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十大元帅的性格特点、业务爱好、各自“一绝”

十大元帅是由当时的五大书记提名,要求都中国人民解放军创建时期重要武装起义的领导者或参加者,以及各个时期的重要领导者。

重大起义:

南昌起义:朱德、贺龙、刘伯承、聂荣臻、陈毅、林彪、叶剑英。

秋收起义:罗荣桓

广州起义:叶剑英、聂荣臻和徐向前

平江起义:彭德怀

南昌起义的前敌总指挥叶挺与秋收起义的总指挥的卢德铭如果没有牺牲,55年授衔时应该可以在元帅中占一席地位。

红军时期职务:

朱德(红军总司令),彭德怀(红3军团军团长),林彪(红1军团军团长)、刘伯承(红军总参谋长)、贺龙(红二方面军总指挥)、陈毅(江西军区总指挥兼政治委员)、罗荣桓(红1军团政治部主任)、徐向前(红四方面军总指挥)、聂荣臻(红1军团政委)、叶剑英(红一方面军参谋长)

十大元帅在红军时期的最低职务是罗荣桓担任的红1军团政治部主任,所以十大元帅红军时期的职务基准应该是军团级正职。红二方面军副总指挥肖克与红四方面军副总指挥王树声应该是可以进入元帅序列的。

红军时期级别依次:朱德(红军总司令),刘伯承(红军总参谋长)、陈毅(江西军区总指挥兼政治委员),徐向前(红四方面军总指挥),贺龙(红二方面军总指挥)、叶剑英(红一方面军参谋长),彭德怀(红3军团军团长),林彪(红1军团军团长)、聂荣臻(红1军团政委)、罗荣桓(红1军团政治部主任)

抗战时期职务:

朱德(八路军总指挥)、彭德怀(八路军副总指挥)、林彪(115师师长)、刘伯承(129师师长)、贺龙(120师师长)、陈毅(新四军军长)、罗荣桓(115师政治部主任)、徐向前(129师副师长)、聂荣臻(115师副师长)、叶剑英(八路军参谋长)

十大元帅在抗战时期的最低职务也是罗荣桓担任的115师政治部主任,八路军总指挥,副总指挥,参谋长及三个师的正副师长都是元帅军衔(120师副师长肖克除外),重组新四军军长陈毅是元帅,而副军长张云逸是享受元帅级别的大将。理论上来看八路军正副总指挥,八路军三个师正副师长,新四军正副军长正好10人。皖南事变前新四军军长叶挺与副军长项英自然应该也是元帅级别。

抗战时期级别依次:朱德(八路军总指挥)、彭德怀(八路军副总指挥)、叶剑英(八路军参谋长),林彪(115师师长)、刘伯承(129师师长)、贺龙(120师师长)、陈毅(新四军军长)、聂荣臻(115师副师长)、徐向前(129师副师长)、罗荣桓(115师政治部主任)、

解放战争时期职务

朱德(解放军总司令)、彭德怀(解放军副总司令兼第一野战军司令员兼政治委员)、林彪(第四野战军司令员)、刘伯承(第二野战军司令员)、贺龙(西北军区司令员)、陈毅(第三野战军司令员)、罗荣桓(第四野战军政治委员)、徐向前(华北军区副司令员)、聂荣臻(华北军区司令员)、叶剑英(华北军政大学校长兼政治委员)

抗战时期级别依次:朱德(解放军总司令)、彭德怀(解放军副总司令兼第一野战军司令员兼政治委员)、林彪(第四野战军司令员)、刘伯承(第二野战军司令员)、陈毅(第三野战军司令员)、聂荣臻(华北军区司令员)、贺龙(西北军区司令员)、罗荣桓(第四野战军政治委员)、徐向前(华北军区副司令员)、叶剑英(华北军政大学校长兼政治委员)

十大元帅在解放战争时期都是野战军级正职,相对而言徐向前的华北军区副司令员级别属于副野战军级,叶剑英的职务没有标准来判断。

建国后职务:

朱德(解放军总司令)、彭德怀(国防部长)、林彪(中南军区司令员)、刘伯承(南京军事学院院长)、贺龙(西南军区司令员)、陈毅(华东军区司令员)、罗荣桓(第一任总政治部主任)、徐向前(第一任总参谋长),聂荣臻(代理总参谋长)、叶剑英(代理中南军区司令员)

建国后职务,聂荣臻与叶剑英的职务相比低一些,徐向前的职务由副野战军级上升为野战军级,成为元帅级别的正选。

建国后的元帅标准是大战区的正职,总参谋部,总政治部,总后勤部。大战区的正职及四总部正职授元帅自然无争议,但是这其中有一个先后任职的问题。

总参谋部的首任总参谋长是徐向前,由于徐向前因为身体一直不好,所以一直由第一副总参谋长聂荣臻代理总参谋长职务,而此时的第二副总参谋长是后来的粟裕大将,因为后来聂荣臻调离总参谋部,负责国防科技的研发,所以1954年10月,粟裕正式升任总参谋长。类似情况总政治部的首任总政治部主任是罗荣桓,继任总政治部主任是谭政大将,首任总后勤部部长杨立三54年病逝,继任总后勤部部长为黄克诚大将。

十大元帅代表解放军建立的各个重大起义,同时也代表着解放军不同时期部队:

重大起义(南昌起义,广州起义,秋收起义,平江起义)

南昌起义:贺龙(总指挥兼20军军长 ),聂荣臻(11军党代表),刘伯承(参谋长),朱德(第9军副军长)、陈毅(11军73团指导员)、林彪(11军73团连长)

广州起义:叶剑英(副总指挥,总指挥:叶挺),聂荣臻,徐向前(工人赤卫队第六联队长)

秋收起义:罗荣桓(特务连党代表)

平江起义:彭德怀(总指挥)

三大方面军(红一方面军,红二方面军,红四方面军)

红一方面军:朱德(红军总指挥)、陈毅(江西军区总指挥兼政委),刘伯承(红军总参谋长)、叶剑英(红一方面军参谋长),彭德怀(红3军团军团长)、林彪(红1军团军团长)、聂荣臻(红1军团政委)、罗荣桓(第1军团政治部主任)

红二方面军:贺龙(总指挥)

红四方面军:徐向前(总指挥)

八路军与新四军(八路军总部,115师,120师,129师)

八路军总部:朱德(总指挥)、彭德怀(副总指挥)、叶剑英(参谋长)

115师:林彪(115师师长),聂荣臻(115师副师长)、罗荣桓(115师政治部主任)

120师:贺龙(120师师长)

129师:刘伯承(129师师长)、徐向前(129师副师长)

新四军:陈毅(新四军代军长)

五大野战军(第一野战军,第二野战军,第三野战军,第四野战军,华北野战军)

第一野战军:彭德怀(司令员兼政委)

第二野战军:刘伯承(司令员)

第三野战军:陈毅(司令员兼政委)

第四野战军:林彪(司令员),罗荣桓(政委)

华北野战军:聂荣臻(司令员兼政委),徐向前(19兵团司令兼政委)

六大军区(西北军区,西南军区,华东军区,中南军区,华北军区,东北军区)

西北军区:彭德怀(司令员),

西南军区:贺龙(司令员)

华东军区:陈毅(司令员)

中南军区:林彪(司令员),叶剑英(副司令员),罗荣桓(政委)

华北军区:聂荣臻(司令员)

●十大元帅的性格特点

1、朱德,谦逊有礼、宽厚仁慈、慈眉善目,能容人,不轻易发火却又不失威严。

2、彭德怀,性如烈火、威严无比,胸怀坦荡、光明磊落,直来直去、不苟言笑,但又勇于知错认错。

3、林彪,性格内向,沉默寡言,不善言辞,甚至可以说是惜字如金。

4、刘伯承,豪放开朗、幽默风趣,带兵作战既胆大包天、敢作敢为、热情似火,又心细如发、极端缜密。

5、贺龙,性格直率,大公无私,刚直不阿,光明磊落,平易近人,豁达大度。

6、陈毅,其性格豪爽直率而又不失细腻,幽默风趣、平易近人,很容易给人诚恳亲切之感。

7、罗荣桓,其性格沉稳、不喜张扬、原则性强、老实敦厚、平易近人。

8、徐向前,低调沉稳,平时少言寡语,看似木讷却又心灵手巧。

9、聂荣臻,性格忠厚耿直,胸怀坦荡,敢于坚持原则,严于律己,宽于待人,温良谦恭让,顾全大局。

10、叶剑英,无私无畏、有胆有识,胸怀宽广、谦逊质朴,严于律己、顾全大局,为国为民、一身正气。

●业余爱好

在十大元帅显赫的军功背后,我们也可以窥见他们也有与普通人一样的兴趣爱好,与常人不同的是,这些兴趣爱好往往被他们的丰功伟绩的光芒所遮掩住了而已。

朱德和彭德怀元帅的业余爱好是下象棋。俗话说,棋局如战局,下棋者,以棋为兵,兵者,诡道也,下棋有利于排兵布阵。

怪不得,在战争时代,朱德与彭德怀不论是去散步,还是其他,身边的警卫员必须随身携带象棋,因为不知啥时候,他们都会突然兴致起来就要下一盘。

他们对弈时也十分有趣,彭总对朱老总非常尊敬,每次下棋,他都要选择黑色的“将”棋,让朱老总用红色的“帅”棋。有一回,朱德率先摆棋,用了黑棋,彭总一声不吭,把黑棋划拉了过来,然后把红棋推了过去。

彭总虽然喜欢下象棋,但棋艺不太精,就像他粗枝大叶的性格一样。有时候下错了一步,就喊着悔棋。这时候,朱老总就按住他的手,不让悔。此情此景,让人觉得十分温馨可爱。

朱德除了下象棋外,还喜欢种兰花。兰花素称花中君子,朱老总喜欢兰花,也表明了他的君子品性。

林彪元帅是个性格特别内向的人,不太爱说话,平日里的生活也比较枯燥。他的主要爱好是看地图。有时候守着一张地图,可以看上一整天。

看地图的时候,他虽然枯坐着不说话,但大脑是在飞速运转的。很多决策,正是在看地图的时候谋定的。

看地图的时候,林彪还会吃一点炒黄豆。林总不吸烟,不喝酒,吃黄豆大概算是他生活中唯一的癖好了。

除了看地图,林总还爱看书。尤其是后期,他很爱看中医的书。为什么呢?因为他身体不太好,就自己看着医书开药方。有一回,大概是药方开得不太合适,拉了一夜的肚子——这是他的秘书在回忆录中写的。

贺龙元帅算是开国元帅中爱好最多的人。他喜欢抽烟,但是不抽纸烟,而是用烟斗。

嘴上叼着个烟斗,看起来很有范儿。此外,贺龙喜欢跳舞,也比较喜欢体育活动,什么兵乓球、足球,都可以来两下子。

建国后,贺龙主管过体育。现在,长沙还有一座体育场是用他的名字命名的。

陈毅元帅最大的爱好就是写诗。《梅岭三章》,大家都知道吧?曾经的中学课本里收录过。陈毅和毛主席是诗友,经常一块切磋诗艺。

有时候,陈毅写了诗,还会送到毛主席处请教。陈毅逝世后,毛主席穿着睡衣参加了他的葬礼。这是毛主席参加的仅有的两位开国元帅的葬礼之一。另一位,是早逝的罗荣桓元帅。

徐向前元帅看起来最朴实,他的一个绝技是:织毛衣。大家肯定想不到吧?另外,徐帅的二胡拉得不错。

刘伯承和罗荣恒生活比较简单,没有什么特别的爱好,就是喜欢看书,写点东西记录。

聂荣臻喜欢摄影,喜欢拍摄一些值得纪念的场景。

叶剑英元帅与钓鱼有着不解之缘,曾留下“轻波垂钓叟,昔日弄潮童”的名句。

一九八三年,中国钓鱼协会成立,叶帅担任了协会名誉主席,为推动我国钓鱼运动事业的发展作出贡献。 他还喜欢运动,体育运动,乒乓球打得不错。

总的来说元帅的爱好都有一个共同点是看书,其他爱好也是或脑力或体力运动,因此看书和运动都不可以减免。

各自的“一绝”

这十位开国元勋各自堪称“一绝”的专长分别是什么呢?

第一位元帅朱德:军旅生涯。

朱德是共和国十大元帅之首,德高望重,是一名宽厚长者,也是军旅生涯最长的元帅,1886年出生的朱德,是十大元帅中最年长的,也正因为如此,朱德得以加入同盟会,参加了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辛亥革命,后继续在革命道路上摸索,继而参加了护国讨袁战争、反对段祺瑞的护法战争,在军旅生涯中逐渐了解并接受了马克思主义,加入共产党,与周恩来、贺龙等一起领导了轰轰烈烈的南昌起义,率领起义军一部辗转数月,井冈山会师后,逐渐奠定了自己在军中的地位和威望,之后与毛泽东一起制定中国革命的战略方针,最终建立起了新中国。

第二位元帅彭德怀:勇猛无畏。

彭老总军事造诣也许不是最高的,但一定是最敢打敢拼的,以善打恶仗、硬仗著称,从红军时期就被毛泽东赞誉“谁敢横刀立马,唯我彭大将军”,横刀立马勇猛无畏的彭老总已经成为人民军队的精神支柱,每一次需要对强敌亮剑,毛泽东总会想到彭老总,也正因为如此,抗美援朝入朝作战,最终选定跟毛泽东意见一致、又不畏强敌的彭德怀挂帅,再一次发扬勇猛无畏的精神,将不可一世的美帝打败,打出了中国军队的威名。

第三位元帅林彪:心思缜密。

林彪性格内向,但打仗却是有着“常胜将军”的美誉,战斗期间,闲暇之余,没有其他爱好,总是待在作战室研究地图,有时候能整整一天都离不开地图,一场战斗的成败,往往通过地图就能做到胸有成竹,所以每次打仗林彪都是准备充分,不打无把握之战,往往都是将敌军主帅的性格和交战地形研究透彻再下达战斗任务,不善言辞的人往往都心思缜密。

第四位元帅刘伯承:儒将智谋。

刘伯承元帅被称为“军神”、“当代孙武”,是开国将帅中最足智多谋的一位,指挥作战善于将孙子兵法、三十六计与游击战结合,每每出敌制胜,针对不同的敌人制定不同的指挥方案,运用不同的计谋,如果放在古代,刘帅一定是一位羽扇纶巾谈笑风生足智多谋的儒将形象。

第五位元帅贺龙:坦荡胸怀。

贺老总是最富传奇性的开国元帅,在国民革命军已经是高官厚禄的待遇,为了信仰,依然领导了南昌起义,脱离了条件优渥的国民革命军,加入了“食不果腹”的共产军队;保卫延安,为了大局,把自己的部队无条件交给彭德怀指挥,并亲自做麾下将领的工作;解放大西北,其他几位元帅都在驰骋沙场,贺老总为了保障后勤供给,甘当萧何;大西南剿匪,周总理让贺龙自己挑选部队,贺龙不选自己的嫡系部队,选了就近的十八兵团,再一次表现出了自己的坦荡胸怀。

第六位元帅陈毅:诗词造诣。

十大元帅都有笔墨留世,陈毅元帅的诗词是流传最广的作品,他的代表诗词《梅岭三章》不仅是触景感怀,后人读之,往往能感受到革命时期那种壮怀激烈、视死如归的英雄气概,陈毅元帅军事上有华野,战无不胜,文学上以笔做武器,一样激励着后人。

第七位元帅罗荣桓:政治工作。

罗荣桓元帅是我军政委制度的首创者,当年秋收起义,部队多有逃兵,只有罗荣桓所在的连队没有出现一个,毛泽东好奇,经过了解,原来是罗荣桓在连队设置了党支部,政治宣传工作做的到位,由此,毛泽东更加器重罗荣桓,放手让他搞政治工作,由此,政委制度始建,罗荣桓元帅是十大元帅中资历最浅的,能位列第七位,是肯定他在政工方面做出的卓越贡献,当之无愧。

第八位元帅徐向前:带兵能力。

徐帅内敛低调,不苟言笑,在军中威望却很高,诸如王树声、李先念、许世友等人都对徐帅佩服至极,这与他出众的带兵能力有关系,徐帅初到鄂豫皖根据地,当时只有几百人的部队,经过徐向前等人的领导,几年内已经发展成八万劲旅的红四方面军,面对国民党的大军围剿,徐向前沉着指挥,几次反围剿中,以弱胜强,以少胜多,创造了许多经典战役,歼灭了敌军几十万;临汾战役,徐向前将几万地方部队打造成了王牌军队,“临汾旅”由此诞生,如果不是身体原因,徐向前一定还会创造出诸多辉煌。

第九位元帅聂荣臻:创建根据地。

抗日战争时期的晋察冀革命根据地被毛泽东成为模范根据地,盛赞聂荣臻“五台山前有鲁智深,后有聂荣臻”,聂帅领衔的晋察冀军区与贺龙的晋绥军区互为犄角,站稳了脚跟,我军日益壮大,为后来解放战争奠定了基础。

第十位元帅叶剑英:大局观。

毛泽东称赞叶剑英“诸葛一生唯谨慎,吕端大事不糊涂”,充分肯定了叶剑英在重大革命时期做出的重要贡献,也从侧面说明,叶帅是一个有着大格局、大局观很强的人,叶剑英在南昌起义、广州起义中都发挥着影响全局的作用,后长期担任总参谋长,作为军委成员,在制定战略方针统筹全局方面自然也是功不可没,晚年更是功盖周勃,再一次保证了全局安定。

●毛主席对十大元帅的独特评价

1955年9月27日,中国人民解放军陆海空三军首次授衔仪式举行。首次授衔的标准和条件非常严格,按照《军官服役条例》规定,对创建和领导人民武装力量或领导战役军团作战、立有卓越功勋的高级将领,授予中华人民共和国元帅军衔。最终,朱德、彭德怀、林彪、刘伯承、贺龙、陈毅、罗荣桓、徐向前、聂荣臻、叶剑英被授予中华人民共和国元帅军衔。这十位元帅各自在性格、能力、工作方式等方面,特点非常鲜明。在长期并肩协作的过程中,毛泽东曾对他们有过详略不一、独到生动的点评。

朱德:“度量如大海,意志坚如钢”

朱德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的主要缔造者之一,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开国元勋,是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的重要成员。朱德参加革命近70年,经历了旧民主主义革命、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社会主义建设几个历史时期,为中国人民解放事业和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建立了不朽功勋。自从井冈山会师后,朱德就成为我军偶像级的人物,各个时期担任总司令,与毛泽东的配合相当默契。朱德的宽和忍让、纯朴谦逊、忠厚绵长,也令毛泽东对他赞誉有加,“度量如大海,意志坚如钢”。

彭德怀:“谁敢横枪勒马,唯我彭大将军”

彭德怀是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和军事家,是我们党、国家和军队的杰出领导人。在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上,湖南曾出现一大批政治家、军事家。他们当中关系特殊、命运相关、性格最具特色的两个,当数毛泽东和彭德怀。彭德怀在平江起义后就把井冈山作为明灯,从此在毛泽东的领导下战斗了三十余年。在许多重大的历史关头,两人并肩战斗,相互配合。毛泽东还曾赠诗给彭德怀,发自肺腑地赞许他卓越的军事才能和无畏的作战精神。“山高路险沟深,骑兵任你纵横。谁敢横枪勒马,唯我彭大将军”也成为彭德怀一生最生动的写照。

林彪:“这个娃娃堪当大任”

井冈山会师时,毛泽东看见一个娃娃模样的军人在给部队讲话:“其实这个土匪,那个军阀,只要有枪,就有一块天下。我们也有枪,也能坐天下!”毛泽东得知这个人是指挥部队在敖山庙、耒阳城打了胜仗的林彪营长,于是感慨道:一般的营长也只是领兵打仗,没什么政治头脑,而面前这个娃娃营长却满是“红色割据”的道理,与自己的主张完全一样,今后堪当大任。后来,毛泽东时时提携、指点对林彪,使林彪成为年纪轻轻的军事指挥员。

刘伯承:“一条龙下凡”

在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中,刘伯承是一位具有革命家的智慧、军事家的韬略和学者风范的杰出领导人。刘伯承一生指挥了无数次战役战斗,9处负伤,失去右眼,屡建奇功。红军长征途中,在后有数十万追兵,前有金沙江天险的情况下,许多人怕部队过不了江,毛泽东却风趣地说:“朱德同志说,四川称刘伯承是一条龙下凡,江水怎么会挡得住龙呢?他会把我们带过去的!”刘伯承果然不负众望,使大军安然渡江。

贺龙:“红二方面军的旗帜”

贺龙在军事上多谋善断、英勇顽强、坚定沉着、机智灵活,打了许多恶仗、硬仗、巧仗,立下赫赫战功。他刚直不阿,光明磊落,克己奉公,廉洁自律,关心部属,平易近人,树立了一个真正共产党人的崇高榜样。毛泽东在“三湾改编”时曾以贺龙“两把菜刀起家闹革命”的例子鼓励起义军。在甘孜会议上,贺龙与朱德等坚决反对张国焘的分裂主义,迫使张国秦同意北上。到达陕北后毛泽东对贺龙的革命精神给予了高度的赞扬,称他是“红二方面军的旗帜”。

陈毅:“是个好同志”

陈毅参加南昌起义,为创建人民军队,创建新中国作出了一份光荣的贡献。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陈毅先后在上海、华东、中央政府任领导工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做了奠基性的、探索式的工作。毛泽东和陈毅从井冈山相见开始,在长达几十年的峥嵘岁月中,结下了深厚的战斗友谊,而且彼此谈诗论文,抒发情怀。1972年1月6日,陈毅走完了他波澜壮阔的光辉一生。1月10日,陈毅追悼会在八宝山举行。毛泽东意外出席,并在追悼会上说:“陈毅是个好同志,他为革命立了大功劳。”

罗荣桓:“国有疑难可问谁”

罗荣桓是我军一位杰出的领导人,为中国革命事业立下赫赫战功,深得毛泽东信任和器重。他从1927年跟随毛泽东走上井冈山,到1963年逝世,风风雨雨伴随毛泽东,毛泽东称其为“一生共事的人”。罗荣桓逝世后,毛泽东亲自参加他的追悼会,一句“君今不幸离人世,国有疑难可问谁”,表达了对罗荣桓的信赖、依重和惋惜之情。

徐向前:“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

1937年盛夏,原红军西路军总指挥徐向前历尽千辛万苦回到了延安。当时,一些人埋怨他把几万人马给搞光了,一个光杆司令还回来干什么?然而,毛泽东对徐向前不但没有责备,反而安慰他说:“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你能回来就好,有了鸡何愁没蛋呢?”后来,毛泽东派徐向前奔赴抗日前线,重担大任。徐向前率领的部队在华北艰难的环境下不断发展壮大,地方部队6万余人全部转变为主力部队,仅仅一月之内,就消灭了阎锡山的精锐部队10万人。

聂荣臻:“前有鲁智深,今有聂荣臻”

聂荣臻曾在上海、香港从事秘密地下工作,在红军长征途中打先锋,在抗日战争最艰难的时刻,他为创建晋察冀敌后抗日根据地,作出了特殊的贡献。新中国成立后,聂帅又为国防科技事业,特别是“两弹一星”的研制殚精竭虑、鞠躬尽瘁。1938年6月,毛泽东在延安同白求恩交谈时说:“中国有一部很著名的古典小说,叫做《水浒传》。《水浒传》写了鲁智深大闹五台山的故事,五台山就在晋察冀。”毛泽东接着风趣地说:“五台山,前有鲁智深,今有聂荣臻。聂荣臻就是新的鲁智深。”

叶剑英:“吕端大事不糊涂”

1986年叶剑英逝世时,中共中央的悼词称他“在重大的历史转折关头,敢于挺身而出,毫不犹豫地做出正确的决断”。更为人们传颂的,是毛泽东送给他的两句话:“诸葛一生唯谨慎,吕端大事不糊涂。”毛泽东借吕端评价叶剑英,主要是指他能够在大关节处看清要害,做事情从大局出发,能够在关键时刻发挥重要作用。素有“儒将”之称的叶帅,其过人之处大概是每临大事有静气,能在历史的重大关键时刻明断是非,果敢抉择。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有五位元帅没有参加三大战役,他们是谁?当时在干什么?
【十大元帅】骑马戎装照,你绝对没见过整套的。
十大元帅:贺陈罗聂叶并不擅长指挥,为何能成为元帅?综合贡献大
六大元帅合影:罕见,全副军装
独一无二:细数十大元帅在解放战争中的“唯一”
他不是元帅却是1614名开国将帅中除朱德彭德怀林彪贺龙陈毅徐向前聂荣臻外唯一称“总”的名将曾指挥3名...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