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书法】名家小品示例分析
名家小品示例分析
1、陈忠康的小品
陈忠康是怎么写小品的呢? 以最普通的方式安排章法,这是陈忠康比较显著的一个特点。如图所示,他只是一行一行的把内容写下来,一般的是7行,每行11---13个字,然后落款。或许大家觉得这种章法没有什么稀奇之处,是的,有时候最简单的恰恰是最复杂的。在不经意间,陈忠康靠的是功夫,靠的是几乎每个字都可以做字范的功夫。不是有这么一句话嘛“简单永远都是大方的!”
如图所示,陈忠康这种章法不常见。他是将两个内容分成两块,以楷书做标题示之。虽然两个内容都写成了三行,但是第二个内容和落款连接起来,于是在空间上就形成了左边四行、右边三行的视觉感觉,这样正好打破了中间等分的均匀感。这种形式较之上一种章法,很有文人味道,貌似尺牍和册页的感觉,使得一个正方形的空间有了大小的错落感。
这是陈忠康最新创作的小品。从小品不同的形式中发现,老陈的确也在章法上有了一点点想法。
比如这件,第一行是标题,标题上面是罕见的陈忠康小字隶书,下半行是小字行书。正文分成两部分,落款颇有匠心,将“东坡词”这三个字几乎可以安排在了正中位置,与自己落款的名字并列在一起。这件小品也颇有代表性,用了四枚印章,一枚“陈氏”、一枚“忠康”,另外两枚很少见,一是“大通不惑”。陈忠康书房称之为“大通堂”,这枚印章可以识见是陈忠康40岁以后所做。另一枚“永嘉”则表露了自己是浙江温州永嘉人氏。在一个小品中,用了四枚印章,足见陈忠康开始对小品的重视程度了。
2、龙开胜的小品
龙开胜的字很美,圈内人喜欢,圈外人也喜欢,这个很了不得。我觉得,在青年书法家里面,陈忠康和龙开胜是两驾并驾齐驱的马车。 龙开胜也是一个经营位置的高手。或许高手都有相似的想法吧,所以他的小品在空间分割上从大处着眼,也不属于花哨、复杂的那种布局。然而,在小处却于不经意间恰到好处的调整了空间以使之不单调。
如图所示,龙开胜这件小品把一首格律诗打破固有的格式,前两句作为一个段落,嘎然断开。最后一句半又断开成为一部分,这样一首诗就被分割成了三部分,使纸张的空间有了高低错落的分割,颇似一个手卷的一个局部,使人容易对左右空间有延伸的遐想视觉效果。
小品,对空间分割目的是使空间产生参差感或错落感,这样小品就显得活泼灵动,这也是小品章法的一种处理格式。空间分割、印章、字体大小变化、行与行的疏密聚散这些都是小品章法的基本要素。
如图所示,龙开胜的这件作品一如他的总体布局风格一样,没有大的空间分割变化,但是小处依然有所调整。比如,最后两句另起一行成为一部分,尽管与前一部分仅仅错位一个字,但是在空间上依然有分割意识,只是做得比较隐蔽。落款上,采取了三行的形式,三行密集成一个明显的“块面”空间,于是正文部分和落款部分的“块面”形成了比较强烈的对比,加之最后两句诗歌的小错位,空间显得很微妙,这应该就是江湖上传说的“雨夹雪”的章法吧?
这件小品给我们的启发就是,如何巧妙地利用落款分割空间的问题。如果说“聚散”的话,落款就是“聚”,正文就是“散”.
3金伯兴的小品
金伯兴,湖北人。先生写字大家都将其归入流行书风里面。而我佩服的就是他对于小品的创作,无论形式、内容还是谋篇布局,时出心意不拘陈规。作为一个60多岁的艺术家,还能这么有艺术创造力和玩的心态,很了不得!
如图所示,这是一件少字数的小品。四个字“吃亏是福”,一个字占据一个角,每个字憨态可掬,非常具有朴实、不事雕琢的意味,与内容很相符合。这种风格的字以及粗壮的线条,很能压得着纸面。
在空间布局上,先生在中间位置用了两行小字,以此作为对四个字正文的注脚。这样,就使得内容丰富起来,同时也使得内容比较通俗易懂。最后,先生没有落上时间和姓名,而是用了两枚印章作为结束,干净利落。
如图这件小品也很有意思,在一张平尺方形宣纸上,先生画出了一个圆 ,然后把内容写在中间的圆圈里面,如此分割空间,方中有圆很有趣。古人说:“天圆地方,心中不慌。”好玩吗?
章法上,先生将落款与正文紧密衔接在一起,使之成为一个整体,如此就显得整个画面比较稳定、圆满。在正文上,那诗词分成两部分,使空间不至于拥挤和堵,右边四行、左边三行,恰好又避免了空白在中间的均匀之病,匠心于不经意间流露出来。
4、张志庆的小品
山东张志庆,这两年客居北京求学。他是首届行书草书大展获得一等奖之后声名鹊起的一个实力派书法家。他的书法以二王为宗,旁涉宋代诸家。据悉,他很刻苦,每天临池不辍,而且是苦学派,对于古人的细节,比如用笔、章法、格式乃至一些我们都会忽略的因素都有精深的研究。有为难能可贵的是,对于书写材料他也颇有研究。比如,纸张他很熟悉,墨也很讲究,研磨、配墨等很有心得。
他在选取纸张上面很讲究,体现了他的一贯精致作风。纸张是粉笺,比较薄的那种,上面有点撒金,显得很华美。用墨上,是他自己研磨之后又调配了其他墨汁,显得乌黑沉实不浮躁。这从作品基础反光出就能看出来,纸张上面的墨比较厚。
这件作品,在创作上用了比较浓厚的宋人笔意,斯文之气跃然纸上。尤其特殊的是:1、他在书写的时候行,采取了略微倾斜的形式,这一点宋人的一位比较浓。2、正文分割成三部分,每部分下面的留空都比较讲究,并非随意留下空缺位置的,这是魏晋尺牍和宋人手卷的形式。善于营造小品留空的参差感,是小品一个很重要的技术,提示大家的是:留空绝不是乱来的,如同米芾的手卷,或者古人的尺牍,什么时候该留空、什么时候该顶格,都是有讲究的。
比如,这件作品,我看到的就是作者运用了浓淡的聚散手法。第一行线条比较粗,墨色比较浓,结体比较紧缩。第二、三行用了两三个字过度了一下“淡”的块面,这主要是为了使得过度第四、五行的“聚”,不使之突兀。大家注意一下,第六、七、八行作者一下运用了“散”的手法,线条细、墨色淡略有干笔、结构松。同时为了不让这三行因为过于松弛,第六行运用了连绵技术关联了三个字,于是又再次调节了“散”的块面中的布局和节奏。所以,这件看似平淡的小品,两次不同块面的“聚散、聚散”运用,使得空间感、节奏感很丰富。落款,错位半行,这也是一种微妙的空间分割。
5、吴勇的小品
吴勇是这几年册页展一等奖、草书展一等奖.
吴勇很时尚, 他的空间分割的感觉非常好,这一点咱还是看作品吧。
如图所示,吴勇这件平尺小品,正文就三行半,那种古朴的近似怪模怪样的章草体,一眼就让人觉得很另类。作品在空间分割上也很简单,一共两块。但是落款却用了六行半,貌似有点喧宾夺主之感,然而由于正文比较粗壮,所以并没有压不住落款的感觉。正文的厚重和行距的疏朗,落款的轻灵与行距的密实无形中也形成了一组矛盾对比。
值得一提的是,这件小品在用印上对于调节空间有很大作用。迎首一枚半个的印章和一个无边框印章都和残破朴实的正文风格相匹配,且有压阵之用途。正文与落款之间,一枚印章重复用了三次,但在疏密上做了调整,没有重复雷同之感。一般的讲究,名章尺寸不宜超过落款字体大小,然吴勇却又用了两枚大的名章,目的应该是与两枚迎首章的大小呼应,以免有虎头蛇尾的感觉吧。
6、栾金广的小品
栾金广,黑龙江人,这些年获了很多大奖。他的书风,属于多变型的。比如,他会追逐于最前沿的国展时风变化,学啥象啥并有己意。尽管这样一位多才多艺的年轻书法家,诸体皆擅(包括篆刻),窃以为他还是应该被称之为一个行草为主的书法家。那种雄强恣肆、大气磅礴的书风很有东北风格。
如图所示,透过这件作品,不难发现,他对于章法的构图、空间的分割有着自己的想法和个性。
其实这件小品构图很简单,无非就是将纸张左边留下了四分之一的空白。尽管这是一目了然的留白,但是有时候看似简单的现象,恰恰是我们很容易忽略或者很难想到的。这种留白很大胆也很险绝。摄影构图里面讲究留白,书法的章法何尝不是呢?“计白当黑”这句话我们都很明白,但具体实施起来似乎很少有人做深入的试验。
为了不似空白过于空荡荡,左上角一枚老宋版印章借助纸面纹理,隐约其上,颇有意趣。巧妙留白、巧妙用印,这些似乎都做得很隐蔽很平淡,而就在这平淡之间,就有了与众不同。
如图所示,栾金广这件小品在空间的分割、安排上是属于很大胆的一种章法。正文部分和落款部分没有什么造险的技术,而是密集的安排在一起,仅仅占据了纸张大概三分之一的位置集中在右上角。左边、下面留下了大块的空白。一件小品如此大面积留白很罕见,这似乎有点手卷或者册页某个局部的感觉。
大片的留白,而有字之处排列密集,于是就形成了强烈的黑白对比,视觉点很集中也很跳眼,者相比较于传统的松散式章法,更能集中视觉点,聪明!在选材上,作者采用了粗长纤维宣纸,很苍茫。字体有民间残纸或者称之为民间书风的意味,加之字距、行距的密集穿插,大有密不透风的感觉。于是,书体风格、材质以及构图很统一,因此我觉得这件小品非常具有装饰性,也非常具有绘画的图式倾向。
7、王忠勇的小品
王忠勇出道比较早,获奖非常多。尤其是第二届兰亭奖拿了一等奖之后,声名日隆。他是一位富于创造力同时又很讲究的书法家之一。
一个书法家最怕的就是没有想法,没有想法就永远被沉埋着,原因是这个时代会写毛笔字的人太多。作品的形式感在很大程度上比笔墨更重要。所以,在书法作品走进展厅、走向市场的时候,就看谁会包装、打扮自己了。
如图所示,这件小品选用了安徽的粉笺书写,这种纸张的颜色就很有古旧感,作品的色彩应该是第一眼就能够被人捕捉到的。在空间分割上,正文的高低错落把纸张分成了四部分,这种分割的密集处偏向于上半部,下半部显得有些空,但这恰好是作者故意在布白上制造的“聚散”关系。如果,高低错乱分布于上半部和下半部,显然空间就分割均匀了。
为了强化上半部的“聚”,作者又在右上角钤盖了一枚很大的方形闲章,更加加剧了上半部的“密集”,让下半部的“空”更加有“散”的对比感。最后,在落款部分,没有书写年月日和作者姓名,“鹊桥仙秦观词也”几个字非常清淡的笔调似标题又似正文一般不声不响的安放边上,显得空灵清透。因此说,布置一件小品的空间,有时候没有大起大落的悬念,平淡之中藏玄机也甚为耐人寻味,如绿茶,清香是慢慢的在舌尖散开的。
如图所示,这件作品字数不多,但是小品真的并不在于字数的多少。很多人经常有个误区,那就是字数越多的作品越好。其实不然啊,字数不多的或许更精彩。所以,这件小品率意的线条和笔致,和章法一样非常出彩!
其实这件小品的空间分割采用的是“左散右聚”的方法。小品右部,几乎没有做空间分割处理,正常书写,只是突然在中间位置一个大字、一个组合、一个长线分割了左右两边的空间。左边三行下面全部留空,空出了几乎一般的空间。在“聚散”的处理上,作者又采用了用印章来渲染密度的手法,一枚很大的方形印章和半个粗边框印章,让密集处密不透风,强化了右上角“聚”和左下角“散”的对比效果。
8  樊利杰的小品
樊利杰的职业是一个编辑、记者,然后才以书法家的面目出现在书坛.
如图所示,樊利杰这件小品在空间分割上,大胆造势求险,把正文主题放置于作品中间偏左一点的位置上,这种空间分割的手法,其好处就是视觉点很集中,相比较于把纸张写满的小品而言,人的视觉点会一下集中到一个点上面,利用空白挤压正文。位置偏左一点,避免了正中过于均匀的问题。
就这件小品整体布局而言,作者谋求的就是干净、紧凑、简介,于是落款也很规矩,没有做任何技术手法的夸张与处理。不过,在印章的使用上,左上半个大的印章,落款一个小印章,通篇显得干净素雅。空间分割的简单、落款的简单、用印的简单恰恰构成了简洁明快的构图,可谓把构图做到了极致。
如图所示,严格的说,这件小品空间分割也比较简单,但简单不等于不精彩。简单是大方的一种体现。28个字的正文用三行半写成,落落大方、得体,这样正文部分就占据了多半个纸张的空间。如果写成三行的正文,恰好就形成了对半均匀的分割空间了,均匀是构图相对比较忌讳的。
左半部的空间,作者用非常细小的行草书写就,在字的大小上与正文厚重的行书形成强烈对比,突出了正文。落款分成两部分,否则的话就形成了正文一块、落款一块,那样会有呆板之嫌。作者没有用迎首章,而是把左边“散”的部分用了四枚印章,大小印章错落有致,其中上部两枚半个印章,给人若隐若现的感觉,给予了欣赏着遐想的空间和引子。
9、王卫军的小品
江苏的王卫军,前些年活了很多奖,写的潇洒、雅致。 王卫军也是一个构图高手,他的小品面试不多,尤其是市场上很少。但是,这里要例举的几件是对大家很有启迪意义的。
如图所示,这件小品第一印象很雅致。其实,前面我们讲的都是单纸小品,我想,很多人投稿国展的时候也都会制作,诸如拼接、染色之类的手法。可是,很多人,不,绝大多数人是没有想过在小品种也运用拼接的手法的,起码我没见过。
王卫军这件小品,就运用了两种不同颜色的宣纸拼接的手法,这非常新颖!他将文字全部置于右边,左边不着一字。全篇用了7枚印章作为装点,其中左边的半壁河山用了三枚半印章来装点布局,如同在大片的空地上种植了几颗花草一样。大片的留白与两种颜色的纸张,如此营造小品构图,实为罕见。
另外,一枚印章,骑缝钤盖,把左右两种不同颜色的宣纸紧密衔接为一个整体,没有割裂的感觉。正文、落款的文字部分很整齐,没有做任何技术手法的处理,否则会使得整体很凌乱、花哨,大家切记!
如图所示,形式而言,这种八行笺就很雅,非常有文人情调,用这种纸张书写小品,想不雅都难!值得一提的是,左右两个八行笺,作者连续书写过来,包括分割逢也作为一行书写上了,这样就成为了一个整体。空间分割作者没有做任何手段。结合上面王卫军的小品来看,他善于利用材质来创作小品。
这个纸张的构图。八行笺偏于左下方,右上方很空灵。我想,这肯定不是印刷厂故意这么做的,他们没有这种头脑,这种打破了均匀的构图,一定是作者故意裁剪成这样的,真聪明,善于营造空间之外的空间,妙哉!
如图所示,看到这件小品的时候,我也很奇怪----这种构图本身就很奇怪的宣纸,王卫军是从哪里弄来的呢?要是换了我们,真有这样的纸,是否我们也会把右边空白裁掉一部分,使之与作品一样大小呢?人家高手就是高手,恰恰留了那么大一块空白,于是悬念就产生了,于是我面对这件小品就忽然有了一种《西厢记》的恍惚之感----那个圆不就是一个月亮门吗?那大片的空白不就是张生跳的那堵墙吗!于是我又想,如果作品的内容是《西厢记》的名段那就更贴题,如果内容是与禅有关的,我会遐想成寺院。。。还没细看小品,已经让我出现很多同感,这件作品真牛,只是多留了一块没用的白纸而已!
在空间分割上,圆内左空右密,圆外左密右空,互为交叉呼应的疏密关系让作品很有意思。如果挂在墙上,从远处看,你或者还会以为这就是一个瓦当,神奇的构图!
10、wuwei的小品
wuwei这个名字,在几年前大家都觉得很神秘,这个自2003年就在网络若隐若现的人,就是用这种神秘感创造了一个奇迹----贼吸引眼球的一个人。
wuwei,津门崔寒柏是也。在国外混了十来年,身上和脑子里被西方的东西浸染了不少。
如图所示,小品是不拘泥于任何形式的,小品的含义应该就是形式尺寸的问题,除此之外空间分割、构图、内容以及由此衍生出来的其他因素,都是作者附加进去的。那么,这件小品老崔就选用了一张普普通通的信笺来书写的。信笺一般是雅人们用来写信用的,而创作小品用的不是很多。
老崔也是一个擅长布局的书法家,时出心意。这件小品,第一行就用5个字开头占用一行,类似标题。这种手法有点开门见山的感觉,很醒目也很抓眼球。接下来6行半的正文基本按部就班的书写完毕,没有做任何空间的分割。小品有些时候过度的分割空间,会使得有限的小空间显得凌乱,这个大家要注意。尽管6行半正文没有在空间上做手脚,但作者却运用了字体大小、线条粗细进行了调剂,让那几行字很有错落、穿插、参差的视觉效果,这个应该叫做“隐形空间分割”吧,这种分割方式其实就是单字内部、行内部、行间空间的分割。
如图所示,老崔很狡猾,一直没有说过他对智永有过临摹,其实这件小楷小品是从智永胎息而出,不过能把智永写的这么小,同时不露痕迹的搀和了一些写经体,也算很厉害了。
从字体大小上看,本件小品分为大、小两种规格。第一行起首用大字做标题,有一锤定音之感,很有分量的压住了全局,如同出场的一个漂亮亮相稳稳地站在那里。接着用小字下错半字书写了三行有关这首词的注解内容,因此这三行小字夹在迎首和正文的大字中间,颇有花间飞蝶之妙趣,空间显得通透。最后落款惜墨如金,5个字交代了内容的作者和书写者名字,两枚名章钤盖,干净利落。整件作品运用大字小字穿插、将作品分割成3块比较整齐的空间,不花哨也不呆板,简单而大方。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小品创作全解密(中国书法家网站十年纪念版)齐玉新
书法练习指导 第7课 章法
楷书章法
书法创作中的章法布局
书法作品章法与格式
浅谈行书的章法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