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保险行业的收割狂欢!最近小心这个垃圾套路!
银保监会还没有意识到,一次修改《重疾定义新规范》,点燃了国内保险业务员无下限地“炒停售”活动。
 
事情很简单,从去年保险业开始实行重疾定义修订工作开始。
没多久,网上便出现了很多言过其实的言论和宣传,站在自己“销售”的立场上,再配上几张有具有迷惑性的图,拿准了你吃这一套。
 
A:“以后甲状腺癌不赔了!”
B:“原位癌也不赔了!”
C:“以后你们买的重疾险都是辣鸡!”
……
 
这样的“炒停售”,竟然铺天盖地席卷朋友圈长达大半年之久。
 


这个大型造谣现场,真真让人看不下去。
更不幸的,让我直接告诉你们,上面这张图出现的信息点都是错的!
 
「炒停售」在中国保险业由来已久,不管产品好坏,只要快下架了就“炒”一波,乐此不疲。
 
那我们就不妨从这张图片说起,为大家鉴别这些话是真是假。
一个一个来撕破这些“伪事实”,揭露这些垃圾套路。
 
新定义到底做了哪些调整
 
6月1日,中保协又联合中国医师协会,发布了重疾新定义修改第二版,并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
 
由《旧定义》下的25种重疾,拓展到28种重疾+3种轻症。
 
新增了严重溃疡性结肠炎、严重慢性呼吸功能衰竭、严重克罗恩病这3种重疾定义。
此外,规定了轻度恶性肿瘤、较轻急性心肌梗死、轻度脑中风后遗症3种轻症定义。
 

 
最新的这版《重疾使用规范》,总的来说有好的一面,也有坏的一面。但可以肯定的是,和业务员“炒停售”的说法,相差甚远。
 
谣言一:甲状腺癌不赔了or甲状腺癌只赔20%
真相一:只有轻度甲状腺癌被列为轻症,赔付30%
 

最近保险业务员「炒停售」,利用最多的就是“以后甲状腺癌不赔了”。
但甲状腺癌作为如此高发的癌症,真的轻易就不赔了吗?
虽然这种说法根本站不住脚,但确实也影响了不少人。
 
注意啊,甲状腺癌,压根就不是不赔了。
按照《新定义》,把TNM分期为Ⅰ期或更轻分期的甲状腺癌,归为了轻症,TNM分期Ⅰ期以上的还是按照重疾来赔。
 
从此以后,重度的甲状腺癌按重疾赔,轻度的甲状腺癌按轻度赔。
 
其实这很正常,国内保险行业苦「轻度甲状腺癌」久矣!
轻度的甲状腺癌花费低且易治愈,但发病率之高,却位居癌症理赔之首。
这次把轻度甲状腺癌归为轻症,主要还是为了行业的健康发展。
 
而且像新加坡、韩国和香港这些地方,早就把轻度甲状腺癌剔除重疾了,这一次做出修改,顺势而为罢了。
 
而且,这样也不见得就是坏事。
轻度甲状腺癌是比轻症还轻的疾病,平均2-3万就能治愈,这次归为轻症,即使只赔20%-30%保额,我们肯定是不亏的。
 
假设重疾买50万保额,得了轻度甲状腺癌,治疗花费了2万,30%也就是怕赔15万
真不少了。
 

这也就是为什么很多人把轻度甲状腺癌称为“喜癌”,不是没有道理。
 
另外,保险公司既然降低了一定的赔付率,那么相应地,产品费率大概率也会有所降低。原因在后面我详细会讲到。
 
所以不说别的,单「甲状腺癌」不赔这一条,业务员就能把话题给炒热炒熟了。目的就是不断给你灌输焦虑感,让你误以为错过了这个村没这个店,最后脑子一热,买了。
 
不过确实以后得轻度甲状腺癌,赔不了现在这么多钱了,如果介意的话还是尽早买吧。
 
谣言二:心肌梗塞只赔20%
真相二:病名名称改变,增加轻症标准



 
同理,说心肌梗塞只赔20%的说法,也完全是空穴来风。
 
在《重疾定义使用规范新规范》附件2里,心肌梗塞并没有剔除出重疾定义。
 

 
这次修改,其实是因为在以前的【急性心肌梗塞】定义上,常常会引发理赔纠纷。
临床医生认为病人达到了“急性心梗”标准,而保险医学却认为没有,存在很大争议。
 
这次新的名称(较重急性心肌梗死)与定义,理赔虽然收严了点。
但用意是好的,目的就是为了让理赔变得更明确。
 
举个简单例子,以前急性胸痛也算满足了一个理赔条件,现在主观感受不行了,需要很多精准的检查数据,达标了才理赔。
 
而且,这次还统一规范了较轻急性心肌梗死轻症,以前是没有的,这样可以防止某些保险公司缺斤少两的行为。
所以,即便没达到重疾理赔标准,轻症还可以赔。
 
谣言三:轻症只赔20%
真相三:最近的征求意见稿中,轻症已经从20%上调为规定的30%
 

 
“炒停售”利用第二条,告诉你们以后轻症只能赔20%保额了。
 
虽然在第一版征求意见稿里,确实是说了以后轻症赔付不能超过20%,但是人家那是征求意见稿啊,随时是可以调整的,某些人上纲上线也忒早了点。
 
后面就是因为消费者对轻症赔20%争议太大,所以在第二版征求稿里,轻症赔付比例从20%上调到了30%。
相比之下,30%的上限,要比20%好一些。
 
很明显,说轻症只赔20%的说法肯定是站不住脚的。
真心建议某些业务员要紧跟政策啊,不要再误导我们的消费者了。
 
轻症赔30%,我们有没有吃亏呢?
 
我个人是觉得,轻症本身代表了治愈率高、花费低的特点,赔30%保额也基本够用了。
像轻度甲状腺癌,50万保额最高可以赔15万,完全足够了。
 
话虽是这么说,但比起旧版轻症赔付动不动冲到40%,还是要低一头的。
我还是那句话,真介意这一点的话,那就尽早买吧,以后轻症赔付肯定是比不上现在的。
 
谣言四:轻症不再保原位癌
真相四:保险公司可以自己加上原位癌
 

“炒停售”第四条杀伤力就更大了,直接告诉你原位癌以后都不赔了。
是不是被吓得心一颤一颤的?
 
原位癌相当于较为早期的恶性肿瘤。
相比恶性肿瘤,原位癌容易根治而且治疗费用不高,一般在重疾产品里作为轻症赔付。
在旧版定义里,原位癌一直是轻症疾病的头把交椅,几乎所有主流产品都有这项责任。
在新版定义里,原位癌也并没有被剔除出了轻症只是没有给与定义描述
 
没给予定义不代表以后不会有该项责任
因为这里特意给保险公司还留了个后门,保险协会就怕一些人抬杠,说这也不赔那也不赔。
所以在《新重疾定义规范》原稿文件里有这么一条:
 

也就是说,保险公司可以自己把原位癌定义为一种新的轻症,继续给我们提供保障。
我们只要注意的是,以后挑重疾产品,专挑有这项责任的就行,影响不大。
 
相反我更有理由相信,因为轻症赔付比例降低,保险公司如果想赢得市场,大概率都会把原位癌作为一种新的轻症,继续赔付。
 
而某些保险业务员直接把这一条解读为原位癌不赔,就很尴尬了。
有的时候为了制造更多卖点,老脸还真的是其次啊。
 
除以上这些外,重疾新规范还有一些好的变化,因为不利于“炒停售”的用意,业务员一般都不会不告诉你。
 
建议直接参考这篇文章:重疾定义大清洗,里面详细解读了「第一版重疾定义修改」变化。
 
公子不禁发问:产品下架是件再正常不过的事情,为什么要把停售妖魔化?
 
利益让人面目全非,利益使人失去善意。
 
业务员不留余力为我们打造了一种焦虑的销售氛围,然后愈演愈烈,最后躺枪的不是别人,正是我们普通消费者。
 
今后大家再遇到恶意“炒停售”的大佬们,脸皮厚、不当回事、不在乎、不理会,就是面对他们最好的武器
 
这次重疾险新规范,很难说旧版新版哪个优势更大。
但不管怎样,我们真的没必要去死抠细节,更不应该影响我们的配置计划。
本来就要买,还是赶紧买好。
 
面对真真假假的言论,很多人都有困惑,接下来,我们重点回答两个问题:
 
1)重疾险会降价还是涨价?
2)现在买还是等等再买?
 
重疾险会涨价还是降价
 
重疾定义修改,影响最大的是重疾发生率。
A疾病被定位为新的重疾,还是B疾病从重疾表里剔除,
都会直接影响重疾发生率。
 
一旦重疾发生率改变,旧的重疾发生率表肯定就不适用了,势必要做出新的调整。
这样,新的重疾表就出来了。
 
57日,中国精算师协会发布了《中国人身保险业重大疾病经验发生率表2020)(征求意见稿)》,是对三月底的第一版重疾修改意见稿的进一步推进。
 
知道什么是重疾表之前,首先要知道什么是重疾发生率。
重疾发生率,从字面上理解,就是重大疾病发生概率,包括不同性别在不同年龄段的重大疾病经验发生率。
 
重疾发生率表就是把所有的数据统计起来,根据这张重疾发生率表,作为产品定价的依据。
 
在新版重疾定义里,变化最大的是甲状腺癌,它把较轻的甲状腺癌划为了轻症。
而轻度甲状腺癌,发病率之高,位居癌症理赔之首。
 


这一变化必然会使在某些年龄阶段,重疾发生率出现大幅下降,同时轻症发生率上升。
 
我们可以将新表(2020版)与旧表(2007版)主要疾病(6种和25种或28种)的发生率进行比对:
 
 
 
这图怎么看呢?
很简单,如果新/旧比值<100%,那么新版重疾发生率小于旧版重疾发生率,但如果新/旧比值>100%,那么新版重疾发生率就要小于旧版重疾发生率了。
 
从上图可以发现,
新表定义下,人一生大多数情况下,新版重疾发生率都要低于旧版发生率
其中男性大概下降了20%,女性大概下降了30%(虽然在部分年龄段出现了一个小小的升高)。
 
新旧版的比值,就平均而言,
6种疾病新版是旧版的79%(男性)和78%(女性);28 vs 25 种疾病新版是旧版的77%(男)和72%(女)。

既然重疾发生率下降了,是不是意味着新版重疾险的价格会出现下调?
是的,会降价。

会降价多少呢?
产品定价由再保险公司报价,根据的是两个参考指数:

一是重疾发生率表;
重疾发生率高,保险公司承担的风险更大,保费更高。
简单来说就是,重疾发生概率越低,保费越低,重疾发生概率越高,保费越高。
 
二是基于保险公司的运营情况;
该家保险公司管理成本、销售成本、营业税等,都是组成保费定价的一部分。
这个话题想说清楚非常复杂,这里不做过多讨论了。
 
只要新版重疾险一落实,全行业大概率会出现普遍降价(除非部分公司有自己的战略考量),公子预计降幅8%~15%之间但不能保证百分之百准确
让我们拭目以待好了!
 
现在买还是等等再买?
 
新重疾定义修改第2版已经下来了,目前具体实施时间还不确定。
但在6月2号,银保监会人身险部发布了通知,此后不再接受07(旧)版定义下设计的重疾险产品备案。
 
所以按照现在的节奏,想必离那一天也不远了,预计大概在九月份前后,市场上的重疾险将迎来一轮全新洗牌。
 
1)如果新重疾定义下来,会对已买的保单有影响吗?
 
别慌,在征求意见稿附件里,有这么一条:


所以根本用不着担心,在此之前买过的重疾产品,还是按照原条款执行的。
轻症该赔多少还是赔多少,甲状腺癌不管轻度还是重度,一律按重疾来赔。
 
2)重疾险保费面临下降,要不要等新产品?

这里我仅提供两个想法:

想法一:新版的重疾险定义更符合目前的医疗水平,而且新版的重疾险将会降价,大概率更便宜,那么我该等新版重疾定义下的重疾险。

想法二:新版便宜只是“表象”,目前在售的重疾险,很多都是压着成本线在卖了。去掉轻度的甲状腺癌后,重疾的发生率减少了20%-30%,但价格确只能降低8%-10%,甚至更少(没有保司会一开始就放大招,冒得经营风险太大),“名为降价,实为涨价。”那么,我该买旧版定义下重疾险。

想法一和想法二是相互矛盾的,
可最最要命的是,这两个想法都是对的。

大家根据自己的真实情况,自己做决策即可。
如果自己是想法一,那么等重疾定义修改后购买;
如果自己是想法二,那么就在重疾定义修改前购买。

另外,如果你更在意轻度甲状腺癌和轻症保障,
那就别等了,买吧,以后轻度甲状腺癌和轻症赔付不会比现在更好了。
当下的产品更有确定性,优劣一清二楚。所以对老产品还有需求的话,现在就要抓紧了。后续新规一旦正式落地,是再想买也买不了了。
 
但如果既想等新产品,又不想出现保障空档期
有第种选择:分期投保
本来想买50万保额,那现在先投30万保额,等新规正式落地,再投20万保额也不迟。
 
将来不幸得了重疾,还可以享受到“双重”保障,一部分按旧规理赔,一部分按新规理赔,互补不足,也挺不错的。
 
如果等新产品上市,你就要做好很长一段时间保障空档期的心理准备。
但为了你好,我个人是不建议你走这条路的。
 
3)不用轻信谣言,理性决策
 
炒停售,一直是深受保险业乃至金融业诟病的营销手段。
公子在保险行业这几年,经历过上百次这样的情况,早就已经见怪不怪了。
但停售本身,是件太正常不过的事情,只是经过某些业务员“热炒”才变味了。
只要记住,无论谁说什么,都不要影响了自己买保险的节奏。
相信自己真实存在的需求,也相信自己对家庭的判断。
以上。

保险攻略

保险最全攻略

一文读懂四大保险

如何挑选保险公司
如何申请理赔
便宜的保险,可以买吗

异地投保,可以吗

如何看健康告知

有了百万医疗险,还要买重疾险吗?

肝炎如何买保险
甲状腺疾病如何买保险


保险方案

如何给孩子买保险

如何给成人买保险

如何给老人买保险

如何给家庭买保险


保险测评

目前最好的医疗险

目前最好的重疾险
目前最好的多次赔付重疾险

目前最好的定期寿险

目前最好的意外险

目前最好的少儿重疾险

目前最好的少儿意外险

目前最好的防癌保障

目前最好的家财险

目前最好的小额医疗险

支付宝保险产品测评

微信保险产品测评

京东金融、360、水滴保险产品测评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一大波新定义重疾险在路上,打头阵的康惠保旗舰版2.0怎么样?
「重疾定义修订征求意见」出台,配置重疾是等or不等?
距离重疾新规实施倒计时28天丨重疾险是现在买还是再等等?一文说请!
重疾新规:银保监会已出通知!错过这一个月,或再等5年!
时隔2个月,重疾定义新规再征集,7个变化引人关注
甲状腺癌不再只是重疾!今后买保险会更贵?“重疾新定义”带来哪些变化?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