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李海英:谈谈我对美的认识
海英:谈谈我对美的认识
[日期:2010-05-06] 来源:内蒙古师范大学文学院汉语言文学08级专升本班  作者: [字体: ]

      何为美?它为何美?哪里美?这样的问题已经不止一次出现在我们面前了,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说辞,所以美藏在每个人心中,难以统一。不得不承认美是个难解的问题,从柏拉图在《大希庇阿斯》的结尾断言“美是难的”算起,两千余年以来,美的难解性一再困扰着不同时代的美学思想家。到底何为美呢?据考证,古汉语里的“美”字,本意为头戴羊角或羽毛载歌载舞的大人。当然还有其他的说法,如“羊大为美”等。这告诉我们,美是人的具体形象,美的本体之根深深扎在人的活动之中。但由于民族、时代、阶级、个人的差异,人们的审美标准各异,所以每个人对美的定义可能会有不同的理解。
      那美是怎么产生的呢?当面对一朵花、一棵树、一幅画、一首诗时,我们为什么要觉得它们美?我们凭什么可以把它们称为美的?这美是怎么产生的呢?也许很多人都有与此类似的经验,在壮美的卢浮宫前,在秀丽的莱茵河畔,有的人已经陶醉了,有的人却无动于衷有的人甚至讨厌这些景致。因此,任何事物或形象,只有你感到它美,它才美。它美,可能并非它本身美,而是你感到它美。美的产生,不单是客观存在的事物和形象的作用,同时也不是人的凭空感觉,虽然事物形象性的一面是其固有的,但只有当人的主观感觉感觉到它的存在,并怀着审美的心态去看它,美才能产生,美才能展现出来。也就是说当人用审美态度去看事物时,美才可能产生。
      那为什么美的产生不能单是客观存在的事物和形象的作用,也不是人的凭空感觉呢?原因是多方面的。一,美的产生离不开自然形式形象。首先,从历史发生的角度看,总是先有自然事物的形式形象,然后才有美。不是先有太阳,才有太阳辉煌灿烂的美的吗?然后再有人类对太阳的讴歌的吗?这已经成为常识的了。然后,自然事物的形式形象,是美的载体。离开了自然形式形象,美将是空中楼阁,无所依托。山川草木的美,怎能离开蜿蜒流淌的河流呢?二,美的产生,依赖自然事物参与到人的生活中来,或者带上被人改造和支配的痕迹,即变成人化了的自然。譬如,一条河流,在古老的年代,它可能成为人们交通的障碍,在多雨的季节,它又淹没了村庄和农作物,威胁了人类的生存,所以它对远古初民来说是没有美可言的。可到了近代,人们的生产力得到了改善,有能力对它进行改造,用它来发电,给人们观光旅游,浇灌农作物等等,河流开始逐渐成为美的对象,这时美才开始产生。
      谈到美,就使我们不自觉地联想到美感。美感是人对审美对象的一种主观态度,是审美对象是否满足主体需要的关系,对审美对象感性面貌特点、如线条、颜色、音韵、谐调、鲜艳、匀称等的感知,是美感产生的基础和机制。只要我们能对审美对象的面貌、线条、颜色等有所理解和初步的认识,我们几乎都能获得美感,俗语说,态度决定一切,如果不带着审美的心态去看待事物,那可能还是不会有美感的产生。其实,美感并不是人类的专利,动物在选择配偶时也能领略到异性的色相美。据了解,在亚洲丛林中,每当求偶季节来临时,雄性雉鸡就会换上色彩艳丽的羽毛和肉冠,以此来吸引雌性雉鸡。而雌性雉鸡"择夫"也非常挑剔,它们总是把"芳心"献给羽毛和肉冠最美丽的雄性,而对羽毛黯淡的雄性一点也不感兴趣。
      美的类型主要有自然美和社会美两类。
      社会美与自然美的最大区别在于:自然美以形式取胜,社会美虽然也有客观存在的感性形式,虽然需要通过人的外在形象及各种行为形式表现出来,但形式与内容相比,以内容取胜。在社会美中,起决定作用的是内容,而不是形式。社会美这种以内容为重点的特征,使得我们不能仅凭感官的感知进行审美评价,而必须在运用感官感知的同时运用理想思维,去深入把握社会美的内容。
      关于社会美的具体特点,是与自然美的四个特点相区别的。
      1、社会美具有直接的实践性。一切美都与社会生活实践相联系,但联系的方式有不同。社会美不仅根源于实践,而且本身就是实践的最直接的表现。没有具体的实践活动,社会美就无从产生和体现。而自然美以自然事物的形式特征直接引起人的美感的,与人类生活实践的联系是间接的,而不是直接的。
      2、社会美是美与善的统一,重在内容,与社会功利性密切相关。人们认为合功利性就是善,合功利性就是指合乎人类实践的目的和想达到的要求,对人有利、有益、有用。社会美不同于善,但与善有着密切的联系。善直接与功利相联系,集中表现为人的利益需要;社会美以善为前提,但功利的直接性已消融在感性的形式中,是对人在社会实践表现的对人类有益的品德、智慧、性格、才能等的形象体现。因此,社会美是形式与内容的统一,但重在内容。自然美虽然也是内容与形式的统一,但自然美重在形式,自然美的内容与善的联系是间接的,有时与自然事物的功利性是不一致的。
      3、社会美具有实在性、稳定性;而自然美具有变化不居的特点。许多自然物的形态不是固定不变的,人们对自然物的观赏角度也是可以变化的,从而使得自然美所包含的社会意义具有朦胧不定性。而人们认识社会美,主要不是通过对某一社会事物的联想去把握它的社会意义,而是去通过社会事物本身去感受其固有的社会意义,社会事物本身所具有的社会意义是明确的、稳定的。
      4、社会美的特征还可以从时代、民族、地域、阶级等因素来分析理解。
社会美的时代性是指社会美内容与形式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发展变化的,不同历史时代的社会美观念往往不同。这一点是由社会美直接体现实践的特点决定的。社会美的内容和形式随着人们实践活动内容的变化而变化,不同时代的历史条件、科学水平、文化技术水平等条件影响着人们实践活动的内容和方式,使每个时代都创造了独具特色的社会实践图景、社会风尚与习俗,从而也使直接反映社会实践现实的社会美具有了时代特征。比如我国人民对女性美的认识,因时代不同就有“以纤瘦为美”(南北朝以前大部分时期)和“以丰腴为美”(唐宋时期)的不同,这一点我们可以从保存下来的美术作品中看出其鲜明区别,也可以通过历史文献得到证明。这种差异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生产力和女性地位等多种实践因素。
      社会美的民族性和地域性特征是指在不同的民族和地域社会美的内容和形式有不同。这是由于不同民族、地区从事实践活动的条件、历史和具体内容不同决定的,不同民族和地域经历了不同的历史发展过程,形成了不同的民族习惯、文化传统、宗教意识等,也形成了各具特色的社会美的内容和形式。比如旧中国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以女性“裹小脚”为美,在缅甸北部的一个部落,以女性脖子长为美。
      社会美的阶级性是指处于不同社会阶层、不同社会集团的人,因社会生活内容和文化思想的不同,对社会美的观念也不同。比如鲁迅讲《红楼梦》中的焦大绝不会认为林黛玉美,就是指出了社会美的阶级性。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也能通过各种比较发现这一点,比如作为普通劳动者的农民对男性形象美的认识和一般城市市民对男性形象美的认识是不同的。
      随着近代艺术的发展,丑的因素日益增多,导致了单纯追求古典和谐美的观念解体,凸现出美丑的对立关系,美与丑的多种形式的组合幻化出复杂多变的审美形态。丑“主要是近代精神的一种产物”,丑因素借着人们对崇高的欣赏,在近代审美活动中大量出现。雨果和他的《克伦威尔序言》正是在这时横空而出,在序言里他大胆的表明了他的美学思想,其核心“是崇高与滑稽、优美与丑怪的对立统一,即‘美丑对照’原则”。所谓“美丑对照”,用雨果的话来说就是“感觉到丑就在美的旁边,畸形靠近优美,粗俗藏在崇高的背后,恶与善并存,黑暗与光明相共”。文学要描写真实的世界,就不可能拒绝丑,“如果删掉了丑,也就是删掉了美。”“滑稽丑怪作为崇高优美的配角和对照,要算是大自然给予艺术的最丰富的源泉。……崇高与崇高很难产生对照,人们需要任何东西都要有所变化,以便能够休息一下,甚至对美也是如此。相反,滑稽丑怪却似乎是一段稍息的时间,一种比较的对象,一个出发点,从这里我们带着一种更新鲜更敏锐的感受朝着美而上升。”由此可见,雨果对丑的内涵、对审丑的意义和作用的认识别开生面,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提高,丑不再是被遮遮掩掩的忽视,也不再是闪闪烁烁地依附于美,“丑作为美学范畴和艺术现象,其独特的艺术效果和独立的审美价值获得了肯定,并作为一个独立的美学范畴跻身美学体系之中”。
自雨果提出美丑对照,并在小说创作中付诸实践后,西方文学艺术界深受其影响,从19世纪末期开始,一股审丑的风潮席卷了西方的艺术趣味,以和谐优美为理想的古典审美时代过去,标志着审丑时代来临了。随后,丑的地位越来越重要了,“丑在传统美学中只是一种否定的力量,而到了20世纪现代主义的美学中,则丑与荒诞代更替了崇高与滑稽,成为非理性的审美理想的标志”。
      总之,美学的产生源远流长,对我们的生活起了很大的作用。正确的认识美与丑,不仅可以更为辩证的去看待文学作品乃至生活中的问题,更重要的是,它可以提高个人的文化素养和审美品位。所以,在我们的生活和知识体系中,美学知识是很重要的。

版权申明:本站所有文章版权属于原作者或出版原作之刊物,其他网站或纸质媒体转载与发表请:
1,与原作者联系;
2,与出版该文章之原刊物联系;
3,未标明出处的文章请与本网站联系。本网站的联系邮箱为:zzc@imnu.edu.cn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美学教程》复习题
研究||李泽厚:《美学四讲》二“美”
什么是自然美、社会美、人性美?
赏石五字诀,为何“形”字居首位?
美的分析 何新 1986
如何欣赏点评及鉴赏摄影作品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