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外台茯苓饮能治什么病?
userphoto

2023.10.19 山东

关注
作者:董洪涛
这是选择中医馆在公众号发布的
第2383原创内容

外台茯苓饮载于《金匮要略》,条文曰:“治心胸中有停痰宿水,自吐出水后,心胸间虚,气满不能食,消痰气,令能食。”

其方组成为:茯苓、人参片、白术各三两,枳实二两,橘皮二两半,生姜四两。我的常用剂量为:

茯苓20,党参20,白术20,生姜五片,枳实15,陈皮15,水煎服,日一剂。(单位:克,下同)

此方药物组成简单,但配伍严谨,试分析方中诸药:人参、白术味甘、苦,性温,可补气健脾;茯苓、白术渗湿利水健脾。二者配伍温化水饮之生姜,可除宿水;橘皮、枳实理气化痰,运脾消痰。

从方剂组成的角度看,茯苓、白术、人参则是取其四君子之义,主健脾利湿益气。而枳实、陈皮在健脾的基础上增添了行气之功效,调畅了脾胃的气机,调整了气机升降的枢纽。最后酌加生姜温中健脾,亦符合《金匮要略》中“病痰饮者,当以温药和之”的观点。

上述诸药共用,起到益气健脾利水、理气化痰之功。主要用于治疗中焦虚寒、停饮于胃所致的心下痞满或胸满、腹胀、纳差、嗳气、呕吐等症状。



此方条文极为简单,后世医家多有补充。比如,清代大医沈明宗在《金匮要略编注》中言:“脾虚不与胃行津液,水蓄为饮,贮于胸膈之间,满而上逆,故吐出水后,邪去正虚。虚气上逆,满而不能食也。”

进一步说,此方是三个小方的合方,涵盖了橘枳姜汤、枳术汤、橘皮汤、四君子汤诸方。因此其对应的证候表现亦包含以上四方的方证特征。


前三方都出自《金匮要略》:“心下坚大如盘,边如旋盘,水饮所作,枳术汤主之。”此方即枳实与白术合方;

“胸痹,胸中气塞,短气……橘枳姜汤亦主之。”此方即陈皮、枳实、生姜;

“干呕,哕,若手足厥者,橘皮汤主之。”橘皮汤即由陈皮与生姜组成。

四君子汤出自《太平惠民和剂局方》,有益气健脾之功。主治脾胃气虚证,症见面色萎黄,语声低微,气短乏力,食少便溏,舌淡苔白,脉虚数。临床常用于治疗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等属脾胃气虚者。

综合以上论述,可以分析出,外台茯苓饮对应证候除“气满不能食”外,还可见心下坚满、胸闷、短气、干呕、呃逆、手足厥冷、面色萎黄、气短乏力等等。

从临床来看,本方主要用于胃肠病。包括胃下垂、胃动力不足、幽门梗阻、慢性胃炎、胃溃疡、厌食症、慢性肠炎、肠易激综合征、习惯性便秘、慢性胰腺炎等,只要出现胸满腹胀、呕吐痰水、心慌气短、小便坠胀、胃内有振水音、食欲不振者;或服用黄芪等中药反而更加难受者,都可选择用外台茯苓丸。



外台茯苓饮内含四君子汤,显然,这是治疗中焦脾胃虚弱的。事实上,以上所治的诸多症状,皆与此相关。

《内经》明言:“脾胃者,仓廪之官,五味出焉。”《脾胃论》言:“内伤脾胃,百病由生。”脾主运化,胃主受纳,脾主升,胃主降,一阴一阳,共司纳化之职,为人体气血精津化生之基础,一身器官组织营养之来源,奉养身生,如大地之生养万物,故曰后天之本。

《金匮要略编注》言:“脾虚不与胃行津液,水蓄为饮,贮于胸膈之间,满而上逆,故吐出水后,邪去正虚,虚气上逆,满而不能食也。”脾虚则运化失常,胃弱则受纳和降无权,使水谷精微及水液停滞中焦,局部气机不畅而出现上腹胀满、呃逆、呕吐、纳呆、疼痛等常见诸症。

寒露养生,关键在于润燥,避寒。建议早睡早起,节食少动,勿太辛劳,勿出大汗,衣可略薄,以让身体感受到寒凉秋气。选择中医特此推出寒露养生专区。点击下方图片进入页面,了解更多养生知识。(广告)

今时脾胃虚弱之证非常多见。我的思考是,为什么多种慢性疾病越来越高发,且很难治愈,其中即有脾胃虚弱的病机。

导致普遍脾胃虚弱的原因当是不懂得养生。一方面,饮食不节,表现为嗜食肥甘厚味及辛辣寒凉之品,不知饥饱;另一方面,不知冷暖,劳逸不调,久坐不动,且起居无常,更兼情志不调,时时处于怨恨恼怒烦以及紧张、焦虑、抑郁等等负面情绪和心理之中,这些都易损伤后天之本,故临床脾胃病多见,且虚证居多。

怎么办?我的建议是,要想避免罹患这些慢性疾病,要想让这些慢性疾病早日康复,那就必须顾护脾胃。

如何治疗呢?推荐可用外台茯苓饮加减。此方是治疗脾胃虚弱所致各种脾胃疾病的高效方。进一步说,凡是以腹胀、食欲不振为表现的病症,多可考虑用此方。




那么,临床当如何高效应用外台茯苓饮呢?

有学者总结外台茯苓饮方证主要表现为以下3个方面:①消瘦,面部黄白;②食欲不振,胸腹胀满、呕吐痰水,胃内辘辘有水声,或腹部查体闻及振水音;③舌象:舌体多胖大,边有齿痕,舌面较湿润。并认为,只要三者皆备,或①②,②③两者皆备,即可应用此方,临床疗效往往立竿见影。

我的老师黄煌教授认为:本方证瘦人多见,消化道疾病多见。并论述其适用人群如下:

其一,消瘦。体形瘦高或瘦小;面色黄白或黄黑,缺乏光泽,或面部轻度浮肿,或眼袋明显;疲倦貌,说话有气无力,瘦弱的成年女性多见。

其二,胃内振水音。腹部扁平,腹壁软弱无抵抗,或腹壁虽拘急但按之无底力,有明显的胃内振水音。胃镜下胃内水液潴留等。吐出后则振水音不明显。

其三,多胸闷、失眠、眩悸。容易头晕头重,眼花黑蒙;容易胸闷,心悸,气短;大多失眠,烦躁焦虑。

其四,消化道症状多。食欲不振,腹胀,反酸吐水,嗳气,或咽喉有异物感,多有便秘或大便稀溏。胃下垂、胃炎患者多见。

其五,脉弱无力。脉多弱无力,血压偏低,四肢冷。

其六,齿痕舌。舌苔薄白或较厚,舌面较湿润,舌体胖大或瘦小,边有齿痕,但也有不明显的。

我的思考是,在对证用方的同时,如果能参考上述的适应人群,将可提高用方的效果。事实上,我们不但要方证相应,还是方与体质相应。



临证时考虑到病机复杂,亦可与他方合用。以下试举数例:

比如,若兼肝气郁滞,可合小柴胡汤;

脾胃久病而兼血瘀气滞,合丹参饮或失笑散;

肝胃虚寒,浊阴上逆,呕吐剧烈,或烦躁头痛,可合吴茱萸汤;

痰浊阻滞,合温胆汤;

嗳气多痰,咽喉有异物感,可合半夏厚朴汤;

极度消瘦,可合薯蓣丸;

血压低,体型瘦高,可合苓桂术甘汤;

肝郁而致脾虚,可与四逆散合用;

若兼脾胃虚寒,可与理中汤合用。

我的临床经验,治疗多种慢性胃病时,喜用此方合半夏泻心汤,自觉疗效非常满意。

亦可随症加味,更可提高本方的疗效。比如,若脉弱,血压低,可加桂枝或肉桂、甘草;咳喘兼见多食胸闷,可加半夏、杏仁、苏梗、甘草、枇杷叶。


日本医家尾台榕堂在《类聚方文义》中有如下经验:“治老人常苦痰饮,心下痞满,饮食不消,易下利者。又治小儿乳食不化,吐下不止,及百日咳,心下痞满,咳逆甚者,均加半夏,有特效。”

综而言之,此方有消除腹胀、促进食欲的功效。若能适当加减化裁,则可广泛应用于脾胃气虚的脾胃病患者,主要病证为脘腹胀满或隐痛,食后甚,食欲不振,恶心嗳气,大便稀溏,神疲乏力,气短懒言,面色萎黄,舌淡或伴齿痕,苔薄白腻,脉缓弱或沉弱。

另外,此方亦可治疗胸闷咳喘,包括呼吸困难,常欲深呼吸而不得;同时兼有心下痞满,饮食不香,胃口不佳,口干欲饮者;还可治疗眩晕症,主要是由于低血压引起的眩晕,或短暂性缺血性眩晕,或美尼尔氏综合征、体位性眩晕、晕车晕船等;还能治疗睡眠障碍,这种失眠往往伴有腹胀、腹泻、食欲不振、胃内有振水音等,且其睡眠多梦,多易醒,或有流口水,早上口苦,苔厚等征象。

我的思考是,其一,外台茯苓饮的组方有攻补兼施的特点。大体说来,参术苓偏补,橘枳姜偏攻;其二,本方的偏攻与偏补剂量当根据具体病人而有所不同。比如,根据个人的虚实比例灵活调整偏补偏攻的用药剂量。若偏虚则重用参术苓,偏实则重用桔枳姜;其三,想提高应用本方的疗效,那就要在临床应用时抓主症,观舌脉,审病求机,辨病求方,并随证加减。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这古方,可治一切浮肿!
这古方,可治一切浮肿
我不是胖,只是有一丢丢水肿。。。
【中医在你我身边】: 经典随行(四)
脾虚腹胀有良方
张仲景:一个2味药的千古名方,脾胃好了,痰湿没了,越来越苗条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