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文字引申义284:得心应手
得     dé
得,甲骨文一
。左方
是一个贝壳,由于“贝壳”做过一般等价物(相当于现在的“现金、钱”),因此这个贝壳表示“财物、财宝”。右方
是一只手,得,描绘了“手捡到财物”,表示“得到、获得”。
甲骨文二
,左方增加了
,这是“行”(甲骨文
,是一个“十字路口”)的左边部分,表示“道路”,即“在路上捡到财物”。
金文一继承甲骨文一,写作
变成
变成
金文二继承甲骨文二,写作
变成
变成
变成
变成
。手上增加了
简帛文继承金文一,写作
变成
变成
变成
小篆继承金文二
变成
变成
变成
变成
简牍文继承小篆,写作
变成
变成
变成
变成
隶书继承简牍文,写作
楷书继承隶书,写作
得,本义是动词“获得、得到”。
《诗‧周南‧关雎》:“求之不得,寤寐思服。”
“获得”引申为名词“得到利益、收获”。
宋王安石《游褒禅山记》:“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
“获得”引申为动词“得到利益”。
《韩非子‧八说》:“博习辩智如孔墨,孔墨不耕耨,则国何得焉?修孝寡欲如曾史,曾史不战攻,则国何利焉?”
“获得”引申为“通过抓捕这个方式获得某样东西”,即“捕获”。
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归心》:“思达遣一部曲守视,所得盗者,辄截手腕,凡戮十馀人。”
“捕获”引申为“被捕获、被抓捕”。
汉刘向《新序‧杂事四》:“臣之父杀人而不得,臣之母得而为公家隶,臣得而为公家击磬。”
“收获”是大部分事情的最后步骤,耕种最后收获谷物,畜牧最后收获牛羊。收获后,事情就完成,成功。因此引申为“完成、成功”。
宋秦观《题法海平闍黎》诗:“因循移病因香火,写得《弥陀》七万言。”
“得到利益”引申为“贪心获利”。
《论语‧季氏》:“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
何晏集解引孔安国曰:“得,贪得。”
“获得”即“拥有”,引申为“拥有某样东西到达某个程度、数量”。
《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七三回:“他的一个儿子,名叫宣儿,只得五岁,弥轩便天天和他讲《朱子小学》。”
“得”,王力拟上古音
。“当”,王力拟上古音
。两音相近,因此“得”有“当”字义,表示“恰当、适宜”,即“得当”。
《尚书大传》卷二:“容貌得则气得,气得则肌肤安,肌肤安则色齐矣。”
“恰当、得当”即“不偏不倚、不多不少”,因此引申为“不出偏差、没有错误”,即“正确”。
宋苏洵《权书下‧六国》:“古人云:'以地事秦,犹抱薪救火,薪不尽,火不灭。’此言得之。”
“恰当”引申为“人与人相处融洽”。
汉王充《论衡‧书虚》:“葵丘之会,桓公骄矜,当时诸侯叛者九国,睚眦不得,九国叛去,况负妇人淫乱之行,何以肯留?”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020392 清娟盲派命理 第三章 十二地支 第十一节 十二地支相刑
长城为什么挡不住游牧民族南下? | 循迹晓讲
正一天师符
欣赏-唐-李翰---【蒙求--54】
中华民族灿烂文化宝库中的一支奇葩---【元曲释义-29】
【阳春三月燕归时】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