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中华文化精语【四】
知不足者好学,耻下问者自满。 --林逋《省心录》 -
译:知道自己的不足并努力学习就是聪明的人,不好问又骄傲自满的人是可耻的。 -
学不可以已。 --《荀子》 -
译:学习是不可以停止的。 -
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 --《论语》 -
译:学过的知识,在适当的时候去复习它,使自己对知识又有了新的认识,这不是令人感到快乐的事吗? -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论语》 -
译:学了新的知识又常常温习已学过的知识,不断地学习,温习,学问和修养一定会很快得到提高,这样的人就可以成为老师了。 -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唐?杜甫 -
译:读书读得多,写起文章来就会笔下生花,像有神助一样。 -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汉乐府?长歌行》 -
译:年轻时不努力学习,年老了只能后悔、叹息。 -
读书百遍,其义自见。 --《三国志》 -
译:读书必须反复多次地读,这样才能明白书中所讲的意思。 -
学而不化,非学也。 --宋?杨万里 -
译:学习知识但不能灵活运用,不能称为学习。 -
好学而不贰。 --《左传》 -
译:爱好学习但不三心二意。 -
学如不及,犹恐失之。 --.《论语?秦伯》 -
译:学习知识时生怕追不上,追上了又害怕再失去。 -
人而不学,其犹正墙面而立。 --《尚书》 -
译:人如果不学习,就像面对墙壁站着,什么东西也看不见。 -
知而好问,然后能才。 --《荀子》 -
译:聪明的人还一定得勤学好问才能成才。 -
学之广在于不倦,不倦在于固志。 --晋?葛洪 -
译:学问的渊博在于学习时不知道厌倦,而学习不知厌倦在于有坚定的目标。
学而不知道,与不学同;知而不能行,与不知同。 --黄睎 -
译:学习知识不能从中明白一些道理,这和不学习没什么区别;学到了道理却不能运用,这仍等于没有学到道理。 -
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 --宋?苏轼 -
译:广泛阅读,多了解古今中外的人和事,把其中好的部分牢牢记住;积累了大量的知识材料,到需要用时便可以很自如恰当地选择运用。 -
差之毫厘,缪以千里。 --宋?陆九渊 -
译:做任何事情,开始一定要认真地做好,如果做差了一丝一毫,结果会发现相差很远。 -
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 --晋?陶渊明 -
译:美好的青春年华过去了就不会再来,一天不可能有两个早晨,要珍惜时光啊!) -
言之无文,行而不远。 --《左传》 -
译:文章讲的内容或题材都很好,可表达不适当,那么欣赏的人就不会很多,难以传播千古。 -
人之为学,不可自小,又不可自大。 --顾炎武 -
译:学习时不要在渊博浩翰的知识面前感到自卑,也不能因为学到一点点知识而骄傲自满。 -
好学近乎知,力行近乎仁,知耻近乎勇。 --《中庸》 -
译:勤奋好学就接近智,做任何事情只要努力就接近仁,懂得了是非善恶就是勇的一种表现。 -
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 --陈廷焯 -
译:知识总是在运用时才让人感到太不够了,许多事情如果不亲身经历过就不知道它有多难。 -
笨鸟先飞早入林,笨人勤学早成材。 --《省世格言》 -
译:飞得慢的鸟儿提早起飞就会比别的鸟儿早飞入树林,不够聪明的人只要勤奋努力,就可以比别人早成材。 -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增广贤文》 -
译:勤奋是登上知识高峰的一条捷径,不怕吃苦才能在知识的海洋里自由遨游。 -
学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 --《增广贤文》 -
译:学习要不断进取,不断努力,就像逆水行驶的小船,不努力向前,就只能向后退。 -
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 --《庄子》 -
译:我的生命是有限的,而人类的知识是无限的。 -
76.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明?顾炎武 -
译:国家的兴旺、衰败,每一个人都负有很大的责任。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孟子 -
译:逆境能使人的意志得到磨炼,使人更坚强。相反,时常满足于享受,会使人不求上进而逐渐落后。
位卑未敢忘忧国。 --陆游《病起书怀》 -
译:虽然自己地位低微,但是从没忘掉忧国忧民的责任。 -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汉青。 --宋?文天祥《过零丁洋》 -
译:自古以来,谁都难免会死的,那就把一片爱国的赤胆忠心留在史册上吧!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宋?范仲淹《岳阳楼记》 -
译:为国家分忧时,比别人先,比别人急;享受幸福,快乐时,却让别人先,自己居后。 -
小来思报国,不是爱封侯。 --唐?岑参《关人赴安西》 -
译:从小就想着报效祖国,而不是想着要封侯当官。) -
有益国家之事虽死弗避。 --明?吕坤《呻吟语?卷上》 -
译:对国家有利的事情要勇敢地去做,就算有死亡的危险也不躲避。 -
一寸山河一寸金。 --金?左企弓语 -
译:祖国的每一寸山河比一寸黄金还要宝贵,是绝不能让给外人的。 -
欲安其家,必先安于国。 --武则天 -
译:如果想建立个人幸福的小家,必须先让国定安定,繁荣起来。 -
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 --三国?曹植《白马篇》 -
译:在国家有危难的时候要敢于挺身而出,把死当作回家一样。 -
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     明?顾宪成 -
译:风声、雨声、琅琅读书声,都进入我们的耳朵,所以,作为一个读书人,家事、国事,天下的事情,各种事情都应该关心,不能只是死读书。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宋?李清照《夏日绝句》 -
译:活着的时候要做英雄,死后也要当英雄。 -
利于国者爱之,害于国者恶之。 --《晏子春秋》 -
译:对于国家有利的事就要热心地去做,对国家有害的事就要憎恶它,远离它。
读书本意在元元。 --宋?陆游 -
译:读书的目的应该是掌握了知识后为社会和大众服务,而不是为了自己的升官发财。 -
时穷节乃现,一一垂丹青。 --宋?文天祥 -
译:历史上许多忠臣义士,在国家有难时,他们的节操就显现出来,一个个名垂史册。 -
哀哀父母,生我劬劳。 --《诗经》 -
译:想起父母,做子女的是多么为他们感到心痛啊!他们生我育我,花费了多少辛勤的劳动啊! -
报国之心,死而后已。--宋?苏轼 -
译:报效祖国的志向到死都不会变。 -
忧国忘家,捐躯济难,忠臣之志也。 --三国?曹植《求自诚表》 -
译:忧虑国家大事忘记小家庭,为拯救国家危难而捐躯献身,这都是忠臣的志向。 -
大丈夫处世,当扫除天下,安事一室乎? --汉?陈蕃语 -
译:有志气的人活在世上,应当敢于跟各种不利于国家的行为作斗争,哪能只满足于处理好自己小家的小事呢? -
君子之交淡如水,小人之交甘若醴。 --《庄子》 -
译:君子之间的交往,像水一样的平淡、纯净,这样的友谊才会持久;往小人之间的交像甜酒一样的又浓又稠,但不会长久。 -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孟子》 -
译:尊敬、爱戴别人的长辈,要像尊敬、爱戴自己长辈一样;爱护别人的儿女,也要像爱护自己的儿女一样. -
见侮而不斗,辱也。 --《公孙龙子》 -
译:当正义遭到侮辱、欺凌却不挺身而出,是一种耻辱的表现。 -
天下皆知取之为取,而莫知与之为取。 --《后汉书》 -
译:人们都认为只有获取别人的东西才是收获,却不知道给予别人也是一种收获。 -
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汉?司马迁《史记》 -
译:人终究免不了一死,但死的价值不同,为了人民正义的事业而死就比泰山还重,而那些自私自利,损人利已的人之死就比鸿毛还轻。 -
羊有跪乳之恩,鸦有反哺之义。 --《增广贤文》 -
译:羊羔有跪下接受母乳的感恩举动,小乌鸦有衔食喂母鸦的情义,做子女的更要懂得孝顺父母-。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中华文化精语「四」
[转载]中国文化精髓100句下
100句极简语,囊括中国文学常识
古文有名言
经典中的妙语今用【哲理名言】
100句名言古训(三)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