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陈春论书法的五种视觉效果
 如何标记批注?
爱雅阁书馆欢迎您
陈春论书法的五种视觉效果
一写出线条的沧桑美
我们听刀郎的歌,会感觉到有一种沧桑美。刀郎正是以这样的特点给歌坛贡献了一种新的风格。
沧桑美也可以并应当是书法的风格之一。事实证明,沧桑美有其钟爱的特定人群,我们虽然不能概而言之,但沧桑美往往确实能引起年龄大、阅历多的人的心灵和情感的共鸣。
沧桑美用线条表现,绕不过两个关键词:一是枯墨,一是节奏。
因为枯墨是表现沧桑美的必要条件,节奏则是蕴含在沧桑美中的生命律动。
在书法创作中,一般通过渴笔,绞笔,颤笔以及多次提按等笔法的运用得以实现沧桑美。
渴笔,指相对较干的笔毫,以遒劲的笔势笔力摩擦纸面,从而形成枯涩苍劲的墨痕。
绞笔,实际指笔毫的绞转,用于书写多个弧型笔画时缠绞环转的笔法。绞转是草书使用频率很高的笔法,分为正绞和反绞。
正绞即笔尖、笔毫呈顺时方向运行;反绞即笔尖、笔毫呈逆时针方向运行。反绞比正绞书写难度更大。
颤笔,亦称“战笔”,就是颤动着行笔,以取得线条遒劲、拓进、脉动的效果。
需要说明的是:枯墨、枯笔、渴笔、渴墨,意思均相近,只是表达的角度和侧重点不同而已。
还有一个名词与沧桑美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叫做“飞白”。它是指在笔画间夹杂着丝丝点点的白色痕迹。相传是古代书家蔡邕看到工匠用帚子蘸白粉刷字,受到启发而创造的。今人把干枯笔触也泛称飞白,以加强作品的韵律感和节奏感,显现苍劲浑朴的艺术效果,可见,“飞白”是从用笔、用墨后的效果角度而言的。当然书法的功力在“飞白”中也能充分体现出来。
二写出线条的雄强美
书法线条所带给人的美感往往是多元的,如敦实之美,灵动之美,韧性之美,雄强之美等等。前面三种已经另文具述,这里谈谈雄强之美。
大家都有这样的感受,看摩崖石刻以及许多古代碑刻书法,大都有气势雄强之感,为什么?除了结构和章法上的原因之外,基本上与以下几种用笔有很大关系。
1、方笔。方笔是指笔画的起笔、收笔处为方形,折笔处有棱角。方笔是从隶书中继承的笔法,方笔的使用,使笔画深沉而厚重,险峻而富有骨力。其写法一般是,起笔逆锋而落,笔锋铺开,万毫齐力;收笔用顿,方形折回,形成棱角,呈雄强方露的笔意;使转用按而提挈出笔,笔形外拓,凝重沉着。
2、挫笔。挫笔是指顿笔后再将笔轻提,但笔毫不离纸,在笔画中根据需要做一个微小的移位,一般在起笔、落笔和转折处用。例如,写横画落笔,下笔后先顿后略提挑,使笔尖轻微转动离开顿处;行笔到转角和钩挑部位,也可用此法。某些点的处理也常常用挫笔,通过挫锋凸显点势,不过,要把握好分寸,挫力过分会有脱节之感,挫力不足则又会显得气促。
3、筑笔。意取人们拿劳动工具筑泥之动作。筑笔的关键在筑锋,也就是落笔时笔锋直撞纸面,入纸后立即铺开锋毫运笔。特点是取势快,着纸重。筑点如坠石,筑画如秋风,运笔畅快洒落,凌厉劲健,显出雄强之美。
4、翻笔。是指在运笔过程中,按照字形需要,改变行笔方向,采用翻转笔锋继续疾行的一种动作。多在笔画转折处使用。以翻划出棱角,能显峻拔爽利的气韵。
5、衄笔。与回锋相似,回锋以转返回,衄笔以逆弹回。如写左竖钩,竖写至长短合适时,提笔左行再逆反使笔锋朝即将挑出的钩的相反方向——此即为衄笔——最后提笔挑出。写左点时,逆势锋尖落笔,一衄一挫出锋,形成双峰菱角点,从而给人以凌厉雄强之感。
6、杀笔。杀笔类同衄笔,是指笔锋运行到目标处后,迅即取势提笔空收,干脆利落,断然有力,给人以结实稳当之感。
7、中锋行笔。(这里不再赘述)
8、一次提按。就是一个笔画(行草书可以是复合型笔画)无论多长,从起点到终点的运笔过程中只使用一次提按,这点非常重要,用一次性提按,疾笔完成,这样的笔画往往透射出凌厉的气势,雄强的笔意。
三写出线条的韧性美
美的线条应该具有力量感,而且这种力不是一弯就断,相反,弯中表现出更加有力的韧性美,弯而不断,更显张力,古人赞之为“铁画银钩”。
那么,怎样才能写出具有韧性的线条呢?
1、中锋行笔。(见第一部分,此处不再赘述)
2、疾笔。疾笔是指下笔疾速,犹如急风闪电式的用笔方法。疾笔的特点是行笔快捷,如龙奔蛇驰,有一气呵成之势。一般来说,疾笔所写的笔画容易光洁遒劲,不板滞,富有神采。但过快,也会导致笔画浮滑不实。
3、留笔。疾笔之前,必须留笔,借以蓄势,以防率然滑手,待蓄势已足,奔泻而下,直达目标。留笔时,要预想下面的笔画走势,还可以借机调锋,以便达到心手顺畅。
4、转锋。在笔画书写过程中,往往需要改变方向,需要调整毛笔的笔锋从而达到更好的书写效果,象折这样的笔画就需要书写时旋转笔锋来保持中锋运笔,从而达到最佳的书写效果。“折”具体有两种方法:一种是折笔,一种是转笔。这里的转笔又叫转锋。当折以拐死弯的方式处理时叫折笔,以拐圆弯的方式处理时就叫转笔。例如:写笔画“横折竖弯钩”时,就有两种处理法,一种是有棱角的处理,另一种就是通过调锋,稳住笔尖,保持笔尖在笔画中线上行走,骨核裹肉,这种书写就是转笔。 再如写“孔”字右边的这个竖弯钩,用的就是转笔,先写竖,笔尖朝上,写到下方,顺着圆弯,逐渐调锋转到横上,这时笔尖就能保持中锋运笔了。这种处理在怀素的草书中用得非常普遍。
5、绞笔。绞笔也叫绞转,是指书写弧形笔画时,把笔的主锋,与周围的副毫混绞起来使用,缠绞环转。绞笔是草书最独特、最精彩的笔法,也是学习草书较难掌握的笔法。绞转分正绞和反绞。
正绞即笔尖按顺时针方向运行,书写时,运笔要稳,笔画线条要弧而不弱,挺拔有力。
反绞即笔尖按逆时针方向运行,反绞比正绞书写难度大
善用绞笔,能很好地表现线条的坚韧遒劲之美。
四写出线条的灵动美
仅仅写出线条的质感还很不够,如何让线条灵动起来,奇逸多姿,不单调,不枯燥呢?这就需要在起笔、收笔时讲究变化。
1、露锋。指下笔时,笔锋外露在点画外面的起笔方法。即下笔不逆行,一般是指起笔而言。这种起笔灵活而飘逸。行草书的起笔大都是采用“露锋”。
2、藏锋。藏锋是指笔画的起笔处和结尾处锋尖不露出来。具体的方法是。 藏锋用笔,气力保藏在点画之中,写出来的点画给人以含蓄、浑劲的感觉。藏锋一般用在笔划起笔时,有一定的讲究和说法:欲右先左(横划),欲下先上(竖划),不露笔尖,笔划较浑圆,而撇的起笔要藏锋,出笔不必藏锋,但要注意不要一划而过,也要空收笔锋;再如钩,出锋后也要空收笔锋,方显力道含蓄沉稳,总之,藏锋的字看起来浑厚有力,力在内,不外泄,有一种内在的含蓄的审美意蕴。藏锋是与露锋相辅相成的一对用笔方法。
3、侧锋。是指在书写过程中,笔尖不在墨线中间,而是偏向某一侧所形成的效果。侧锋是与中锋相对的一种笔法。这种笔法,如果使用得当,写出的笔画妍媚秀逸,灵动活泼,虽然古人强调笔走中锋,然如果一味地专用中锋,则易形成单调的笔法,难尽书法之妙。更多地情况下,是中锋、铡锋兼而用之,当用中锋者用中锋,当用侧锋者用侧锋,顺其自然,以尽自然万物之妙
4、逆锋。是指落笔和收笔时,采取与笔画前进方向相反的笔路入纸,称为“逆入”。 若笔画进行的方向为向右,则先向左边行笔;写到末尾尽头,违犯右的方向逆而左行收笔,这一笔画的两端都称为逆锋。逆锋与藏锋是一对孪生兄弟。刘熙载说:“要笔锋无处不到,须是用逆字诀”。
5、顺锋。与逆锋相反。顺锋是指毛笔随笔画本身的方向用笔,这样的笔锋呈顺势,叫顺锋用笔。顺锋与露锋既有区别又有联系,是交集的关系。
6、回锋。回锋用在收笔之时。指行笔至点画结束时再回收笔锋的技法。如写横画,至收笔处转而向相反方向回收笔锋。回锋笔法可使点画显得浑厚遒劲。
7、八面出锋。应该说八面出锋是对用笔之法的重要补充说明。宋代大书法家米芾根据自己的亲身体会提出“八面出锋”,说明了不能拘泥于前人提出的几种用笔方法,做到不拘一格,灵活运用各种用笔之法,达到多种变化,尽情展现汉字书法的灵动美
五写出线条的质感美
汉字由笔画构成,笔画可以看作线条,所以,汉字的书法往往被称之为线条的艺术。什么样的线条才是具有美感的线条呢,显然,这是一个多元的答案,然而,线条具不具备质感,却是线条美与不美不可或缺的条件。
所谓线条的质感,就是线条带给人的感觉厚实而不浮滑,有立体感而不是平面感。
怎样才能写出线条的质感呢?中锋行笔是关键。这里的中锋不是指笔毫意义上的中锋(从笔毫长短看,长毫谓之长锋,短毫谓之短锋,中毫谓之中锋),而是指写字时笔锋处于写出来的笔画的中间。中锋写出的线条饱满有力,有三维立体感。古人曰:“令笔心常在点画中行”,乃是经验之谈。
“锥画沙”是古人对中锋行笔效果的形象比喻。以锥子划沙,起止无迹,具有“藏锋”的效果,而两侧沙子匀整凸起,痕迹中正,形似“中锋”,故用锥画沙以比喻书迹的圆浑。唐代褚遂良《论书》称:“用笔当如锥画沙。”宋代黄庭坚称:“如锥画沙……盖言锋藏笔中,意在笔前。”相传褚遂良曾将此法传于陆彦远。《述张长史笔法十二意》载:“(陆彦远)思而不悟,后于江岛,遇见沙平地静,令人意悦欲书。乃偶以利锋画而书之,其劲险之状,明利媚好。自兹乃悟用笔如锥画沙,使其藏锋,画乃沉着。”
与中锋相对的是偏锋、侧锋,偏锋是指笔锋在运动过程中偏向点画的一边。古人大多认为偏锋是败笔。侧锋用在线条形成过程中时,其实质等于偏锋,而用在起笔、收笔之时,则有相当不错的评价。
当然,我们提倡中锋,不可能也没有必要处处中锋,尤其写行书、草书,在笔画转换中势必要调锋,而调锋时必然要有中侧转换。中锋取劲,侧锋取妍,中锋为主,侧锋为辅,方能各尽其美。所以明朝丰坊说:“古人作篆,分,真,行,草书,用笔无二,必以正锋(即中锋)为主,间用侧锋取妍。分书以下,正锋居八,侧锋居。
善用裹锋和圆笔也非常重要。裹锋就是起笔呈反方向运行,“欲上先下,欲左先右”,行笔时笔锋内敛于点画中间。裹锋常用于各体之中。圆笔是指在点画线条的起止转折上,运用“提笔圆转”的方法形成圆润之势,使之不露筋骨,内含浑厚遒劲,即“转以成圆”。 康有为在《广艺舟双楫·缀法第二十一》中有段对圆笔的论述较生动,他说:“圆用提笔。提笔中含,顿笔外拓。中含者浑劲,外拓者雄强”,“圆笔者萧散超逸,方笔者凝整沉著。提则筋劲,顿则血融,圆则用抽,方则用挈。圆笔使转用提,而以顿挫出之。”康有为这段话不仅讲了圆笔、方笔的用笔方法,而且讲了各自的不同形态。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学会了笔法,就等于掌握了书法的关键
书法之笔法
论笔法 文/沃兴华|书画天地
自编书法速成秘籍:书法入门就这几招
学书法,笔法的重要性
楷书基本定义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