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题画诗100首

画生命(石林先生)清竹赋100首

画生命(石林先生)清竹赋100首,泥土先有节,长成始知乃虚心。抱日刚吻三分叶,老杆照天见英君。5烟竹:清霭朦胧落轻魂,长影婆娑觅玉身。总觉一阵惊风过,始见半竿荐清君。6怒竹:奔雷炸

1风竹:迎风劲舞影婆娑,挽日挎月叶疏落。摇动风雷杆冲天,留得清名称君格。

2心竹:丝竹空倚满天月,夜寂魂可送风行。今宵横折半截杆,断吹思绪寄故朋。

3夜竹:魂行叶吹竹,月白影弄风。酣然长月色,仰俯亦风情。

4晴竹:未出泥土先有节,长成始知乃虚心。抱日刚吻三分叶,老杆照天见英君。

5烟竹:清霭朦胧落轻魂,长影婆娑觅玉身。总觉一阵惊风过,始见半竿荐清君。

6怒竹:奔雷炸起阴雳天,老竹怒扫狂风颠。鸣梢嘶吼铁叶奋,化作钢镖击凶顽。

7(恶竹)顺风摆荡心已堑,鞭植土泥笋著尖。质枯尚使哔乔木,镂竹何又张万杆。

8雪竹:晶天银地客,修芊玉叶人。余栽百竿秀,印雪蕴清韵。

9愁竹:秋风劲扫残竹横,朱颜渐老事半成。几敢吻日抱月心,剑胆琴心借谁雄?

10雨竹:庚日八月淋漓天,垂叶渐老风自残。箫竹暧昧空声志,忘忧草识碧云竿。

11金竹:物华蕴积日月成,金竹天宝造物生。拔节声脆节节高,玉碧金炽载恢弘。

12罗汉竹:生就陂陀身,铁骨菩提心。节高质清奇,志宏世人钦

13斑竹:玉竹似曾挺千载,风雕雨琢留史痕。枝枝有泪啼尘世,节节含心恋故人.
芳华增年莫谓老,玉龄添斑依旧新。笑指清竹谈君子,点点斑斑亦清芬。

14紫竹:紫气蕴发铁骨质,一篇云旎载潇湘。谈指休发平常语,浩然九曲顷辉煌。
15问竹:竹有高志为谁栽,西庭廊下月影白。借请君子描倩影,谁人携斯仙客来。

16思竹:紫箫横陈老客远,绿柳潭前画棋闲。斯年竹清碧波静,老夫怀月待人还。

17满江红-----颂竹:绿竹潭影,荡尽人间春一色。清雅绝,多少仙客纷纷攀撅。
纵然生为风流种,身未出土先有节。笑岁暮犹放清芬气,花如血。踏炎暑,
吟冰雪。抱顽石,筛明月。恰菊兰君子,松梅豪杰。不为浮名欺尘世,唯留
清气写史节。更铮铮铁骨作歌管,凌霄阙。

18哀竹:未识四季春何绿,风刀剑雪忍相欺。弯弓射月哀心怒,洞箫音嘶吼声急。
铁叶疾刺风花落,钢鞭冷扫雪凌低。看似枝弯叶梢折,老骨未损杆犹立。

19喜竹:谁家玉廊迎风载,绿枝温馨抱雪来。庚年二月惊春日,喜鹊临庭紫气开。

20爱竹:板桥曾写清风竹,我欲临池作爱株。将雪和起碧玉色,擎笔朝天画玉图。

21歌竹:清风吹管奏天音,晚月无声冷敲金。载雪载雨听天籁,竹歌平安年年春。

22笙竹:琴心未老竹自青,歌管邀月凭添声。神女闻音当空舞,莲花座前庆生平。

23醉竹:枝醉叶舞看箫湘,梦里依稀邀月唱。玉宫笙歌樽杯闪,竹沥国里酿酒浆。

24夏竹: 苦夏有竹自风凉,炎日来风赖箫湘。碧潭枝影清波绿,晚月照竿白如霜。

25琴竹:弦丝才弄天音起,竹枝稍动风声弥。听月何需邀玉兔,青竹一枝雷音密。

26月竹;月白清辉竹枝动,一样清风驻兰亭。擎笔画成共神鉴,赖有清枝到月宫。

27篁竹:埋藏泥土蕴节久,出世浑然满清气。倚风扬起凌云志,借月照得星辰起。
幼节有骨彰日月,童心虚开通天地。它年骤成冲霄杆,顶天立地为君倚。

28情竹:百缕清魂追春梦,一庭月影荡清华。竹君送得春风至,月娥常思到我家。

29贡竹:一身俭敛为谁修,玉庭华栋觅清影。为君栽得东风暖,未识紫竹嫁华荣。

30迷竹:有诗无稿空赋竹,旷野迷踪走沙洲。问君神通悟化外,竹心已空身枉修。

31清竹:旷袖舒展襟怀天,一曲青竹载庭前。自幼效得凌云志,几许清白嫁人间。

32冬竹:暖冬一枝青竹栽,效法松梅斗寒来。迎风啸吼雪暖枝,凌霜唱吟月影白。
寒庭阶冷为斯暖,玉池水冻因尔开。嫣然雷动春乍起,又护紫气到兰台。

33狂竹:天雷炸起怒风吼,嘶竹癫狂魂魄抖。挽刀扬起剑眉树,狙杀恶世众小丑。

34画竹:紫燕刚掠玉堂帘,忽闻惊香漫溢出。不是幽兰移芳步,全赖中庭画清竹。

35画竹之二:玉庭芬芳清气氤,轻移莲步到画台。纤手绘出箫湘绿,紫竹依月满阶栽。

36笑竹:一杆冲天荡清风,时有箜篌作长吟。不知何方佳音至,笑倒天竹无二人。

37彩虹竹:雷掩电隐赤练成,犹有高竹当空横。博采灵华染七色,佛光普照济众生。

38灵竹:光移风精动,竹影摇清魂。当空耸立直,清气满乾坤。

39华竹:玉碧辉煌华发天,紫堂燕呢庭宁贤。修竹玉立冠荣绿,戴日载月君致远。

40山竹:松涛竹木秀,野栽植山林。一样清风质,烟环竹叶新。
41佛竹:慧根本为极乐身,隐入凡尘渡众生。清风一阵佛陀现,万杆金竹照环中。

42墨竹:舒怀纳气畅襟胸,临池挥毫画清风。素签宝色濡酣笔,碧天青云渲彩虹。
月影横斜枝叶动,晓烟弥漫铁杆雄。剪来一枝竹木秀,墨气未干惊环中。

43审竹:铁叶未销枝杆雄,问君何时动春风。七月七日银河界,谁划楚汉两地争。

44傲竹;我作弓弦射弯月,后羿应愧留圆日。铁叶为箭竿为弓,自成一格写竹志。

45瘦竹;风销雷磨铁杆身,骨焦皮瘦枝犹韧。乾坤不老人还健,清竹随瘦志自贞。

46客竹;竹栽北地为异客,神浸魄冷铁骨格。鞭根延长朝南发,异志心存报家国。

47逸竹: 幽谷兰为伴,茅舍青竹家。闲来谈琴棋,绿塘钓金蛙。

48春竹:鹅黄柳绿燕归春,青笋破土桃花新。翠竹吹管笙歌亮,华发大地又一春。

49隐竹:山野绿林外,鹤风紫竹前。纶巾操古琴,羽扇摇圣贤。
勤居种青笋,闲耕拂诗仙。出世谷为家,放歌酒月圆。

50寒竹:客栽北地亦风发,叶繁枝茂泛春华。本为南国潇湘竹,嫁与寒乡斗雪花。

51晓竹:月华初照紫竹低,露霭轻朦柳色迷。夜闻风磨枝叶动,蝉鸣声中月归西。

52露竹:风轻低露枝叶华,鹅黄柳绿翠竹发。光照碧珠魂随动,月筛靓影任横斜。
53忆竹:东风不尽枝叶扬,西月浅洒青竹长。南廊斜影横竖挂,北堤黄笛唱箫湘。

54痴竹:青枝绿叶铅华女,西厢廊下月影迷。竹梢漫舞情思乱,千片痴影叹迷离。

55探竹:月影偷窥竹枝羞,绿叶斜探离魄游。借得清风试芳魂,可倚君子解斯惆?

56野竹: 山月归西野风嘶,乱竹修芊横斜刺。天生狂傲不君立,常指日月放长姿。

57拜竹:长风吹魂到君前,揖拜竹仙问迷蹯,朗日可曾试鸿志,方家教正颂慧禅。

58玩竹:轻魂离乱半魄游,羞竹蹉跎秀叶揉。长诗歌破清风稚,挽刀修成小王侯。
59铁竹:骨销铁瘦筋如钢,鞭稍横扫疾风摇。老杆照月竹影乱,雨涤离魂雷声啸。

60瘦竹:漆筋墨体形似枯,弯杆射叶风声突。骨瘦质坚新篁老,蓬勃生发照今古。
61慧竹:东风歌罢慧丝长,竹雨涤新芳魂亮。举竿吐叶皆智慧,随风指向惠八方。

62哭竹:冷竿叶垂雨,寒雷抱闪鸣。故人西岸远,拾泣送月东。

63赞竹:铮铮铁骨抱心虚,质韧寒筋清气存。一身正直植天地,万屡纤叶护环尘。

64赏竹:闲来偷酒饮青竹,看花醉眼金风度。但觉一屡清气来,身处仙台心旷古。

65岁竹:我嘱东风才报春,癸未喜送迎甲申。猴年吉祥爆竹脆,万事如意来财神。

66苦竹:磐石欲盖顶,只身绕苦藤。看似茂林里,何处觅春风。
方竹本无意,苦叶却无情。绿林埋古气,长志修何能。

67葬竹:新簧浅老骨已瘦,历尽苦难花始开。纵然火艳照天地,绿林清气为谁埋。

68养竹:尘俗凡间客,避谷养清幽。学种十年竹,入世论诸侯。

69富竹:万里云烟十亩竹,家有丛竹不为穷。我欲养志效清风,尘世不老智慧恒。

70禅竹:一缕清气化竹魂,菩提心镜本无身。绿竹成禅清香远,悟到化处既佛心。

71旱竹:天高日朗燥竹热,梢老杆黄焦风谴。苦夏有志磨新叶,岁短常误英雄天。

72宝竹:皇天高耸载英物,万里河山织锦绣。时成瑰宝抱神力,我画我竹向天吼。

73甜竹:吟露抱玉磨珠环,翠碧妆魂香吻甜。洒笑一声长天去,湘竹何处找君还。

74恋竹:万里河山清风许,天高云游朗日走。山竹不知春风恋,别栽虚心到天头。

75傲竹:自得清风美名扬,君子风度不群傍。不敢一日冲天去,一节一节虚心长。

76评竹:傲骨生铁不群傍,虚心著节戴月长。自成清风养君格,写满春秋花始放。
77孕竹:春风嫁与竹,山月照春秋。昨日刚送喜,清风遍神州。

78卖竹:我家蓄竹养清久,日积月华始成酬。吉日选出卖银客,放与神州共春秋。

79文竹:文人养竹蓄清风,借得君格造志成。有月照起倩影秀,长护萧湘作丹青。

80判竹:商甲有银怀珠玉,官宦修志争君侯。文人蓄竹养清风,将军报国写春秋。

81甜竹:春风护绿浅塘清,箭叶清馨染碧痕。晨露点滴侵芳绿,竹沥轻溢甜醉人。
雾里刚蒙萧湘枝,烟中始染翠篁针。折出纤梢编花语,寄送爱朋一片心。

82功竹:十年智慧才修成,挥剑斩棘业初宏。皇天有志造伟业,江山代有人夺功。

83凡竹:出自天台未修成,篁竹初入小成经。肉体凡身造浅业,百年树人禅心清。

84青竹:少年初经青竹志,一样清纯同虚心。早磨身胆强励行,苦年有期时成金。

85翠竹:雷鸣春动金节发,雨涤青笋破土芽。清风织绿翠叶碧,新竹初成琴心华。
86淡竹:清风天恬淡,净水佛化成。禅心道修真,竹魂淡泊生。
87毛竹:春风乍绿萧湘南,水岸毛竹嫩叶浅。渔乡三月桃花雨,长竹成林杆冲天。

88玉竹:碧杆绿枝翠竹叶,温润有泽靓萧湘。折成玉管吹天籁,清芬氤氲随音长。

89瑞竹:祥雪降瑞竹枝鲜,仰俯揖天祈丰年。家植翠竹种祥瑞,清气氲庭紫气盘。

90水竹:一池天水绿竹环,月露轻洒翠叶恬。泓波荡起姿舞影,漫沁清芳到庭园。

92雅竹:竹影弄月春枝刚,叶里吐翠冷气香。梦入瑶台邀诗画,清韵暗融雅音长。

93星竹:漫天星云斗清辉,金竹离影叶乱飞。仰天向月邀北斗,拟以智慧对星睿。

94王竹:北海蛟龙南山仙,星斗有光月生辉。竹林生海蕴仙神,孕育星月王智慧。

95挽竹:俊士相觑隆中对,鸿客比座天下计。清风一曲同相勉,携手同济共智慧。

96论竹:清风抱志月光明,虚心若怀君子风。未出泥土先有节,香韵潇洒诗魂生。

97护竹:石谷觅径走幽鹿,画马试途欲狂奔。叶荫护凉驱炎热,清气氤氲赖竹林。

98活竹:百竹图赋诗将成,正气渐养志欲工。活林绿竹植成片,众志一举共成城。

99编竹:竹成正气举浩然,余编诚著曰诗前。吾辈尚使效清志,国兴民乐佛生缘。

100百竹图清风吹动旌旗举,绿营兵马潮涌起。山舞玉竹林涛吼,莺歌瑞鸟鹤鸣急。
 
画生命(石林先生)逸菊园---题画诗100首 

画生命(石林先生)逸菊园---题画诗100首,逸菊园丁再写。2种菊:桑屋麻袍闲耕棋,画盘香色种菊畸。借取花神清逸格,学做散仙栽琴曲。3风菊:秋风送爽野菊香,月精离宫花影长。东篱沽外金馨
 
1念奴娇--香菊:金黄片片,秋思凝,幽然香韵妙绝。旷古精魂飘逸客,艳动九州仙阙。
香菊入梦,洁心如雪,灵空体轻悟觉。混沌世界,荡开崭新一阶。
仰指广寒宫去,却柔光亚水,仙逸超界。细雨流趣,涤玉姿,流香出韵意切。
风洒绿叶,露凝花黄动,弄尽情劫。顿然长吟,逸菊园丁再写。

2种菊:桑屋麻袍闲耕棋,画盘香色种菊畸。借取花神清逸格,学做散仙栽琴曲。

3风菊:秋风送爽野菊香,月精离宫花影长。东篱沽外金馨动,清逸随音到蝉房。

4清菊:昨夜蝉鸣秋声急,黄菊片片绿叶犁。金甲纷纷流香色,清韵袭人纤姿绮。

5露菊:细露挂叶涤芳魂,脂鲜玉滑放香馨。尔怀九月金秋日,一露一滴收声深。

6逸菊:东篱摇风隐逸仙,香菊论棋划耕田。出世浅分经天策,旋途粗括鼎地篇。
华南笑挥堤前鹤,澳港洒谈归水帆。落琴弦外信天赖,香送南国报君前。

7采菊:草堂禾锄引棋局,采集黄花谢琴笛。鹤鹿养秋酿陈谷,老写春秋织金菊。

8老菊:菊黄花老一片金,凭借秋风种天心。艳霞光炽洗暮香,明月星辉照晚贞。
凉露清蕴护荣绿,爽气冷凝助焕神。高岭为屋唱华夏,野篱塘畔共檄文。

9甜菊:金蜂勤工采拮忙,花黄香密育琼浆。种植智慧酿生活,中华大地放金光。

10供菊:长香三揖供香菊,晚秋数金片片吉。清神酬世人心正,古月常照今人仪。

11古菊:娲皇指生黄菊身,清魂传香古枝神。老篱山屋三千年,铸就仙体万世贞。

12大理菊:风华绝代大理菊,九月苍山显绮丽。洱海有情深千尺,三月街女比花弥。

13响菊:秋高星辉清,蝈鸣菊黄声。棋横柴栅静,耕锄进粮厅。

14朗菊:古韵仙姿菊绮丽,香逸出色身高洁。沁染黄华造异格,朗天九月写琴曲。

15墨菊:宝墨辉灿显珠光,仙逸别样宝华长。碧菊闺色天铸韵,暗出华贵富嫁娘。

16铁菊:铁菊生辉光和灿,一样风流到日边。裁剪秋风问公堂,菊格天心照旗前。

17秋菊:秋风惨烈霜如枪,铁叶销磨菊管黄。半老残志神未死,展心报月犹自强。

18凉菊:万里东风月朗天,凉菊格新玉体鲜。谨为细雨揉软肌,便将芳魂系云边。

19造菊:顶礼膜拜修仙菊,移雪揉月填玉肌。造成冰清高洁格,换取公堂狄青躯。

20酿菊:常闻曲香菊花白,醉仙诗韵自斟来。梦卧龙岗酿新菊。一诗一酒远香开。

21思菊:晚秋一曲长相思,家国两事归梦迟。适才游子说乡客,借请菊香传心事。

22判菊:菊生正气植公堂,抱日吻心铁律钢。宅心惠质出浩然,冰肌玉骨惠风长。

23红菊:金风乍起秋初澜,花红遍金耕镰天。香菊喜作红日赋,碧叶犁成绿云篇。
清韵不改赤心动,芳格早定智慧潜。抛却两袖垂金梦,化作红风遍野岚。

24神菊:菩提树下菊花白,神沁芳体精华开。张风抑压署魔消,扬花弹制瘟神栽。

25野菊:绿谷紫林外,山川毓秀边。野栽山菊秀,放花冷香艳。

26月菊:月影独怜黄花瘦,萧湘窗照冷香稠。带送君子帘外月,一片香菊寄金秋。

27醒菊:月华初照柴栅低,菊影醉挂顽石倚。草舍拢棋谈经纬,鸡唱天时东方黎。

28雅菊:彩蝶翩飞菊影舞,燕呢帘低泉流突。后庭小筑台前诗,香风扑面古文朴。

29摘菊:爽风晚吹菊花谷,胡女采英路漫舞。尚使不老嫁蛮菊,日日抱香胜舔犊。

30梦菊:偶成香梦觅纤魂,菊英芬芳洗玉身。醒来觉雨细无声,贤契枕边乳儿亲。

32相思菊:百里传香几分秋,相思到梦别离惆。鱼雁分书送菊情,月移星换人依旧?

33雏菊:采集天华孕秋风,黄华未出菊米清。雏菊叶碧犁日月,幼志刚分抱石铭

34戏菊:彩蝶纷飞菊影乱,花心初点香馨绵。弄蝶传粉西厢情,羞菊暗孕秋子延。

35弄菊:东边明月西边日,菊影邀辉两边情。可知天暮夜将近?青春流逝老嫌憎。

36朴菊:村妮未嫁黄华女,几分清丽得天然。香菊野篱朴天地,造就山河毓秀篇。

37寒菊:秋露凝霜凉如冰,瘦菊肌冷花色凝。老篱旧屋冻糠骨,饥餐劳顿寒隆冬。

38傲菊:菊香何敢春日开,兰花占尽雅韵栽。我以我格写秋色,黄金烂漫紫气来。

39银菊:蝉鸣蛐和秋风清,月白露轻银菊明。借重药典谈花色,时珍荐尔济世众。

40金菊:紫管金针白露菊,黄华初动半天曲。笙歌邀舞月光静,遍野黄金遍野犁。

41嫁菊:晨曦光丈万里风,田菊嫁色初染成。光色和灿金馨动,嫁与东风不老情。

42山菊:山光出色野菊香,晓雾初蒙露生光。明芝摇翠碧萝黛,君情借菊江山长。

43雾菊:昆山不见松涛静,十里菊岭香漫成。雾里看花光影闪,山迷菊迷人觅踪。

44栽菊:万顷良菊百亩棚,人工植株菊育种。本为仙品济世界,药价数金解贫穷。

45烈菊:冷霜摧枝烈菊黄,张胆斗风苦雨香。秋声长歌花灿烂,抱天高吟日辉煌。

46哭菊:老菊临秋冷月哀,衰香落空冻雪埋。枯叶纷飞落华雨,谁释斯年栽云怀?

47劲菊:菊魂禅涨凌云风,数重薄山疑见胆。清气磅礴风云颂,一派烟霞欲蹬天。

48诗菊:何处诗客醉顽石,一片菊香吟风流。长萧歌去撩风舞,挥题云迹载春秋。

49孝菊:昨夜黄花一时雨,落英纷纷逼秋凉。家母采山贪恋晚,可曾篓满早归乡?

50歌菊:千山抱红日 万水拂碧霞。一路菊歌声,风流到田家。

51禅菊:大江东去觉路壮,黄华飞处知秋深。放歌天地声震野,踏霜行去人却真。

52情菊:东堤塘中月,西庭廊下影。香菊觅秋风,黄华不老情。

53盼菊:天音祭起雷声密,秋水荡波船行急。别时离岸菊未老,相思如雨绵绵期。

54忧菊:香篱茅舍菊花秋,叶碧花黄性格幽。最老不过相思梦,好叫黄华多个愁。

55惜菊:寒潭雁影几分秋,光影轻掠惊心头。转瞬几载人将老,借寄菊花说岁畴

56幻菊:数重云山疑见胆,一片烟菊欲蹬天。何处诗客醉顽石,梦里依稀入云烟。

57畅菊:万丛花树藏秋色,一曲云路载风情。香菊常笑鸟娇啼,嫩黄炸开金风鸣。

58瘦菊:秋雨凄苦觉菊瘦,开阳门庭羞黄老。低处朱门装篷壁,僚养凡身待曲高。

59田菊:秋田禾黄新菊香,金风绿抚小业忙。织耕棋局谈胜负,收篱归锄修菊乡。

60武菊:烈菊弥香文武枪,硝烟弥漫老战场。吟诗唱做江山绿,笔楝杀出菊公堂。

61文菊:萧湘琴韵文菊庄,赖有诗客引凤唱。名士潇洒吟风流,高台萦梦秋风香。

62玩菊:绿萧歌去玩春路,秋色织黄花弄影。一曲香馨小妹诗,留题公子两度情。

63仙菊:绿云深处歌凤台,半空仙音飘菊香。摘露洒酒题云迹,留醉诗仙添新觞。

64乡菊:乡女秀仪菊花憨,借月分得清格轩。野篱草舍寄纯朴,土音俚语自天然。

屋里新锅煮素菜,田间笨锄助耕镰。古国真风朴天地,民心自然平和天。

65岁菊:凌空月华千层玉,护篱菊魂万重金。清辉芳魂共长秋,岁磨老情写古今。

66芽菊:草菊破土芽先黄,暗孕地灵宝华光。若非它日清逸色,谁信瘦菊从此香。

67说菊:百菊悠悠满园秋,风华怒放染九洲。谁人不识四君子,黄花称逸残苜羞。

68苦菊:苦日渐落吴山暮,风急月伶楚天秋。野篱老菊残叶瘦,香魂飘零离人愁。

69药菊:万亩银菊如雪白,药农耕犁入云海。莽莽仙谷山岚起,扁鹊临风踏月来。

70奇菊:数重云山菊岭彩,一派烟霞香入怀。何处诗客醉顽石 谁家君子傲群才。

71惜菊:月桥西下梦菊东,晓雾初开冷香凝。昨夜时惊黄花雨,残香淡遗秋色空。

72憾菊:一帘锦绣凭诗静,万卷辉煌借日雄。尚使无菊谈秋色,空遗枫红憾清风。

73妆菊:娇小玲珑秀姿憨,玉女割月羞开镰。细丝纤指绣菊脂,划开清风妆翠莲。
(注:中国古代女子婚期用丝线绞去脸上汗毛,名曰开脸)

74草菊:香菊一枝千层金,寒霜百重万里秋。草华有识磨旧志,唤取金风护神州。

75憨菊:山菊清新幼格轩,一样清风护翠岚。华态尽敛荐纯慧,憨姿朴秀得天然。

76 公菊:天朗气清菊公堂,日华出东佛生光。冰壶秋月清逸色,民心国格日月长。

77信菊:绿塘雁鸣菊花秋,爽风一路高天游。白云边陲正碧色,乡党寄书共丰收。

78恋菊:残夜花香月满楼,高台筑菊梦千秋。晓来谁染霜林醉,黄华相宜炫风流。

79乐菊:竹篱茅舍天然风,毓山红叶草黄盛。叶笛吹菊清音亮,农曲弹播新犁耕。
牧牛闲听满山蛐,落鸟啼唱一谷鸣。乡女音甜信天籁,菊香百里蛙声雄。

80白菊:九月未寒满谷雪,香蜂攀扑奋飞跃。忽觉一阵清香起,满目白菊映新月。

81叹菊:西风残漏野篱褐,岁磨香魂菊零落。浮岚虚抱百年心,空赋清仪叹长歌。

82耕菊:菊踏时雨涤锦绣,百年耕磨志未休。愿从清逸抱月馨,风物草华照九州。

83史菊:古菊藏根越千载,年年今日黄花开。阅尽秋艳风花雪,今朝尔华岁磨来。

84颂菊:闲扫冰雪扶苍菊,漫踏风云种天心。笑将铁笔题云迹,留取清逸颂乾坤。

85蓄菊:花放四海香,雨洒菊花黄。采拮古风路,蓄清养秋光。

86天菊:赤橙黄绿青蓝紫,香菊有色引蝶迟。清风阵阵飘花香,彩翼纷纷舞仙姿。
菊英借得彩蝶力,俏蝶觅取花粉食。天生百物皆有序,自然天成近佛事。

87正菊:混沌开时觅仙菊,赖有清风著香逸。芳魂济世傲公堂,两袖拂得山川起。

88鸣菊:鸣蝉塘绿蛙声连,印月云水歌管铉,连篇诗菊接天地,万卷书声清秋天。

89祈菊:鲜菊一帘入襟香,百生万象赤紫黄。仙药偷天寿祈地,闲秋送月福园乡。

90怀菊:菊风浩荡襟路远,花英烂漫心城鲜。山篱清秋豪林客,诗书放浪杰士园。

91友菊:逢迎诗菊茶当酒,谈笑清风书为友。削竹梦笔生花客,放歌纵怀谈艳秋。

92赤菊:一片丹霞捧日出,半野红云护月来。天水迷茫隐赤菊 山河浩荡归鹤台。

93才菊:清菊香书诗赏花,闲云送逸阅桑麻。眉山隐睿文明客,高秋织才博学家。

94悟菊:菊花酿酒醉梦声,恩怨几层数重钟。身前黄花身后事,暮然回首往事空。

95敲菊:山峦和色流岚声,禅唱黄花醒秋风。崖菊高寒心居冷,放眼世事人未省。

96斗菊:驭风驾雨驱策前,华菊供信军都山。人啸风吼莽林动,山环水怒蚁兵战。

97喜菊:香菊有约诗花韶,黄华通灵心旗飘。飞鹊关情浴花年,月邀喜杯报春潮。

98茶菊:香菊关情煮清秋,梦起茗烟驻西湖。人称廉公菊清逸,玉朵拮来沏晨露。

99评菊:日月精华铸逸身,生成金肌菊花心。绿水松山擎红日,青云竹海邀月神。
韶华流金岁月酬,老骨织秋生涯新。一卷诗书载清逸,百里风流写神韵。

100逸菊园:九天落英仙菊生,满园清气香色圣。竹篱草舍画香骨,毓山红枫铸肌清。
百菊秀毓入襟古,万墨风逸通天灵。物华天宝空声色,载誉金秋称逸风。
 
闲谈题画诗句
 
   有古诗云:“诗堪入画方称妙,画可融诗乃为奇。”纵观历代文坛,“诗书画”三绝的名家,层出不穷,而题画诗句则是诗坛画苑中一束绚丽花朵。
      以山水画为例,画界有“山随画活,云为诗留”的说法。一幅奇妙的山水画配以优美的诗句,既可以使画面生辉,又可以抒发诗人、画家的情怀,如“山静松声远,秋清泉气香”。齐白石有一首题山水画的诗:“山外楼台云外峰,匠心千古此雷同。卅年删尽雷同法,赢得同侪骂此翁。”再如启功的《秋山》画面题诗:“粉渍微云翠点峰,山川草木发新荣。赘毫补得房山缺,一抹遥天晚照红。”在花鸟画中,画家多画梅、兰、竹、菊,又善于借画抒情,如郑板桥画竹题诗云:“闭门只是栽兰竹,留得春光过四时。”还有题画竹的诗句――“未曾出土便有节,纵使凌云仍虚心”和“百花虽佳无久艳,翠竹长青四季贤”等。
      古人以幽兰喻清高,以秋菊喻隐逸,因此有不少诗人、画家借兰、菊自喻。西安碑林有一石刻《兰花图》,上有题诗:“九畹幽姿回绝伦,东风按拂几丛春。国香自合潜空谷,肯逐儿红委路尘。”
      北宋画家赵昌为《寒菊图》题诗:“花开不并百花丛,独立疏篱未穷。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
      张恨水为自画《菊石图》题诗句:“托根惟有石,矫叶不知风。”画家白寿章画《雄鸡菊花》时题诗:“黄红花开枝横斜,有如东篱陶公家。老来生趣更浓溢,特爱延年益寿花。”白寿章喜画芭蕉,多幅画面上题句:“墨汁一瓶酒一瓢,兴致淋漓画芭蕉。”
      近代画界泰斗齐白石花鸟画的题诗更是文采绚丽,他为《不倒翁》题诗:“乌纱白扇俨然官,不倒原来泥半团。将汝忽然来打破,通身何处有心肝。”他为《蟹》题诗:“处处草泥乡,行到何方好?昨夜见君多,今日见君少。”他还为《樱桃》题句:“若教点上佳人口,言事言情总断魂。”为《白菜》题句:“不独老萍知此味,先人三代咬其根。”又题:“牡丹为花之王,荔枝为果之王,独不论白菜为菜之王,何也?”
      这些题画诗句异常丰富,有的引人发笑,有的发人深思,从而受到教益与启迪。
 

饶宗颐《题画诗》
其一:
  画史常将画喻诗,以诗生画自添姿。
  荒城远驿烟岚际,下笔心随云起时。
其二:
    
  何当得画便忘诗,搔首无须更弄姿。   

  惟有祖师弹指顷,神来笔笔华严时。  
 
  • 文徵明的题画诗


         文徵明是一位诗文书画全才的作家,据今人辑校的《文徵明集》,共收诗一千二百七十一首,词九首,文一百六十三篇。他的诗以清丽见长,吐属冲和,意境拔俗,时饶逸韵。文长于记事,潇洒流畅。其诗歌内容、风格可作如下分列:
      1.仕宦诗:不恋帝乡恋故乡
      文徵明自明孝宗弘治八年(1495)赴应天府参加乡试,此时年二十六岁,到明世宗嘉靖元年为五十三岁,共九赴乡试,均落第。第二年,文徵明五十四岁,由工部尚书李充嗣荐于朝廷,授翰林院待诏。因他不是由科举正途出身,而跻身翰林院,自然受到同僚们轻视。原先他那股博取功名而九次参加乡试的热情,日趋淡化,加之官场上的明争暗斗、繁文缛节以及皇上廷杖责打大臣的事实,使他在京三年,时时思归。但他在初入仕途,供职待诏之际,所作诗歌难免有粉饰太平、歌功颂德之辞。在京期间,他参与修《武宗实录》,皇上赏赐奖励甚厚,因作《实录成赐燕礼部》一诗,感恩铭谢就是一例。但伴君如伴虎,在嘉靖三年六月,他看到乔宇、汪俊等巨,因劾张璁礼仪之失,嘉靖帝怒,悉杖之朝,有至死者。七月,廷臣以争更定太后尊号,又兴大狱,杨慎遭廷杖戍边,徵明以病未参与,避过此难。这些不能不对他是当头棒喝,战战兢兢,如履薄冰,可能使他产生归乡之念。《秋日早朝待漏有感》有“何日挂冠神武门”“田园岁晚菊犹存”句,就隐含宦倦思归之意。而后又作《思归》诗:“终日思归归不得,强驱赢马着朝衣。岁寒空负梅花约,客舍频看社燕飞。儿子遥怜更事少,故人久讶得书稀。何当便买扁舟去,笠泽东头有钓矶。”打算买舟归隐笠泽(太湖)之畔。《丙戌十月致仕出京二首》则是他三次上疏乞归获准后出京之作。“白发岂堪供世事,青山自古有闲人”,表明他不愿再供驱使,应当退出尘俗,作个自在闲人。最后终于还归故里,遂其所愿。

           2.酬赠诗:鸿儒博学兴相投
      当时苏州文人荟萃,有以沈周为首的“吴门四大家”,还有周臣、陈淳、钱榖、陆治、陈师道、吴宽、祝允明、王宠、徐昌榖、都穆等书画家,而文徵明与祝允明、唐寅、徐祯卿又被称为“吴中四才子”。文徵明与他们酬赠至多,与当时官场亦有诗文交往。如他的《简子畏(唐寅)》诗:“落魄迂疏不事家,郎君性气属豪华。高楼大叫秋筋月,深幄微酬夜拥花。坐令端人疑阮籍,未宜文士目刘叉。只应郡郭声名在,门外时停长者车。”唐寅为人豁达不羁,文徵明与其酬唱甚多,徵明在这首诗里写其性格,写其狂态,写其人品,将之比为魏晋时借酒狂以避祸的阮籍和性刚直、好任侠的唐代诗人刘叉。  
      沈周是文徵明的绘画老师,师生年龄相差甚多,但情谊至笃。文徵明酬赠老师的诗篇很多。如《初夏次韵答石田先生》诗:“猩红簇簇试榴花,四月江南恰破瓜。山鸟初闻脱布裤,美人能唱浣溪沙。方床睡起茶烟细,矮纸诗成小草斜。为是绿阴将结夏,两旬风雨洗铅华。”这首诗前四句写四月江南风光,颇具天趣。后四句写石田先生的恬淡生活情趣,十分自得。颈联化用陆游《临安春雨初雾》“矮低斜行闲作草,晴富细乳戏分茶”句。
      3.纪游诗:闲云野鹤显幽情
      纪游诗也是文徵明的诗歌内容之一。诗人为宦时间极短,他毕生可以说是在诗、书、画、游这些方面度过的。在他的纪游诗里,有的写游地风物,有的写山林胜境,充满了诗人长林丰草、坚卧烟霞的闲逸生活和不慕富贵、淡泊明志的超脱心情。如《东禅寺与蔡九逵同赋》诗:“何处晚凉多,溪堂夜来雨。乔然两青衫,繁阴遽如许。山僧候岩扉,喜听松间履。为破明月团,自汲寒泉煮。”
      通过登临送目,抚今追古,感叹人世兴替,这也是一般诗人常取的题材。文徵明写有《鸡鸣山金陵胜处往岁盖屡游之未有作也偶阅九逵游凭虚阁记追赋》诗:“金陵佳丽石头城,杰阁登临正雨晴。帝业称雄维虎踞,游人选胜得鸡鸣。长江天际孤帆灭,落日烟中万瓦明。满目废兴题不得,独看名画绕廊行。”诗写览胜而不吊古,叹兴废而无黍离之感,从大处落笔,集中焦点,点到废兴一笔带过,堪称妙处。

  •  

    许梦丰题画诗赏析
    许梦丰,1952年出生于新加坡,笔名梦生,号梦轩、说梦轩、说梦生。自幼自学书画,书法从唐楷入手,后遍学魏晋、宋元名家,对二王、苏、黄、米、赵以及近代沈尹默等均潜心钻研。国画初学于非闇重彩工笔一路,后上溯任伯年、陈章侯及宋人院画,又喜以双钩、没骨、撞粉法融合运用。作品曾在新加坡、中国、日本、韩国、马来西亚、美国等国家展出,多次担任新加坡和马来西亚两地主办的书画比赛评审员,1996年在新加坡美术馆讲《中国画史》。现为新加坡啸涛篆刻书画会秘书,新加坡书法家协会高级评议员,狮城书法篆

    刻会名誉理事,双林寺艺术顾问,出版有《许梦丰书画集》和《梦轩笔荟》。


      许梦丰认为书画能集中一个人的精神,平衡心境,同时陶冶性灵。喜好种花养鸟以供写生之用,提倡诗书画一体,常配自作诗于画,能与造物元气侔合,无不教人低徊叹赏。
      许梦丰所作的《荷花图》,图绘一个黑色大花缸里栽种着红莲花,几朵红艳的荷花,在碧绿荷叶衬托之下,亭亭秀立,舒展怒放,倾吐花蕊。苍翠墨绿的荷叶姿态各异,偃仰有致,像一把把宽阔巨伞高高擎起,庇护着娇嫩的花朵,层层叠叠,占满了画面的大部分空间。那或纵或斜的花茎,相互交搭,错落有致,墨色水草杂在其中,随风飘曳,巧妙地填补着空隙。用湿笔点染的荷叶尤为丰腴,颇有水晕墨章之效果,细笔略勾纹理,叶筋脉络分明,莲茎坚挺笔直,让细长的茎干与庞大的叶面巧妙地结合。在色彩的运用上,吸取了民间简单、热烈的特点,花瓣由红到白,色彩鲜丽,突出了厚重、旺盛和真朴美。采用竖构图,注重形式美感,布局和谐自然,层次分明,从一个侧面寄托他对家乡风土的深厚感情。
    右侧用秀润行书题七律诗一首,曰:
      出水迎风态自闲,远香飘处若旃檀。硃砂染就轻绡叠,金缕裁成细蕊团。
      伴我啸吟消昼永,让他桃杏送春寒。何年另度红蕖曲,锦瑟银筝坐对弹。

      题款“旧句红莲一首,辛巳夏梦丰。”此诗开头两句描绘荷花的灵秀外貌和出污泥而不染的特质。刚开放的荷花,在葱郁青翠的荷叶拥托之中,亭亭玉立,潇洒舒展,意态安闲,悠然自得,生动地写出其“出污泥而不染”的品格。微风拂过,空气中弥散着丝丝不绝的香气。荷花用朱砂色在轻薄的绢丝上晕染写就,花心四周伸展着的金黄细蕊似乎用黄金丝线仔细裁绣而成,丰致翩翩。笔端的意兴出自肺腑,诗人认为书画能集中一个人的精神,所以寄情其中,借以平衡心境,陶冶性灵,消磨漫漫长日。为了让色彩艳丽的桃杏送走寒冷的早春,荷花不在春天竞放,而在夏季盛开,不仅善解人意,而且风格高尚。这一句以荷花喻人,构想新颖,颇有艺术魅力。哪一年才能为《红蕖》另度新曲?到那时坐在一起频频拔弦,弹奏锦瑟银筝,以抒发照水红蕖的清雅。此处的典故出自李商隐的《锦瑟》和王维的《秋夜曲》,但不像李商隐、王维的心境那样繁复,情意缠绵,景象迷离,诗人的心境比较好理解,明显是借荷花传情,其一往情深、一直向往的对象,应该是他孜孜以求的诗画境界。
      许梦丰身居新加坡,自学成才,能诗能书,在一幅丹青配上能生发画意的诗,加上一手好的书法,就能产生锦上添花的效果。又许梦丰所作的《瓶花图》,画一花瓶,插上几条百合花,乳白的花苞相对集中在瓶口,有一条挺立的植株高高上扬,三朵白合花好像摇曳在风中,深绿的叶子点缀其间,显现出生机勃勃的活力,花朵的花柱伸长于唇外,宛如蝴蝶的触须一般,翩翩起舞,婀娜多姿,含情脉脉,清秀迷人。而散发淡淡的清香,就像醉人的女人香。百合花的线条十分柔美,松动顺滑,暗淡低调的衬纸衬托出白色百合的高贵美丽和多变的风貌,如梦似幻。这幅画的特点是装饰性较强,色彩艳丽,有透明感,达到清新的艺术效果。画面右上侧题诗一首,曰:
      又值花朝月半,渐升玉魄天中。案上瓶花不寐,夜深香透帘栊。

      全诗四句,首两句先描写良辰美景的明月。又到了一年农历“二月半”的花朝节,传说是百花仙子生日的良辰,此时大地春回,万物复苏,草木萌青,百花盛开。“月半”的晚上,月如圆盘,渐升天中,辉泻千里。夜深星沉,窗前皓月光亮案上的瓶花,花容清新,这嫩蕊粉瓣精神抖擞、芳姿秀蕴,在那纯得动人的花瓣里,蕴着的是生命的执著、不屈的抗争与永恒的追求。那幽幽的清香穿透帘栊,沁人肺腑,柔和在梦里。后两句,面对这一悠闲境界,作者以清词丽句,素描淡抹,描摹了一帧诗意浓厚的月下花容图,散发出一股清纯高雅的气息。好的题画诗,对画面的形象描述和想象,可把人们带进一个生机勃勃、如歌如诗一般的幽静世界,令人凝神遐思,尽享一番熏风送暖的春酣景象。

     

    赵孟頫的题画诗


    题画诗是一门具有中国民族特色的艺术。从狭义上讲,题画诗就是题写在画幅上的诗。从广义上讲,就某一幅画所题的诗,包括题写在画幅上和题咏于画幅之外的都是题画诗。其中题写在画幅上的诗最具中国民族特色,它突破绘画艺术的局限,借用语言艺术和书法艺术的长处,最大限度地发挥其抒情写意功能。诗画合一增强了对画面形象的欣赏和画意的理解,使画面的内涵更为丰富;在欣赏诗的同时,又可以欣赏书法美。这种优势互补的诗画合一,把诗、书、画之美集于一体,可以说是中国传统艺术中凸显民族特点的最佳典范之一。正如宗白华先生所说:在画幅上题诗写字,借书法以点醒画中的笔法,借诗句以衬出画中的意境,而不觉其破坏画景(在西洋画上题句即破坏其写实幻境),这又是中国画可注意的特色。而画幅之外的题诗,可以不受画幅空间和历史时间的限制,不同时代的观赏者都可以题诗。特别是那些失传的名画,我们可以通过相关的题画诗得以想象它的原貌,因而这类题画诗也弥足珍贵。
    《题归去来图》:
    生世各有时,出处非偶然。
        渊明赋《归来》,佳处未易言。
        后人多慕之,效颦惑蚩妍。
        终然不能去,俯仰尘埃间。
        斯人真有道,名与日月悬。
        青松卓然操,黄华霜中鲜。
        弃官亦易耳,忍穷北窗眠。
        抚卷三叹息,世久无此贤!
         松、竹、梅同为岁寒三友,是高尚气节、坚贞节操的象征。孟頫不仅以此为题材创作了许多绘画作品,他还为这类绘画作品创作了不少题画诗,表达自己退隐自藏、返朴归真的思想。
        题松图的如《题洞阳徐真人万壑松风图》:
        谡谡松下风,悠悠尘外心。
        以我清净耳,听此太古音。
        逍遥万物表,不受世故侵。
        何年从此老,辟毂隐云林?
        题竹图的如《题仲宾竹》:
        幽人夜不眠,月吐窗炯炯。
        起寻管城公,奋髯写清影。
        此君有高节,不与草木同。
        萧萧三两竿,自足来清风。
        《题李仲宾野竹图》:
        偃蹇高人意,萧疏旷士风。
        无心上霄汉,混迹向蒿蓬。
        《题所画竹赠石民瞻》:
        江南翠竹动成林,谁折寒枝寄赏音?
        说与双清堂上客,萧然应见此君心。
        题梅图的如《戏题僧惟尧墨梅》:
        潇洒孤山半树春,素衣谁遣化缁尘?
        何如淡月微云夜,照影西湖自写真。
        《梅花》:
        潇洒江梅似玉人,倚风无语淡生春。
        曲中桃叶原非侣,梦里梨花恐未真。
        《题所画梅赠石民瞻》:
        故人赠我江南句,飞尽梅花我未归。
        欲寄相思无别语,一枝寒玉淡春晖。
        这些题画诗中的松、竹、梅意象都蕴涵了诗人特别的情思,通过描写它们的卓约风姿,表达了诗人的归隐之思。
        在孟頫笔下,马富有特殊的象征意义。他常以千里马自喻,慨叹无伯乐之忧。
        如《题李伯时元佑内厩五马图黄太史书其齿毛》:
        五马何翩翩,潇洒秋风前。
        君王不好武,刍粟饱丰年。
        朝入阊阖门,暮秣十二闲。
        雄姿耀朝日,灭没走飞烟。
        顾盼增意气,群龙戏芝田。
        骏骨不得朽,托兹书画传。
        夸哉昭陵石,岁久当颓然。
        孟頫的题画诗大部分是为山水画题,这些题画诗在有所寄寓之馀,还表现了山川景物的自然形态美,诸如秀美的春景、萧飒的秋景等等。
        如《题萱草蛱蝶图》:
        丛竹无端绿,幽花特地妍。
        飞来双蛱蝶,相对意悠然。
     

    赏心悦目,说“题画诗”

    题画诗就是画中的题诗。“诗传画外意”,画不能表现的意境,经过诗的品题可得到,以诗情增添画意,画意映衬诗情,珠联璧合,相得益彰。

    我国的题画诗,始于唐代,首创于杜甫。《说诗碎语》中说:“唐以前未见题画诗,开此体也,老杜也。”杜甫的题画诗颇多,如《画鹰》的题画诗:“素练风霜起,苍鹰画作殊。掇身思狡兔,侧目似愁胡。绦镞光堪摘,轩楹势可呼。何当击凡鸟,毛血洒平芜。”

    著名花鸟画家袁伯涛有一首题瓜诗:“万物有因果,种瓜乃得瓜。莫辞培根土,丰硕属农家。”画家借助诗句呕歌农民的辛勤劳动,深化了画的主题。

    北宋苏轼为画家赵昌《寒菊》画题诗:“轻肌弱骨幽奇葩,真是青裙两髻门丫。便有佳名配黄菊,应缘霜后苦无花。”

    元代是题画诗的鼎盛时期。著名画家王冕的题画诗多达 21首,如《棠梨白练图》:“芙蓉香冷萧声杳,月淡烟清楚宫晓。仙禽不语雪衣轻,相逢却恨秋风早。”

    明清两代题画诗仍然很盛行。唐寅的《画鸡》:“头上红冠不用栽,满身雪白走将来。平生不敢轻言语,一叫千门万户开。”

    成就最高者当数郑板桥,仅画竹旁题诗就有 69首之多。其中,《竹石》:“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另一首题画诗:“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人们称这是“心中之竹”与“笔下之竹”的妙合。

    人民艺术家齐白石的《题不倒翁画》:“乌纱白帽俨然官,不倒原来泥半团。将你忽然来打碎,通心何处有心肝。”

    艺术大师吴昌硕《梅花》画的题诗:“十年不到香雪海,梅花忆我我忆梅。何时买棹冒雪去,便他花前倾一杯。”

    赵孟颊《以画寄高仁卿》诗:“碧山清晓晴岚,绿树经秋醉色酣。谁是丹青三昧手,为君满意画江南。”

    吴伟尝题自画《骑驴图》诗:“白发一老子,骑驴去饮水。岸上蹄踏蹄,水中嘴对嘴。”

    徐渭《题螃蟹画》诗:“稻熟江村蟹正肥,双螯如戟挺青泥。若教纸上翻身看,应见团团董卓脐。”然而,现在一幅很好的国画,往往只题上作者的姓名、年月,或再加上一个题目,极少见有题诗。流行了 1200多年的题画诗现在衰落了,这是一件十分惋惜的事。

     


    苏轼对杜甫题画诗的接受与发展

    摘要 宋代的题画诗很发达,这与宋代文人的文化修养都比较高是有原因的。但其与前代的题画诗也存在继承与发展关系。苏轼的题画诗与唐代的杜甫的题画诗就有这种继承与发展的关系。在题画诗中发议论,寄寓个人的人生感慨或是发表他们对画的审美观点,都明显看出苏轼学习杜甫的痕迹。
      关键词 题画诗;杜甫;苏轼;接受;画艺观
      
      题画诗,一般是指画家或观赏者对绘画的题材、内容、思想或风格等等,有所感发而作出来的诗歌。可以包括脱开画面独立存在的咏画论画评画之作,诗人往往会在题画诗中抒发个人的身世之感,寄寓家国之思,或分析画的风格等。这些题画诗不一定都题在画上。
      唐代之前的六朝大概已有题画诗叫,但那时基本上是对画的内容进行描述,并不体现诗人对此画有何感发,所以不算严格意义上的题画诗。清代沈德潜在《说诗啐语》中言:“唐以前未见题画诗,开此体者老杜也。”虽然有其道理,但似乎绝对化了。清代王士祯《蚕尾集》云:“……六朝已来题画诗绝罕见,盛唐如李太白辈,间一为之,拙劣不工。……杜子美始创为画松、画马、画鹰、画山水诸大篇,搜奇抉奥,笔补造化。……子美创始之功伟矣。”这个说法比较科学。在杜甫之前,有宋之问的《咏省壁画鹤》、陈子昂的《咏主人壁上画鹤》、李白的《求崖山人百丈崖瀑布图》《当涂赵炎少府粉图山水歌》等咏画诗,但确实不过是偶一为之。而杜甫的题画诗则比前代诗人空前增多。共有20题22首,在唐代可谓是最多的。明代胡应麟言:“题画诗自杜诸篇外,唐无继者”,说的正是事实。
      但到了尚文之宋代,绘画艺术极度繁荣,上自帝王将相,下至平民百姓,嗜画爱画之风盛行,工画善画之人比比皆是。而题画诗应运而生,也极度繁荣起来。在北宋的诗人中,苏轼的题画诗尤为光彩夺目,数量之多,前无古人,据清代王文诰辑注,孔凡礼点校的《苏轼诗集》统计苏轼题画诗共有102题157首,是苏轼之前题画诗总量的五倍还多。苏轼的题画诗在很多方面接受了杜甫的题画诗之影响,而又自有其特色,形成了他们之间同中有异的风格。下面分而论之。
      
      一、借题画发议论
      
      杜甫题画诗有一个很大的特点,就是“其法全在不粘画上发论,如题画马、画鹰,必说到真马、真鹰开出议论,后人可以为式。又如题画山水,有地名可按者,必写出登临凭吊之意;题画人物,有事实可粘者,必发出知人论世之意”。所谓“不粘画上发论”,实际上就是借题发挥,发出自己的见解、评价,甚至还有对时事的评论。如他的《天育骠图歌》:
      吾闻天子之马走千里,今之图画无乃是。是何意态雄且杰,骏尾萧梢朔风起。毛为绿缥两耳黄,眼有紫焰双瞳方。矫矫龙性含变化,卓立天骨森开张……年多物化空形影,呜呼健步无由骋。如今岂无骚裹与骅骝,时无王良伯乐死即休。诗的前半部分写画上之马之英姿飒爽,双目有神,骨相天然。最后一句却包含议论,引自己为良马之知音。要是没有自己这个“伯乐”,这马死即休,又有谁会替它咏唱呢?
      无独有偶,苏轼也在题画诗中发出这样的议论。看他的《韩干马十四匹》:
      二马并驱攒八蹄,二马宛颈骏尾齐。一马任前双举后,一马却避长鸣嘶。老髯奚官骑且顾,前身作马通马语。后有八匹饮且行,微流赴吻若有声。前者既济出林鹤,后者欲涉鹤俯啄。最后一匹马中龙,不嘶不动尾摇风。韩生画马真是马,苏子作诗如见画。世无伯乐亦无韩,此诗此画谁当看!

     

      诗歌最后发出“世无伯乐亦无韩,此诗此画谁当看”的议论,也是感叹韩干画马少知音,自己才是他的知音,与杜甫可谓异代之同调,都是对人才被埋没的现实状况的反思。
      另外,杜甫不少题画诗的议论还包含了对国事时政的议论,如《丹青引》:
      先帝御马玉花骢,画工如山貌不同。是日牵来赤墀下,迥立闾阖生长风,诏谓将军拂绢素,意匠惨淡经营中。须臾九重真龙出,一洗万古凡马空。玉花却在御榻上,榻上庭前屹相向。至尊含笑催赐金,圉人太仆皆惆怅……即今漂泊干戈际,屡貌寻常行路人。涂穷反遭俗眼白,世上未有如公贫。但看古来盛名下,终日坎壤缠其身。诗前半部分写了曹霸画之好,当年盛名不已,画出的马“一洗万古凡马空”,得了无数赏赐,而今天落魄不已,反遭俗人眼白,正如明代杨慎言:“皆借以寄其情”,对安史之乱对人才的摧残进行了充分的揭露。又如他的《杨监又出画鹰十二扇》,诗前半部分写鹰之能干,而后面却说:“干戈少暇日,真骨老崔嶂。为君除狡兔,会是翻鞴上。”鹰本是帮助人抓捕猎物的,可是在战火连天的时节,谁有空暇有心情去打猎呢?再能干的鹰,也只有埋没了。正如仇兆鳌评“写一画鹰,而世之治乱,身之用舍,俱在其中”,对时局的议论也蕴涵其中。
      而苏轼题画诗发出对时政议论的更多,而且更明显。如《陈季常所蓄朱陈村嫁娶图二首》之一:
      何年顾、陆丹青手,画作朱陈嫁娶图。闻道一村惟两姓,不将门户买崔、卢。我是朱陈旧使臣,劝耕曾入杏花村。而今风物那堪画,县吏催钱夜打门。
      这幅图是名手按白居易的《朱陈村诗》的内容绘成的。原诗云朱陈村在徐州古丰县,离县远而官事少,无苛重的赋税和徭役,山中民俗淳朴,两姓世为婚姻。诗人慨叹自己宦游艰辛,深羡村民安居乐业。而苏轼则从古时农村的安定富裕,联想到当前奇征重敛,日夜催迫,农村萧条破残。实际上就包含了诗人对时政的讽刺与议论。
      从借题画发议论说,苏轼的题画诗确实与杜诗一脉相承。
      
      二、借题画寓个人感慨
      
      人生有很多感慨,诗人往往会触机而发之,借题画诗来发个人感慨也是一个方式。杜甫的《奉先刘少府新画山水障歌》,诗歌由刘少府画的山水之美而想到隐居,说:“吾独胡为在泥滓,青鞋布袜从此始”,这衬托了画之逼真与吸引人,其实也是“见画而思托身世外”(仇兆鳌语),这就是寄寓个人对人生的感慨。又如《杨监又出画鹰十二扇》云:
      近时冯绍正,能画鸷鸟样。明公出此图,无乃传其状。殊姿各独立,清绝心有向。疾禁千里马,气敌万人将……当时无凡材,百中皆用壮……明代王嗣夷评:“此诗盖因才志不展,而发兴于鹰扬者。”鹰的命运如诗人,不管年青时如何“气敌万人将”,而世间是“百中皆用壮”,自己是老而无用了,这就是诗人的感叹。
    苏轼借题画诗寄慨的尤多,而且理趣比杜甫题画诗增强,这是苏诗的一大特色,也是宋诗的一大特色。如《王晋卿所藏著色山二首》:
      缥渺营丘水墨仙,浮空出没有无间。尔来一变风流尽,谁见将军著色山。
      荦确何人似退之,意行无路欲从谁?宿云解驳晨光漏,独见山红涧碧时。
      这两首诗都写了李思训《著色山》画的美景,后一首化用了韩愈《山石》中的“山红涧碧纷烂漫”的句意,其实也表达了与韩愈一样“嗟老不更归”的感叹,就如杜甫看了刘少府的山水障画之后产生的归隐之情。


    落雪由来色亦真,点点清白月黄昏;

    何人能解诗三昧,爱向深雪处中寻。



    题梅花图诗

    落墨如来亲旧痕,时觉梅雪月光深;

    雪径留迹无人扫,不见胸襟挂点尘。


    咏梅

    玉肌沁冰雪,赤心终不移;

    昂首天地间,俏丽更出奇。


    幽兰

    滋生九畹淑而真,绿竹清高与子邻;

    何时临风怀沅澧,美人香草屈灵均。


    兰花植盆有感

    葳蕤浥露暖融融,本色仍然带谷风;

    指日花厅清供好,回山不及在盆中。


    梅花图

    凝冰砚水寒无影,意匠新奇笔有霜;

    念尔一愁兼一喜,冬天亦自孕春光。


    题竹

    崂山有竹却无兰,游罢归来写几竿。

    曲直横斜任意取,画多不易少更难。


    题竹

    几竿修竹叶婆娑,急风骤雨奈我何。

    生平素守高风节,凤凰池上雾气多。


    题雪梅

    融融旭日上东窗,闲写梅花伴竹凉。

    画成再添满天雪,韵成诗句自商量。


    题蟹

    蟹鲤同是湖中生,一似帝王一似兵。

    鲤着蟒衣蟹披甲,笑尔竖睛惯横行。


    戏题醉笔梅花

    梦里癫狂不自知,醉后犹疑是醒时;

    信笔图来颠倒看,百年无有此风姿。


    写风竹图述怀

    二十年来是与非,历尽风雨共艰危;

    坚信忠直能济世,不求斗米损腰椎。



    咏松

    志在天外白云间,独傲风霜酷与残;

    暑寒无异长青色,高昂挺立若泰山。


    咏梅

    岂是寻常骨气殊,冲寒顶雪号狂夫;

    不教春色来活我,我以我力挽荣枯。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画生命(石林先生)逸菊园---题画诗100首
    同题题画诗 千年的守望
    御定历代题画诗类 卷一百
    灵光诗院诗友日课合辑第五十三集
    【如雪】水墨兰花诗词
    清风诗词选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