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诗词鉴赏 老年篇
 如何标记批注?
爱雅阁书馆欢迎您
诗词鉴赏 老年篇
人到六十以后,脏腑虚损,气血不足,阴阳失调,身体抗衡能力低下,邪气易于侵袭,各种衰老症状相继出现:善忘等。人一到老年,眼花耳聋,行动迟缓,百病丛生,老态龙钟。许多诗人到了晚年,体验了老年人的苦痛与诸多不便,写出了一些老态诗。由于诗人有亲身体会,诗也写得形象逼真。
元代著名书画家赵孟頫的一首诗《老态》,记叙了多种常见的老年病的症状如飞蝇征、驼背、楔状齿、肩周炎、溢泪症等,并自我调侃,幽默风趣。
老态年来日日添,黑花飞眼雪生髯。扶衰每借齐眉杖,食肉先寻剔齿签。
右臂拘挛巾不裹,中肠惨戚泪常淹。移床独坐南窗下,畏冷思亲爱日檐。
宋代张师锡的《老儿诗》中写道:写老人状态,历历如绘,惟妙惟肖。
鬓发尽皤然,眉分白雪鲜。无病常供粥,非寒亦衣锦。貌比三峰客,年过四皓仙。
唤方离枕上,扶始到门前。耳聋如塞纩,眼睛似笼烟。头摇似转旋,唇动若抽牵。
骨冷愁离火,牙疼怯漱泉。胶睫干眵缀,黏髭冷涕悬。披裘腰懒系,濯手袖慵揎。
看经嫌字小,敲磬喜声圆。食罢羹流袂,杯馀酒带涎。观瞻多目眩,举动即头旋。
拘急将风夜,昏沉欲雨天。既感桑榆日,常嗟蒲柳年。
明代正统年间当过礼部尚书的魏骥,也写过一首《老态诗》:据说这位尚书享年98岁,显然,对生命和衰老的豁达使他受益。
渐觉年来老病磨,两肩酸痛脊梁驼。耳聋眼暗牙齿蛀,腿软腰疼鼻泪多。
脏毒头风时又举,痔疮疝气不能和。更兼酒疾微微发,三岁孩童长若何。
明代画家沈周与文徽明、唐寅、仇英合称“吴门四家”,享年82岁。在《老年三病》之《眼花》中写道:
转费揩摩转减光,若无障翳只荒荒。俯眉作字仍虚画,触鼻看书反错行。
盖幅鲛绡花懵懂,隔重云母月徽茫。从前了了都休说,青白甘输与阮郎。
宋代邵雍的“臂通吟”中写道: 先苦头风已病驱,新添臂通又何如?无妨把盏只妨拜,虽废梳头未废书。
不向医方求效验,唯将笑谈且消除。大凡物老须生病,若为你老何由不病乎?
其“旋风吟”写老年豁达之性,跃然纸上。
近日衰驱由病侵,如何医药不求寻?轩前密叶自成幄,砌下黄花空散金。
闲看蜜蜂收蜜意,静看巢燕垒窠心。非观天下知音少,自是老夫不善琴。
自是老夫不善琴,非关天下少知音。老年难做少年事,年少不知老年心。
将养精神便静坐,调停意思喜清吟。如何医药不寻访?近日衰驱有病侵。
复旦大学教授、文学理论家许杰,曾写过一首令人寻味的《流涕》诗:以自己年轻时对老人的感觉和自己年老时的亲身体会,对比写出,生动活泼,幽默诙谐,令人叫绝!读来使人感慨,给人启迪,发人深思,耐人寻味。
惜昔年少时,曾经笑老头。多么不卫生,鼻涕往外流。也不揩一把,也不抽一抽。
整天挂嘴角,羞也不知羞。自己老来日,谁知同样流。只因不觉得,不是不想抽。
只因流得快,未揩已外流。寻思世间事,不会没因由。切莫笑太早,须为日后筹。
未经体验事,意见暂保留。预先留地步,日后少烦忧。寄语世上人,慎之莫妄求。
已故当地著名书法家启功先生六十多岁时就曾经中风,左侧轻瘫,并患了颈椎病等老年性疾病;但他非常乐观,写过不少调侃病症的诗词,他在六十六岁就自撰墓志铭:
中学生,副教授。博士精,专不透。名虽扬,实不够。高不成,低不就。
瘫趋左,派曾右。面微圆,皮欠厚。妻已亡,并无后。丧犹新,病照旧。
六十六,非不寿。八宝山,渐相凑。计平生,谥曰陋。身与明,一齐臭。
人到老年,随着机体的衰老,自然就会出现发白、耳聋、眼花、齿掉、鼻流、背驼等老年症状,对于这些生理现象,有的名人并不悲哀,反而以幽默风趣的笔调把它写出来,自我调侃,显示出对衰老的乐观态度,因此,他们能活得快乐、豁达,达到高寿。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幽默自侃的“老态诗”(经典收藏)
妙趣横生老态诗
古风诗词歌赋曲
[诗词歌赋]古典诗词鉴赏——原文、赏析及朗诵
才子佳人诗词
诗和远方是一种时尚,但吟诗作赋却被看做酸腐,这种现象您怎么看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