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唐詩里的情 千秋家國夢
          
 
       
  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远在《诗经·秦风.无衣》里,就歌唱了为国献身同仇敌忾共御外侮的壮怀,建安时代曹植的《白马篇》应该是我国最早的边塞诗,它歌颂的就是为国驰驱的英雄:
    白马饰金羁,连翩西北驰。
    借问谁家子,幽并游侠儿。
    少小去乡邑,扬声沙漠垂。
    宿昔秉良弓,楛矢何参差。
    控弦破左的,右发摧月支。
    仰手接飞猱,俯身散马蹄。
    矫捷过猿猴,勇剽若豹螭。
    边城多警急,虏骑数迁移。
    羽檄从北来,厉马登高堤。
 
   长驱蹈匈奴,左顾凌鲜卑。
    弃身锋刃端,性命安可怀!
    父母且不顾,何言子与妻!
    名在壮士籍,不得顾中私。
    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
以游侠少年为题材表现自己心中强烈的爱国理念,这在曹植以前从无人写过,曹植开辟了一个新的诗歌领域。据说此诗是以当时名将张辽的事迹写的,实际上中间处处夹带着诗人自己的亲身感受和爱国理念。曹植本人向往游侠行义,一直想在战争中一显身手。朱乾在《乐府正义》中就这样说:“此寓意于幽并游侠,实自况也。篇中所云捐躯赴难,视死如归,亦子建素志,非泛述也。”
  游侠儿血气方刚,豪放洒脱,身骑名贵的白马,直驰西北。他曾经游历四方,扬名沙漠。武艺超群:“控弦破左的,右发摧月支。仰手接飞猱,俯身散马蹄。矫捷过猿猴,勇剽若豹螭。”具有超群的膂力、勇猛的性格和灵敏的智慧,业无不精。国难当头之时,便义不容辞,投身军营,奋勇杀敌而舍生忘死。你看他“长驱蹈匈奴,左顾凌鲜卑。弃身锋刃端,性命安可怀!父母且不顾,何言子与妻!名在壮士籍,不得顾中私。”何等的英勇,舍生忘死,一往无前,真可敬可佩!金庸说,侠之大者,爱国爱民。这里的游侠儿就是个深明大义的热血青年,为国家的安全鏖战沙场,甘愿舍弃父母妻儿甚至自己的一切。这是一种多么可贵的精神!
  我不知道读者们读它的时候是什么样的感觉,最后两句“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道出了白马少年的思想底蕴和壮
烈情怀,音哀气壮,声沉调远,大有易水悲歌的遗韵。总令我一股慷慨豪情从心底涌起,洋溢全身。因为我是如此地喜欢这首诗,喜欢曹植的为人,所以我把曹植作为自己心目中的英雄来崇拜。
  当然,说到卫国从戎,我们总会想到《木兰辞》。女孩子为国(可汗大点兵)为家(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甘愿上前线杀敌。这是何等的无私无畏!而且最后当朝廷“策勋十二卷,赏赐百千强”时,木兰却“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建立功勋后不受赏,一心侍候父母。完全是把保卫国家看做是自己的一种责任,一种道义,而不是用性命相搏、猎取功名的机会!
  记得初中时读《木兰辞》,我总想:诗是写木兰从军,那为什么木兰在军营里的生活只写了“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这几句呢?当时我不懂,也许今天的许多学生也不懂。其实,木兰在十年时间里除了上阵杀敌,还要处理生活中的许多问题,掩饰自己的女儿身是最重要的问题,也是最大的困难,怎么能够写得尽呢?诗歌干脆不写,留下一大艺术空白,让男女读者自己去深思遐想。正如齐白石画虾图,上面只有几只互相嬉戏的虾,其它什么也没有,但就是从这几只互相嬉戏的虾中,我们看到了清清的水。这就是“不写之写”!
  
唐朝在世界上是一个英雄的国度,英雄主义充满了这个伟大的王
朝,爱国诗篇不可胜数。在《全唐诗》里,以“出塞”“从军行”“塞下曲”“凉州词”命名的诗篇就有许多。如初唐杨炯的《从军行》:
    烽火照西京,心中自不平。
    牙璋辞凤阙,铁骑绕龙城。
    雪暗凋旗画,风多杂鼓声。
    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
烽火照西京,触目惊心,军情紧急,不可延宕。这激起了这位书生强烈的爱国热情,便投袂而起,胸中怒火燃烧:小小外寇竟然侵犯我天朝大国,是不忍,孰不可忍!国家兴亡,匹夫有责,此时不为国出力,等待何时?他不愿再把青春年华消磨在笔砚之间,而决心从军卫国。“牙璋”是皇帝调兵的符信,分凹凸两块,分别掌握在皇帝和主将手中。“凤阙”是皇宫的代称。这里,诗人用“牙璋”“凤阙”两词,既说明出征将士怀有崇高的使命,又能够反映出师场面的隆重和庄严——军旅出发时是多么整齐雄壮,威风凛凛,紧张而毫不慌乱。离开京城,旋即神速行军,迅捷地到达前线,把敌方城堡包围得水泄不通。“铁骑绕龙城”,渲染出龙争虎斗的战争气氛。
  战役打响了。“雪暗凋旗画,风多杂鼓声”何等的威武雄壮,有声有色,使人想象出将士冒雪同敌人搏斗的坚强无畏精神和在战鼓激励下奋勇杀敌的悲壮激烈场面。尽管是大雪弥漫,遮天蔽日,军旗上的彩画都显得黯然失色,但呼啸的狂风里,战鼓咚咚,催动着兵士们去拼搏,去格杀。这样写隐去了血腥与悲惨,使人有更多的想象空间。诗的最后直接抒发从戎书生保边卫国的壮志豪情。也许是艰苦激烈的军旅生活锻炼了他,一次次战斗的胜利鼓舞了他,强化了书生对这种不平凡的军旅生活的热爱。他胸中充满豪情:宁愿做一个小小的军官,去驰骋沙场,为保卫边疆而战,也不愿作置身书斋的书生。
  此诗采取了跳跃式的结构,每一句一个画面,从一个典型场景跳到另一个典型场景。如第三句刚写了辞京,第四句就已经包围了敌人,接着又展示了激烈战斗的场面。然而这种跳跃是十分自然的,给读者留下了丰富的想象余地。同时,这种跳跃式的结构,使诗歌具有明快的节奏,如山崖上飞流惊湍,给人一种一气直下、一往无前的气势,有力地突现出书生强烈的爱国激情和唐军将士气壮山河的精神面貌。
  杨炯自叹“愧在卢前,耻居王后”,并不是夜郎自大。这首诗就为他赢得了巨大的声名,它之所以被人们长久地吟诵,我想最主要的原因是它洋溢着的那种无比强烈的立功意识和爱国主义思想,能够反映那个时代所具有蓬勃向上的精神!那时唐帝国正如一轮初升的太阳,发出耀目的光辉,屹立在世界上。突厥、吐蕃的入侵,并没有使它国力减弱,相反,激起许多有志于建功立业者纷纷向往边陲,投身军营。这种情况屡屡见诸唐人诗篇。连晚唐时代的李贺也羡慕那个伟大的时代。其《南园》(其五)所云:
    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
    请君暂上凌烟阁,若个书生万户侯?

这首诗带着“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的豪情,指出有志男儿要想光耀门第,腰紫带金,最好的道路就是身佩军刀,投笔从戎,奔赴疆场,建功立业。那气概多么豪迈!当然,最主要的目的是为了“收复关山”,一旦强敌入侵,山河沦陷,诗人岂能安心蛰居乡间,吟诗作赋呢?
  我们再以比杨炯年代稍后的祖咏的《望蓟门》为例:
    燕台一去客心惊,笳鼓喧喧汉将营。
    万里寒光生积雪,三边曙色动危旌。
    沙场烽火连胡月,海畔云山拥蓟城。
    少小虽非投笔吏,论功还欲请长缨。
祖咏在当时士子中很有名气。据说他参加科举考试时按规定应该写一首六韵十二句的五言诗,他却只写了首五绝《终南望馀雪》就交卷了。其诗曰:
    终南阴岭秀,积雪浮云端。
    林表明霁色,城中增暮寒。
  人家问他为什么违反考试规定而不顾,难道和自己的前途命运开玩笑吗?他回答说:“意已尽。”好一个“意已尽”!这正反映了他遵循诗的创作规律,把应该写的景象和自己的感受写完就行,而不愿意为了考试勉强拼凑一些无用的句子。本来是一个非常英俊的小伙,但为了使他胖一些,就打肿脸,这岂不很荒唐吗?但现在的各种考试就不同了,在要求后面,总规定具体的字数,如高考语文阅读题答案“不得超过若干字”,作文往往要求“不得少于800字”等等,这实在是束缚了考生的思想。        
 
 回到这首《望蓟门》上,诗第一句突兀而来,给全诗奠定了一种豪迈壮阔的氛围。诗人有机会来到闻名
已久的东北边塞重镇,刚到燕地,正是大雪之后的早晨,满眼是辽阔的天宇,险要的山川,他不禁热血澎湃,豪情满怀。一个“惊”字,是惊异此地特有的辽阔,惊异这里的军营备战的热闹,道出他这个由关中而来的远方游子所特有的激动。北国的冬季本来就非常寒冷,何况又在雪后的清晨?朔风呼啸,积雪在阳光下闪闪发光,练兵场上却早已人欢马叫。你听,汉家军营里,吹笳击鼓,喧声阵阵;在这笳鼓之声,隐隐夹杂着此起彼伏的喊杀声。将士们为什么不怕严寒而苦练杀敌本领?因为他们的心中,有一个值得骄傲的大唐帝国,自觉责任在肩,不敢稍有怠慢。诗人虽然在远处眺望,但他的心灵,已经被这种气氛激荡着,鼓勇着。天空里云层厚厚,曙色不明;但军营中高悬的帅旗(危旌)在空中猎猎飘扬,显得十分庄严肃穆,严整的军容如在眼前。
  边防地带如此的形势和气氛,自然是战争即将来临的朕兆。“沙场烽火连胡月”是战事不断,我军正处于进攻的态势。“海畔云山拥蓟城”,云山簇拥,又是那样的稳如磐石。诗人看到这样的形势,感到将士们不愧为保卫国家的钢铁长城。热血澎湃之时,一个念头忽然涌上心来:虽然我不能像班超那样有机会投笔从戎,出使异域,但是,要说想建立丰功伟绩,还应该像当年终军一样,用长缨缚得敌酋而归。
  这首诗里,我们看不到战争的残酷,听不到对战争的怨艾,而是气势壮阔,格调高昂,流淌于诗中的是一股为国出力的沛然激情。
  唐太宗对四方诸侯恩威并施,被拥为“天可汗”,玄宗更通过开边战争不断赢得实惠,使唐人对战神更加崇拜。大漠孤烟,长河落日的浪漫色彩具有抵挡不住的诱惑力,激发了唐代士人为国立功的荣誉感。审美心理也趋向崇尚勇武,仰重功业。以雄浑傲放为美,以边塞立功为荣作为审美原则。“名成万里外,心事一杯中”(高适《送李侍御赴安西》);“男儿称意得如此,骏马长鸣北风起”(《卫节度赤骠马歌》);连“红颜弃轩冕,白首卧松云”的孟浩然,也会产生“坐看今夜关山月,恩杀边城游侠儿”(《凉州词二首》)的欲望。李白《侠客行》诗云:“纵死侠骨香,不惭世上英。谁能书阁下,白首《太玄经》。”洋溢着强烈的事功意识,以一味读书为耻;手无缚鸡之力的杜甫,也不无歆羡地唱出了对边塞事功的仰慕:“古人重守边,今人重高勋。男儿生世间,及壮当封侯。战伐在功业,焉能守旧丘”(《前出塞》)。盛唐那不可回避的频频战争的现实,那极具魅力的沙场诱惑,那举国白热化的好战情绪,使许多著名诗人中几乎无一人没有从戎游侠的向往,没有边塞诗的创作,这成为中国诗史上的一个奇迹,一种极罕见的现象。
    王昌龄被称为七绝圣手,“诗家夫子”(有些古籍上说他是“诗家天子”,这实在是谬误,一个诗人,岂能称为“天子”,不管你什么天子,都有背于社会礼教)。他最好的最为人推崇的作品就是边塞诗。我以为,王昌龄的七绝边塞诗在唐诗中是独一无二无与伦比的。内容丰富,格调健康,音节铿锵,很为人们所喜爱。
  《从军行》共有七首。其四云: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一支肩负重大责任意志坚定大义凛然的军队,镇守在条件极为艰苦的边塞。满目是荒凉的群山,低垂的云层,即使在春天,也看不到婀娜的杨柳,夕阳下的慢慢回家的牛羊,唯有一座孤城和来自四面八方的官兵。可是,为了这座孤城,为了边境的安全,为了领土的不受侵犯,将士们常常在黄沙弥漫中不断地迎头痛击敌人,以致坚固的铠甲也穿破了。可想而知,他们经历了多少次艰苦激烈以至残酷的战斗?也可以想象,在这漫长的时间中,经常不断的战斗,有多少“春闺梦里人”壮烈牺牲,化为白骨,湮没于荒烟蔓草之间!但是,金甲尽管磨穿,战友埋骨塞外,将士们依然牢记自己的神圣使命:“不破楼兰终不还”,这无数身经百战的将士豪壮的誓言,铿锵有力,掷地可作金石声。
  读这样可歌可泣的诗篇,血性男儿,谁不感动呢?其五云:
    大漠风尘日色昏,红旗半卷出辕门。
    前军夜战洮河北,已报生檎吐谷浑。
在茫茫沙漠中。日色昏沉,戍角吹寒,将士们行将就膳之时,突然,将军接到情报,敌人将来侵犯。与其坐着等待,不如先发制人,乘虚而入,直奔北方敌人的巢穴。夜半时分,传来了前线部队取得胜利的消息:他们已经将敌酋吐谷浑抓住了!战斗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战士们听到这个消息,该是多么的欢欣鼓舞!多年来,敌人屡次猖狂进攻,虽然被一次又一次地打退,但顽固的敌酋始终不吸取教训,每每在月黑风高之夜,乘机来捣乱,掠我牛羊,夺我财物,抢我妻女,现在敌酋被虏,战争应该结束了吧?军队也该换防,我们可以回去了。年迈的父母身体好吗?妻子还是像当初离别时那样美吗?幼小的孩子们现在应该长大了吧……
  敌酋的被捕,这一重大胜利,很自然地使将士们想到许许多多的事情,甚至想到家乡的房子、树木、青草、鲜花……但是,战争真的会结束吗?这是首战斗的凯歌,但会奏得很长久吗?谁也不能肯定!因为,在这样的军队里,还没有像李广一样威镇边塞的杰出将领,敌人随时会卷土重来!于是,诗人又写道: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这首《出塞》被人誉为唐人七绝压卷之作。关、山、月,是唐代边塞诗咏叹不绝的意象,很多诗人都对之乐此不疲。如李白《关山月》起句就是“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乐府解题》说:“关山月,伤离别也。”关隘的险峻,苍山的高远,明月的冷清,结合在一起,就自然构成了边塞诗开阔雄浑而又凄寒悲壮的气象。
而这
首诗起句更是将空间的边塞与时间的战事联系在一起:明月还是秦汉的明月,边塞还是秦汉的边塞,但是从古到今,那些出塞远征的将士又有谁是衣锦荣归的呢?诗人不愿在将帅的旌旗下呼喊口号,也不在暴力的阴影下歌唱杀戮,而是以一轮明月清冷地照在秦汉的关隘上为特写镜头,久久地出现在人们的眼前,让人们思考。
  “一将功成万骨枯”,古往今来,将帅的勋章和爵位都是用无数战士的鲜血和生命换来的!战争为了什么?是为了保卫自己的国家和人民的生命安全,还是为了将军的升官晋爵?假如现在还有飞将军李广那样的良将,敌人望风披靡,不就可以保护无数无辜的生命不再牺牲吗?可惜,边塞还是秦时的边塞,悲剧也还是秦汉那样的悲剧,而只要将帅还是这样草菅人命,祖国的边塞就永远不得安宁,战士们的血会流个不停!
  盛唐的边塞诗佳篇迭出,诗人蜂起,几乎都包融着捍卫江山,驱除敌军的英迈之气。即使有些诗看起来显得伤感,但究其实,还是有着一付慷慨情怀的。如王之涣的《凉州词》: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这是一首非常有名的绝句,王之涣仅仅有几首诗流传下来,就成为盛唐时代声名赫赫的诗人之一,其中这首诗起了重要作用。塞上边城是如此的荒凉:在群山之间露出一片城墙。站在城头,逆向西望,山下的黄河正缓缓流动,直上白云深处。这里需要指出的是,“黄河远上白云间”与“黄河之水天上来”不同,后者是面向东望,就黄河的水势而言,写其声势浩大,不可羁绊的雄姿,从远说到近;而王之涣这里是从东向西望,描绘戍边将士所处的环境荒凉,是从近说到远。许多人不理解,故认为应该作“黄沙直上白云间”,甚至还有“黄河直上白云间”的版本。如果仔细思考,“黄沙直上”当然可以,但“白云”也就变成“黄云”何“白”之有?同时,即使在沙漠中,没有大风,黄沙也不会弥漫满天的;而“黄河直上”有些像向上倒泻的瀑布,那就变成天方夜谈式的荒唐语了。
  这是一个宁静的时刻,有人在城头上吹起了笛子,曲调是著名的“折杨柳”。那时候,人们流传着这样的风俗,离家的时候,总要折一把杨柳给行人,“柳”者,“留”也,希望行人能够留下来,或者今后早日归来;同时,杨柳的生命力很强,插到哪里就在哪里生根长叶,送者又希望行人到了一个地方,能够随遇而安。每一个边防将士离家的时候都会有这样的送别场面。现在听到了这支乐曲,它像一个触媒,一种催化剂,使将士们马上想起离开家乡的时亲友折柳送别的情景,滋生强烈的思乡情绪,内心未免产生一种淡淡的怨恨。来到边关已经好多年了,可是,丝毫没有让他们回家的迹象。不知道什么时候皇上开恩,让他们能够回家与亲人团聚?
  诗以含蓄为佳,这里的春风不仅仅是自然界的春风,更是一种借喻,比喻君王的恩惠。虽然将士们尽力保卫大唐江山,但君王真能想起他们在边塞已年深日久,应该回去与家人团圆了吗?他们真的能够在某一天,凯旋回乡吗?这种埋怨的情绪,与其说是对朝廷的怨恨,倒不如说是对亲人的深深思念,是渴望回乡的迫切愿望。

            

  
也许,这些将士们心里又产生了另一种情绪:塞外荒凉,春风不度,这本来就是很自然的现象,羌笛啊,怨亦无用,又何必生怨!这里尽管荒寒,却另有一番壮美景色,能够见到这样的奇景,也不虚此生了。
  这是诗中的两种矛盾的心理。比较而言,后者更加内在和本质。因为当时大唐帝国国力强盛,国威远扬,作为这样一个国度的军士必然具有一种自豪的征戍心理,具有迥异寻常的审美情趣,因为听到羌笛吹奏的乐曲,可能会产生怨恨情绪,但这种情绪是短暂的,瞬间的。想到自己的崇高使命,必然更加英勇地守住祖国的疆土,保卫后方的安全,让家乡的父老乡亲能够过着安宁的生活。
  只有繁荣昌盛的时代才能孕育出一代有健全心魄的诗人,才能将这样荒寒阔远的自然景色与军士们的崇高使命联系在一起,才能更加深刻地把荒寒的边塞诗化,把本来是悲壮的战争与牺牲诗化,写就这样悲壮豪放的篇章,留给千年万载的后人诵读。
  关于王昌龄、王之涣的诗才,唐人薛用弱的《集异记》中记录了这样一个故事:
    一日,天寒微雪,三诗人(王之涣、王昌龄、高适)共诣旗亭,贳酒小饮。忽有梨园伶官十数人登楼会宴。三诗人因避席隈映,拥炉火以观焉。俄有妙妓四辈,寻续而至,奢华艳曳,都冶颇极。旋则奏乐,皆当时之名部也。昌龄等曰:“我辈各擅诗名,每不自定其甲乙。今者可密观诸伶所讴,若诗入歌词者多者,则为优矣。”俄而一伶抚节而唱曰:“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昌龄则引手划壁曰:“一绝句。”寻又一伶讴之曰:“开箧泪沾臆,见君前日书。夜台何寂寞,犹是子云居。”适则引手划壁曰:“一绝句。”寻又一伶讴曰:“奉帚平明金殿开,暂将团扇共徘徊。玉颜不及寒鸦色,犹带昭阳日影来。”昌龄则又引手划壁曰:“二绝句。”之涣自以为得名已久,因谓诸
人曰:此辈皆潦倒乐官,所唱皆‘巴人下里’之词耳,岂‘阳春白雪’之曲?俗物敢近哉?”因指诸妓中最佳者曰:“待此子所唱,如非我诗,吾则终生不敢与子争衡矣。脱是我诗,自等当须列拜床下,奉我为师。”因欢笑而俟之。须臾次至双鬟
发声,则曰:“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复唱二绝,皆之涣词。之涣曰:“田舍奴,吾岂妄哉!”因大谐笑。诸伶不谕其故,皆起而语曰:“不知诸郎君何此欢噱?”昌龄等因话其事,诸伶竞拜曰:俗眼不识神仙,乞降清重,俯就宴席。”三子从之,饮醉竟日。
    很明显,在薛用弱的眼里,王之涣的这首诗是最佳的。至于唐代七言绝句的优劣,历来有诸多说法。明代的李于鳞,以王昌龄的“秦时明月汉时关”为唐人绝句第一。王世贞以王翰的“蒲桃美酒夜光杯”为第一。清代的王渔洋以王维的“渭城朝雨挹轻尘”,李白的“朝辞白帝彩云间”,王昌龄的“奉帚平明金殿开”,王之涣的“黄河远上白云间”为唐人七绝最佳作品,而且说:从此以后,直到唐末,也没有人能超过这四首。施鸿保也举出“秦时明月”、“黄河远上”二诗为唐人边塞名作:“意态雄健,音节高亮。情思悱恻,百读不厌。”可知这几首诗之为唐代七绝的神品,已是众口一辞的定评。
  还有一个故事,传说晚清时慈禧太后命一个大臣为她的一把折扇上书写这首诗,因为这个大臣是书法家,书法在当时非常有名。大臣不敢怠慢,一笔一画精心书写,哪知漏掉了一个“间”字,这还了得,是杀头之罪啊。那个大臣吓得汗毛都竖起来了。反复思考,
然灵光一现,他把句读重新点了一下,就上朝复命去了。慈禧一看,大怒:怎么把王之涣的诗写错了?这位大臣马上不慌不忙地奏道:“老佛爷,我觉得 王之涣的这首诗太呆板,大家都熟悉,现在我变通了一下,将它改成了一首词,这样意境没变,但韵味却大大增加了。”慈禧太后仔细一读:
    黄河远上,白云一片。
    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
    杨柳春风,
    不度玉门关。
慈禧反复诵读,觉得真的别有风味,于是大喜,重重地奖励了这个大臣。也许,只是民间传说,不足为据,但足以证明此诗的巨大魅力。
  人们总以为王维浑身静穆,一心崇佛,其实未必然。尽管他深受儒教和佛教的濡染,但置身于盛唐这个极端强劲的英雄主义“磁场”中,必然被吸引,表现出对时代精神的认同。他曾经豪迈而自信地唱道:“忘身辞凤阕,报国取龙庭。岂学书生辈,窗间老一经。”(《送赵都督赴代州得青字》)儒道佛墨诸教的综合作用,使他早年的人生价值取向于崇威尚武,立功异域,有着强烈的英雄意识及立功愿望。其作品也有足以与高岑边塞诗名作相埒的《从军行》、《燕支行》、《老将行》等,慷慨踔厉之气,干霄薄云。早年的《观猎》刻画了一个将军打猎的豪纵壮举,反映大唐盛期将士的英迈雄姿,写得俊爽峭拔,画面飞动:
    风劲角弓鸣,将军猎渭城。
    草枯鹰眼疾,雪尽马蹄轻。
    忽过新丰市,还归细柳营。
    回看射雕处,千里暮云平。
起手就突兀而来,先声夺人。不写人而展现一个令人惊异的特写镜头:风中突然凌厉而响,一枝利箭直射远处,势如奔电。真是
“弓如霹雳弦惊”!然后一骑打猎队伍疾驰而来,出现在我们眼前,哦,原来是一个将军率领部下在渭城一带射猎。他跃马扬鞭,两眼炯炯,手中的强劲的硬弓不时的拉响射远,箭无虚发。军校个个争先,奋勇如猛虎,场面十分热烈。
  冬去春来,冰融雪消,乍暖还寒,茫茫原野上到处是丛林杂草,经过几个月霜煎雪熬,都已成了枯枝败叶,本来栖身于杂草丛中的许多小动物也就失去了藏身之所。在围猎的人们追逐下,它们忙着仓皇逃窜,这正是矫健的雄鹰大显身手的时候。它时而高飞,时而俯冲直下,那些狡诈的小动物,都逃脱不了它犀利如剑的双眼。为了追逐猎物,骏马在积雪消融的原野上奋蹄驰骋,春风得意。这是一支多么雄健而又勇猛的队伍!
  接着画面不断移动变化,从长安出发,一会儿就到了新丰,这支射猎队伍不断快速前进,四处出击。最后凯旋,回到“细柳营”。回望走过的道路,茫茫千里,暮云笼罩,夜晚降临了。
  什么叫“细柳营”?汉朝大将周亚夫严于治军,当年他的部队驻扎在细柳,军纪严明,无将军令谁也不能随便进入。汉文帝来劳军,因为没有周亚夫的将令,部下就不让皇帝进入军营。后来部下接到将令后才允许进入,周亚夫率将士骑在马上拿了武器迎送,向皇帝拱手,说:“介胄之士不拜,请以军礼见。”令皇帝惊讶得瞠目结舌:“嗟乎,此真将军也!”王维这里引用这一典故。暗喻这位将军犹如当年的周亚夫那样,具有雄才大略,善于治军。
  王维把一次普通的狩猎活动,写得激情洋溢,豪兴遄飞。字里行间,洋溢着一种慷慨豪迈的爱国激情。这是何等的大手笔!没有壮阔的胸襟、远大的抱负、凌云的壮志,没有大唐的赫赫威势,岂能写出这种壮怀激烈的诗篇!
  王维的爱国情怀,在诗里不是血雨腥风、旌旆猎火的直观显示,而是以理想主义美学原则对历史人物的再塑造,展现出光彩照人的边关将士的人物群像。其中有“一生转战三千里,一剑曾当百万师”(《老将行》)的悍将:有“卫霍才堪一骑
将,朝廷不数贰师功”(《燕支行》)的骁帅;有“意气兼将身命酬”,“向风刎颈送公子”(《夷门歌》)的义侠侯赢;“深衷欲有报,投躯未能死”(《李陵咏》)的无路报国的李陵……诗人赋予这些历史人物以鲜明的现实感,很能表现其青少年时的渴望为国立功的爱国情怀。
  正是由于诗人有这样的开阔的胸襟,当他身受重任,赴边塞劳军时,就能够在寥廓无边的沙漠里豪气如海: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开元二十五年(737)河西节度副大使崔希逸战胜吐蕃,唐玄宗命王维以监察御史的身份出塞宣慰,察访军情。这首诗就作于赴边途中。想一想,一个人远赴边塞,该是多么的艰难危险!但王维却没有一丝害怕,勇敢地走了,他为王朝军队能够取得重大胜利而兴奋,早就不计个人利害。虽然自己如一棵蓬草飘到了从来就没有到过的地方,像一只大雁漫无目的地飞入了胡地的天空。但是,你看茫茫沙漠,没有一丝风,一缕炊烟袅袅直升,落日圆圆,徐徐西下,它的影子倒映在黄河之中,是这样的圆,这样的红艳。能够看到如此壮观奇景。诗人感到分外的兴奋与激动。到了边塞,却没有遇到将军,碰到等候在那里的骑士,告诉诗人,将军正在燕然前线指挥呢!
  全诗虽然没有写到自己怎样为国家强大的边防力量而自豪,但就在这些阔大的景物描写中,我们可以扪到诗人一颗豪迈奔放的爱国之心。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一联,写景如画,使无数没有到过边塞的人们仿佛看了边塞风光的壮美,具有强大的魅力,热血男儿激情奔涌,远赴边塞,一睹大漠风光。《红楼梦》第四十八回里香菱对黛玉说:“诗的好处,有口里说不出来
的意思,想去却是逼真的;又似乎无理的,想去竟是有理有情的。”接着她就举例道:“‘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想来烟如何直?日自然是圆的。这‘直’字似无理,‘圆’字似太俗。合上书一想,倒象是见了这景的。要说再找两个字换这两个,竟再找不出两个字来。再还有‘日落江湖白,潮来天地青’,这‘白’‘青’两个字也似无理。想来,必得这两个字才形容得尽,念在嘴里倒象有几千斤重的一个橄榄。还有‘渡头余落日,墟里上孤烟’,这‘余’字和‘上’字,难为他怎么想来!我们那年上京来,那日下晚便湾住船,岸上又没有人,只有几棵树,远远的几家人家作晚饭,那个烟竟是碧青,连云直上。谁知我昨日晚上读了这两句,倒象我又到了那个地方去了。”
  这段话不仅道出了香菱在读诗中不断体味所悟出有些诗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妙处,而且也告诉我们,读诗要善于思索,要联系生活实际,多作想象。只有这样,才能悟得诗的妙谛。       
  说到唐代的边塞诗,人们总会想到高适,他是盛唐边塞派的代表。《燕歌行》就是他的名作,里面的感情不是单纯的卫国豪情,而且带有对不顾将士死活的统帅的批评和谴责。诗前小序云:“开元二十六年,客有从御史大夫张公出塞而还者,作《燕歌行》以示適,感征戍之事,因而和焉。”告诉了读者这首诗的写作背景。诗云:
 
   汉家烟尘在东北,汉将辞家破残贼。
    男儿本自重横行,天子非常赐颜色。
    摐金伐鼓下榆关,旌旆逶迤碣石间。
    校尉羽书飞瀚海,单于猎火照狼山。
    山川萧条极边土,胡骑凭陵杂风雨。
    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
    大漠穷秋塞草腓,孤城落日斗兵稀。
    身当恩遇恒轻敌,力尽关山未解围。
    铁衣远戍辛勤久,玉箸应啼别离后。
    少妇城南欲断肠,征人蓟北空回首。
    边庭飘摇那可度,绝域苍茫更何有!
    杀气三时作阵云,寒声一夜传刁斗。
    相看白刃血纷纷,死节从来岂顾勋?
    君不见沙场征战苦,至今犹忆李将军!
近人赵熙称之为高适诗歌的“第一大篇”。这既是由于此诗真实地反映了当时战争的实际,洋溢着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又具有高超的艺术技巧,读来回肠荡气,动人心魄。
  奚、契丹是隋唐时期东北部两个少数民族,它们是鲜卑、匈奴的后裔,勇猛善战,虽然早已归附大唐,但时有战争发生。开元二十一年,张守珪到官,此后多年,为了解决奚与契丹的叛乱,前后有过多次战争。此诗大概就是这段时间写的。
  诗先写张守珪出师幽蓟的大背景。当时东北狼烟燃起,边关告急,张守珪奉旨出征。勇猛果敢之士随之进入东北。前锋一路上鸣金击鼓,直下榆关(即山海关),后续部队在路上旌旗招展,逶迤前进。“碣石”在山海关西南的秦皇岛附近。曹操《观沧海》有句云:“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毛泽东《浪淘沙》里说曹操“东临碣石有遗篇”)。接着道出了军情的紧急,唐军的檄文已经飞至西北部的沙漠一带,而契丹军队也侵入到狼山。兵士们所驻扎的地区是唐最北边的地方,荒凉、萧条、寒冷。敌人的骑兵横冲直撞,进犯之速如疾风暴雨,视我将士为无物。
  为了人民的安宁,为了祖国的尊严,战士们奋勇御敌,死伤太半,而最可恨的是却那些将军,在敌情非常紧张的情况下却仍然在军帐之中饮着美酒,让美女为他们尽情地歌舞。这些昏聩糊涂的将军,一心崇拜享乐主义,今朝有酒今朝醉,活着就要欢乐,哪里把国家大事放在心上!
  虽然世道不平,战士们却没有动摇杀敌卫国的意志:“大漠穷秋塞草腓,孤城落日斗兵稀。”塞外百草枯萎,触目皆是黄沙弥漫。夕阳如血,照着那孤零零的小城,兵士们围在一起,商量着明天的战斗。由于牺牲很多,能够战斗的将士越来越少,但身受国恩,每个人都立誓报效朝廷,对敌人极度蔑视。可尽管用尽心力,还是不能解除敌人的包围。
  就这样,两军相持,成年累月,艰苦卓绝,时有牺牲,谁也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彻底降伏敌人?“铁衣远戍辛勤久,玉箸应啼别离后。”想到家里的妻子一定会非常迫切地思念他们,即使在拿起筷子吃饭的时候,也会想到戍守边关的梦里人生死不知而凄然掩泪。但是,尽管将士们也苦苦想念自己的家里亲人,敌人还在嚣张,国土还时时被侵犯,边境上的百姓的安全还得不到保障,自己的使命还没有完成,哪能回家团聚呢!
  虽然在这里作好长期驻留的准备,但是生活实在太艰苦了。“边庭飘摇那可度,绝域苍茫更何有!”边地疾风迅猛,边庭百草荒芜,连士兵吃的菜都没有一点。严酷的环境,怎么能够过日子呢?早,中、晚三时两军相遇拼杀之时,人人豪气如云,晚上却又是“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清冷、寂静。每次战斗结束,大家看着各自身上的创伤、刀刃上滴着的鲜血。呵,战斗是多么的残酷,随时都会有牺牲。但是,既然来了,即使为国而死,也死得其所,谁又会考虑到能否记下战
功,英名永留史册?其实,征战沙场历来都是血淋淋的,死亡的事是随时都会发生的。假如大唐有像汉代李广这样的将军威震边关,敌人望风披靡,这就可以让边境安宁,百姓乐业,我们也就不会离乡背井,埋骨塞外了。
  诗描写了战场的荒凉、衰败、凄惨,极力歌颂了战士们以大义为重,在极度艰苦的环境下坚守边关,不计名利,甘心为国捐躯的崇高的爱国主义精神,也批评了那些不关心士兵生活,只贪图个人享乐的将军。全诗波澜起伏,一唱三叹,描写与抒情完美地结合在一起,因而具有巨大的艺术感染力。
  这首诗,主要是根据来客所作《燕歌行》提供的内容,紧紧把握当时边塞战事的具体特点和将士们思想本质,加以敷演改写的。是时高适只有三十多岁,还在穷困潦倒中,过着“混迹渔樵”的落拓浪游生活。那时他漫游蓟北一带,想投笔从军,但未能如愿,不得不在梁宋一带栖游。他的发迹史在安史之乱爆发初,自骆谷西驰见玄宗,陈潼关败亡之势,又从玄宗至蜀郡,拜谏议大夫。至德元年(756),受肃宗命征讨永王璘,兼御史大夫、扬州大都督府长史、淮南节度使。伺候官越做越大。郭沫若在《李白与杜甫》里认为,李白下狱与他关系极大,不知然否?
 
 因为还没有入仕,故更能体味到将士们生活环境的艰苦,为国牺牲精神的崇高,也就用尽笔力,为他们抒写颂歌。把军队出征的军容、军情的紧急、塞漠的荒寒、战争的酷烈、军中的苦乐不均、战士的勇武、别离的悲怆、和平的祈愿等等,熔为一炉。特别是借不断地变换场景来抒发激越悲壮的感情,把将士们复杂的内心波涛描写得跌宕回旋,令人感同身受。我们读这首诗,就像看到了唐代边塞将士们许多战斗和生活的场景。
  李颀比高适大十多岁,成名也早,但一生只任过新乡县尉这样的小职。殷璠说他“惜其伟才,只到黄绶”。他的边塞诗大气包举,酣畅淋漓。如《古意》:
    男儿事长征,少小幽燕客。
    赌胜马蹄下,由来轻七尺。
    杀人莫敢前,须如猬毛磔。
    黄云陇底白云飞,未得报恩不能归。
    辽东小妇年十五,惯弹琵琶解歌舞。
    今为羌笛出塞声,使我三军泪如雨。
诗的主旨和王昌龄的“更吹羌笛关山月,无那金闺万里愁”的一样,都是表达强烈的思乡情绪。但这首李诗更富动作性和戏剧性。它先描写真正的男儿,家在幽燕一带年纪轻轻的男子,喜欢驰马征逐,满怀豪情,勇猛无敌。希冀立功边塞,使声名不朽。他们把生命看得很轻很轻,挥刀杀人之时便舍生忘死,所向披靡,谁也不敢上前。他们崇侠尚武,胡须简直就像此为的刺一样坚硬。在边塞,黄云笼罩原野,白云飘飞,杀气重重,但想到没有为国家建立功业,不能就这样回去啊!可是,那里有个少妇懂得音乐,喜欢弹奏琵琶,每当她弹奏羌笛里的出塞曲,那凄凉呜咽的乐声使三军将士听后都忍不住思念自己家里的父母及老婆孩子来,男儿有泪不轻弹,到这时候,大家都泪如雨下。
  军人也是人啊,谁没有亲人,没有家乡?虽说男儿壮志不言愁,但亲情毕竟是人类最珍贵的感情啊!我们生活在和平的环境里,但是,当心情苦恼的时候,生活空虚的时候,精神无助的时候,都会情不自禁地想到自己的亲人,想到温暖的家庭,更何况身在边关的将士?“三军泪如雨”的群体形象,把将士思乡的情绪表现得十分真实生动。          
  《古从军行》,直接把批判的矛头指向了朝廷,用冷峻的笔调斥责统治者以滥战为乐,扩边为业,不顾人民死活、穷兵黩武的举措:
    白日登山望烽火,黄昏饮马傍交河。
    行人刁斗风沙暗,公主琵琶幽怨多。
    野云万里无城郭,雨雪纷纷连大漠。
    胡雁哀鸣夜夜飞,胡儿眼泪双双落。
 
   闻道玉门犹被遮,应将性命逐轻车。
    年年战骨埋荒外,空见蒲桃入汉家。
“从军行”本是乐府古题。此诗写当代之事,题目加上一个“古”字,是怕触犯忌讳。其实当时的皇帝还算比较开明,整个唐代,几乎没有文字狱。此诗对当代帝王穷兵黩武,好大喜功,视人民生命如草芥的好战行径,给予辛辣的讽刺和有力的批判。
  兵士白天登上高山站岗放哨,了望远处是否有战事预报,黄昏时牵着马到边界的河流饮水。到处风沙弥漫,天昏地暗。军营里不时地响起弹奏琵琶的声音,里面满是幽怨的情绪(杜甫《咏怀古迹》里描写王昭君“千载琵琶作胡语,分明怨恨曲中论”,琵琶是抒发幽怨的代名词)。四下里乌云笼罩,渺无人烟。有时候雨雪不断。就在这样的渺无人烟的环境里,夜夜听到北方的大雁向南飞时发出的惊叫声时,战士们的心就不再平静了,寒冷的秋冬来临,大雁能够回南方去避寒,而他们却年复一年地戍守在此,不知何年何月才能得以归去?而且听说皇帝为了阻止他们回家的欲望,派人严守玉门关,不准前线将士们进入。这样,就彻底断绝了他们回乡之路。只好拿性命去拼搏,将生死置之度外。
  无数将士的牺牲,中土王朝得到了些什么?“空见蒲桃入汉家”!只有微不足道的蒲桃(葡萄)传入中原大地,为百姓种植。
  这是多么强烈的讥讽!无数将士们的生命价值就只等于区区的蒲桃吗?
  正义的为了捍卫国家的领土而战,人民总是拥护的,即使用自己的生命去换胜利也毫不怜恤,但那些非正义的侵略性的战争,无论哪个朝代,人民都厌恶甚至鄙弃的!
  到了晚唐,朝政的腐败,官僚的贪墨,使兵士们镇守边关苦不堪言,甚至牺牲在边塞也不通报家人。于是,边塞诗就带着浓厚的伤感以至凄厉的情绪。如陈陶《陇西行》:
    誓扫匈奴不顾身,五千貂锦丧胡尘。
    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
战争是残酷的,免不了死人,但是深命大义的战士从来不会考虑自己的浴血奋战只是为将军肩章增添一个星。他们胸怀着国家民族大义,义无返顾地投身于保卫祖国的事业中。人说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我说,正因为有了无数踏踏实实不计生死不考虑功名的士兵,才有将军的功勋,才有国家的安宁!
  战士牺牲在前线,尸骨无还。不要说朝廷应该给多少抚恤金,最起码应该将阵亡的消息告诉其家人。而晚唐时,将士死而死矣,谁都不再提起这人。而他们的娇妻,还是白天倚门盼望,夜里梦魂千里,望郎君回来。这是多么令人伤心的人间悲剧!李白在《北风行》里描写女人得悉丈夫阵亡的消息,“黄河捧土尚可塞,北风雨雪恨难裁”, 悲痛心情无法言表;但是,男人的下落毕竟知道了。而在这首诗里,男人早就为国捐躯,可家里的女人还是天天倚门翘首,不见人归,假如在某一
天,知道实情,情又何以堪?因此更具悲剧性!
 
 许浑《塞下曲》是这样,在看似淡淡的语言里,描绘了一出人间悲剧:
    夜战桑乾北,秦兵半不归。
    朝来有乡信,犹自寄寒衣。
晚上发生在桑乾河北的夜战,使半数的战士壮烈牺牲。是将军指挥的无能,还是兵卒的缺乏?是在毫无准备的情况下仓促应战,还是士兵长期没有训练,战斗力减退?总之,这个责任该由谁来负?第二天早晨,在剩下的将士极度沉痛,反思战斗失败原因时,军营里收到了一位牺牲的士兵的家信,亲人除了在信中表达想念之情外,再三告诉他御寒的衣服已经寄出,收到后早些穿在身上,多保重。
  浴血战场,本来是不足为奇的,这在战争中很普通、也很经常的事情。但是如果一次战斗,就牺牲太半人马,那就值得思考了。诗用纯客观的叙述,真实地反映了一次战斗造成的惨重伤亡,刻画了一个人间悲剧,隐隐地批判了将帅的无能,也暗示人们,大唐国力远不如前了。诗带着哀伤感叹的情绪,失去了盛唐时代边塞诗雄浑悲壮的情调,反映了这个朝代正在走下坡路。
  尽管心有怨恨,但边境情况紧急,强敌进犯,人民总会毫不犹豫地站起来,不惜牺牲生命,走向抗敌的最前线。正因为这样,将军才有可能胜券在握,置敌人于死命。安史之乱结束后,大唐元气大伤,人民急需休养生息,但西部地区的吐蕃乘机作乱,多次侵犯内陆。剑南节度使严武一到任,就与将士们同仇敌忾,共御强敌。当年秋天,就“破吐蕃七万众,拔当狗城”;十月,又一举收复盐川城。他的《军城早秋》就描写了自己刚毅果断、指挥若定的大将风度:
    昨夜西风入汉关,朔云边月满西山。
    更催飞将追骄虏,莫遣沙场匹马还。
正当秋高马肥,秋收在望,百姓期盼有一个好的年成之际,一夜之间,“西风”骤起,敌军深入大唐境内,骚扰劫掠,顿时黑云压城,月色清冷,人心惶惶。作为统帅,诗人成竹在胸,不慌不忙,运兵布阵,很快地将骄狂的敌人击溃,又派遣能征善战的部将率领兵士追击逃跑之敌,命令他务必全部、干净地消灭敌人,不要让敌人有一匹马、一个人逃回。
  诗前两句写敌军进犯,气势嚣张,后两句写我军击溃敌人后,迅速追击,誓要彻底消灭来犯之敌。借敌我双方前后形势的陡转,有力地刻画了将士们那种克敌制胜的自信、一往无前的勇气、誓死保卫疆土的决心。诗转柁有力,收束有方,气势强劲。英雄主义的豪情指挥若定的风度弥漫于字里行间,读起来回肠荡气,鼓舞人心。
  正因为当时君明臣忠,万众一心,守卫大唐江山,遂使外寇不得侵入。有一个西部边境的民间人士作歌道:
    北斗七星高,哥舒夜带刀。
    至今窥胡马,不敢过临洮。
在那动乱的岁月里,我的心总是那样的忧愁与灰暗,但是,读到《唐诗三百首》所选西鄙人作的这首《哥舒歌》时,它
的豪情胜
概,总能催暖了我将凝固的热血,刹那间使我忘记了自己前途无着的悲哀,进入诗的意境,身上洋溢一股身为中国人的自豪激情。
  “鄙”是古文中指“边邑”,《郑伯克段于鄢》中有“既而大叔命西鄙北鄙贰于己”,写共叔段得寸进尺,步步紧迫,加快篡夺最高领导权的步伐,结果“多行不义必自毙”,葬送了自己的一切。西鄙人是指西部边境那边的某人,这首诗应该是无名氏的作品,歌颂哥舒翰镇守边塞给百姓带来的安宁。哥舒翰原是唐玄宗时的一员将军,功勋卓著,被封为西平郡王,《旧唐书·哥舒翰传》载:“吐蕃盗边,翰持半段枪迎击,所向披靡,虏骇走,只马无还者。逾年,筑神威军于青海上,吐蕃至,攻破之,又筑城于青海中龙驹岛,吐蕃屏迹不敢近青海。”
  诗告诉我们:在一个晴朗的夜,头顶北斗星闪耀,身着戎装,威风凛凛的哥舒翰率领兵士横刀巡夜,四下戒备森严,万籁无声,百姓都进入梦乡,这是一个多么平和宁静的环境!那些曾经猖獗暴虐的胡马,早已闻风丧胆,吓得逃之夭夭了。直到现在,他们再也不敢越过边界,干扰内陆百姓的生活了。
  这是一首素朴的民谣,一支喜悦的颂歌,一曲天籁,它是那样的朴素而真实。清人吴锦荣《唐诗笺注》说:此诗“音节雄古,有听钟带鼙之意,每讽读数过,叹息此人姓氏不传。”其实,好诗又何必留下作者的名字,不好的诗留下了作者的名字又有何用!
 
 
                    
 



      林暗草惊风,将军夜引弓。
    平明寻白羽,没在石棱中。
      ————卢纶
  将军为什么要去夜猎,白天打猎不是很好吗?须知,将军的这一行动正是反映军队里的将士们枕戈待旦、时刻准备消灭侵略者的精神,将军既是巡视敌情,顺便打猎扬威。见林深幽暗处草动风吹,以为是虎,便弯弓疾射。天亮一看,箭竟然射进一块石头中去了。奇怪的是这位将军为什么当时不看猎物,而是等到第二天早晨?这实际上暗示读者,将军其意不在猎物,而在严防敌人的进犯。
  据《史记·李将军列传》载:汉代名将李广猿臂善射,在任右北平太守时,就有这样一次富于戏剧性的经历:“广出猎,见草中石,以为虎而射之。中石没镞,视之石也。因复更射之,终不能复入石矣。”试想,一阵风便使将军拉弓搭箭,直射而去,竟然箭镞没在石缝之中,这需要多大的膂力;这又反映了这位将军怀着怎样的激情!军队防守又是何等严密!敌人假如进犯,能够成功吗?
  其三云:
    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
    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
趁着月黑风高,敌军前来偷袭,哪知我军早已张开口袋,严阵以待,敌军一触即溃,利用漆黑的夜色做掩护,敌酋急急逃窜。战士们奋勇雀跃,想追赶敌酋,可惜骤然之间,大雪弥漫,难以骑上快马追及敌人。算了吧,只要他们下次敢于再来,那一定会将这些侵略者统统消灭!
  你看,这气氛多么热烈,我们的将军早已运筹帷幄,稳操胜券!虽然诗人写的是盘马弯弓,将发而未发的图景,但足以催人热血澎湃了!
  唐代真是一个英雄辈出的伟大时代,爱国主义的诗篇多得不可胜数,除了盛唐时期充满勃勃英气,中唐依旧沿袭了前期那种抵御侵略,喋血沙场的英雄情怀。卢纶、李益、戴叔伦等用自己的笔,写出了内心的激情与呼唤。千年以后,犹能动人心魄。试看戴叔伦的《塞上曲》:
     汉家旗帜满阴山,不遣胡儿匹马还。
    愿得此身长报国,何须生入玉门关!
在阴山那边,大唐旌旗猎猎,将士们豪情满怀,群情激奋,斗志昂扬。这是何等威武雄壮的军队!他们镇守在这里,目的就是捍卫唐王朝的江山,决不让那些侵略者踏进一步,夺我土地,杀我百姓。如果他们敢来,那就要他们全军覆没,匹马无归。这辈子我们心甘情愿戍守于此,报效祖国,能够这样,也就心满意足了,何必一定要活着回到家乡呢?
  在诗里的主人公看来,人生最重要的责任就是守卫边疆,他最大的快乐就是百姓能够过安宁的生活。这种精神,在今天不是还值得我们继承的吗?李益《塞下曲》也表达相似的意思:
    
伏波唯愿裹尸还,定远何须生入关。
    莫遣只轮归海窟,仍留一箭定天山。
辛文房《唐才子传》称李益“从军十年,运筹决胜,尤其所长。往往鞍马间为文,横槊赋诗,故多抑扬激厉悲离之作”,确实,他由于经历过较长的军旅生活,熟见熟闻,故能够撷取大量的边塞题材入诗,带有盛唐气象,是大历十才子中边塞诗写的最多最好的。
  《后汉书·马援传》载:伏波将军马援云:“方今匈奴、乌桓尚扰北边,欲自请击之。男儿要当死于边野,以马革裹尸还葬耳。何能卧床上在儿女手中邪?”表示自己渴望死于边塞,立功异域,而不愿老来像寻常人那样卧于床箦靠儿女送终。班固之弟班超以其经营西域二十二年之功,使中原太平无事,被封为定远侯。年老思归,遂上疏曰:“臣不敢望到酒泉郡,但愿生入玉门关。”言下请求朝廷让他回来归养。这里第一句为正说,肯定马援为国献身的精神,第二句反说,为了国家,何必一定要像班超那样恳求活着回来呢?为什么这样说?下面作了回答。为了让敌人的一辆兵车也不能逃回海窟(指西北沙漠之地,即匈奴老巢),仍然要留一支精悍的部队守在边境。一箭定天山是唐代薛仁贵的故事。他在高宗时,率领军队击突厥于天山,时突厥派数十大将来挑战,“仁贵发三矢,射杀三人,自余下马请降。”军中作歌曰:“将军三箭定天山,壮士长歌入汉关。”李益诗里警告朝廷,不要高枕而卧,对外来的侵略者还需要防备。
  这首诗格调高亢激越,思虑周到,很有战略家的眼光。
  从初唐到中唐,边塞诗总洋溢着豪迈之气,充满了悲壮之概,包容着英雄之志。这是一个伟大的时代所发出的强音:此山是我开,此树是我栽。说敢来侵犯,留下脑袋来!盛唐时代,许多诗人都遨游四海,既去名山大川,也到边塞要隘,体验军旅生活,因而边塞的军旅生活成为诗歌创作的重要题材。而且保卫国家江山,捍卫大唐政权,这是盛唐边塞诗的主旋律。
  在唐代,岑参有过比较长期的军旅生活。他早期就向往立功异域,说:“功名只向马上取,真是英雄一丈夫”。他自天宝八载至至德二年春,曾两度出塞。第一次赴安西,为安西节度使高仙芝的僚属,第二次入封常清幕府,在北庭呆了三年,经常往来于北庭和轮台之间。这样的经历在唐代诗人中可以说是绝无仅有的。
  边塞的开阔雄浑和异域风情给生性好奇的诗人打开了一扇新的窗子,也给了唐代边塞诗增添了新的篇章。诗人睁大了孩童的眼睛,贪婪地饱览这在中原绝难见到的奇景,一花一草,一山一石,都让诗人惊讶,兴奋。诗人描写异域的奇花异草:“
叶六瓣,花九房,夜
掩朝开多异香。”描写火焰山:“火山突兀赤亭口,火山五月火云厚。火云满山凝未开,飞鸟千里不敢来。”写水咸不冻的伊塞克湖:“侧闻阴山胡儿语:西头热海水如煮。海上众鸟不敢飞,中有鲤鱼长且肥。岸傍青草常不歇,空中白雪遥旋灭。蒸沙烁石燃虏云,沸浪炎波煎汉月……”描写西域令人胆寒的飞沙走石:“轮台九月风夜吼,一川碎石大如斗,随风满地石乱走……”其中没有一点怨艾、哀叹,有的是惊讶、欣喜。我最喜欢读他的《武威送刘判官赴碛西行军》:
    火山五月行人少,看君西去疾如鸟。
    都护行营太白西,角声一动胡天晓。
整个世界仿佛都无遮无碍,没有小草,没有飞禽,没有走兽,更没有行人,茫茫一片黄沙,在这样的大背景里,诗人送刘判官去碛西,这位老刘骑着马儿走了,诗人凝目远视,他渐渐远了,远了,那马儿啊,也越来越小,像一只小鸟,飞向远方,最后终于在视野里消失。这时候,都护行营里吹响了清晨的号角,新的一天开始了。
  那时,读到这样的诗,对壮观无比的大沙漠忽然心向往之了,好想到戈壁滩走一遭。可是,留在学校里搞了两年“文化大革命”,结果“毕业”了,分配口号是“面向工矿,面向农村,面向基层,面向边疆”。我就做着痴痴美梦,到边疆去,让自己的心胸更加宽阔些,身体更强健些,阅历更丰富些。
  当然,最后的答案是不可能的。   
 
 岑参的边塞诗,豪迈、激昂,丝毫没有悲切的情绪。边塞风光在他的笔下是那样的令人神往。我不知道,他这个从小就生活在中原的文弱书生,怎么能够身居极寒之地而喜之爱之,毫无埋怨情绪?
  天宝十三载(754)秋,岑参再度出塞,充任安西北庭节度使封常清的判官。他的前任姓武,岑参到任之后,军营置酒为卸任的武判官饯行,席间,岑参写下了他最杰出七言古诗《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
    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
    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
    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
    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
    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此诗开篇即狂飙惊起,先声夺人。以茫茫枯草骤然被吹折写出风力之强劲,来势之迅猛,预示天气马上就要变化。边地气候不像中原那样的温润,时间还只是八月,中原还没到“霜叶红如二月花”的深秋,这里却飘起了一场大雪。那雪花呵,好大好大,如千万棵梨树一夜都开花,白得耀眼。以春天妩媚的梨花写狂暴的风雪,如果不是妙手偶得,就是诗人苦心锤炼的警句。这使我想起晏殊《寓意》里“梨花院落溶溶月,柳絮池塘淡淡风”这优美妩媚的意境来。但“千树万树梨花开”给读者的感觉是特别的雄浑,而不是妩媚!这样写,遂使严寒带上了春意,娇美浸润了肃杀,使极寒冷的驻地也令人感到壮美神往。反映了作者热爱自然、热爱边塞的豪情。
  在艰难的环境里,将士们已经守卫了无数个日日夜夜。现在雪花飘飘,飞入帐幕,寒冷得连穿着狐裘盖着锦衾的将军也感到衣衫单薄了。简直无法将硬弓拉开,厚重的铠甲也害怕穿在身上。“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茫茫瀚海沙漠,长期不断的下雪,又不能融化,越积越厚,冻起来了,沙地与山岭连在一起,成了千尺雪岭、百丈冰山。
  可是,就在这样严酷的环境里,武判官要走了,这个真诚的朋友就要离开这里军营,回朝复命去了。人生的聚散离别都是缘,人一走,缘分也许就到此为止了。为了友谊,幕府中的同僚为他饯别。暂时沉浸在片刻的醉生梦死中,以后这样的机会以后很少有了。饮酒时,西域特有的各种乐器胡琴、琵琶、羌笛合在一起,奏出急促繁复的交响乐。
  千里搭凉棚,没有不散的筵席,宴会结束后,武判官要走了。众人走出营帐送他,尽管朔风狂啸,但鲜红的旗帜依然屹立在那里,它牢牢地插在冰封雪冻的沙土里!在白茫茫的天地间那点鲜红,更是分外艳丽,显示出不可屈服的意志!它昭告人们:不管怎样,我们的军队永远是最强大的。
  武判官在风雪中骑着马儿走了,越来越远,送行的将士们长久地立在那里,一直到望不见为止。“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不正如同李白的《送孟浩然之广陵》中的“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两句吗?送行者依依不舍之情,李诗喻为如东流
之水
,绵远悠长;这里喻成瀚海雪原上马蹄足迹,漫远无绝。高手下笔,自有不凡之妙着。
  杜确《岑嘉州诗集序》说,岑参的诗“每一篇绝笔,则人人传写,虽闾里士庶,戎夷蛮貊,莫不讽诵吟习焉”。他的边塞诗最可贵的一点,就是很少写甚至不写边塞的艰苦环境,他用乐观的笔调写边塞的雄浑辽阔,纵然荒凉无边,依旧给人一种壮美的感觉,给人奋发向上的鼓舞,使人对漫漫沙漠,“虽不能至,心向往之”!
  李白也有相关的诗多首。如《塞下曲》(其一),描写将士们在塞外险恶的环境里仍然坚持御敌,显示了一种昂扬乐观的爱国儿女的情怀:
    五月天山雪,无花只有寒。
    笛中闻折柳,春色未曾看。
    晓战随金鼓,宵眠抱玉鞍。
    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
时令已是五月,边塞依然一片苦寒。在内陆,这时应该是初夏时节,到处绿肥红瘦,生机盎然了。而这里山上依旧白雪皑皑,寒冷异常。整个世界,没有一片绿叶,没有一朵春花,连蛰起的小动物都没有。虽然有人吹起了《折杨柳》的曲调,但杨柳在哪里啊?反而惹起了将士们思念家乡的情绪。但是,既在边关,面临敌人的侵犯,就要怀着高度的警惕性,随时准备敌人来犯。所以,在这片黄沙埃漫的世界里,戍边的将士们不因为环境的艰险而怨天尤人,依然枕戈待旦,保持高度的警惕。早晨,号角一响,飞速上阵,随着进军的鼓点向敌人发起冲击,奋勇杀敌;晚上抱着马鞍打盹,枕戈待旦,丝毫不敢掉以轻心,严防敌人的偷袭。大家都渴望能够用自己的宝剑,杀死敌人的首领,还祖国人民的安宁!
  这种以环境之险恶写将士们的无畏英勇,采取的是反衬手法,以极苦环境写极强斗志,从而进一步衬托出将士们正义在手、真理在胸、誓死卫国的英勇气概。在报国立功和家乡难回的矛盾中,以大义为重,以身许国,从而为我们塑造了献身祖国而义无返顾的将士们的群雕。
  在今天,我们也不是常常听到看到有关戍守高原边疆的战士们在及其险恶的环境里,为了边塞的安宁,无数家庭的团圆的幸福日日夜夜地睁大了眼睛,哪怕是一丝一毫异常的动静也不放过的英雄事迹吗?正是这些战士们,牺牲了自己的幸福,筑成了无比坚固的钢铁长城!因此,读李白这首诗,我们感到格外真实,也分外感动!
 
 岑参的诗以乐语写了环境的艰苦,使读者感到将士们似乎把这样的环境当成一种享受,没有丝毫的怨语,反映了他们的乐观精神;李白诗里真实地描写了边地的苦寒,隐隐夹带着将士们心中的牢骚,但坚持守卫御敌,体现了强烈的爱国豪情。以上两种不同的写法,孰优孰劣?其实是殊途同归。人是感情的动物,每个人对他所居住的环境总有喜恶,对家乡和亲人的思念不可能没有,但责任,道义不随个人的感情变化而改变,义无返顾,这就难能可贵了!
  “晓战随金鼓,宵眠抱玉鞍”,细细咀嚼体会,这两句诗写得何等生动形象而又感人心肺!
  在诗歌创作里,有正衬,也有反衬,都属于艺术辩证法。正衬是水涨船高,反衬是山高月小。王夫之在《姜斋诗话》里说:“‘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以乐景写哀,以哀景写乐,一倍增其哀乐。”其实,只要用得恰到好处,两种手法不分轩轾。
   国家危难,挺身而出,这是人类最可宝贵的品德,这种品德,在漫长的封建社会里,不但男人具有,女人也有。许多爱国英雄,在祖国的文学走廊里不乏其例。例如人们熟知的《木兰辞》,就塑造了一个为保卫祖国而女扮男装,代父从军的巾帼英雄,传为千古佳话。但那时女子是不能参军作战的,那么,她们怎样为国作贡献呢?为了将士们安心坚守边塞,后方家人舍弃了亲人的团聚,积极送衣送物,支持前方将士。写得最漂亮动人的一首诗是李白的《子夜秋歌》:
    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
    秋风吹不尽,总是玉关情。
    何日平胡虏,良人罢远征。
肃飒的秋天既然到了,严寒的冬天还会远吗?唐代府兵制时不像现代那样,军人的衣食都由国家供给,他们极大部分是由家里提供。故每逢秋天来临,家里的女人总忙碌地为远方的亲人准备过冬的衣服。尤其是戍守边塞的军人夜里在外面站岗放哨,气候寒冷,特别需要厚实的冬衣。此诗就是写长安的军属们赶制军衣的情景。要知道,织布前必须把纱用面糊浆后才能织,而做衣服时要捣软才好穿。明白这一点,你就懂得了为什么古代诗词里常常有捣衣之事。
  长安的秋夜,在一片皎洁的月光下,妇女们好像是一齐约好的,大家都在忙碌地捣衣。她们这样急急忙忙,为谁赶做衣服呢?秋风越来越凉了,她们的心早就飞到了边塞的丈夫的身边。虽然平时总常常思量,但时令变换,严寒将临,这时就更加想念了。边塞早寒,他们站在哨位上站岗放哨,岂不寒冷?一到冬天,那就更不得了的寒冷,衣服穿少了,手脚都可能冻坏。于是她们就忙碌起来,赶着把衣服做好,捣软,熨平,缝得严严实实,让去边塞的兵士及早带走,早一些穿在他们身上。你看,这些是多么贤惠的女人啊!难道她们一点也不埋怨吗?难道她们不希望合家欢聚,享受天伦之乐吗?人心相同,她们也常常苦苦地思念亲人,盼望他们早些回家,但敌人不消灭,怎么回来!所以,他们现在最大的希望就是及早将敌人打垮,使他们再也不敢窥视中原。这样,天下所有的家庭都能够享受天伦之乐了。
  诗用朴素的语言,通过明丽的环境的描绘,刻画了一群深明大义,热爱亲人的妇女们的形象。如果没有她们为国家作出牺牲,将士
们会奋勇杀敌立功吗?
多年以后,白居易从这首诗里得到启发,写了一首《闻夜砧》,诗云:
    谁家思妇秋捣帛,月苦风凄杵声悲。
    八月九月正长夜,千声万声无了时。
    应到天明头尽白,一声添得一茎丝。
这首诗很直白浅露,写的就是思妇为远行的男人捣衣。李诗“长安一片月”,色彩很明丽纯净,白诗“月苦风凄杵声悲”,愁云惨雾,带着浓厚的怨艾和伤感;李诗“何日平胡虏,良人罢远征”,寄未来以希望;白诗“应到天明头尽白,一声添得一茎丝”,声声肠断。境界之高下,明眼人一眼就可以看出。
  假如有人对中国为什么几千年永远屹立在世界的东方心存疑问,那就好好地读一读这些诗吧。杜甫《新婚别》也塑造了一个舍弃个人幸福,鼓励丈夫勇敢杀敌的奇女子:
    兔丝附蓬麻,引蔓故不长。
    嫁女与征夫,不如弃路旁。
    结发为君妻,席不暖君床。
    暮婚晨告别,无乃太匆忙。
    君行虽不远,守边赴河阳。
    妾身未分明,何以拜姑嫜?
    父母养我时,日夜令我藏。
    生女有所归,鸡狗亦得将。
    君今往死地,沉痛迫中肠。
    誓欲随君去,形势反苍黄。
    勿为新婚念,努力事戎行!
    妇人在军中,兵气恐不扬。
    自嗟贫家女,久致罗襦裳。
    罗襦不复施,对君洗红妆。
    仰视百鸟飞,大小必双翔。
    人事多错迕,与君永相望!
  我读诗,总喜欢设身处地地去读,去想象。假如这样的情况降临在我们身上,我们该怎么办?请想想吧,结婚刚一夜,被子还没有睡热,夫妻之间还没有熟悉,丈夫就被征发去军营,作为妻子,情何以堪?我不知道在这样情况下离别,新婚夫妻是怎么想的——无论是那位从戎的丈夫,还是在家的妻子,我都无法给出完美的答案。杜甫的伟大,就在于能够真实地把握当时那些虽为普通百姓,却胸有正气的女性脉搏,不是靠空洞的说教,而是借具体生动的心里刻画,曲折三致意,非常深刻、细腻、形象地塑造了为国而甘心牺牲
“小
我”利益的女性形象!她是我国文学艺术画廊中不可多得的雕像!
  
全诗全部是叙述这个刚结婚的女性面对着新婚的丈夫的独白,描述了这个女子在丈夫临走前的整个心理过程。首先是怨恨:女人嫁给一个当兵的男人,还不如丢在路边。晚上结婚,床上的被子还没有睡暖,早晨你就告别,不是太匆忙了吗?虽然你的军营在河阳,离家不远,消息容易打听得到。但一般的新妇,都是“三日入厨下,洗手作羹汤”,我结婚才一夜,身份还没有明确,你就把我丢在家里,叫我怎样拜见你的父母?此时一曲。
  接着是一折,写她自怨自艾,责怪命运不好:我家里虽然穷困,但父母生我之后,爱如掌上明珠,日夜要我不要随便走出家门,然而,女孩子总要出嫁,即使是嫁给鸡狗也只好将就。现在你去的是战场,是你死我活之地啊,面对的是敌人的长枪利剑,一旦有三长两短,叫我怎么办呢?我实在不放心你走,多想跟随你去,但这样情况反而弄得更复杂了。啊,我怎么办呢,我怎么办呢!
  最后是昂扬奋发,如豹尾剪起。先是鼓励:你去吧,不要记挂我们刚刚结婚的甜蜜而心猿意马,踏踏实实地当个好兵,为保卫家国建功立业!我不是不愿意跟随你去,而是妇女在军营之中,让其他的兵士看到,士气会受到影响。再是决心:自己虽然是个贫家的女儿,但为了结婚,为了你,好不容易办了一套漂亮的衣服。现在你走了,我再穿给谁看呢?从今后,我再也不会穿这套丝绸的衣服了。现在,当着你的面,我洗去脸上的脂粉,今后也不再打扮。你走了,我又何必再画眉施粉!亲爱的,请放心地去吧。虽然人世间变化无穷,但你可以相信,我永远永远爱你,忠于你,忠于我们的婚姻!
  古代女人,不可能在外抛头露面,所以,她精心打扮的全部目的就是“为悦己者容”,如果“悦己者”——丈夫离家远行,这个女子如果还是浓妆艳抹,则遭众所物议。《诗经·卫风·伯兮》云:“自伯之东,首如飞蓬。岂无膏沐?谁适为容!”一个女子,丈夫久役不归,尽管家里有许多化妆品,但是,她再也不用了,哪怕头发像一堆蓬草那样乱也无所谓。这样的女人被人们看,大家都认为她是好女人。这种传统观点流传千年而不止。所以,老杜用那个女子以此后再也不化妆作为誓言,向丈夫表示自己的情怀。
  老杜的“三吏”“三别”,我最喜欢的就是这首。它写出了一个用生死不喻的爱情来鼓舞丈夫斗志的女性,也从侧面反映了人民对朝廷招募士兵去抗击叛军,收复两都的支持!正义的战争人民总是积极投入的。同时,从艺术上说,诗人为新娘子立言时,并没有无根据地将她的形象拔高,也没有平铺直叙,而是紧紧把握一个新婚的贤德女子面对突如其来的事件复杂的心理,依次把怨艾、矛盾、鼓励、誓言写来,很符合一个深明大义的女性的心理,惟妙惟肖,入木三分。可以想象,作为她的丈夫,听到这样的鼓励,这样的誓言,还会贪生怕死,裹足不前吗?
  女诗人陈玉兰写的《寄夫》也很令人感动。其夫王驾是有名的诗人,官至礼部员外郎。他的《社日》比较有名:
    鹅湖山下稻粱肥,豚栅鸡栖半掩扉。
    桑柘影斜春社散,家家扶得醉人归。
诗写春天祭祀土神的节日气象。“鹅湖山”这名字就令人悠然神往了,那一定是一个非常美丽非常可爱富庶之地,应该是在在山明水秀的南方农村里,一个丰衣足食的环境中。田里庄稼长得很好,丰收在望。村外风光是这样迷人,那么村内呢?到处是一片富庶的景象,猪满圈,鸡栖埘,鹅鸭成群,鱼虾满塘。正有了这样的条件,所以在春社那天,大家都欢聚在一起,纵酒庆祝过去的一年丰收,迎接新的更加有希望的一年。以至家家男人都喝得酩酊大醉,让家人扶着回家。整首诗,洋溢着快乐、热烈的情绪。
  王驾有没有从过军,我们不得而知。陈玉兰这首诗也不一定是写自己的经历,而是替普天下丈夫戍守边关的女人们说话,更可能是代天下丈夫从军的女子立言,把她们思念亲人担忧亲人的心理十分深刻而又具体地写了出来。深衷浅貌,词短情长,让人一唱三叹:
    夫戍边关妾在吴,西风吹妾妾忧夫。
    一行书信千行泪,寒到君边衣到无?
丈夫从军,戍守在遥远的边关,而自己独自留守在吴。“边关”与“吴”,相隔万里,空间距离多么遥远,故书信不通,消息全无也在情理之中。女人身子在此,魂梦却时时飞越关山,来到丈夫的身边,嘘寒问暖。晚秋时节,西风骤起,她就担忧起来:寒冷的冬天快要到了,夫君的衣服鞋帽不知道有没有穿烂,这样的气候,夜里值勤,他身上的衣服能御寒吗?她不放心极了。于是日夜忙碌,为男人缝制新衣。新衣服做好了,怎么送到边关呢?她焦急而无办法。正巧附近有人去那里,她高兴得很,可以把衣服请他捎带上了。在托带衣服的同时,她想应该给夫君写一封问安的信。可是,写什么好呢?离别几年,不知道有多少的话儿要说。女子一边写,一边流着眼泪。信写完了,心里还在担心:虽然托了行人,但路途遥远,不知道寒冷的冬天来临的时候,衣服能不能送到?她知道边塞冬天来得特别早,气温也格外低,雪花非常大,比江南吴地可寒冷得多啊!
  应该说这首诗是女诗人用眼泪和着墨写成的,她深深同情那些“军属”家庭中的妇女,对她们的忧虑与困难,感同身受。于是,从征夫家属托人送衣带信的言行中挖掘出那些贤淑女人心中最宝贵的情感,用极为朴素的语言,通过“妾”字的复沓运用,突出了女人的焦虑与担心。仿佛字字句句从“军属”的心底里流出,非常真实地描绘了普通百姓的相思挚爱之情。运用第一人称,使诗的感情更加真实,更容易打动读者的心灵。
  军人在前线,能够安心戍守边疆,需要家属的理解和支持,人们说,一个成功的男人后面都有一个伟大的女性,其实,每一个勇敢的军人背后都有一个坚强的女性!
初唐的沈佺期有《杂诗三首》,其三云:
    闻道黄龙戍。频年不解兵。
    可怜闺里月,长征汉家营。
    少妇今春意,良人昨夜情。
    谁能将旗鼓,一为取龙城?
  李白《北风行》把丈夫为国殉身的妻子极端悲哀的心情写得沉痛无比:
    烛龙栖寒门,光耀犹旦开。
    日月照之何不及此,唯有北风号怒天上来。
    燕山雪花大如席,片片吹落轩辕台。
    幽州思妇十二月,停歌罢笑双蛾摧。
    倚门望行人,念君长城苦寒良可哀。
    别时提剑救边去,遗此虎文金鞞靫。
    中有一又白羽箭,蜘蛛结网生尘埃。
    箭空在,人今战死不复回。
    不忍见此物,焚之已成灰。
    黄河捧土尚可塞,北风雨雪恨难裁。
这是一首乐府诗。王琦注:“鲍照有《北风行》,伤北风雨雪,行人不归,李白拟之而作。”李白的乐府诗,不满足因袭模仿,而能大胆创造,别出新意,被誉为“擅奇古今”。他的近一百五十首乐府诗,或“不与本辞为异”,但在艺术上高出前人;或对原作提炼、深化,熔铸出新的、寓意深刻的主题。《北风行》就属于这后一类。它从一个“伤北风雨雪,行人不归”的一般题材中,出神入化,点铁成金,开掘出控诉战争罪恶,同情人民痛苦的新主题,从而赋予比原作深刻得多的思想意义
  我不知道李白批判的究竟是什么样的战争。但是,在“燕山雪花大如席,片片吹落轩辕台”两句里,将无数百姓的无比沉痛的悲哀刻画得入木三分。
  张籍《征妇怨》是直接描写朝廷对匈奴发起的战争所形成的恶果:
    九月匈奴杀边将,汉军全没辽水上。
    万里无人收白骨,家家城下招魂葬。

 
   妇人依倚子与夫,同居贫贱身亦舒。
    夫死战场子在腹,妾身虽存如昼烛。
钱钟书先生在《谈艺录》里指出:“《征妇怨》云:‘夫死战场子在腹,妾身虽在如昼烛’,谓赘也,立譬极妙。《大般涅槃经·寿命品》第一云:“如以一掬水投于大海,燃一小灯助百千日。”《法苑珠林》卷六十一僧亡名《自诫》云:“一伎一能,日下孤灯。”这是什么意思?钱先生认为,这首诗的最后一句的比喻十分巧妙。把自己比成白天点燃的“蜡烛”,存在是完全是多余的,即“赘也”。丈夫死了,孩子尚在腹中,依靠谁呢?浩大世界,实在没有她能够依靠的亲人了。所以活着是多余的。
  在那个社会里,一个女人生活里有男人有儿女,能够这样,即使生活贫苦,地位低贱,也总算有了一个着落。将士们死在遥远的战场上,没有人为他们收尸埋葬,家人唯一能够做的就是在故乡高竖白幡,哭声哀哀,招引他们的亡魂归来。而诗里的这个妇女更是可悲,丈夫没有了,孩子还没有诞生,依靠谁呢?就像白天点蜡烛——完全多余,毫无意义。但是,如果为丈夫殉身,那肚子里的孩子不是也完了吗?孩子没有罪,而且他是丈夫留下的骨肉,怎么能够忍心让他与自己同赴黄泉呢?

       
 
  也许,有一些良心的将军会做做样子,举行一个追悼会,悼念牺牲的将士。这又怎么样呢?悼念之后,将军是急急邀功请赏,重新开始花天酒地的享乐。晚唐的曹松《己亥岁》云:
    泽国江山入战图,生民何计乐樵苏。
    凭君莫话封侯事,一将功成万骨枯。
此诗题下雨注:“僖宗广明元年。”唐僖宗时爆发了黄巢农民起义,朝廷进行大规模的镇压,战争广及大江南北,无数百姓流离失所,他们再也不能太太平平地在自己家乡的土地上、河流中砍柴打渔,过着粗茶淡饭然而安宁的穷困日子了。一方为了巩固政权,另一方为了夺取政权,双方将军们都拉夫征壮丁,让广大年轻人充当马前卒,以求得自己的穿紫着绯,腰缠玉带。广大老百姓或是家破人亡,或是流离失所,陷入无边的痛苦之中,如此的战争谁会欢迎呢?只有那些一心盼望拜爵封侯的将军才喜欢!他们的立功封侯无不以士兵的生命与鲜血为代价的。而且,“一将功成万骨枯”,代价又是何等的巨大啊!
  渴望和平,过安宁的生活,是普天下老百姓最普遍的愿望!

 
   唐玄宗晚年昏庸糊涂,早已失去了明君应有的虚心纳谏之风,一味沉醉于声色之中,将国家大事尽交给李林甫、杨国忠,边防交给安禄山、哥舒翰;对朝廷忠贞之士的进谏置若罔闻,甚至随意贬斥贤臣,这使许多忠臣良将看在眼里而又无可奈何。李白一心为国建立不朽功勋,苦无机会,头上又没有乌纱,虽对现状忧心忡忡,却无回天之力,于是,他写了《远别离》,隐含对现实形势的无限担忧:
    远别离,古有皇英之二女,乃在洞庭之南,潇湘之浦。
    海水直下万里深,谁人不言此离苦?
    日惨惨兮云冥冥,猩猩啼烟兮鬼啸雨。
    我纵言之将何补?
    皇穹窃恐不照余之忠诚,雷凭凭兮欲吼怒。
    尧舜当之亦禅禹。君失臣兮龙为鱼,权归臣兮鼠变虎。
    或云尧幽囚,舜野死。
    九疑联绵皆相似,重瞳孤坟竟何是?
    帝子泣兮绿云间,随风波兮去无还。
    恸哭兮远望,见苍梧之深山。
    苍梧山崩湘水绝,竹上之泪乃可灭。
传说帝尧将两个女儿娥皇、女英嫁给舜。舜为帝后南巡,死于苍梧之野。二妃追寻舜而溺于湘江,其神游洞庭之渊,出入潇湘之浦,泪水斑斑,染在青青翠竹之上,竹子遂命名为湘妃竹。毛泽东有句云“斑竹一枝千滴泪,红霞万朵百重衣”即从这传说而来。
  诗人南游,来到潇湘一带,每当看到那滔滔北流的潇湘之水,浩淼无际的洞庭,仿佛眼前出现了那两位帝子的绰约身影,也许,她们至今还常常出没在那里,追寻舜的踪迹。世界上有谁不知道生离死别之苦呢!面前,白日惨淡,已经没有了它的灿烂光芒;天晦云低,世界非常的昏暗。猿猴及猩猩在茫茫烟雨中发出凄厉的叫声,鬼魅似乎也是那样的猖狂,呼风唤雨,为所欲为。这样的环境,这样的景色,我又有什么办法,纵然振臂高呼,又有何用?
  
“日惨惨兮云冥冥”难道不是说玄宗年老昏愦糊涂而造成政局混乱、朝廷昏暗吗?“猩猩啼烟兮鬼啸雨”岂不是讽刺李林甫、杨国忠,安禄山之类群魔乱舞吗?如果不这样解释,“我纵言之将何补”的感叹来自何方?诗人无一官半职,根本没有机会向皇帝进谏,即使在诗里写了,又何补于世,有谁敢将诗传到玄宗耳朵里?纵然传到了他的耳朵里,他能深刻反省及时改弦更张吗!自古以来,忠奸难辨,当局者迷,总以为站在自己身边,经常说好话的是忠臣,而在自己面前总是批评这不好那不好的人并不是良臣。这样,朝廷就弄得“日惨惨”、“云冥冥”,世界也变得一片阴暗了。
  因此,诗人感到伤心:我并不是骨头软,而是知道自己不能让皇帝听得进意见。皇天也不能鉴察我的一片丹心,以为我搬弄是非,危言耸听。你听,天上雷声阵阵,似乎在发出怒吼,警告我呢。可是,皇天啊,您知道吗?君王宠用佞臣,就会大权旁落,最后即使是尧也要禅舜,舜也要禅禹。自己失去权威,从帝座上滚下来,象横行蓝天的巨龙化为可怜的任人宰割的鱼虾;而窃取大权的奸臣贼子,一下子从老鼠变为猛虎,神气活现,为所欲为。       
  
这话并不耸人听闻,在远古典籍中也有尧被秘密囚禁,舜野死蛮荒的记载。他们的悲剧,最主要的原因都是失去了权力。九疑山峰联绵相接,究竟哪里是舜的葬身之地呢?舜实在死得暧昧,死得凄凉极了!他的娥皇、女英二位妃子,徒然在如云翠竹中哀哀哭泣,哭声随风远去,渺无踪影。只留下斑斑翠竹,记录下她们的刻骨悲伤。也许,到某一天,苍梧山为之而崩倒,湘水也为之而不流,湘妃竹上的斑斑泪痕才有可能消失!
  “我纵言之将何补”明确告诉读者,这首诗是写自己心中对现实的忧虑。元代萧士赟认为:“太白熟观时事,欲言则惧祸及己,不得已而形之诗,聊以致其爱君忧国之志。所谓皇英之事,特借指耳。”(转引自瞿蜕园、朱金城《李白集校注》)李白之所以要大谈尧舜之事,是强调君主一旦大权旁落,纵然圣哲也难保社稷妻小。后来的安史之乱及引发的马嵬事变,印证了他的先见之明。
  这首诗采用楚歌和骚体的手法,句子长短错落不齐,语言吞吐含蓄,若断若续、似断实连,构成深邃婉曲的艺术意境,具有迥异一般的艺术魅力。范梈说:“此篇最有楚人风。所贵乎楚言者,断如复断,乱如复乱,而辞意反复行于其间者,实未尝断而乱也;使人一唱三叹,而有遗音。”确是知音之论。
  杜甫一辈子不是个决定政策的官儿,但他最蔑视那些在国家危难关头醉生梦死的权要!尤其是那些一旦手握大权,就耀武扬威,作威作福的芝麻官儿。成都有个花敬定,只是成都尹崔光远手下一个小小的部将而已,却因平叛有功便居功自傲,骄恣不法,放纵士卒劫掠民财;自己僭用天子音乐,疯狂享受。老杜他看不惯了,写了首《赠花卿》狠狠地讽刺了他一顿:
    锦城丝管日纷纷,半入江风半入云。
    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能得几回闻。
这首绝句,表面上赞扬这位花卿府上音乐的美妙,实际上嘲讽其擅自用天子礼乐,祸将及身,劝其及早回头。当时,安史之乱虽已平息,但各地藩镇割据状态愈演愈烈,巴蜀一带吐蕃不时入侵,身居其位当为君分忧,绝不应该纵欲享受;尤其是一个将军,必须时刻保持高度警惕,守好国家疆土,严防敌人的进犯,岂能花天酒地,一味享乐?这位花敬定读了此诗后,不知有何感想?
  我把这诗说得更刻薄些:你花敬定既然喜欢欣赏这种人间无,天上有的音乐,那你为什么不上天啊?何必苦苦地恋着人世!也许,你在人间的时间不会很长了!
  老杜很善于骂人,而且骂人不见痕迹。如“尔曹身与名俱灭,不废江河万古流”,对那些嘲笑初唐四杰的人骂得多么的巧妙,多么的痛快!我想,这首《赠花卿》也应该作如是观。
  一个爱国志士每当国家危亡关头,总会时时想到当时的形势,想到那些独揽朝纲手握权柄玩弄权术之徒醉生梦死,想到一些民众贪图享受,精神麻木,总是痛彻心肺。杜牧的《泊秦淮》就是首切中时弊之作:
    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此诗被后人称为绝唱,是七绝圣品。作者杜牧本就有宰相之才,辛文房的《唐才子传》说:“牧刚直有奇节,不为龊龊小谨,敢论列大事,指陈利病尤切。兵法戎机,平昔尽意。”早年作《阿房宫赋》,批判朝廷大起宫室,广声色而不知民间疾苦,是亡国之险兆。为当时主考所击节赞赏,一时洛阳纸贵。
  诗人去金陵,夜色笼罩之下,清冷的河面上弥漫着一层薄薄的雾。船停泊在河边,正好靠近酒家。一排排的的歌馆楼台里,传来阵阵的歌声,好像春天的花园里不时地飘来阵阵花香。啊,原来是那些酒家里的歌女正在唱着《玉树后庭花》,歌声宛转悠扬,飘扬这这一片宁静的天空里,似乎要把整个天地都笼罩了。疲劳的诗人听到这样的歌声,马上如梦方醒:《玉树后庭花》本是南朝王国之君陈叔宝与后妃们享乐的靡靡之音啊!
  陈后主陈叔宝,他当南朝陈的皇帝,流连歌舞,填词弄曲,在脂粉堆里逍遥,遂使臣民均贪图安逸,追求享乐。而北边的隋文帝却任贤纳谏,减轻赋税,整饬军纪,加强战备,随时准备攻下陈国这个江南富饶之地。,在这样情况下,陈后主还在傻乐呢。他有一个宠妃张丽华,发长七尺,光可鉴人,眉目如画,还才辩敏锐,记忆力过人,“人间有一言一事,辄先知之。”如此才貌双全,陈后主视为至宝,以至临朝百官启奏国事,他还常常将张丽华放在膝上,同决天下大事。张丽华因此权倾后宫,炙手可热。张丽华为陈后主生下了一个儿子,立即立为太子。要说痴情,未必,陈后主建临春、结绮、望仙三阁,专供张丽华和孔贵嫔居住。高耸入云,其窗牖栏槛,都以沉香檀木来做,极尽奢华,宛如人间仙境。他常把一帮文臣学士召进宫来,饮酒赋诗,征歌逐色,自夕达旦。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从军行七首》 王昌龄(唐)
50首边塞诗,让你看看古代边塞战争的残酷,跟军民生活和自然风光
唐诗里的情:千秋家国梦(中)
王昌龄的边塞诗《从军行》七首,道尽边关将士种种,让人瞬间回到那个烽火连营的时代!
[高考语文诗歌鉴赏]边塞诗歌
一座玉门关,半部河西史:高度浓缩边关情结的8首边塞诗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