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资治通鉴》里的“山中宰相”

一、《资治通鉴》里的“山中宰相”

《资治通鉴》第157章记载了一段关于“山中宰相”的故事。

故事的主角叫陶弘景。他身处南朝时期,博学多艺。南齐开国皇帝萧道成任用他当王爷们的侍读,为皇子们授书讲学。

因此,身为王爷的萧衍自幼得以聆听他的教导,早年即与陶弘景交好。等到萧衍即位时,陶弘景早已看破功名利禄,弃官隐居茅山。

萧衍知道他的才能,多次亲自手写诏令招用他,可是他不愿再出来为官。萧衍知道他的志向,就不再为难。

后来,梁国每次遇到吉凶征讨等大事时,萧衍就通过书信向他请教,经常一个月就有数封书信往来山中,因此,陶弘景被称为“山中宰相”。

二、陶弘景用一幅画巧妙谢绝皇帝的好意

传说,有一次,梁武帝萧衍下诏书请他,陶弘景画了一幅画回复。

这幅画中有两头牛,一头牛自由自在的在野地里吃草,神情悠然自得;另一头牛带着金笼头,被一个拿着鞭子的人牵着鼻子走。陶弘景在这里巧妙运用了《庄子》的一则典故。

庄子在濮水河畔钓鱼,楚王派遣两位大臣请庄子出来做官,庄子拿着钓鱼竿不为所动,他问这两位大臣:“我听说楚国有一只神龟,已经死三千年了,你们楚王还将它供奉在庙堂之上。

这只神龟,是想死后自己的骸骨受到礼遇,还是想活着在泥土中玩耍?”两位大臣回答:“当然是想活着在泥土中玩耍”。

庄子于是说:“你们走吧,吾将曳尾于涂中。”陶弘景用这幅画巧妙表达了自己归隐的志向。

三、陶弘景赞美白云的诗

有一次,梁武帝萧衍又下诏问他,你天天隐居在山上,有什么好?陶弘景作诗回答:“山中何所有,岭上多白云。只可自怡悦,不堪持赠君。”

诗意是,您问我这山中有什么好?我说这山上有很多白云。我每天与白云作伴,心生欢喜,快乐自足,却不能将这些白云送给您。这首诗话虽然简单,含义却很深。山中没有荣华富贵,没有钟鸣鼎食,只有轻飘飘的白云。

但是在诗人看来,这云卷云舒却是一种超尘出世的写照。诗人用这首诗再次委婉表达了谢绝出仕之意。陶弘景是真是欣赏山中的景致,有一次,他还写了一封信寄给谢徽谈山水之美,信的首句就是“山川之美,古来共谈。”这山谷河流的美,自古就是文人雅士共同欣赏的。

巍峨的山峰耸入云端,清澈的河流明净见底。两岸的石壁在太阳光的照耀下色彩斑斓,交相辉映。一年四季都有青绿的树林和翠绿的竹子。

晨雾将要消散时,猿、鸟的叫声此起彼伏;夕阳快要落山时,潜水的鱼儿争相跳出水面。真是人间仙境啊!

四、陶弘景被道教奉为神仙

当时的人称陶弘景将往生时,写了一首诗,诗的原文为:“夷甫任散诞,平叔坐论空;岂悟昭阳殿,遂作单于宫!”

魏晋南北朝时期,流行清谈。《世说新语》记载很多关于清谈的事例,当时的士大夫经常聚集在一起谈论玄学,清谈误国。

这首诗说的是,王衍和何晏二人都清谈虚诞,不务实际,害民误国。后来侯景攻陷梁国,在昭阳殿登基称帝。

因此,人们认为陶弘景有先知法术,死后被道教奉为神仙。这些当然有神话成分。但是陶弘景确实为我国中医学,特别是本草学的发展做出了突出的贡献。

他的《本草经集注》、《真诰》、《肘后备急方》、《陶隐居本草》等流传至今,仍是今天研究中医药非常有价值的书籍。

想了解更多精彩内容,快来关注南归燕漫谈美学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为何说陶弘景是“山中宰相”?
今日明说 27 | 山中宰相
庄子与陶弘景:两个有趣的人,三个有趣的故事
山中何所有,岭上多白云
山中宰相--陶弘景
​茅山道士祖师爷是谁?贵为山中宰相,天仙亲来度化!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