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老刀:上古八大姓氏&大禹后人八个姓 【行走笔记】
【行走笔记】
禹姓看似很少,其实与一些较大的姓是有血源关系的,如夏、欧阳、鲍姓,因之姓氏梳理,既是一种个人寻根,也是一种家族责任……
- - - - - - - - - - - - -
上古八大姓氏&大禹后人八个姓
- - - - - -
武汉老刀
- - - - - - - - - - - - -
2023年6月4日,我去绍兴大禹陵拜祖折福。在禹祠,我又梳理了一下与大禹相关的姓氏,发现大禹的后人并不少,除了姒、禹这两姓,其他的夏、越、欧阳、夏侯、嵇、鲍等姓,也与大禹有关。
华夏上古八大姓氏都带一个“女”字,可见仍有母系社会尊母敬母的遗风。这八大姓氏是姖、姜、姒、嬴,妘、妫、姚、姞,现有的数千个姓,均是从这八大姓氏中演化而来的。而与大禹相关的以下八个姓氏,均源自姒姓。
姒姓:
陕西城固、浙江绍兴禹陵乡、萧山、温州、杭州、四川峨眉、峨边、云南鲁甸、上海、北京、天津、河南杞县、江苏苏州、黑龙江哈尔滨、台湾等地均有此姓。全国姓姒的,总数不过2000人。绍兴市禹陵乡禹陵村大禹142世孙姒元谋说:“已经四千多年了,传到我这一辈已是142代了。”禹陵村姓姒的人家有100多户,人口有300多人,其中最小的辈分是145代,他们的职责就是为大禹守陵。
夏姓:
源出于姒姓。相传禹的母亲女志曾梦见流星陨落变成神珠薏苡,她吃了薏苡,醒后便有了身孕,后生下了禹,因此禹得姒姓。禹由于治理了水患,被舜帝封在夏(即阳城,今河南登封县东)。后来,禹的儿子建立了夏朝。夏朝灭亡后,禹的后代就以夏为姓氏。另外,夏姓还有一支出于妫姓。春秋时期,陈宣公的小儿子公子西字子夏,他的孙子征舒便以祖父的字为自己的姓氏,称为夏氏。
禹姓:
相传远古时代,中原大地洪水泛滥,大禹用疏通河道的方法消除了水患,使人民安居乐业。禹氏就是大禹的后代。禹之鼎,清朝画家,江苏江都人。他善画人物、仕女,尤其精于肖像绘画,且多为白描。
越姓:
远古时大禹治水有功,称禹王。禹王的儿子启建立夏朝。夏朝传到少康王时,少康将公子无余封到会稽建立了越国。后来越国公族后代中,有些人就以国名为姓。越姓的祖上有许多杰出人物,比如越王勾践,就干了一番轰轰烈烈的事业。
欧阳姓:
包括欧、欧侯、阳、区姓。春秋时期的越国,是夏帝少康的后代所建立的。史料一般认为欧阳姓得姓于无疆次子蹄(战国秦汉时东瓯首任国君),春秋时越国与吴国分界线以欧余山为界,欧余山之南(阳)为越国,欧余山相传以越君无余有关。根据广东新会《区渭泉祖家谱》记载,夏少康封少子无余于会稽,伺奉大禹的宗祠,因为夏禹埋葬在这里,食粟于欧山,因而以“欧”为姓。《路史》载:“越王无疆次子,封乌程欧余山之阳,后有欧氏,欧阳氏”; 《姓氏考略》曰:“越王无疆之次子封于乌程欧余山之阳,后有欧氏、欧阳氏、欧侯氏,望出平阳。”由此可见,欧氏和欧阳氏都是越王无疆的第二房子孙,而越王无疆,根据考证,则是距今2440多年前越王勾践的七世孙。
夏侯姓:
源出于姒姓。西周时,杞国是夏禹后代的封国。公元前445年,楚国灭杞。杞简公的弟弟佗逃往鲁国。鲁悼公因为佗是夏禹的后代,祖先又被封过侯爵,就称他为夏侯氏。
鲍姓:
源出于姒姓。春秋时期,夏禹的后人敬叔被封在齐国的鲍邑(今山东历城县东),所以人们也称他为鲍敬叔。他的儿子鲍叔牙把父亲的封地地名作为自己的姓氏,称为鲍氏。鲍叔牙以善于知人而著称,他推荐管仲辅齐桓公,使齐桓公当上了春秋时期的第一位霸主。管仲曾感慨地说:“生我者父母,知我者鲍叔也!”鲍照,南朝宋文学家,东海(今山东苍山县南)人,出身寒微。他擅长七言歌行,风格俊逸。他的诗反映出庶族地主对当时土族专权的政治现状的不满,主要代表作有乐府《拟行路难》18首以及《芜城赋》、《登大雷岸与妹书》等。
嵇姓:
源出于姒姓。会稽曾是夏禹召集天下诸侯开大会的地方,禹死后也葬在会稽山。夏帝少康即位后,封庶子无余在会稽主持禹庙的祭祀,称会稽氏。会稽氏在西汉初年被迁往嵇山(今安徽涡阳县北),并改称为嵇氏。嵇康,三国时期魏国文学家、思想家、音乐家,谯郡至(今安徽宿县西南)人。他崇尚老庄,讲求养生服食之道,是“竹林七贤”之一,与阮籍齐名;他善于写四言诗,风格清峻,代表作为《幽愤诗》;他还擅长鼓琴,以弹《广陵散》著名。
中国现有姓氏的准确数目难以完全统计,姓氏的统计范围也众说纷纭。有的学者认为是6150个,也有的文献表示有5730个,根据《中国姓氏大辞典》的统计,我国各民族现有超过两万三千个姓氏。其中,单姓将近七千个,汉族复姓和少数民族二字姓共有九千余个,剩余的七千个左右姓氏多为少数民族多字姓,从三字到十字不等。
每个人一出生就传承了家族姓氏,它既是我们与生俱来的代号,也是血缘关系的符号。据估算,中国约85%的人口都姓着百家姓中的姓氏,前十大姓氏总人口约为5.5亿,占了全国人口的1/3还要多。禹姓看似很少,其实与一些较大的姓是有血源关系的,如夏、欧阳、鲍姓,因之姓氏梳理,既是一种个人寻根,也是一种家族责任。从优生学的角度,避开“同姓而婚”,还是很有必要的。
如,若发现男女双方源自上古同一个八大姓氏,虽然已经多代混血,还是有必要再做个基因检测,排除潜在遗传病。
——武汉老刀 2023年6月14日晨
- - - - - - - -
编辑于 2023-06-16 11:37・IP 属地湖北
中国上古史姓氏文化姓氏研究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浅释《百家姓》——水
【每日一姓】姒姓:禹王之后裔
王国维《咏史二十首》之五
历代名家字库 | 水(shuǐ) 6C34
中华精彩的百家姓对联(194)嵇姓
姓氏文化:欧姓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