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低头族”现象的心理学成因及其对策研究
摘要:现代生活节奏把人们的生活带入一种碎片化状态,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以及手机功能的加强,现代人的生活在很大程度上被手机“控制”,“低头族”行为已经成为当代人群较普遍的现象,并成为很多人的一种形象代名词。智能手机在给人们生活、工作、学习带来方便、快捷的同时,也严重影响着人们的学习生活及身心健康。笔者在对“低头族”现象的特征与负面影响进行总结归纳的基础上,利用心理学理论对其进行不同角度的成因分析,并以尊重“低头族”的心理诉求、整合“碎片”时间、寻求替换法、自我正强化、自我暗示与鼓励等方法对“低头族”现象的有效矫正提供策略,以和同道们商榷交流。
  关键词:低头族;心理学成因;对策
  中图分类号:G71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9094-(2015)09C-0039-04
  “低头族”是当代一个新名词,它的诞生与现代高科技的快速发展紧密结合。其英文名为“Phubbing”,由澳大利亚麦肯和Macquarie大辞典联手精心设计而来,由phone(手机)与snub(冷落)组合而成,指代一种因专注于手机而冷落周围人的行为。
  “世界上最远的距离不是生与死,而是我们坐在一起,你却在低头玩手机。”这个网络上流传很广的抱怨,正是很多人真实生活的写照。目前,“低头族”日渐发展成为当今社会不容忽视的庞大群体,地铁、公交车、餐桌上,甚至于工作、学习课堂、会议上,我们随处可见低着头埋首于电子移动设备的人,他们在智能手机上或上网、或看视频、或聊天、或玩游戏。
  据首都师范大学心理咨询中心提供的一项调查显示:77%的人每天开机12小时以上,33.55%的人24小时开机,65%的人表示“如果手机不在身边会有些焦虑”。人们对微型电子产品的依赖已经发展到有些病态的程度,离开手机或平板甚至会和戒毒一样出现各种不适的交流“稽延性反应”。从年龄层次看,年轻人中的“低头族”远高于老年人;从学历层次看,学历越高越习惯低头玩手机;从类别看,以学生族和上班族为主。
  不可否认的是,“低头族”早已不只是一种现象,已然成为我们的一种生活方式,严重影响着人们的学习生活及身心健康,需要家庭、社会、学校等多方的高度重视。笔者抛砖引玉,试图透过“低头族”外在的表象,以心理学视角挖掘其深层次的内在成因,探究行之有效的矫正策略,让“低头族”不断减少“低头”行为,从而恢复正常的人际生活。
  一、“低头族”带来的负面影响
  快节奏的生活方式把人们带入到一种碎片化状态,“低头族”的出现可以对时间碎片进行创造性利用。然而,随着'低头族'群体的加速发展,其带来的健康、生活、社交、安全等方面隐患逐渐显现,慢慢演变成为一种“时代病”,给个人和社会带来了诸多负面影响。
  (一)引发个体生理疾病,危害身心健康
  “低头族”最直接的危害就是容易引发颈椎和眼部疾病。长时间低头玩手机、平板电脑等容易造成颈肩部肌肉僵硬、痉挛,时间久了会导致颈椎曲度变直、颈椎间盘突出等,会引发多种身心症状和疾病,如头脑发胀,思维混乱等。长时间专注地盯着屏幕,视力会大大下降,还很容易引发白内障等眼部疾病。除此之外,如果头部总是前倾盯着手机屏幕,会影响脖子肌肉的伸缩性,增加脸颊部位受到的地心引力,导致下颌松垂,脸颊下垂,加速衰老。
  (二)精力投入过多,严重影响学习与工作
  一个人的精力是有限的,玩手机会使人疲惫,有喜欢的游戏,有爱看的小说,这些会使人的精神时刻处于兴奋活跃的状态,一有空隙就迫切地想做出反应。大脑得不到休息,再投入到工作中时,注意力不能集中,精力不充沛,难以完成工作。“低头族”的出现特别使学生上课时一个个都低着头,课堂不够活跃缺乏互动气氛;学习过程中老师提出的问题学生直接上网搜索答案;课后布置的作业过度依赖智能设备获取信息与答案,学生缺乏积极思考与探索精神,学习能力的退化直接影响其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进而带来学习态度不端正、学习成绩下降等一系列连锁反应。
  (三)恐惧人际交往与行动能力的退化
  长期低头使用手机、平板电脑,时间久了“低头”俨然成为了一种行为习惯,在一定程度上会带来人际交往的恐惧和行动能力的退化。不论社会人士还是在校学生大都习惯了用手机、平板电脑查看信息资讯,通过玩游戏、聊QQ、发微信、刷微博等社交软件来倾诉和寄托自己的内心思想,将最直接最有效的面对面交流挤压得没有空间。同事、朋友、亲人之间面对面时不知如何表达,出现沟通障碍,随之带来人际关系的紧张、胆怯、抵触,甚至出现厌恶感;人与人之间的感情也迅速降温以致冷漠无情。过度依赖网络信息搜索,会减少个人主动思考与探索,降低思考频率,对信息的认识能力和判断能力都会有所下降,行动处理能力也随之减弱。
  (四)人身安全隐患
  有一些“低头族”经常会铤而走险,在过马路的时候依然还在发短信、聊微信,这样非常的危险,因为注意力不集中,出现一些紧急情况根本无法处理,非常容易发生意外事故。若是交通司机也属低头一族,出事概率则会骤增。有调查表明,司机边开车边发短信时,发生车祸的概率是正常驾驶时的23倍,而打电话是2.8倍。
  二、“低头族”现象的心理成因分析
  (一)人格特质的差异
  人格特质指的是在不同的时间与不同的情境中保持相对一致的行为方式的一种倾向。高尔顿・威拉德・奥尔波特在他的人格特质论中提出了人格的14种共同特质,如外向―内向、自信―自卑、支配―顺从、合群―孤独、理论兴趣高―理论兴趣低等。国内外专家学者结合人格特质理论、卡特尔16种人格因素测验等多种工具,研究人格特质和手机依赖的关系,通过一系列的调查研究和数据分析,发现具有自卑、内向、低自尊、缺少自信、幸福感缺失、敏感、依赖等人格倾向的人群,由于自身人格特质因素的影响,比起普通人更容易出现对移动网络设备的依赖,由此加入了“低头族”的行列。   另外也有研究发现,从“低头”时间上看,“粘液―抑郁质”性格的人“低头”使用手机、平板的时间较长,胆汁质的人“低头”时间较少;其次从“低头”频率来看,具有“粘液―抑郁质”性格的人低头频率最高,相对而言,胆汁质性格的人会较少。艾森克人格分析理论显示,粘液―抑郁质类型的人,表现为安静稳定,反应速度慢和情绪不易外露。这种气质类型的人,喜欢独处,不爱交往与倾诉,喜欢把心事藏在心里,内心防御机制明显,较容易做出“低头”状态,尽可能地规避外界,封闭自我。而胆汁质类型的人,行为外向,脾气急躁,情绪冲动和难以控制。因此,胆汁质的人更容易与人交谈,精力相对旺盛,不太会做出关注手机或玩平板的“低头”状态。
  (二)认知偏差
  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年轻人和上班族的求知欲旺盛,社会上的新闻或某个事件常常是他们关注学习的焦点,利用手机、平板上网方便快捷,信息量大而且更新速度快,对年轻人具有很大的吸引力。其次,某些年轻人尤其是学生群体心理自控能力还不够成熟,世界观、价值观取向尚未定型,对“低头”刷屏幕的姿势感觉新潮,心理上盲目跟风;加之以智能手机为代表的数字终端提供了丰富强大的应用程序,带来丰富的娱乐和社交软件,使其抵制不了网络的诱惑,对网络上的信息存在认知的偏差,不观望、不思考、不分析,盲目跟风,游戏和社交交友辨别不清产生依赖,这样的心理也促使了“低头族”的形成。
  (三)从众心理带来从众行为
  从众,是指个人受到他人或社会群体的一致性影响或压力时,自己的认知或行为遵从公众舆论或群体大多数人,甚至出现违背自己意愿的现象,即通常说的“随大流”。人都是高度社会化的,极少有人能够保持独立性,不被同化从众。当生活中到处可见低头看手机、拇指在屏幕上刷新闻的“低头”状态时,个体会下意识地被这种群体同一性吸引进而认同。尤其年轻人,更会把“低头”视为一种潮流、时尚,普遍存在着“别人有,我也要”、“别人玩,我也能玩”的心理,并非出自自身真正的需要,只因为自己这样做了才能和大多人数保持一致。这种心理互相影响无疑为手机、移动设备的传播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
  社会心理学家研究发现,大部分人为了避免自己“另类”,都随着大众的脚步前行,随波逐流的现象致使许多人被迫使自己成为“低头族”。从跨文化社会心理学的研究看,东方文化更倾向于鼓励人们的从众行为,因而东方人较容易产生对偏离的恐惧,所以“低头族”的形成也有一定客观因素。
  (四)个体内在的情感需要
  需要是人感到某种缺乏而力求获得满足的心理倾向,是人产生行为的动力机制。心理学认为个体表现出的每一种行为背后都有相对应的一种或多种需求。频繁低头的行为背后,表面看是为了打发零碎的时间,实际上是人害怕孤独感和自我实现的需求。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提出的人的需求层次理论反映了人的需要具有由低级向高级发展的趋势,也反映了需要与行为之间的关系。其中的归属与爱处于第三层次,是人处于社会关系之中最基本的需求。既然人人都渴望有归属感,当在地铁、电梯里面对周围陌生的人群,为了寻求内心的安宁,自然会向手机抑或是平板寻求归属,满足自我的需求。只有当低层次的需求得到满足后,较高层次的需要才会出现,即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中较高级层次的需求:尊重和自我实现的需求。现实生活中,人们对自我尊重和自我实现有着强烈的渴望,渴望得到他人的认可和关注,这个目标的实现需要每个人付出大量的努力和汗水。然而微信、微博、QQ等新媒体社交网络上人们可以畅所欲言,不必顾虑重重,从他人那里得到被关注、被尊重,使得获取“自我实现”变得空前容易。在手机或平板上转载并发表评论、晒图片,窥视亲朋好友甚至陌生人的生活动态,能以零成本迅速得到别人的反馈,进而得到最大程度的心理满足感。
  (五)社会学习的影响
  心理学家班杜拉提出的社会学习理论是指个体通过对他人行为与结果的学习观察,获得新的行为反应模式,或对已有的行为模式加以修正。其理论显示了榜样的重要性,身边人的行为会深刻影响另一个人的思维和行为。当一个人初生时,毫无生活经验,正是通过学习、模仿和社会化不断成长。当周围人普遍做出某个行为时,个体会习得这种行为方式并跟从,导致“低头”现象的盛行。
  (六)追求时尚的攀比心理
  手机或平板已经深入人们的生活中,它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生活、工作用具,更是在网络信息时代下的一种文化时尚标志。类似于品牌服饰,在某种程度上代表着高雅品位,成为青少年群体彰显个性,追求和炫耀的某种资本。其次青少年更易接受新鲜事物,更易感受时尚的前沿,因此也更容易受到时尚的影响,加上某种程度的虚荣心和面子心理,更容易在时尚方面形成攀比,想在同辈群体的交往中赢得自信和他人的尊重。在这种形势下,我国的青少年很可能会有越来越多的人成为“低头族”。
  (七)社会支持
  社会支持通常指社会各方面包括家庭、亲属、朋友、社会组织等所给予个体精神上和物质上的帮助和支持。每个人都渴望沟通,渴望获得别人的理解和尊重,有情感交流的社会需求。曾经有专家做过“手机依赖与社会支持关系的调查”,研究结果发现,经常受到家庭成员和周边人的照顾和支持,有苦难时常常受到朋友帮助,这样的人对手机的依赖程度较低。同时,当人们缺乏关爱、很少有与朋友家人交流的情况时,其对手机的依赖程度越大;反之,当人们受到朋友及家人关爱越多,其对手机的依赖程度越弱。现实社会中,由于自卑、内向等性格原因或者其他因素致使个体社会支持较弱的,往往通过手机依赖的形式来排除心理压力,实现心理诉求。
  三、“低头族”现象的对策
  有专家分析,要想“低头族”抬头需要靠自己内在动力来控制,但是自制力不是说有就有,即使有也未必能够彻底坚持,很多人也曾有计划地去实施但最终以失败告终。可见,“低头族”不仅仅是自制力的问题,甚至可以说是一种新型心理障碍,需要从心理学角度对症下药来矫治。   (一)尊重“低头族”的心理诉求
  在社会化过程中,尊重的需要得到满足,一个人就会自尊、自信,反之则易沮丧和自卑。“低头族”形成的原因很多,内在的反应肯定离不开心理诉求。作为教育工作者或心理咨询师,要以生活上朋友的方式进入他们的生活,在平等的基础上进行交流互动,准确了解他们的内心世界,在肯定其诉求的前提下,引导他们发现达到目的的正确方式,帮助他们缓解“低头族”的行为症状。
  (二)整合“碎片”时间
  快节奏生活、大城市交通路线拉长等因素,客观上造成私人时间碎片化,属于个体的“整块”时间越来越少,导致不少年轻人只能抓紧碎片时间,通过数字终端进行娱乐休闲。我们可以把时间“化零为整”将每天零碎低头玩手机、刷平板的时间进行有效集中,固定在每天的某个时间段专门来进行数字娱乐,在这个时间段中“低头族”可以尽情地宣泄自己的情绪,释放压力。一旦过了这个时间段就不可以再玩手机刷平板,起初实行阶段最好能有专门的人负责监督。这样既可以减少“低头”的次数,同时也将时间有效化管理。
  (三)寻求替换法
  所谓“替换法”就是寻求另一种方式来替换“低头”状态,比如用“抬头”来替换“低头”;用看书或体育运动来弥补“低头”玩手机看平板带来的身体破坏……通俗讲就是将个人注意力进行转移,不要一有空闲时间就想着“低头”,寻求一件与“低头”一样让个体感兴趣的事情来填补空闲零碎时间,让生活充实而忙碌,逐步取代“低头”的习惯。不过,对一些“低头”频率过高甚至有强迫行为的人而言,需要寻求专业的心理治疗师进行干预才能得到改善。
  (四)自我正强化和系统脱敏行为疗法
  正强化又称“阳性强化”,指个体做出某种行为或反应,随后或同时得到某种奖励,从而使行为、反应强度、频率或速度增加的过程。比如昨天“低头”的时间是1小时,但是今天只用了40分钟,然后明天只“低头”30分钟……。即关注自己的点滴进步,每次进步后都以适当的形式奖励自己,包括心理和物质上的,这里的“奖励”就是阳性强化理论中的正性强化物。通过正性强化时,行为改善中个体所体会到的快乐来累积前进的动力,每天积累一点,从量变到质变,最终脱离“低头族”行列。
  (五)自我暗示与鼓励
  暗示是通过某种措施,实现自我体会的一种过程。“自我暗示”是指对自己进行某种观念的暗示以改变自己的情绪和行为,简单地说就是自己对自己进行心理暗示。当“低头族”们下定决心摆脱手机依赖的困境决定“抬头”时,可以给自己适当的心理暗示,譬如要低头玩手机或刷平板时,给自己以暗示“这个时间点不该玩手机”、“抬头才能有利健康”、“没有手机打扰的生活也很清净”等,同时配以深呼吸镇定自己,往往可以起到舒缓紧张、稳定情绪的作用。如果能够坚持一周,就可以给自己一点安慰与鼓励,进而提高自己的积极性,不断努力调适,脱掉“低头族”的帽子。
  综上所述,“低头族”的出现对人们的学习生活及身心健康造成了很大危害。因此,需要不断加强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构建良好的群体氛围,创造和谐的社会文化,使人们逐渐摆脱对手机、平板的依赖,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从而促进身心的健康发展。
  (责任编辑:冯志军)
论文来源:《江苏教育研究》 2015年27期
转载注明来源:https://m.xzbu.com/9/view-7213445.htm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试论职校学生逆反心理成因分析及疏导策略
话题
心理咨询师知识梳理【021】
为什么没有手机,你连3小时都过不了?
心理学:自卑的根本成因,是个体只接受被人称赞的部分
性格特征分类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