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玩壶杂记

           掇只,550毫升。




        掇、瓢,仿古或者扁腹。我戏称“老三篇”。近几年很少买。市面上太多了,大家都要仿某人某家,一招一式,总想做到惟妙惟肖。其实这可能太拘谨了。不好玩,有些工手的某泥、某型、几乎到了量产的地步,人手一壶,那个好玩吗?
当然,我也反思,我的这些三十把壶,不也是仿老的壶形吗?也没有新鲜的东西。但仔细品味,还是发现味道不一样。又是说起这个“味道”——叫我如何说?
        我的要求,要一把大的掇只或者掇球,不要拘泥常见的形,颈要刹凹、要高,容量要大,不低于500毫升。结果他做出这个来,我很喜欢。

         这三把也是“三原色”。前后一年多配齐的三把,壶形相同,但是壶的高低,肩的饱满与瘦劲,流的长短等,有些不同。全手工的这一点上,很好玩。泥还是很有朴素的味道。紫泥,作者说是底槽清。

        先前发的思亭,只有段泥是一样的泥,紫泥和红泥是不同的。同样的段泥,感觉不一样。平盖直流,用了近两年,思亭不到半年。我觉得,这种色泽和质感的差异,除了养壶的长短外,与窑烧温度和气氛也有很大关系。平盖直流,这种段泥的感觉,太美妙了。当然,只要是原矿,没有添加过任何东西的,新壶一定是干涩、不好看的。必须使用过后,才有这样莹莹的“水色”。

         紫泥最沉着。借用玩玉的一些说法,如:密度好、油性足,等等,也可以用来借鉴。好的泥,一定是看上去不“飘”,不“薄”,有质感,觉得沉甸甸的。润泽是由内而外散发,不是漂浮在表面的光泽。这个紫泥,在一堆壶中间,你一眼就能分出来。买壶的时候,也是要看实物,相互比较。实物并列在一起,一比较,就明显有差别了。前提是,你要看过或者有一些纯真紫砂料做成的壶,心里就有底了。现在的泥,普遍的较“轻”,尤其是市面上的段泥,看起来很松、很浮,不是好的质感。上面那把平盖直流的段泥,烧成时易开裂。这把壶是作者送给个我的,因为在把梢壶体有细微窑裂,但是没有裂透,因此不妨碍使用,我很喜欢这个段泥。思亭是完好的。但是同一种泥,表现是平盖直流的好,泛“黄”;思亭的养壶时间还不够,以后会好一些的,可能这个思亭的窑温高了,偏“青”。
         红泥,也接近朱泥,这个是否调入段砂,我没有向作者求证过。但是这种泥就是这样颗粒杂陈,的、手工料的味道,就在于,更质朴,由于科里大小相间,配合全手工的拍打,就像浇注混凝土一样——混凝土也要有大小颗粒不同的沙石和细沙、加上水泥——泥浆,一起混合,也要用震荡搅拌,使之相互渗入、密实。手工料、与全手工的制壶工艺,是孪生兄弟,彼此成绝配。要保留紫砂壶的全手工制壶技法,不能不挖掘和保留手工炼泥的传统技法。机制泥,大生产、工业化的产物,缺陷是明显的。当然,使用起来,未必能有我们感官能察觉到的差异——茶香可能依旧。但是,其中深层次的“味道”变了——我又一次说到“味道”,这个味道,就是紫砂的传统——它的纯真和质朴。
          一个民间紫砂艺人,在两年左右的时间,能作出这么多壶形,全手工的工手是很扎实的;能展示这么多的泥,大概25种左右——这些泥都是用最原始的方法粉碎制备的。这一点上,是极其可贵的,我内心充满敬意。在陶都,我相信有这样一批真诚热爱紫砂,潜心传承和发展传统工艺的艺人。他们要耐得住寂寞,是很不容易的。

       莲子。这是邵亨裕的样式。与前面发的一把莲子比较一下,同一个人,做出来的样子不一样,但“味道”是否有点一样?“取法乎上”。今人多数仿几大艺人、晚清和民国的式样。其实,追根溯源,学习们明代和盛清的式样和技法,更接近紫砂的本源,所谓正本清源。你学大亨,大亨学谁?你学鸣远,鸣远学谁?你学曼生,曼生学谁?总要尽量往前走一点。就像学中国画,学明清是成不了气候,凡成大家者,俱上溯唐宋;元以下尚可学习的东西,俱是唐、五代和宋元的变化。今人向比今人稍微古一点点的故人学习,总不如直接向更古一点的真正古人们学习。现代、当代的大师和名家,一旦有成功的壶形,几成范例、争相模仿,但是能模仿得有出息,大概是比较难了。

      这个葫芦,是我画的草图。原来要求曲线转折更加明显,但作者说,不能折得太厉害,一张泥片折得太厉害会裂,也不易烧成。与曼生葫芦有点不同,底也是球面,放置起来还算稳重。

       茶壶都是商品,哪有你的茶壶都是陶手或者壶商送的呢?都是有价格的、真金白银买来的。一般所谓的“商品壶”,是指低价、质平、量大的一般日用茶壶,所谓“泡茶可以”的壶,劣质的壶还不能算。其实,现在市场上的紫砂壶,多数是属于这两种:商品壶或者高档商品壶,千万不要迷信有多少艺术品或者藏品,这两者在一般的市场上即使有,也是凤毛麟角。要有适当的购买渠道,长时间的投入,才能得到真正的够得上藏品级的东西。绝大多数、铺天盖地的,那就是商品,价高、价低而已。
        我的这些壶,也是商品。只是由于我自己的偏好,与作者有一些交流,那么,这些壶做的时候,还是比较认真,有些是定做的、有些是仔细挑选的、有些是我参与提意见的。自己玩起来,也就更加有味道。真正好玩的,是要潜心寻访、细细体会才得到的。能够大量复制、在各地市场屡见不鲜的,这些东西能够成为“藏品”?也太玄了。能够保值,“转出”时候不亏,那就不错了。不要太迷信别人的种种说法,要自己提高眼力,能鉴赏、分辨,然后循序渐进。信息很多,真的信息不多、迷糊人的不少。但这也不可怕,多看、多学、慎买。
        壶友不宜总是想着投资和升值,广大的壶友们很难将投资紫砂为一种目标。玩入门了,壶壶自然值那个价。但也不宜总是想着这个壶升了多少,升多少你也未必会卖,因为那是你喜欢的、用久了有感情的,那价格只是一个数字,没有意义的。好比你的一套房子,现在价格涨了,升值了。可是你还要住这个房子、不能套现,因此看房价数字没有什么意思的。
除非是壶商朋友,以此为生,那么经营是应该的,那是他们的主业。而壶友不必太过于在意壶价的涨跌,升值贬值,你喜欢的东西,买回来了。那么,现时的价格与你喜欢紫砂与否,有多少关系?真心喜欢的,就不会在乎这些。壶价太高了,也不必丧气,买自己买的起的、适合的壶,用心选择,其实可选择的壶是很多的,不一定要跟风、要人云亦云。不要太在意外在的东西,紫砂再乱、信息再不对称、忽悠的人再多,这些都不是我们不能好好赏玩紫砂的理由,问题在我们自身。为什么炒作那么厉害?为什么各种泥料的名目那么多?为什么大家喜欢花拳绣腿、反而远离质朴大气?因为壶友,广大的壶友,也就是我们大家,都吃这一套。真正大家冷静了,眼睛亮了,上述这些怪现象还有市场吗?所以,不要骂市场、不要抱怨,要加强自我,提高鉴赏力和免疫力。
        不要轻易谈收藏,收藏是有门槛的,壶友一般不具备这样的眼力、财力和闲心,入不了这个门。有志于此者,那也是很多年的修炼才达得到。

       我们中国的传统的艺术或者手工艺,都有很严格的样式和工序的规范。就像戏曲那样,有严格的程式,是非常“程式化”的。如京剧,不同类别的角色,眼神、身段、步法等等,都是有严格规范的。这个可以理解。再好比中国的古典诗词,有格律,音韵,要求极其严格。壶也一样,紫砂壶不能太“离经叛道”(这一点可以商榷)。圆器,方器,花货,筋囊,都是紫砂壶,但每一类也有具体要求和格式。所以,中国的传统艺术,不会变化演进得太多、太厉害;否则,这样东西变到一定程度,就不是原来那样东西了。如绘画,如果离开宣纸(当然也有用皮纸和高丽纸作国画的)、离开墨,离开线条,离开勾皴染点,离开中国特有的审美情趣,那么,画出来的画,再要叫做国画就不大会得到认同。
        每个时代的审美也是不一样的,所以在这一点上,我从来不反对年轻的“追星族”——他们有他们的乐趣,不能要求他们都迷上紫砂壶。宋词是可以安曲牌吟唱的,现在谁还会唱?元曲是什么样?除了书面的剧本,谁知道当时是怎样流行的?昆曲现在还有,但是早已式微,能维持多久?免不了也成为文化的活标本。京剧的情况好一点点,但是在我们的后代看来,那不免就像我们回顾元曲的盛况。所以,一切皆在变化中。
        壶也一样。一方面,经过四五百年的发展,历代高人倾心而为,紫砂壶的样式和工艺都已经非常成熟,在原有范围内,进行创新的空间已经很小,你能想到的做壶方法和壶的样子,可能前人都已经想到了。只能往极致发展,比如薄胎甚至超薄胎就是一种——在这里我不评论这种技术的优劣。比如反复明针、比如极高的制作精度。等等。总要有“新”的东西,有“卖点”——玩家被吸引了才会大把掏钱。所以,现阶段,我并不急着要找创新的东西。其实,老的器形、老的工法、老的味道、老的东西加以适当变化——在体系内的,不是简单的一味的重复、也不是大量的模具复制。这样的壶可玩。把这种东西玩懂、玩透了,再谈其它。
          视野开阔一点,紫砂可以借鉴的东西有很多。供春怎么做的?传说他以前没有紫砂壶的,都知道他是仿一棵树——或称银杏树的树瘤,做成那个样子,摘手做成瓜蒂或者灵芝。所以,首要的是——“外师造化”,向自然学习,然后——套用国画的语言——“中得心源”,加以思索、感悟、创造。这一点,花货大师蒋蓉是很突出的,她有童心、有对大自然开放接纳的心灵。其次,向前人学习。这个前人的范围,远比我们想像的要广。大量的紫砂壶借鉴传统器形,无非鼎彝、玉器、乃至其它传统器物,但是,不知道人类历史上还有多少光辉无比的器物和形状可以借鉴。埃及的、美索不达米亚的、印加的,希腊罗马的,历代欧洲的艺术,乃至,比如大家熟知的僧帽壶,就是在明代借鉴伊斯兰艺术而在景德镇首先烧造的青花瓷器。因此,不要自己封闭自己,总是在“老三篇”里徘徊;也不要夜郎自大、固步自封,在“传统”的大旗下止步不前。在没有上述的探索和令人喜爱的器物出现以前,我喜欢我这个长帖所记述的这位民间紫砂艺人,也喜欢他器物。当然,他的东西,我也会一直喜欢。 

          看一把段泥,可能还不能叫做本山绿泥,但表现已经蛮好了,也容易烧结坏。初初泡过,不会吐黑:

         不知大家注意到没有,同样的环境色调,同样的光源色温,同样的曝光条件,同一架相机,同一个人拍摄,前后两张照片,却有色调上的极大差别。尤其是段泥,前一章偏黄,而后一张可能便青。这个可摄距和拍摄角度有很大关系。
由于紫砂是“砂”,是颗粒,因此在不同的反射角,折射出来的光线色泽,有微妙的差别。不知这样的解释是否合理,请识者指教。这个也造就了紫砂有极其柔美而丰富的色泽变化,温润、俊雅。

       选壶我首先是泥料。其次是型、工。玩壶最大的乐趣:泥料经过调配、调砂产生无穷的变化。丰富多彩。玩起来趣味横生,其乐无穷!
       泥、形、工,三者最好不要偏废。泥是根本,为什么?因为我们买的是紫砂壶,一定要有好的质感和表现的紫砂原料。就是紫砂本身,表现也是多样。有些料,即是纯真的原矿紫砂,也不一定有好的表现,新壶是看不出这些来的,要在使用过程中才能体会到,这个也是玩壶的一大乐趣。有些壶用几次就漂亮了,有些用个一两年才感觉好一些,有些用死了也还那样。会有不同时期的变化,比如段泥,新的时候色浅一些,会偏青,以后可能偏黄、颜色深,慢慢地就变得“老气”一点,新旧的色泽差异很大。总体上要滋润、含蓄。
          形,无论新旧,要协调、美观、适茶。这些主观的因素就多一些,个人喜欢尽管是多样的,但还是有一些通行的标准,好的总是好的,得到大多数人的认同;
         工,那就看你的趣味和方向,既然强调全手工,那就要有传承,不是无源之水,要有扎实的传统根基。细工总是受欢迎多一些。不能粗糙,就是粗工,也要耐寻味才好。其实,拍身筒的手法很熟练准确的话,以后理身筒的时间就不要那么多,也不要繁复不厌其烦地修刮,所以,这样的“粗”反而显得连贯、一气呵成。
         三者做好均衡。三样都很出色的壶很少,难得挑到一只。只要这三者中,有一样很突出,其它两样不太差,这个壶就可玩了。当然,要收藏,就是两外一回事,一定要作者有名,量要少,市场在目前或者将来会追捧这个作者。这个里头的学问就大了。你玩壶到这里,又是另一个状态和层次。
        一把好壶,要有很多机缘才能到我们手上。慢慢体会其中的味道,乐趣就会很多。这把大莲子,500多毫升,曾单独发过一帖,在这里汇集。看看三把不同的形。这位作者重复的少。

           还可以与前面的这把掇比较一下,也是近600毫升的大壶。

         严整和主流的壶,如果打比方,就像芭蕾舞,童子功,几十年如一日,一招一式,中规中矩,不敢越雷池半步。这种东西,极高深的艺术。那么,后学者,也要很多年的师承和练习。一定还要有悟性。这样的壶式是好的,但是少,百姓难以普及,日常使用也不免提心吊胆。在收藏和赏玩的产层次上,这个是一种玩法。现在,这一路做法的陶手,普遍做得太“紧”,不够“松弛”,随着年龄增长、内涵更深,壶也会做得“淡”一点,随意一点。那么,大量的壶,茶客壶友们每天要用,要遣兴怡情,这样的东西,就要生动活泼、俊逸自在、面目多样。芭蕾不是每个人都能跳,也不是每个人都会欣赏,也不是每个人都会喜欢。那么,很自由的现代舞,突破了很多——那些被看作是僵化的程式,那么,自由了,释放了,轻松自在了。再者,喜欢民间的大秧歌等等,民间的舞蹈,也有很好看、很有味道的。紫砂大量的东西,就有很多民俗意味,来自民间,特别丰富而生动,即便有文人壶、有宫廷器,尤其宫廷器的器形泥绘装饰——极尽技巧。紫砂的大体,仍不脱离民间的本色。
        一把壶,在欣赏和看过很多固定的程式、在仿一把大师的壶时,每个面,每条曲线,都严格要求,务必一致;有的用车刀车外形,有的用外形卡片卡轮廓线等等,几可乱真,不是行内人,真的是难辨真假。那么,这个有点像文革时到处画毛泽东的大幅或者巨幅画像,都是打好格子,在每个点上描出轮廓,这样的宣传画,只要略微有一点美术基础的人,都能画“像”,但确实是僵化的,涂有其形的。那么,大量的仿古莲子石瓢,等等,难以摆脱这样的模仿和拘谨。你作者手艺高超,那么,不要一个样子做几十把上百把,做一市,变一下。不然,对不起盛名,也对不起壶价。你要是万货、商品壶,那么,重复多少也没有问题,那就是商品壶的价格。
        没有规矩不行;规矩太重,也不行。在变与不变间徘徊,谁说不是?

       直流扁壶已经养得蛮好。思亭的变化,以此作为对照。

        这个段泥,颗粒粗,本一位比较难养,但是泡茶一周,就有滋润感了,但是还没有达到效果。这个壶,与先前的那把仿邵亨裕古莲子相比,身筒极相似,但是流、把、颈部的过渡,就有很大的不同了。段你的更“现代”,而紫泥是仿明式的,自然更加古意悠悠。所以,我前面提到,现在的工手,学清末或者民国,乃至学当代的大师的样子,很难有出息。一定要追根溯源,再加以变化和发展。两者制作相差不止一年,可见,作者一旦对某种器形有把握,那么,这种“记忆”的痕迹是清楚的,也构成个人的特色。如果加以提炼和发挥,就会构成所谓的“个人风格”——当然,这是高要求,轻易不能达到。我希望作者沉下心来,加强壶外的多方面的修炼和积淀,再有一些可喜的突破和境界的提升。
         流,与两个月以前的那把段泥,以及上面的那把大圆壶,有极其相似的感觉,这是近两三个月内做的东西。





        没有宝贝,有心爱的茶壶一大堆。

        上面这样的铺砂,铺“乱砂”,沙砾比较细比较硬,也是从老壶观察中来。现代的铺砂要均匀些,而且沙砾软,明针有压碎、沙砾散开。

        一个新蛋,以及两年多来,收的五个蛋。全手工的魅力,比之模具,自然不可同日而语。尽管这五个中间,形有高矮胖瘦,有正些的,有变化的,有的叫龙蛋,有的叫文旦,有的不知叫什么,但是,手工的痕迹清晰,自然,活泼,有玩味的空间。可能你不喜欢这把蛋,也许你会欣赏其中的另一把旦。
         也是听说,陶手有做两三套略微有一些差别的模具,做出来的壶冒充全手工,更难鉴别。但是,不可能做出每把壶都不一样的。
         这个朱泥,红泥,或者偏向于认为是朱泥的红泥,是否原矿,现在有很多说辞。只能对来源渠道保持信心罢了,肉眼不能分辨是否加料。这些泥料有两把是一样的。其余都不同。相信这个作者的用料,应该是不会违背他的原则的,不会加化料。

         玩壶的人有深情,往往注重自我的感受,而心灵又是很开放的,宽容大度、而又敏感细致;玩壶是茶客们一辈子的事业,没有“速成班”;循序渐进,先买两三把传统壶形、常规泥料,不要急躁冒进;在反复使用过程中,认识和熟悉这些已有的壶,珍惜你已经拥有的;知足,不攀比;知不足,量力提升——一分价钱一分货,好壶不便宜;没有好壶不丧气,有好壶重器不炫耀——玩壶是很自我且平和的事情,用壶泡茶的那一刻的满足感,才是最贴切的、最让你享受的;
要有壶友,也有壶商朋友,壶商不都是JS,要鉴别,不少诚信经商的,可以成为好朋友;执着则迷,迷则不误,一旦痴迷太深,就会糊涂,心性不明、眼睛里就有迷障了;不要想检漏、不要想买便宜,一般来讲,便宜无好货;适可而止,该出手时就出手、该放弃时不犹豫;每个人玩壶的趣味、方向、定位、取向,都是不尽相同的,尽管可以相互借鉴,但不要人云亦云、要玩出自己的味道和特点。
         总之,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只要你真心喜欢这东西,你慢慢来,渐入佳境。
         我发帖的本意,是要让大家分享:原来也可以有这样一类紫砂壶,这类紫砂壶是这样做出来的,做这样的紫砂壶的工手是处于这样一种状态(这一点涉入不深)。谁也不知道百年以前紫砂壶是怎样做的,那时的紫砂艺人是怎样一种状态。我们总是与时俱进,这个是好事,但保留一些味道,也是必要的。我不知道这个陶手究竟如何定位,但是在紫砂目前的大背景下,他与主流陶手所保持的适度距离,让我更欣赏和回味。那么,我提供这些图片和不成熟的文字,以及可能有些偏颇的观点,可以提供给壶友们做一种参考。紫砂壶也可以是这样子的。
        我并不提倡大家来玩这样的壶,凭壶友的兴趣玩自己喜欢的壶。
        他的壶并没有往一般市场上流通,量也不会太大。多数是天津、北京、上海,几个小圈子的人在玩。壶价也还是比较合理。我感觉,十个人玩壶、如果玩了十年,最后,其中有2-3人会选择玩一把或者几把他的壶。未必大家都会喜欢。这也是一些壶友留言让我转壶,而我不愿意。一来我过于喜欢简单清净,二来,他的壶,多数人、尤其刚开始玩壶的人,不会很喜欢,拿到手后可能会失望。我讲这些,并不是说他的壶是达到如何境界,也没有贬褒的意思,讲的是一种现象,一个事实。
        对于紫砂壶,我心里有亲切感。这种感觉是自小就形成的。我在江南水乡长大,离宜兴也就百里之遥。盆、盘、罐、钵、缸、瓮,凡此种种日常用品,都离不开宜兴陶器,而紫砂是精选的陶器。现在不要说是陶器,连木桶、木盆,也不见了,被塑料或者金属制品替代了。农耕条件下的朴实和笨拙,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在一点点消亡。
        这种经由平易近人的日常应用而积累起来的亲切感,让我觉得,紫砂壶,尽管比一个大水缸更贵重、更精致,但本质上,它也是一种日常的实用器物。壶,其工艺上升到一定层次,是实用工艺美术品。这样的定位,不仅仅是我个人的观点,是有一定代表性的。
        这个作者是中年,不老。他沉浸在自己的紫砂世界里,用传统的语汇,做一种传承;凭手艺谋生;在手艺的重复和越发凝练老辣的过程中,他享受这个状态,有满足感。
       “变着有其胆,不变者亦有其识。”。这一点,在以前的帖子里,我也说过一些。真的是很难的,紫砂壶本身的特点,原料和工具的特性,成型方法的局限,这些决定了“创新”是很难的。现在各种各样的新壶型,层出不穷,我不反对这些。但是,一样东西,创新是否成功,不是现在去评价的。要看几十年后,这个型能否留得住,还有没有人会记得并认可这种“创新”。
        一个人最终能否达到高一点、再高一点的境界,不是一厢情愿的。悟性、勤奋、机缘,缺一不可。我觉得他也在努力,他也在做一定程度的尝试。这种变化和进步,也是需要时间和条件。
         太精致了,恐怕他就不是他了。这也是工时和成本的问题。他的造型能力,对型的把握和表达,是突出的;其细工,也绝对不弱。非不能、是不为。基于他目前的壶价,也不可能花很多时间和精力做一把壶。
而且,由于泥料的批量不大,每批次的泥料的泥性又不同,很难“定型”做某一式。重复很少,型有差异、泥料不同、容量各异,这种手工作坊式的作品,正是我喜欢的。
        我想有选择地让他仿制一些经典款式。也想配上字画。买壶的速度也会放慢,但是会一如既往,醉心紫砂、关注这个陶手。
       朱泥的疑问最多。表现也最丰富。也最难说得清楚。也是最好玩的。朱泥多数做小壶,除了收缩率高,做大壶不易,
还在于,朱泥小壶泡乌龙类茶,实在是小巧玲珑、有味道。朱泥小壶的作者,多数无名,托款孟臣、逸公、思亭。其实大多数上述落款,作者本是无名。由于无名,率性而作、真情流露。所以,那些好不容易流传下来的朱泥小壶,多数是生动流畅、一气呵成,无拘无束、趣味无穷。手工的痕迹也是非常明显,不会反复推刮,因为朱泥的泥性使然,不能反复用明针。反而显得大方,小中见大。由于只是为喝茶而做壶、为做壶而做壶,反而没有约束,没有赋予小壶太多的想法,愈见得不事雕琢、妙趣天成。这种味道,也是现在所缺失的。
        能够用两三把清中以上的朱泥老壶,日日冲泡,也是我玩壶的终极追求。现在对壶的理解和修为还没有达到这样的境界,这也是需要福分和机缘的。

       柱础,一般而言,身筒均为上下镶接,单片折腹的难度,并非像一般市场炒作时所夸张的那么大,但也是非俗手可为。柱础壶形,其身筒下方外凸,而上方内凹。有显著的弧度,要全手工拍打出来,不是绝对不可能,那是要不计工本,预备做坏并烧坏若干把,而且要充分掌握和了解泥性。解决办法,那就是上下镶接,并且没有人以为镶接就不是全手工;另外一种办法,就是使用模具。
       我这两把,均为“矮”柱础,当初作紫泥的那把,身筒上方刹凹,形成向内的弧度,但是还不够显著。这已经接近这样的泥料塑型和手工拍打技术的极限。一张泥片,拍成虚扁那样高度压缩的壶体,还不足以称难——因为曲面是向着一个方向延续下去的;而像柱础这样,两个曲面的走向完全相反的——注意是曲面、而不是曲线,要由一张泥片反复地折出,那就不是太容易了。紫泥的那把,上方壶身内部可见三四条横向的细小裂纹,因为刹凹而使内部胎体疏松而产生窑裂。而这把紫泥的容量不小,相对还不是最难。
       我一直要求用段泥作一把,容量在两百毫升以下,而且要足够"", 作者试过,做坏过,觉得我的要求太高——如果不要求一张泥片,而是上下镶接,那么要做多扁有多扁。只是在我的一再要求下,正好也有一料段泥,泥性好掌握,他就作了一楼那把。显然,上方身筒没有明显的内凹(是有一点,但是不明显),而容量达到200左右。但是壶身明显没有照紫泥那把按比例缩小,实际应该更压缩一两张泥片的高度。这个恐怕全手工一张段泥片折腹,已达不到这样的工艺要求。因此,我对一楼那把,已经相当满意。经过一年多,这一壶形的定制和改进、来回交流,我个人对全手工的理解,也进了一步。
         壶艺不是单纯的技术问题,某种程度上也是艺术问题。就壶形的要求,有时得不到全手工成型技术的支持,这时候,是否还要强调工艺上的难度和全手工的纯粹性?难度再大,用全手工的拍、镶的基本手法以外,加上塑、雕、盘、刻,等等,不借助模具,也能做出很多复杂的壶形。但那是不计工本,陶手这样做,是要饿肚子的,而且,这个毕竟不是能够经常尝试的。如果不是我对这位作者非常尊重和欣赏,如果他不是性情中人,我想,他是不愿意做这两把柱础的,因为这个是吃力不讨好的事情。我也是偏执了,要这样“纯粹的”全手工,有一定难度的,不是市场上能够容易买到的。玩,还是要有个性化的东西,更好玩一点。这个就是“癖”好,是“痴”迷,这两个字都是有病字头的,这很恰切地说明,喜欢一样东西、一件事情、一个人,并且注入深情,那就会成病了。
         以前的紫砂老艺人,在苏州、上海等地,都是由文人墨客、巨贾大户,雇起来做壶,只要做得好,不要数量,也不会考虑工钱,那是玩味、是参与一种创作或者干脆就是玩。这个成本其实是很大的,只不过对这些有闲情的特殊阶层而言,用不着考虑成本而已。上世纪三四十年代,上海的壶商或者古董商也雇高手做壶、仿古,但是已经有商业气息了。
现在也有壶商包下工手的,但是那是考虑销量和价格的,做壶和经营壶的人的心态就更加不同了。少功利的。所以能产生有成就的紫砂艺人,同时也给紫砂注入无穷的造型和装饰的新元素。这也是现在所缺失的。

        身筒是折肩、折腹,给作者照片,他再去看同行有收藏的类似的实物,然后配泥,做壶。泥中调入生段砂,但是烧成后颗粒外露不明显。可能紫泥太细密,而生段砂受压后,下沉。应是紫泥为底,调生段砂经过明针压碎后形成拖尾。太麻烦,下次也不再试了。
         这个壶,作者说,做一把要抵做三把的功夫。同时定做了两把,我个人很喜欢,全留下来了。这个壶形有很多变化,配合不同的流、把、盖。通常身筒是镶接的。上下拍打内折,比较费工费时。但我感觉,比镶接的要更加饱满、有“弹性”一点。

        玩壶人,方向和趣味各不相同,壶,它到底应该是怎样的?对这样的问题好像赖得思考了。是自己不喜欢这个东西了,还是兴趣减了?没有减,可能是更加平和了。壶,应该往前走,多尝试,多一些新壶形、新技法;还是要回归、要返璞归真?壶里面,能不能融入更多的现代元素,更贴近现代人的生活状态和精神世界?——你不觉得,现在玩壶泡茶,乃至上升到茶道,其程式化的倾向、以及概念的先入为主,事实上没有再往前走的空间。从哪里开始,就要把那里作为新的起点。建议现在的陶手——紫砂的工艺从明代开始,那么回到那个时代去吧,重新认识紫砂的本质、确立制作的理念。这时,矛盾又来了,我们要保留什么?古人心?古人创立的法?还是徒有其形?要创新,多数是换汤不换药,历代的某家某法, 完全限制了后人的创造力。非是古人限制了后人,而是后人没有突破前人——没有这样的时代环境和个人境遇。壶,真难为玩壶的、和做壶的了。
         我们在玩什么?删繁就简,标新立异。还有一句——追根溯源。







         在宜兴还是有这样的人。不管功成名就,还是默默无闻,都有这样认真、对紫砂有深刻感悟、用心用功做壶的人。
也有浮躁和功利,那是大的趋势,但是也不能涵盖全部,所以,一说起紫砂就批评、就开骂、就愤然,那完全没有必要。
作为紫砂的爱好者,我们还是要多关注,多投入热忱,多学习、不断提高认知的深度。这样的话,假的、浮夸的东西,就没有市场了、就会越来越少了。
        陶都毕竟是陶都,紫砂文化的积淀是很深厚的。而且,不管市场如何混乱,如何热闹,这样一些沉在底下,用心做壶的人,其数量一定是不少的。我内心一直对他们存有敬意。紫砂壶艺,在根本上还是依靠他们才能得以出传承。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追壶人:紫砂壶目数怎么选
如何区分紫砂壶与紫砂陶
几十元的紫砂壶能用吗?手把手教你辨别化工壶!
鉴别 紫砂之家21
你知道,紫砂壶中哪种泥料的透气性最好吗?
紫砂泥料如何炼制出来的(图文解析)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