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贺兰山岩画,初识电视剧《灵与肉》,也是解读游牧文明的线索

在中国的北部与西部,有一条绵长宽阔的半环状岩画分布带。这个岩画分布带,恰恰是中国北方少数游牧部族生活的区域。处于这个岩画带中央的贺兰山更是集中了北方岩画的精华,他们在不同的历史时期,通过岩画,将部族的智慧充分发挥,并构成了丰富的岩画世界,形成了一条解读游牧文明印记的线索。

贺兰山这座山始终有一种神秘的力量,吸引着人们。在南北长200多公里的贺兰山腹地,在27个山口和山前的荒漠草原上,分布有超过1万幅的古代岩画,记录的是远古人类放牧,狩猎,祭祀,争战,等生活场景。以及牛,羊,马,虎,等多种动物图案和抽象符号。

岩画的题材广泛,内容丰富,极富想象力。在贺兰山上万幅的岩画中,人面像有近千幅之多。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一幅被称为“太阳神的人面像”,它摹刻在距离地面40余米处的石壁上。头部有放射形线条,面部呈圆形,重环双眼,长有睫毛,炯炯有神,威武异常。

放眼整个地球的岩画图系,岩画人面像大多集中于环太平洋地区的11个国家和地区。但远离环太平洋的贺兰山,却以近千幅的数量成为世界上人面像最集中,图形最丰富的地区。

这上万幅的岩画,仿佛是贺兰山的纹身,散发着神秘的气息,和独特的魅力。但是,从岩画被发现到现在,有一个谜团始终困扰着人们,贺兰山岩画到底是什么人画的,他们后来又去了哪里呢?

从哪里来到哪里去,人类总是在创造文明的同时,不断地回望来路。贺兰山的岩画是有生命的,从它诞生的那一刻开始,它就成为一个时空通道,而尽头是整个人类的童年。贺兰山岩画是活的,是人类智慧的结果,人类心灵的结果,是人类交流的结果,是有灵魂的。

1920年,比利时人肯特在距贺兰山70公里外的水洞沟,发现了“水洞沟史前人类文明”。水洞沟文化遗址,将中国的古人类历史延伸到了更久远的时代,它也成为中国旧石器时代研究开始的标志,考古认为,水洞沟古人类生活在距今约3万年到1万年之间。而水洞沟向南约两公里,面积约10平方公里的沟壑和山脊上,就分布着大小不一的岩画群。

许多人认为,与银川隔黄河而望的水洞沟的远古人类,有可能就是早期贺兰山岩画的创作者。他们将自己的生活和梦想,描绘在岩石上,将他们对自然和神灵的崇拜刻画在岩石上。

数千年后,这些丰富多彩的岩画,便成了我们探索远古人类文明的密码。它们构成的不仅是一条史前人类开拓的艺术长廊,也是中国古代史的生动画卷。

从神话传说到考古发现,中国的西北部是中华文明的重要起源地。也许,生活在贺兰山的远古人类,正是我们中华先祖的重要一支。贺兰山记录了人类从远古到文明的成长历程,直到游牧文明与农耕文明开始充分融合,文明加速走向成熟。

大约1000年前,从两种文明中汲取营养的西夏,在贺兰山下建都立国,贺兰山岩画绵长数万年的人类集体创作,随着一个强盛王朝的诞生,而盖上了封印。但无论是自然崇拜的远古时代,还是文明高度进步的今天,贺兰山始终是人类活动最丰富的现场。

马蹄声渐远,工业文明的车轮,已呼啸而来,而一座山的前世与今生,隔空相望,咫尺之遥也远隔万年。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贺兰山岩画,远古人类文明的历史遗存
金秋宁夏游
顾乐生 || 贺兰山下的穿越
中国旅游地图揽胜-宁夏银川
贺兰山岩画——远古文化的精华
【资料】贺兰山岩画的密码 解密斯基泰文化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