄夫人的命运可能很快就会降临在自己的身上。

一旦到了战后,甘茨和拉皮德的在野阵营势必会问责,别忘了,在巴以冲突爆发前,内塔尼亚胡的执政阵营正与在野阵营因为司法改革一事闹得不可开交。难道以色列在野阵营不想趁着这一机会把内塔尼亚胡搞下台从而恢复先前的“司法独立”吗?

以色列的研究员阿萨埃尔还表示:虽然现在因为要集中应对哈马斯,内塔尼亚胡可以享受几个月的政治休战,但内部压力显然已经来了。内塔尼亚胡政府的一些部长正在遭到嘲讽,内塔尼亚胡政府联盟内部似乎已经出现裂痕。“你会听到街上那些利库德集团支持者带着明确的敌意谈论他们,人们的怒火只会越来越强,而内塔尼亚胡显然是在逃避责任,这只会让民众更加愤怒。他就是不愿意说'我们搞砸了’,因为一旦他自己主动说出这句话,就意味着他需要做好下台的准备。”

现在对内塔尼亚胡而言,战后的个人前景似乎一片暗淡。估计他现在也正寻找挽救的机会。如果内塔尼亚胡趁这一机会完全消灭哈马斯,让加沙地带不再对以色列有威胁,内塔尼亚胡能挽回自己的支持率吗?只能说这是一个未知数,毕竟当初梅厄夫人也是带领以色列打赢了第四场中东战争,但最终还是遭到在野阵营的问责而下台。所以即使内塔尼亚胡能够安全消灭哈马斯,他的政治前景能否保证同样也是一个疑问。

如果内塔尼亚胡战后真的下台的话,难保不是政治生命的终结,毕竟梅厄夫人的例子在那里放着。所以现在内塔尼亚胡需要进行艰难的自救,如果自救再失败的话,最后可能真的要被哈马斯中断自己的政治生涯。即使最后能够消灭哈马斯又能如何呢,最终的结果不过是内塔尼亚胡和哈马斯同归于尽。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吞并约旦河谷?巴勒斯坦反应强烈,以色列总理演讲被火箭弹打断
孤注一掷的哈马斯与陷入党争的以色列
被问是否考虑辞职,以色列总理回应
以色列这次真的毛了:要么停火,要么毁灭
内塔尼亚胡还能执政多久?以色列政治又该如何改革?
以色列《国土报》:内塔尼亚胡是领土遭袭的罪魁祸首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