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宋词演义》:最好看的古典诗词解读(二)
 第八回 碧野朱桥当日事 两情若是长久时
 

西夏国王李元昊生前狂傲,死得却很搞笑。他在大败宋、辽之后,向唐玄宗李隆基和梁太祖朱温学习,把儿子宁令哥的妃子据为己有。公元1048年元宵,忍无可忍的宁令哥挥刀追斩李元昊,将为老不尊的李元昊鼻子削去。元昊痛得满地打滚,血流不止而死。
  李元昊去世的同一年,宋神宗赵顼出生。第二年,苏门四学士之一的秦观出生。宋神宗是北宋比较勤奋的一个皇帝,在享乐风气盛行的北宋,他能做到“不治宫室,不事游幸”。苏门四学士基本上是他的同龄人。王安石变法和苏东坡通判杭州、谪居黄州都发生在宋神宗时期。
  宋神宗一生做的两件大事都以失败告终,首先是力挺王安石变法,其次是派遣五路大军和西夏决战永乐城。后一次失败对他刺激很大,战后三年他就去世了,死时年仅三十八岁。宋太宗赵匡义和宋神宗赵顼都被骁勇善战的西夏人气死,而西夏在两宋的强敌中位列蒙古、金、辽之后仅仅排名第四。宋朝的敌人越来越强大,到了南宋后期,宋朝军民已经丧失斗志。他们认为这是天意,反抗徒劳无益。

秦观是江苏高邮人。现代作家汪曾祺是他同乡,他那些回忆故乡风物的文章很受欢迎,在他笔下高邮咸鸭蛋、杨花萝卜别有风情。不过汪曾祺虽然号称语言大师,但他宣传故乡风景的能力还是不如秦观。秦观眼里的故乡如诗如画,如梦如幻。

  泗州东城晚望
  渺渺孤城白水环,舳舻人语夕霏间。
  林梢一抹青如画,应是淮流转处山。

  秋日
  霜落邗沟积水清,寒星无数傍船明。
  菰蒲深处疑无地,忽有人家笑语声。

  秦观比苏东坡小十二岁,他出生的时候辽国已经开始衰落,但是西夏方兴未艾。中原王朝自古有自欺欺人的传统,皇帝逃离京城叫御驾亲征,丢盔弃甲叫轻装前进。宋军在宋夏战争中的惨败很可能被描述成了辉煌胜利,但是那些伤残士兵带回来的消息却让人将信将疑。秦观从小看着村里的民兵训练,自己也经常舞刀弄剑。即使十五岁的时候父亲去世,秦观也没有专心致志考试求官,而是练习骑射准备北上从军。
  有些北方朋友看到这里肯定会不以为然,认为秦观可笑不自量,江苏人读书做生意还行,当兵打仗非其所长。但是秦观不这么想,他只知道自己是项羽、韩信的同乡,战国四大刺客中专诸、要离的故居也和他家隔河相望。当然他不可能预见到五百年后他的家乡会出另外一员名将,此人“痛哭六军俱缟素,冲冠一怒为红颜”,为了一个美女竟把金人后裔放进山海关。这件事因为太丢人,高邮人至今讳莫如深,你和他们聊吴三桂,他们和你说秦观;你和他们聊陈圆圆,他们和你说咸鸭蛋。

秦观二十四岁的时候写了《郭子仪单骑见虏赋》,依然希望自己可以横行沙场而不是考场。他去参加过几次进士考试,都因纸上谈兵而落榜。他在考场不顺,在情场却春风得意。他的《鹊桥仙》天下流传。人们把柳三变、晏小山、秦观看作三代情歌王子。

  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度。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 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鹊桥仙》是最常见的词牌之一。可是自从秦观这首词问世之后,提起《鹊桥仙》就会让人想起“纤云弄巧,飞星传恨”。“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鼓励了无数相隔两地的男女,不过奇怪的是,随着交通和通讯的日新月异,两地分居的情侣反而越来越难相守,这句词似乎应该改为“两情若要久长时,最好是朝朝暮暮”。
  秦观的《江城子》写的也是少年情事。

  西城杨柳弄春柔,动离忧,泪难收。犹记多情曾为系归舟。碧野朱桥当日事,人不见,水空流。 韶华不为少年留,恨悠悠,几时休。飞絮落花时候一登楼。便做春江都是泪,流不尽,许多愁。

  我喜欢那句“碧野朱桥当日事”,碧绿的原野,朱红的桥栏,当年相约的情景在记忆中总是这么鲜明,因为那是我们的青春。

熙宁十年,苏东坡调任徐州太守,秦观前往拜见。据说秦观为了引起苏东坡注意,故意在苏东坡必经之路的一座寺庙墙上模仿大苏题字。苏东坡看见之后竟然怀疑是自己亲笔所写。随后孙莘老介绍他们相识。苏轼一见倾心,称赞秦观有屈原、宋玉的才情。秦少游正式成为苏门弟子。“苏门四学士”中,东坡偏爱少游,所以民间流传“苏小妹三难新郎”的故事,把少游说成东坡的妹夫。
  元丰二年,秦观前往越州省亲,适逢苏轼从徐州太守转任湖州太守,于是搭乘苏轼官船一同南下,途经无锡时与苏轼同游惠山。端午过后辞别苏轼来到杭州,中秋夜与参寥子、辩才法师同游龙井,写下散文名篇《龙井题名记》。
  秦观随后来到绍兴,郡守程辟亲自为他做导游,陪他烧香禹庙泛舟鉴湖。在程辟为他举行的宴会上,秦观看上了一个歌妓,于是赋《满庭芳》致意。

  山抹微云,天连衰草,画角声断谯门。暂停征棹, 聊共引离尊。多少蓬莱旧事,空回首,烟霭纷纷。斜阳外,寒鸦万点,流水绕孤村。 销魂,当此际,香囊暗解,罗带轻分。谩赢得青楼,薄幸名存。此去何时见也,襟袖上,空惹啼痕。伤情处,高城望断,灯火已黄昏。

  “斜阳外,寒鸦万点,流水绕孤村”出自隋炀帝杨广的 “寒鸦千万点,流水绕孤村”。晁补之称赞这两句,“虽不识字之人,亦知是天生好言语也”。


 

苏东坡特别欣赏“山抹微云,天连衰草”,戏封少游为“山抹微云君”。他开玩笑说:“没想到几天不见,你竟学柳七作词。”柳永当时虽然名声很大,但是人们认为他不够风雅,甚至“词语尘下”。秦观急忙为自己辩护:“某虽无学,尚不至如此。”东坡笑问,“销魂当此际”不似柳词?秦观无语。
  东坡得理不饶人,送给秦观一副对联 “山抹微云秦学士,露花倒影柳屯田”。“露花倒影”出自柳永的《破阵子》。秦观从此和柳永结下不解之缘。
  秦观这首《满庭芳》名噪一时,据《铁围山丛谈》记载,秦观女婿范温某次赴宴,坐在角落里无人搭理。这时歌妓唱起少游的这首词,有人和范温寒暄:“阁下仙乡何处,现在哪里高就?”范温很自豪地说“在下籍籍无名,不过我老婆她爹是山抹微云君”。满座宾客顿时对他刮目相看。
  东坡词和秦观词风格截然不同,不过苏东坡知道秦观的词更时尚,所以有一次他把自己的词拿给张耒、晁补之看,问是不是和少游词很像。两人异口同声:“一点都不像。”

苏东坡把秦观和柳永相提并论,因为他们的词风确实非常相似。后人用秦观自己的诗来形容他的诗风,“有情芍药含春泪,无力蔷薇卧晓枝”。他的词风也比较清绮。

  浣溪沙
  漠漠轻寒上小楼,晓阴无赖似穷秋。淡烟流水画屏幽。
  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愁。宝帘闲挂小银钩。

  “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愁”可以用来概括秦观的词风。秦观总体风格偏于婉约,不过受苏东坡影响,他也偶尔豪放。秦观写过“汗血来西极,抟风出北溟”这样雄浑的诗句。《望海潮》更是气势如虹。

  星分斗牛,疆连淮海,扬州万井提封。花发路香,莺啼人起,珠帘十里东风。豪俊气如虹。曳照春金紫,飞盖相从。巷入垂杨,画桥南北翠烟中。 追思故国繁雄。有迷楼挂斗,月观横空。纹锦制帆,明珠溅雨,宁论爵马鱼龙。往事逐孤鸿。但乱云流水,萦带离宫。最好挥毫万字,一饮拚千钟。

  “曳照春金紫”意谓华丽飘曳的服饰映照春光。杜甫《奉寄章十侍御》:“淮海维扬一俊人,金章紫绶照青春。”
  秦观不甘心以文人终老。元丰四年西夏皇室内乱,宋神宗以为有机可乘,出动五路大军围困灵州城。三十三岁的秦观自备弓马北上,希望有机会为国捍边。但是宋军因为深入敌境粮草不济,在大批士兵饿死冻伤后无功而返。元丰五年神宗又被给事中徐禧忽悠,筑永乐城谋夺横山,进逼西夏都城兴庆府。西夏出动三十万大军围攻永乐城,城破后徐禧死于巷战。北宋两战一共损失军民和助战羌兵数十万,消息传到汴京,神宗君臣相对恸哭。这次战败使宋军一蹶不振,秦观的从军梦也彻底苏醒。

失望的秦观在洛阳厮混了一段时间,游览金谷园和龙门石窟。他象欧阳修一样被洛阳美女迷得神魂颠倒。后来在他贬往西南之前,曾经故地重游,填了一首《望海潮》感叹旧欢如梦。

  梅英疏淡,冰澌溶泄,东风暗换年华。金谷俊游,铜驼巷陌,新晴细履平沙。长忆误随车,正絮翻蝶舞,芳思交加。柳下桃蹊,乱分春色到人家。 西园夜饮鸣笳。有华灯碍月,飞盖妨花。兰苑未空,行人渐老,重来是事堪嗟,烟暝酒旗斜。但倚楼极目,时见栖鸦。无奈归心,暗随流水到天涯。

  元丰七年苏轼在江宁向王安石推荐秦观,他生怕王安石不在意,随即又给王安石寄信,“愿公少借齿牙,使增重于世。”在唐朝科举考试中举足轻重的行卷在宋朝已不流行,但王安石和苏东坡这两大文豪的交相推荐还是很灵验。元丰八年也就是宋神宗去世那年,秦观终于考中进士。此后秦观做了定海主簿和蔡州教授。《水龙吟》就写于蔡州。

  小楼连远横空,下窥绣毂雕鞍骤。朱帘半卷,单衣初试,清明时候。破暖轻风,弄晴微雨,欲无还有。卖花声过尽,斜阳院落,红成阵、飞鸳甃。 玉佩丁东别后,怅佳期、参差难又。名缰利锁,天还知道,和天也瘦。花下重门,柳边深巷,不堪回首。念多情但有,当时皓月,向人依旧。

  据说当时蔡州有个歌妓姓娄名婉字东玉,秦观这首《水龙吟》就是为她量身定制,“小楼连苑横空”、“玉佩丁东别后”暗藏楼东玉的名字。
举报 | 回复

 

秦观和柳永同样爱写慢词长调。慢词长调最常见的缺点是堆砌繁复。据说苏轼看到这首《水龙吟》后批评道,(小楼连远横空,下窥绣毂雕鞍骤)“十三个字总共只说得一人从楼下经过”。
  秦观处处留情,很少有人拒收他的情诗,不过也有例外,汝南一个姓畅的美女道姑就对他爱理不理。他因此酸溜溜地写了一首《南乡子》。

  妙手写徽真,水翦双眸点绛唇。疑是昔年窥宋玉,东邻,只露墙头一半身。 往事已酸辛,谁记当年翠黛颦。尽道有些堪恨处,无情,任是无情也动人。

  秦观的《一丛花》甚至提到过大名鼎鼎的李师师,所以有人认为他是宋徽宗、周邦彦之外,李师师的第三个情人。不过较早前还有个陈师师,那是柳永的红颜知己。师师可能是当时比较流行的艺名,我怎么想起李冰冰和范冰冰?

  年时今夜见师师,双颊酒红滋。疏帘半卷微灯外,露华上、烟袅凉飔。簪髻乱抛,偎人不起,弹泪唱新词。
  佳期,谁料久参差。愁绪暗萦丝,想应妙舞清歌罢,又还对、秋色嗟咨。惟有画楼,当时明月,两处照相思。

  元祐五年经范引纯推荐,秦观得以回京任秘书省正字。元祐六年被人弹劾罢官。元祐七年,苏轼进封端明殿学士、翰林侍读学士、礼部尚书。秦观也迁国史院编修,参修《神宗实录》。苏门四学士这段时间整天厮混在一起,吃酒论诗,坐在汴河游船上看美女,过得非常惬意。

大家轮流做东。秦观是个爱面子的人,所以到他请客的时候即使借钱也要让师友尽兴。他和户部尚书钱勰钱穆父是邻居,都住在东华门堆垛场。钱勰是吴越王钱镠六世孙,因为欧阳修受过他先辈钱惟演恩惠却在编写《五代史》时对吴越王颇有微词,所以对欧阳修非常反感。他弹劾过欧阳修,但和苏东坡及四学士关系不错。秦观穷得饥寒交迫,每天盼着春暖花开。他不好意思开口求助,所以写了首诗献给钱穆父婉转借贷。

  三年京国鬓如丝,又见新花发故枝。
  日典春衣非为酒,家贫食粥已多时。

  钱穆父赶紧让人给秦家送去两石大米。他把秦观的窘境告诉苏东坡等人。从此以后苏门师徒一起聚会的时候,大家尽量不让秦观掏钱。
  苏东坡是个乐天派,时刻不忘搞笑。钱穆父也不甘落后,当他做江苏如皋令的时候,正好江南发生蝗灾。邻县泰兴县令向上级报告说,本县无蝗。没想到话音未落,蝗虫铺天盖地飞来。面对上级责问,泰兴县令只好狡辩说蝗虫是从如皋过来的,他甚至煞有介事地给钱穆父发公文,要求如皋县加强灭蝗工作,别让蝗虫侵扰邻县。钱穆父接到公文后回复道:“蝗虫本是天灾,即非县令不才。既自敝邑飞去,却请贵县押来。”

元祐九年太皇太后高氏归天,哲宗亲政。新党卷土重来,秦观首先被贬为杭州通判。御史刘拯告他重修《神宗实录》时诋毁先帝。秦观在前往杭州途中接到调令改监处州酒税。处州即今浙江丽水。他预感到兴尽悲来,欢会难再。
  千秋岁
  水边沙外,城郭春寒退。花影乱,莺声碎。飘零疏酒盏,离别宽衣带。人不见,碧云暮合空相对。 忆昔西池会,鹓鹭同飞盖。携手处,今谁在?日边清梦断,镜里朱颜改。春去也,飞红万点愁如海。

  在处州期间,秦观常与僧人谈佛说禅,并为寺庙抄写经文。他写了一首《题法海平阇黎》诗,其中提到“因循移病依香火,写得弥陀七万言”。政敌因此告他私撰佛书。秦观又被贬往湖南郴州。简陋的驿馆寂静寒冷,有只老鼠觉得清瘦的秦观不像官员,整个晚上都在观察判断秦观的身份。辗转难眠的秦观躲在被窝里吟成《如梦令》。

  遥夜沉沉如水,风紧驿亭深闭。梦破鼠窥灯,霜送晓寒侵被。无寐,无寐,门外马嘶人起。

  他的名作《踏莎行》也写于这个时候。

  雾失楼台,月迷津渡。桃源望断无寻处。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 驿寄梅花,鱼传尺素。砌成此恨无重数。郴江幸自绕郴山,为谁流下潇湘去?

  苏轼最爱“郴江幸自绕郴山,为谁流下潇湘去”。王国维激赏“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认为气象接近《诗经》“风雨如晦,鸡鸣不已”。

当然,南下并非事事堪悲,秦观也并非只有愁怀。

  行香子
  树绕村庄,水满陂塘。倚东风,豪兴徜徉。小园几许,收尽春光,有桃花红,李花白,菜花黄。 远远围墙,隐隐茅堂。飏青旗、流水桥旁。偶然乘兴,步过东冈,正莺儿啼,燕儿舞,蝶儿忙。

  元符三年宋哲宗驾崩,徽宗赵佶即位,向太后垂帘听政。流放的官员纷纷内迁。秦观奉命编管横州,当年五月到达藤州,在游览当地名胜光华亭的时候觉得口渴,赶紧叫随从帮他找水。水送到后,他却已经喝不下去,望着葫芦里的水含笑去世。
  天才诗人往往能预知自己回到天上的时间地点,秦观曾经写过一首《好事近》。

  春路雨添花,花动一山春色。行到小溪深处,有黄鹂千百。 飞云当面化龙蛇,夭骄转空碧。醉卧古藤阴下,了不知南北。

  直到他在藤州逝世,人们才想起这句“醉卧古藤阴下,了不知南北”另有深意。
  秦观去世后传说很多。据说当时长沙有个歌妓爱慕少游,听说秦观经过,向母亲请求准许她嫁给秦观。秦观和歌妓拜堂成亲,可是他觉得前途艰难风险太大,于是把歌妓留在长沙。他在藤州去世的消息还未传开,歌妓已经预先梦到。她等在路边隆重祭奠,痛哭失声,回家之后自尽殉情。

与此同时,长沙太守正在合江亭大宴宾朋,席间有个歌姬独唱了两句歌词“微波浑不动,冷浸一天星。”在座文人雅士觉得很美,要求她把整首词唱出来。那歌姬说“我就会这两句。”原来昨天晚上她上一艘商船去唱曲,听到旁边船上有个男子倚着桅樯在唱新词,她就记住了这几句。在座有个叫赵琼的文人说“这词好像出自秦少游之手。”长沙太守派人沿江追寻,果然看到少游灵舟。
  苏东坡听到秦观病逝的消息后,特意把“郴江幸自绕郴山,为谁流下潇湘去”书于扇上,每日流泪欣赏,越看越难过。他说“少游已矣,虽万人何赎!”
  靖康之难发生后,有个女子被金兵带走。她自称是秦观的女儿,在道上题诗一首:“眼前虽有还乡路,马上曾无放我情。”闻者凄然。后来《艇斋诗话》的作者曾季狸特意写了一首乐府诗《秦女行》。
  秦观的词得到人们高度称赞,有人认为他青出于蓝。孙兢在《竹坡老人词序》说:“苏东坡辞胜乎情,柳耆卿情胜乎辞,辞情兼胜者,唯秦少游而已。”冯煦《蒿庵论词》说:“淮海、小山,古之伤心人也。其淡语皆有味,浅语皆有致,求之两宋词人,实罕其匹。”又说“少游词寄慨身世,闲雅有情思,酒边花下,一往而深,而怨悱不乱,悄乎得小雅之遗。后主而后,一人而已。”

王士祯声称“风流不见秦淮海,寂寞人间五百年”,李调元《雨村词话》也认为秦观的词“首首珠玑,为宋一代词人之冠。”陈廷焯《词坛丛话》也说:“秦写山川之景,柳写羁旅之情,俱臻绝顶,有不可以言语形容者。”
  在秦观逝世二十多年后,浙江绍兴一位官员的妻子怀孕时竟然梦见秦少游。那官员又惊又喜,“秦观来送梦,难道我的孩子能像他一样才华横溢?”于是就给即将出生的孩子取名为“游”,字“务观”。这孩子后来成为南宋诗坛旗手,并以忧国忧民和一往情深名垂千古。

  在金庸武侠小说中,黄裳是《九阴真经》的作者。他是福建南平人,可是却葬在江西宜黄,后来又迁葬江西崇仁。最近他的墓葬被学者发现。
  黄裳是北宋神宗元丰五年状元,累官至端明殿学士,著有《演山先生文集》和《演山词》。黄裳的词以《减字木兰花》最为人所知。

  红旗高举,飞出深深杨柳渚。鼓击春雷,直破烟波远远回。 欢声震地,惊退万人争战气。金碧楼西,衔得锦标第一归。

  孙浩然的《离亭燕》和明代状元杨慎写的《三国演义》开篇词《临江仙》非常相似。杨慎很可能从《离亭燕》得到启迪。

  一带江山如画,风物向秋潇洒。水浸碧天何处断?霁色冷光相射。蓼岸荻花洲,掩映竹篱茅舍。 天际客帆高挂,烟外酒旗低亚。多少六朝兴废事,尽入渔樵闲话。怅望倚层楼,寒日无言西下。

画家王诜曾根据《离亭燕》词意作《江山秋晚图》,可见孙浩然应该和王诜同时或稍前。王诜是苏东坡好友,他娶了宋英宗的女儿蜀国大长公主。王夫人性格随和,毫无公主架子。王诜和他的侍妾越来越放肆,根本不把公主放在眼里。公主去世后她的乳母回宫告状。她弟弟宋神宗下令彻查此事。王诜和侍妾差点被处死。
  画家之外,王诜也是个不错的词人。黄庭坚说“晋卿乐府,清丽幽远。”他的《忆故人》风靡一时。

  烛影摇红,向夜阑,乍酒醒、心情懒。尊前谁为唱《阳关》,离恨天涯远。 无奈云沉雨散。凭阑干、东风泪眼。海棠开后,燕子来时,黄昏庭院。

  据吴曾《能改斋漫录》记载,宋徽宗让周邦彦把这首词改编为《烛影摇红》。

  芳脸轻匀,黛眉巧画宫妆浅。风流天付与精神,全在娇波转。早是萦心可惯,向尊前、频频顾盼。几回相见,见了还休,争如不见。 烛影摇红,夜阑饮散春宵短。当时谁会唱阳关?离恨天涯远。争奈云收雨散。凭阑干、东风泪眼。海棠开后,燕子来时,黄昏庭院。



 



  第九回 李之仪家住长江头 贺梅子惊艳横塘路

 
唐诗主要写男人之间的交游离别,“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宋词主要写男女之间的悲欢离合,“人生自是有情痴,此恨不关风与月”。唐诗和科举行卷有关,所以难免一本正经,宋词多为遣怀助兴,所以往往流露真情。唐诗老于世故,宋词一往情深。因此宋词比唐诗更容易打动人心,尤其是年轻人的心。

  卜算子
  我住长江头,君住长江尾。日日思君不见君,共饮长江水。 此水几时休,此恨何时已。只愿君心似我心,定不负相思意。

  这首词的作者是李之仪。因为这首词,我一直觉得李清照的父亲李格非身份可疑,我认为李之仪更适合养育李清照这样的才女。
  李之仪字端叔。宋人喜欢用“叔”做名字。晏殊字同叔,欧阳修字永叔,晏几道字叔原,李廌字方叔,李格非字文叔,苏东坡儿子苏过字叔党。李之仪的名号实在太容易混淆了,最好把他和《卜算子》捆绑在一起记忆。
  李之仪是沧州无棣人,晚年卜居安徽当涂。当涂境内有姑溪,所以他自号姑溪居士。他本来师从范仲淹之子范纯仁,后来转投苏东坡门下,曾因受东坡连累丢官。李之仪无悔无怨,反而到处为东坡鸣不平。早年的李之仪不是苏门六君子,当然更不是苏门四学士,但后来他和苏东坡的情谊已经超越其他苏门弟子。苏东坡在遇赦北归直到逝世的一年时间里,有多达七封书信写给李之仪。
 

李之仪是天才词人,在苏门弟子中仅次于秦观。

  菩萨蛮
  五云深处蓬山杳,寒轻雾重银蟾小。枕上挹余香,春风归路长。 雁来书不到,人静重门悄。一阵落花风,云山千万重。

  踏莎行
  还是归来,依前问渡。好风引到经行处。几声啼鸟又催耕,草长柳暗春将暮。 潦倒无成,疏慵有素,且陪野老酬天数。多情惟有面前山,不随潮水来还去。

  严羽《沧浪诗话》说:“诗有别才,非关书也;诗有别趣,非关理也”。这句话同样适用于词。李之仪在文学史上的地位不如黄庭坚,但他却比黄庭坚更有填词的别才,也能写出黄庭坚词所不具备的别趣。

  浣溪沙
  依旧琅玕不染尘,霜风吹断笑时春,一簪华发为谁新。白雪幽兰犹有韵,鹊桥星渚可无人,金莲移处任尘昏。

  浣溪沙(为杨姝作)
  玉室金堂不动尘,林梢绿遍已无春。清和佳思一番新。道骨仙风云外侣,烟鬟雾鬓月边人。何妨沉醉到黄昏。

  李之仪的词有仙风道骨。欣赏这种诗词可以不求甚解,就像欣赏外文歌曲或民谣,虽然有些歌词不太明白,但无碍我们体会旋律声腔之美。

李之仪和贺铸是好朋友,填词时多次“用贺方回韵”。
  贺铸有两个举世闻名的绰号,一是贺鬼头,因为他长得很象梁山好汉中的青面兽杨志,身材高大,面色铁青,丑得可以做门神;二是贺梅子,因为他写过“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
  贺铸在十七岁那年离开家乡河南辉县来到汴京加入禁军,担任右班殿直,负责监管国家武库。他人虽然长得丑,但是性格豪爽口才很好,所以结交了很多黑白两道的英豪。
  六州歌头

  少年侠气,交结五都雄。肝胆洞,毛发耸。立谈中,死生同,一诺千金重。推翘勇,矜豪纵,轻盖拥,联飞鞚,斗城东。轰饮酒垆,春色浮寒瓮,吸海垂虹。闲呼鹰嗾犬,白羽摘雕弓,狡穴俄空。乐匆匆。 似黄粱梦。辞丹凤,明月共,漾孤篷。官冗从,怀倥偬。落尘笼,簿书丛。鹖弁如云众,供粗用,忽奇功。笳鼓动,《渔阳弄》,《思悲翁》。不请长缨,系取天骄种,剑吼西风。恨登山临水,手寄七弦桐,目送归鸿。

  贺鬼头很快就在汴京声名鹊起,不过不是因为他的相貌和武艺才气,而是因为他的毒舌。他博学多闻,所以骂起人来花样翻新,仿佛说单口相声。当时很多年轻人的生日愿望竟然是“听贺铸骂人”。

北宋后期内忧外患,四大奸臣及其党羽却忙于权力斗争。贺铸身为低级武官,人微言轻,只能拔剑四顾使酒骂座,“虽贵要权倾一时,小不中意,极口诋之无遗辞”。那些权贵被他骂得狗血淋头,找借口让他远离京师。
  贺铸曾经监军太原。监军相当于后世的宪兵,军服装备精良,远比其他军人威风,所以贺铸的同僚都是一些权贵后人。贺铸不屑与他们为伍,他们也不搭理贺铸。这些权贵子弟见贺铸五大三粗其貌不扬,以为他是凭军功爬上来的农家子弟,经常对他出言不逊,当着他的面克扣军饷殴打士兵。有一天贺铸把他们骗到荒山野岭,二话不说痛打一顿。
  这些少爷兵回去商量半天,想报复又怕不是贺铸对手,他们决定向将军告发贺铸的暴行。没想到将军却含糊其辞,不肯把贺铸逮捕法办。他们怀疑将军收了贺铸的钱,扬言要告上朝廷。
  被逼急了的将军坐下来和他们谈判。
  “贺铸希望息事宁人,你们不告他动武伤人,他也不告你们殴打士兵。”
  “不行。我们要让他发配边关。”
  “你们看起来稳操胜券。那我请教各位,打官司最重要的条件是什么?证据还是后台?”
  “当然是后台。现在又不是法治社会。”
  将军挨个问这些少爷兵。
  “你爸现在是什么官?”
  “刑部侍郎。”
  “你爸呢?”
  “建康留守。”
  “马步军都指挥使。”第三个少爷兵不待将军问起,骄傲地自报家门。
  将军问:“那你们知道贺铸的出身吗?”

“这丑八怪还有出身?他不是河南农民就是山西煤矿工人。”
  “他是太祖贺皇后亲兄弟的孙子。算起来应该是当今皇帝的表弟。”
  “不可能吧?这土行孙还是皇亲国戚?”
  “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将军说,“贺鬼头十七岁就成为禁军,他不但武艺高强,而且写得一手好文章,连苏大胡子都非常欣赏。”
  “他如果真有你说的这么邪门,肯定会有人提醒我们。”
  “他一到军中就要求我帮他隐瞒,所以知道他真实身份的人很少。就算有人知道也不会告诉你们,因为大家都想看热闹,巴不得你们去招惹贺鬼头。”
  “假如他是皇亲国戚又文武双全,怎么可能一把年纪还在做小小监军。将军一定在忽悠我们。”
  “你们要是不相信,可以继续向他挑衅。”
  绍圣二年,贺铸转为江夏宝泉监。元符元年因母丧辞官,趁机南下漫游。在访问金陵古城的时候,他写了一首《水调歌头》。

  南国本潇洒,六代浸豪奢。台城游冶,襞笺能赋属宫娃。云观登临清夏,璧月流连长夜,吟醉送年华。回首飞鸳瓦,却羡井中蛙。 访乌衣,成白社,不容车。旧时王谢,堂前双燕过谁家?楼外河横斗挂,淮上潮平霜下,樯影落寒沙。商女蓬窗罅,犹唱《后庭花》。

另一首名篇《踏莎行》应该也是写于这次江南之行。

  杨柳回塘,鸳鸯别浦,绿萍涨断莲舟路。断无蜂蝶慕幽香,红衣脱尽芳心苦。 返照迎潮,行云带雨,依依似与骚人语。当年不肯嫁春风,无端却被秋风误。

  “绿萍涨断莲舟路”和“红衣脱尽芳心苦”新警秀美,“当年不肯嫁春风,无端却被秋风误”更是别出心裁。
  贺铸在江南漫游了大半年,去过绍兴庆湖拜访贺知章故居。庆湖就是镜湖、鉴湖,后来贺铸自号“庆湖遗老”。看过贺知章的画像后,贺铸更加相信自己是“四明狂客”的后人,因为无论外貌还是懒散疏狂,他都和这位杰出的祖先很象。
  贺铸和苏州一见如故,他在苏州盘门外十里的横塘买下一座小楼,让他名扬天下的《青玉案》就写于此时此处。
  那天他想去苏州城里游玩,在村前遇到一位明媚少女。这一带的女孩他都认识,所以他估计这是谁家的亲戚。反正没什么急事,他站在路边观察女孩何去何从。看见那女孩在前面路口转向,不是要去他所住的横塘,贺铸大失所望。

  青玉案
  凌波不过横塘路,但目送、芳尘去。锦瑟华年谁与度?月桥花榭,琐窗朱户,只有春知处。 碧云冉冉蘅皋暮,彩笔新题断肠句。试问闲愁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 

  贺铸估计这个小美女就住在附近,所以家里才放心让她独自出门。他很想跟在后面弄清美少女的来历去向,可是又怕那女孩把相貌凶恶的他当作流氓,只好眼睁睁看着小美女消失在远方。


 

黄庭坚从四川流放归来看到这首词后,大为倾倒,“解道江南断肠句,只今唯有贺方回”。
  宋徽宗建中靖国元年,贺铸回京任太府寺主簿。刚进家门就遭到夫人及其姐妹伏击,被按在地上抓挠得体无完肤。原来大家看到《青玉案》之后,一致认为贺铸在江南沾花惹草。贺夫人比他出身更高贵,她父亲是赵宋亲王。贺铸指天发誓自己没有出轨,直到他把苏州那座小楼的房产证交出来才得到原谅。
  此后贺铸做过宣议郎、宣德郎、奉议郎、承议郎之类的小官,开会只能鼓掌吃饭不能签单。他做太平州通判的时候写了《梦江南》,寄托自己对江南的思念和对官场的厌倦。在他的江南梦里,肯定有那位凌波却过横塘路的小美女。

  九曲池头三月三,柳毵毵。香尘扑马喷金衔,涴春衫。苦笋鲥鱼乡味美,梦江南。阊门烟水晚风恬,落归帆。 

  贺铸一生仕途坎坷,虽然先后得到执政大臣李清臣、文坛领袖苏东坡推荐,但是始终沉沦。大观三年他下定决心离开官场,要求妻子跟他一起去南方。贺夫人想起往事,认定他去南方是因为旧情难忘,坚决不同意。为了防止贺铸逃走,夫人和他寸步不离。贺铸假装送朋友上船,在船离岸的最后一刻跳上船去。夫人无奈只好回家收拾细软上马追赶。夫妻俩从此在苏州定居。
举报 | 回复
楼主:李晓润 时间:2014-01-03 09:43:25
  这段时间著名书法家米芾也在江淮漫游,两人一见如故。他们都长得人高马大,而且同样豪侠尚武,学问渊博能说会道。两人每次见面都要比武斗酒吹牛。他们之间的较量犹如金庸笔下的华山论剑,好事者奔走相告。 
  除了年轻时有过一些风花雪月,贺铸和夫人伉俪情深。当妻子因病去世之后,他写了一首《鹧鸪天》悼念夫人。

  重过阊门万事非,同来何事不同归。梧桐半死清霜后,头白鸳鸯失伴飞。 原上草,露初晞,旧栖新垅两依依。空床卧听南窗雨,谁复挑灯夜补衣。

  这首词和苏东坡的《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齐名,都是悼念妻子的名篇,写作的时间也非常接近。
  人到中年之后,很难再结识知心朋友,贺铸年轻时的朋友都在北方,所以到了苏州之后最难受的就是孤独,尤其是在妻子去世之后。

  浪淘沙
  一叶忽惊秋,分会东流。殷勤为过白苹洲。洲上小楼帘半卷,应认归舟。 回首恋朋游,迹去心留。歌尘萧散梦云收。惟有尊前曾见月,相伴人愁。

  临江仙
  午醉厌厌醒自晚,鸳鸯春梦初惊。闲花深院听啼莺。斜阳如有意,偏傍小窗明。 莫倚雕阑怀往事,吴山楚水纵横。多情人奈物无情。闲愁朝复暮,相应两潮生。
举报 | 回复
楼主:李晓润 时间:2014-01-03 09:43:53
  贺铸年轻时非常自负,声称“吾笔端驱使李商隐、温庭筠常奔命不暇”。《宋史/贺铸传》说他“尤长于度曲,掇拾人所弃遗,少加隐括,皆为新奇”。他把杜牧《寄扬州韩绰判官》改写成《晚云高》。黄庭坚提倡的点铁成金、脱胎换骨也影响到了贺铸。

  秋尽江南叶未凋,晚云高。青山隐隐水迢迢,接亭皋。
  二十四桥明月夜,弭兰桡。玉人何处教吹箫,可怜宵。

  贺铸是两宋词人中的江湖好汉。他和宋江等人大致同时,若非他的贵族子弟身份,以他的个性很可能主动投奔梁山。陈廷焯说“方回词,儿女、英雄兼而有之”,意思是贺铸既能写儿女情长,也可以金戈铁马潇洒豪放。这两种看似完全不同的风格,贺铸转换得非常自然。
  有时他还能把两种风格融合在同一首词里,以凌云健笔写闲情逸致。

  浣溪沙
  梦想西池辇路边,玉鞍骄马小辎軿,春风十里斗婵娟。 
  临水登山漂泊地,落花中酒寂寞天,个般情味已三年。

  石州引
  薄雨收寒,斜照弄晴,春意空阔。长亭柳蓓才黄,倚马何人先折?烟横水漫,映带几点归鸿,平沙销尽龙荒雪。犹记出关来,恰如今时节。 将发,画楼芳酒,红泪清歌,便成轻别。回首经年,杳杳音尘都绝。欲知方寸,共有几许新愁?芭蕉不展丁香结。憔悴一天涯,两厌厌风月。

贺鬼头是个鬼才。晚唐五代词有一种乱世佳人的凄迷之美,这种“还与韶光共憔悴”的凄美在北宋以后逐渐式微。渲染这种凄迷美的技法似乎已经失传,连古今第一才人苏东坡和集词学大成的周邦彦都敬谢不敏。从北宋词人留传下来的作品看,贺铸竟成为这种技法的唯一传人。黄庭坚说“解道江南断肠句,只今唯有贺方回”,应该也有这方面的意思。
  贺铸的一组《浣溪沙》可以证明。

  鼓动城头啼暮鸦,过云时送雨些些,嫩凉如水透窗纱。 
  弄影西厢侵月户,分香东畔拂墙花,此时相望抵天涯。 

  烟柳春梢蘸晕黄,并阑风绰小桃香,几时帘幕又斜阳。 
  望处定无千里眼,断来能有几回肠?少年禁取恁凄凉。 

  落日逢迎朱雀街,共乘青舫度秦淮,笑拈飞絮罥金钗。 
  洞户华灯归别馆,碧梧红叶掩萧斋,愿随明月入君怀。 

  陈廷焯说“自子野后一千年来,温韦之风不作矣。”我觉得至少贺铸是个例外。
  贺铸晚年主要精力用来整理家藏的万卷图书,宣和七年死于常州寺庙,留下《应湖遗老集》,存词将近三百首。
  他和苏东坡一样喜欢阳羡也就是现在的江苏宜兴,生前想去那里定居未果,死后子孙遵照他的遗愿把他葬在宜兴筱岭 。
  贺铸去世后不到两年,“靖康之难”发生。
 

晁补之的名字比较好记,他字无咎,号归来子。他的姓名字号可以串在一起记忆,犯了错误之后将功补过,这样就可以无咎,浪子归来金不换。晁补之是山东巨野人,出身山东巨族,曾祖晁宗悫官至参知政事。宋神宗元丰二年,晁补之试开封及礼部别院皆第一,也就是说他差点连中三元。他在试卷中展示的经学造诣得到宋神宗称赞。
  晁补之的父亲晁端友、叔叔晁端礼和堂弟晁冲之都是知名文人。晁端友做杭州新城令的时候,晁补之跟在身边。他写了散文《七述》记述钱塘风物,得到时任杭州通判的苏轼赞许。晁端友趁机让儿子拜苏轼为师。不过在看过晁补之的《新城游北山记》后,我怀疑史籍记载有误,这篇游记才是苏轼决定收徒的真正缘故。
  苏门四学士仕途都不顺利,晁补之同样如此。他只做过澶州司户参军、著作佐郎、扬州通判、齐州知州之类的小官,失意之下想学陶渊明归隐田园

  临江仙(信州作)
  谪宦江城无屋买,残僧野寺相依。松间药臼竹间衣。水穷行到处,云起坐看时。 一个幽禽缘底事,苦来醉耳边啼?月斜西院愈声悲。青山无限好,犹道不如归。

  他的名作《摸鱼儿》(东皋寓居)说的也是归隐。

  买陂塘,旋载杨柳,依稀淮岸湘浦。东皋嘉雨新痕涨,沙嘴鹭来鸥聚。堪爱处,最好是、一川夜月光流渚。无人独舞。任翠幄张天,柔茵藉地,酒尽未能去。 青绫被,莫忆金闺故步,儒冠曾把身误。弓刀千骑成何事?荒了邵平瓜圃。君试觑,满青镜、星星鬓影今如许。功名浪语。便似得班超,封侯万里,归计恐迟暮。

  晁补之在念叨归隐多年之后回到山东老家修了一座庄园,取名归来园,自号归来子。不过他归隐的志向似乎不太坚定。宋徽宗大观四年朝廷想让他重新做官,让地方官上门看看他尚能饭否。晁补之一顿吃掉二十个馒头。此后他做过达州和泗州知州。
  晁补之去世之后他堂弟晁谦之把他的诗文编为《鸡肋集》。鸡肋食之无味弃之可惜,除非这是晁补之临终时自己拟定的名字,否则晁谦之就是在变相挖苦自己的兄弟。


 

 





  第十回 看朱成碧心迷乱 十分斟酒敛芳颜

 
苏门四学士中,秦观多愁善感,他的“有情芍药含春泪,无力蔷薇卧晚枝”甚至被元好问视为女郎诗。张耒和他正好相反,心宽体胖人称“肥仙”。陈师道说“张侯便然腹如鼓,雷为饥声汗为雨”。胖子最难过的是夏天,所以黄庭坚形容他“六月火云蒸肉山”。据说他生下来就有“耒”字掌纹,所以取名张耒。
  张耒年少时游学陈州,当时苏辙恰好是陈州学官。熙宁四年苏轼出任杭州通判时途经陈州看望弟弟,张耒因此得以拜师苏轼。受到苏轼指点的张耒突飞猛进,年仅二十岁就考中进士。熙宁八年苏轼在密州修筑“超然台”,张耒应邀写了《超然台赋》。苏轼称赞他“超逸绝尘”,有秀杰之气,“其文汪洋淡泊,有一唱三叹之声”。
  元祐二年春,苏轼主持礼部贡举,张耒被聘为读卷官。苏门四学士齐聚京城,他们经常携手同游,赋诗斗酒,“一文一诗出,人争传诵之,纸价为贵”。西汉才子贾谊写过《过秦论》,总结秦王朝的功过得失,碰巧秦观也被一个姓贾的御史弹劾。张耒调侃道,千年前贾生“过秦”,现在又来,你们真是冤家路窄。
  新党整人别出心裁,苏子瞻被贬往儋州,苏子由被贬往雷州。张耒不幸也成为他们戏弄的对象,他曾三次被贬往黄州。幕后操纵者显然在偷笑,你既然愿意追随苏东坡,那就让你在黄州待到天荒地老。当时苏轼的另一位弟子潘大临也在黄州,两人在柯山脚下比邻而居,互相勉励。
  张耒词以《少年游》最著名。

  含羞倚醉不成歌,纤手掩香罗。偎花映烛,偷传深意,酒思入横波。 看朱成碧心迷乱,翻脉脉、敛双蛾。相见时稀隔别多,又春尽,奈愁何。

  “看朱成碧”有两种解释,一指伤心痛哭泪眼模糊,一指春去秋来花落叶留。
  张耒一生以闻道苏轼自负,他在苏门四学士中年龄最小,去世的时间也在最后。他的三个儿子都考中进士,其中两个在靖康之难中战死。小儿子张和赶回去为两个哥哥营葬,不幸被强盗杀害在路上。三个儿子在一年之内同时遇难,惨绝人寰。
 

黄庭坚晚年写过一组《病起荆江亭即事》,其中一首诗说到两个同门陈师道和秦少游。

  闭门觅句陈无己,对客挥毫秦少游。
  正字不知温饱未?西风吹泪古藤州。

  闭门觅句的陈无己就是陈师道。陈师道是苏门六君子之一,他做过秘书省正字,一生饥寒交迫,所以黄庭坚最关心他有没有解决温饱。陈师道很像唐朝诗人孟郊,他们在文学史上最出名的不是诗文而是穷困潦倒,
  陈师道出身书香门第,做过徐州教授、太学博士、颖州教授。太学博士相当于现在的北大、清华教授。现在的知名大学教授名利双收,风光胜过很多官僚却不用担心在政治斗争中被打倒,可是陈师道却饿得人比黄花瘦。陈师道最穷困的时候,不得不借口儿女想念外公外婆,让老婆带着孩子赖在岳父郭概家不走。
  陈师道本是曾巩的学生,后来又投到苏轼门下。不过据说他认为曾巩是自己唯一导师,“向来一瓣香,敬为曾南丰”,拒绝正式成为苏门弟子。苏轼不以为忤,仍然尽力指导推荐他。朝野也把他当作苏轼党羽,苏轼被贬后他也落职回家
  陈师道的文学成就主要在诗歌创作上。《瀛奎律髓》编者方回把杜甫和黄庭坚、陈师道、陈与义列为江西诗派“一祖三宗”,甚至认为杜诗为唐诗之冠,黄庭坚和陈师道的诗为宋诗之冠。方回是宋末元初学者,大概因为仰慕贺铸,所以取名方回。

陈师道最为人知的诗是《绝句》。

  书当快意读易尽,客有可人期不来。
  世事相违每如此,好怀百岁几时开?

  传说陈师道每次登山临水有了灵感,立刻回家上床躺下,以棉被蒙头不能打扰。家人知道他这个习惯,立刻驱赶家里的鸡鸭猫狗,同时把孩子抱到邻居家,直到他把诗写好。
  晁补之贬官经过徐州的时候,又冷又饿的陈师道正躺在床上发抖。晁补之请他喝酒,同时让自己的歌姬为他跳梁州舞。陈师道酒足饭饱,词兴大发,写了一首《减字木兰花》。

  娉娉袅袅,芍药梢头红样小。舞袖低徊,心到郎边客已知。 金尊玉酒,劝我花间千万寿。莫莫休休,白发簪花我自羞。

  晁补之感叹道:“人疑宋开府梅花赋清艳不类其为人。无已此词,过于梅花赋远矣。”宋开府是指盛唐名相宋璟,他被封为开府仪同三司,进爵广平郡开国公。
  陈师道和赵挺之都是郭概的女婿。赵挺之是李清照丈夫赵明诚之父,他是王安石变法的拥戴者,在做监察御史时多次弹劾苏轼。苏轼及其追随者极其反感赵挺之。在陈师道做秘书省正字的时候,适逢皇室丧礼,陈师道必须和其他朝臣一起连夜去郊外皇陵举行仪式。陈夫人怕他冻着,所以去赵家向妹妹借了一件皮衣。陈师道听说这是赵挺之家的东西,坚决拒绝,竟因此感染风寒去世。

晁补之的堂弟晁冲之早年曾受过陈师道指导,而陈师道是苏门六君子之一,因此晁冲之也算是苏东坡的再传弟子。
  晁冲之专学杜甫,他的一部分诗笔力雄健,风格高古,不过我更喜欢他简洁清新的小诗《春日》。

  阴阴溪曲绿交加,小雨翻萍上浅沙。
  鹅鸭不知春去尽,争随流水趁桃花。

  晁冲之不慕功名,但和秦观一样放浪风流。据说李师师就是在他的教导下脱颖而出,成为开封风月场所的上厅行首。宋哲宗绍圣初年,因为反对新法,晁冲之家族多人遭到贬谪放逐。他为了逃避政治斗争,结庐河南阳翟具茨山。初唐四杰之一的卢照邻也曾在这里归隐。
  晁冲之最有名的词是《玉蝴蝶》。

  目断江南千里,灞桥一望,烟水微茫。尽锁重门,人去暗度流光。雨轻轻,梨花院落;风淡淡,杨柳池塘。恨偏长,佩沉湘浦,云散高唐。 清狂,重来一梦,手搓梅子,煮酒初尝。寂寞经春,小桥依旧燕飞忙。玉勾栏,凭多见暖;金缕枕,别久犹香。最难忘,看花南陌,待月西厢。

苏门弟子在东坡气场笼罩之下,多少有些名家子弟的拘束,只有黄庭坚、秦观、李之仪和晁冲之能够收放自如。
  晁冲之的《临江仙》有花间词的自在随意。

  忆昔西池池上饮,年年多少欢娱。别来不寄一行书。寻常相见了,犹道不如初。 安稳锦屏今夜梦,月明好渡江湖。相思休问定何如。情知春去后,管得落花无。

  晁冲之在山中住了十年之后回到汴京,有个高官希望他加入自己的阵营,被他婉言谢绝。他的不慕荣利使他和晁补之形成鲜明对比。他儿子晁公武是目录学名著《郡斋读书志》的作者。
  晁冲之和诗人吕本中情同手足。吕本中认为他和陈师道等人的诗风深受黄庭坚的影响,黄庭坚来自江西,故戏称他们为“江西诗派”。江西诗派在北宋末年和南宋影响深远。晁冲之是吕本中《江西诗社宗派图》所列的二十六位江西诗派大将之一。

吕本中是安徽寿州人,他的曾祖吕夷简、祖父吕公著都曾经做过宰相。而吕夷简的叔叔更有名,他是宋太宗太平兴国二年状元吕蒙正。吕蒙正曾经三度拜相。
  吕本中写诗提倡活法,但他和多数江西诗派诗人一样,理论头头是道,诗歌实际成就并不高,倒是写过一些清新可喜的小词。

  踏莎行
  雪似梅花,梅花似雪。似和不似都奇绝。恼人风味阿谁知,请君问取南楼月。 记得旧时,探梅时节。老来旧事无人说。为谁沉醉为谁醒,到今犹恨轻离别。

  减字木兰花
  去年今夜,同醉月明花树下。此夜江边,月暗长堤柳暗船。 故人何处,带我离愁江外去。来岁花前,又是今年忆去年。

  吕本中的词喜欢用叠句叠字,一唱三叹。南宋末年的著名词人蒋捷和吕本中一脉相承,他们的词同为元曲先声。

  长相思
  要相忘,不相忘,玉树郎君月艳娘,几回曾断肠。 欲下床,却上床,上得床来思旧乡,北风吹梦长。

  采桑子
  恨君不似江楼月,南北东西。南北东西,只有相随无别离。 恨君却似江楼月,暂满还亏,暂满还亏,待得团圆是几时。

  南渡之前的吕本中只是个吟风弄月的翩翩公子,经过靖康之难后,他明显改变了自己的风格。


  南歌子

  驿路侵斜月,溪桥度晓霜。短篱残菊一枝黄,正是乱山深处、过重阳。 旅枕元无梦,寒更每自长。只言江左好风光,不道中原归思、转凄凉。

  吕本中还是个著名学者, 世称东莱先生,著有《春秋集解》。

毛滂字泽民,衢州江山人,他很可能是毛泽东的祖先。
  毛滂也是出身书香门第,他父亲三兄弟皆为进士。苏东坡做杭州太守时,毛滂是杭州法曹。据黄昇《花庵词选》记载,毛滂做杭州法曹的时候表现并不突出,所以任期到了之后苏东坡也没有挽留。就在他辞行的当晚,东坡应朋友之邀参加宴会,席间有歌妓演唱《惜分飞》。

  泪湿阑干花着露,愁到眉峰碧聚。此恨平分取,更无言语空相觑。 断雨残云无意绪,寂寞朝朝暮暮。今夜山深处,断魂分付潮回去。

  东坡问此歌作者是谁。歌妓说就是刚刚离任的毛法曹。东坡立刻让信使快马加鞭把毛滂追回。
  崇宁元年毛滂由曾巩之弟曾布推荐进京做了删定官,曾布罢相后受牵连下狱。政和元年罢官归里,寄住仙居寺。他不甘心就此沉沦,借钱回到汴京寻找机会,大观初年填词讨好蔡京。毛滂家乡衢州以及做官的武康、杭州、秀州都在今天的浙江境内,没有去过穷乡僻壤。
  毛泽东诗词风格豪迈,毛滂也写过“携酒上高台,与君开壮怀”。他的《临江仙》深受近代词曲大家吴梅青睐。

  闻道长安灯夜好,雕轮宝马如云。蓬莱清浅对觚棱。玉皇开碧落,银界失黄昏。 谁见江南憔悴客,端忧懒步芳尘。小屏风畔冷香凝。酒浓春入梦,窗破月寻人。

  觚棱是指宫阙转角处的方瓦脊,此处代指宫殿。吴梅认为“酒浓春入梦,窗破月寻人”不在张先“云破月来花弄影”之下。

我喜欢他写闲适生活的那些小词,就象我故乡的马兰瓜,虽不是什么名种,但是清甜足以消夏。
  浣溪沙
  银字笙箫小小童,梁洲吹过柳桥风,阿谁劝我玉杯空。
  小醉径须眠锦瑟,夜归不用照纱笼,画船帘卷月明中。

  浣溪沙
  小雨初收蝶做团,和风轻拂燕泥干。秋千院落落花寒。
  莫对清尊追往事,更催新火续余欢。一春心绪倚阑干。

  浣溪沙(武康社日)
  碧户朱窗小洞房,玉醅新压嫩鹅黄,半青橙子可怜香。 
  风露满帘清似水,笙箫一片醉为乡。芙蓉绣冷夜初长。

  苏轼门生多数都是进士出身,名列苏门六君子的李廌(zhì)成为少数例外。他生长华山脚下,所以自号太华逸民。发奋读书的李廌很早就引起苏东坡注意,东坡称赞他为“万人敌”。据说他六岁即成孤儿,科举考试多次失利之后觉得自己肯定得罪了老天爷,心灰意冷隐居河南长葛。
  他写过一本《师友谈记》,记述苏轼、黄庭坚、秦观等人关于治学为文的言论,是研究宋代文学史的重要文献。他的词值得一提的只有《虞美人》。

  玉阑干外清江浦,渺渺天涯雨。好风如扇雨如帘,时见岸花汀草涨痕添。 青林枕上关山路,卧想乘鸾处。碧芜千里思悠悠,惟有霎时凉梦到南州。

谢逸字无逸号溪堂,他是晏殊和王安石的老乡,江西临川人。谢逸安贫乐道,一生过着“家贫惟饭豆,肉贵但羹藜”的清苦生活。他写过三百首咏蝶诗,人称“谢蝴蝶”。诗歌风格与南朝山水诗人谢灵运相似,清新幽折,时人称他为“江西谢康乐”。他最有名的词是《千秋岁》(咏夏夜)。

  楝花飘砌,蔌蔌清香细。梅雨过,萍风起。情随湘水远,梦绕吴峰翠。琴书倦,鹧鸪唤起南窗睡。 密意无人寄。幽恨凭谁洗?修竹畔,疏帘里。歌余尘拂扇,舞罢风掀袂。人散后,一钩淡月天如水。

  “人散后,一钩淡月天如水”写景如画,后来丰子恺也确实根据诗意画出一幅著名漫画。
  元祐中,谢逸在黄州关山杏花村驿馆和几位湖北、江苏的秀才相逢。他们听说谢逸来自才子之乡临川,于是提议大家效仿曹植七步成诗比试填词。谢逸仅仅走了五步就写成下面这首《江城子》,一举成名天下知。

  杏花村馆酒旗风,水溶溶,飏残红。野渡舟横,杨柳绿荫浓。望断江南山色远,人不见,草连空。 夕阳楼上晚烟笼,粉香融,淡眉峰。记得年时,相见画图中。只有关山今夜月,千里外,素光同。

  自从谢逸在驿馆墙上题了这首词后,过往官民经常向驿馆差役索要纸笔抄录。差役苦不堪言,一气之下用泥灰把墨迹遮住。

谢逸名列吕本中《江西诗社宗派图》,写诗宗法黄庭坚,但他的词艺已经青出于蓝。

  菩萨蛮
  暄风迟日春光闹,葡萄水绿摇轻棹。两岸草烟低,青山子规啼。 归来愁未寝,黛浅眉痕沁。花影转廊腰,红添酒面潮。

  望江南
  临川好,柳岸转平沙。门外澄江丞相宅,坛前乔木列仙家。春到满城花。 行乐处,舞袖卷轻纱。谩摘青梅尝煮酒,旋煎白雪试新茶。明月上檐牙。

  《望江南》本是小令,但是宋人喜欢把两首同名小令重叠在一起,唤作“重头小令”。

  王观是江苏如皋人。他历任大理寺丞、江都知县,在做江都知县时写了《扬州赋》,文采飞扬,宋神宗见到后大加褒赏。王观官至翰林学士,期间奉诏写过一首描写宫廷生活的《清平乐》词。王观和王安石比较亲近,高太后对王安石变法不满,就以《清平乐》亵渎了宋神宗为名将王观罢免。王观于是自号“逐客”,从此流落江湖。
  王观的词集取名《冠柳集》,自信可以超越柳永。王灼《碧鸡漫志》说“王逐客才豪,其新丽处与轻狂处,皆足惊人”。他最著名的词是《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

  水是眼波横,山是眉峰聚。欲问行人去那边,眉眼盈盈处。 才始送春归,又送君归去。若到江南赶上春,千万和春住。

  这首词送别的是同性友人,可是看起来却像是送别异性爱人。“水是眼波横,山是眉峰聚”和“记得绿罗裙,处处怜芳草”有异曲同工之妙。

他还写过《生查子》,同样楚楚动人。

  关山魂梦长,塞雁音书少。两鬓可怜青,一夜相思老。
  归傍碧纱窗,说与人人道。真个别离难,不似相逢好。

  张舜民是陈师道的姊夫,英宗治平二年进士。武烈王高琼之孙高遵裕是防御西夏的主将之一,他聘请张舜民掌机密文字。宋神宗元丰四年,轻敌冒进的高遵裕在灵州战役中先胜后败,麾下五万宋军几乎片甲不回,张舜民作诗嘲讽,“白骨似沙沙似雪,将军休上望乡台”,因此被转运判官李察弹劾,贬监郴州酒税。哲宗元祐初年经司马光推荐成为监察御史,元祐九年以秘书少监出使辽国。张舜民后来官越做越大,但依然议论豪迈,气不少衰。
  苏东坡贬官黄州之后,很多朋友都和他划清界限。张舜民恰在此时贬官郴州,特意绕道黄州去看望东坡。王安石变法失败含恨离世之后,门生故吏避之唯恐不及,张舜民特意前去吊唁,并写诗讽刺安石弟子趋炎附势。
  张舜民是苏东坡好友,词风也和东坡极为相似,他的名作《卖花声》(题岳阳楼)一度被人认为出自东坡之手。

  木叶下君山,空水漫漫。十分斟酒敛芳颜。不是渭城西去客,休唱阳关。 醉袖抚危栏,天淡云闲,何人此路得生还。回首夕阳红尽处,应是长安。

  “十分斟酒敛芳颜”是那种天生好言语,却并无太多深意。词中女子知道情郎此去万水千山,不知何时才能相见,醉不成欢惨将别,所以脸上没有笑颜,只顾把酒杯斟满。她可能也有把自己灌醉的意思,“不如饮待奴先醉,图得不知郎去时”。


 




  第十一回 周邦彦色胆包天 李师师倾国倾城

 
唐朝山东、江苏、浙江和江西都没有出现过伟大诗人,到了五代两宋,上天似乎想要弥补这个遗憾,于是山东出现“济南二安”辛弃疾和李清照,江苏出现冯延巳、李后主和秦观,浙江出现周邦彦和陆游,江西出现晏殊父子以及王安石、姜夔、欧阳修。
  周邦彦字美成,集词学艺术之大成。推崇者把他和诗圣杜甫相提并论,有道是“诗中杜陵,词中美成”。过去因为受教科书的影响,我对周邦彦的印象不是很好,虽然他来自我最喜欢的中国城市杭州。周邦彦这种词人是大陆当代文史学家的批判对象,他们认为他没有表现百姓的绝望和反抗,他应该像杜甫一样,一边参加豪门夜宴一边痛骂权贵铺张。
  当周邦彦还是太学生的时候,他写过一篇赞扬新法的《汴都赋》。宋神宗一高兴,把他提拔为太学正。太学正相当于教导主任。周邦彦从一个学生摇身一变成为教导主任,要是用现代人的夸张说法,他就是史上最牛太学生。不过我认为科举时代献赋求官的人,多半是象杜甫那样,对自己的考试能力缺乏信心。
  周邦彦除了做过太学正,还做过大晟府提举也就是中央歌舞团团长,所以很容易让人以为他又红又专一本正经。事实正好相反,周邦彦年轻的时候“性落魄不羁”,“疏隽少检,不为州里推重”。
 

据王灼《碧鸡漫志》记载,周邦彦年轻时在苏州和营妓岳楚云一见钟情,可是他没有能力为楚云赎身,只好独自进京追求功名。在太学得到宋神宗赏识并有了官职之后,周邦彦兴冲冲地回到苏州寻找楚云,不料楚云已经从良嫁人。无巧不成书,不久之后他在苏州太守的酒宴上见到了楚云的妹妹。周邦彦想起往事前尘,写了一首《点绛唇》怀念楚云。

  辽鹤西归,故乡多少伤心事。短书不寄,鱼浪空千里。
  凭仗桃根,说与相思意。愁何际,旧时衣袂,犹有东风泪。

  如果说看上歌妓还不算离谱,那么盯上自己下属的姬妾就可谓惊世骇俗。周邦彦做过江苏溧水县令,在这里他写下名作《满庭芳》(夏日溧水无想山作)。

  风老莺雏,雨肥梅子,午阴嘉树清圆。地卑山近,衣润费炉烟。人静乌鸢自乐,小桥外、新绿溅溅。凭栏久,黄芦苦竹,拟泛九江船。 年年,如社燕,飘流瀚海,来寄修椽。且莫思身外,长近樽前。憔悴江南倦客,不堪听、急管繁弦。歌筵畔,先安簟枕,容我醉时眠。

  他属下主簿设家宴请客,席间让自己的姬妾歌舞助兴。其中有位歌姬不但能歌善舞,而且一颦一笑很象楚云。周邦彦心血来潮,象所有好色的领导一样旁若无人,拉住歌姬的手致以最亲切的问候。满堂宾客目瞪口呆。从那天开始,溧水政府工作会议全部改在主簿家举行。主簿先是无可奈何,后来灵机一动,干脆自己投资开了一座酒楼。

这件事本来做得很隐秘,主簿闷声发财,其他同僚也不敢随便议论,可是周邦彦不打自招。他的《风流子》详细描述他和情人幽会的经过。

  新绿小池塘,风帘动,碎影舞斜阳。羡金屋去来,旧时巢燕;土花缭绕,前度莓墙。绣阁里,凤帏深几许?听得理丝簧。欲说又休,虑乖芳信,未歌先噎,愁转清商。 遥知新妆了,开朱户,应自待月西厢。最苦梦魂,今宵不到伊行。问甚时说与,佳音密耗,寄将秦镜,偷换韩香。天便教人,霎时厮见何妨?

  “愁转清商”一作“愁近清觞”。“待月西厢”来自元稹《莺莺传》。秦镜韩香是古代典故中著名的爱情信物,也和男女幽会有关。
  “今宵不到伊行”中的“行”是名词而不是动词,是银行的行而不是行动的行,类似的用法还有晏几道“觉来何处放思量。如今不是梦,真个到伊行”。
  这些风流韵事虽然有人议论,但并没有影响周邦彦的前程,他依然是吏部重点培养的官员。回到京城之后他也没有收敛,经常在勾栏瓦舍流连。这一次他色胆包天,因为他盯上了名妓李师师,坊间传闻李师师是皇帝宋徽宗的女人。
  李师师早就听说了周邦彦的才名,所以当侍女通报周邦彦求见的时候,她欣然答应。
  周邦彦进门之后,行礼如仪。侍女备好茶点即躬身退下去。
  李师师说:“周大人,你胆子不小。”
  “此话怎讲?”
  “自从外面有了那个和官家有关的传闻之后,其他客人都不敢再来找我。”

“这件事明显是捕风捉影,官家怎么可能随意上街闲逛。就算是微服私访,也决不可能来到花街柳巷。”
  “如果我跟你说这件事是真的,你还敢来找我吗?”
  周邦彦想了想说:“只要你愿意见我,我就敢来找你。”
  “你不怕官家找你麻烦?”
  “你和官家的事只有万分之一的可能,而在我眼前的是百分之百的美人。”
  这时外面有人高声喧哗。李师师正想起身看看怎么回事,侍女已经进来了。
  “姐姐,外面有个叫宋江的山东人求见。他说姐姐如果不见他,他就要做一件惊天动地的大事。”
  “你有没有暗示他我认识皇帝?”
  “说了。他好像不当回事。”
  “那他肯定是个疯子,叫人把他赶出去。”
  不久之后宋江在梁山举旗造反。
  自从周邦彦和李师师相好,做了皇帝情敌之后,无论他走到哪里,都有人指指点点,要求签名留念。
  朋友聚会时经常有人鼓噪。
  有人问:“谁是大宋第一牛人?”
  众人答:“周邦彦。”
  周邦彦的《一落索》就是写的李师师。

  眉共春山争秀,可怜长皱,莫将清泪滴花枝,恐花也、如人瘦。 清润玉箫闲久,知音稀有。欲知日日倚栏愁,但问取、亭前柳。 

  不过李师师更喜欢他的《蝶恋花》。

  月皎惊乌栖不定,更漏将残,辘轳牵金井。唤起两眸清炯炯,泪花落枕红绵冷。 执手霜风吹鬓影。去意徊徨,别语愁难听。楼上阑干横斗柄,露寒人远鸡相应。

这天周邦彦正在和李师师卿卿我我,宋徽宗突然驾到。周邦彦来不及逃跑,只好躲到床下角落。
  宋徽宗赵佶随身带了一篮冰橙,他对李师师说:“这是刚到的贡品,我特意拿来给你尝鲜。”
  李师师接过篮子,挑了一个冰橙洗净切开。
  两人软语温存,互相喂食,恩爱缠绵。周邦彦大气不敢出。宋徽宗离开之后,又惊又累的周邦彦已经神情恍惚。
  回到家后,周邦彦填了一首《少年游》记述这天的见闻。

  并刀如水,吴盐胜雪,纤手破新橙。锦幄初温,兽香不断,相对坐调笙。 低声问:向谁行宿?城上已三更。马滑霜浓,不如休去,直是少人行。

  “向谁行宿?城上已三更”,意思是这么晚了还能去哪儿住呢,婉转劝对方不要走。“谁行”和“伊行”都是名词,相当于现代汉语的“谁哪里”、“他那里”。
  李师师看过后一笑置之,随手把词笺放在书案上忘了收起。改天宋徽宗再次光临时看见了这首词,立刻猜到上次幽会有人目击。他知道这件事传出去会影响自己的声誉,所以追问李师师偷窥者的底细。在他再三保证不会惩罚偷窥者之后,李师师说出了周邦彦的名字。赵佶回到皇宫立刻召见宰相蔡京,责问道:“听说开封府有个监税周邦彦,经常帮助商家偷税漏税,这种官员为什么不赶出京城?”

蔡京不明就里,反而为周邦彦说话:“陛下,这件事传闻可能有偏差。据微臣所知,这个周邦彦文章写得还不错,曾经因此得到先皇赏识。他虽然有些轻浮,但立身还算清白,应该不至贪污腐败。”
  “他贪腐的名声已经传到朕这里,你还为他开脱?莫非你也得了他的好处?”
  蔡京回到宰相府,把门生清客招来一打听,很快就弄清了事情的来龙去脉,立刻下令把周邦彦赶出开封。
  李师师听说周邦彦被革职,也算有情有义,坚持要为他送行。在离别的宴会上,周邦彦填了那首著名的《兰陵王》,交给李师师演唱。

  柳阴直,烟里丝丝弄碧。隋堤上,曾见几番,拂水飘绵送行色。登临望故国。谁识京华倦客。长亭路,年来岁去,应折柔条过千尺。 闲寻旧踪迹。又酒趁哀弦,灯照离席。梨花榆火催寒食。愁一箭风快,半篙波暖。回头迢递便数驿,望人在天北。 凄恻,恨堆积。渐别浦萦回,津堠岑寂。斜阳冉冉春无极。念月榭携手,露桥闻笛。沈思前事,似梦里,泪暗滴。

  这件事和这首词很快传到宫里。宋徽宗本想放弃李师师,可没过多久又找上门去。相对宫中那些在他面前千依百顺的妃嫔,快人快语有些野性的李师师让他欲罢不能。

两人再次见面后,李师师不但不道歉,反而对宋徽宗爱理不理。她说自己和周邦彦只是普通朋友,现在却连累他漂泊江湖,这一切全都是因为皇帝嫉妒。如果徽宗想要找从一而终的烈女,何必冒险来这烟花之地。赵佶只好赦免周邦彦,“复召为大晟乐正”。
  这段故事出自宋人张端义的《贵耳集》,应该不是空穴来风。后来宋江抵挡不住李师师的风情,愿意接受朝廷招安。李师师周旋于皇帝、强盗和才子之间。
  周邦彦是皇帝情敌的消息终于传到吏部那些负责官员铨选的老官僚那里。本来吏部评定官员有三个图章,分别是“笨蛋”、“平常”、“忠良”,周邦彦都不符合,吏部官员只好上街找人刻了第四枚图章“色狼”。他们认为周邦彦连皇帝的女人都敢上,这才是胆大包天的真正色狼。
  周邦彦名字取自《诗经》的《国风·郑风·羔裘》“邦之彦兮”,意思是邦国俊彦,国家才俊。周邦彦和苏东坡、辛弃疾和姜夔并称“宋词四大家”,历代词论家对周邦彦评价很高,唐圭璋说“北宋婉约作家,周最晚出,熏沐往哲,涵泳时贤,集其大成”。有的词论家直接称他为“词家之冠”。
  杜甫是集大成的诗圣,周邦彦是集大成的词圣。所谓集大成就是十项全能,没有明显短板。和诗相比,小令相当于绝句,长调相当于律诗。律诗长调最难驾驭,也最能看出作者功力。杜甫律诗空前绝后,周邦彦长调同样无与伦比。北宋词人包括苏东坡的长调都像几首小令叠加在一起,只有周邦彦词堪称无缝天衣。

周邦彦相信自己是三国名将周瑜之后,周瑜精通音乐,“曲有误,周郎顾”。周邦彦也把自己的书房题名“顾曲堂”,还在词中当仁不让自称“周郎”。他自创了不少新词牌,如《拜新月慢》、《荔支香近》、《玲珑四犯》、《六丑》等。宋徽宗赵佶曾询问《六丑》词牌名的来历。周邦彦解释说:“上古颛顼高阳氏有六个儿子,品行高尚却外貌奇丑。这首词一共犯了六种宫调,旋律优美但演奏难度很高,所以取名六丑。”

  六丑
  正单衣试酒,怅客里、光阴虚掷。愿春暂留,春归如过翼,一去无迹。为问花何在?夜来风雨,葬楚宫倾国。钗钿堕处遗香泽,乱点桃蹊,轻翻柳陌。多情为谁追惜?但蜂媒蝶使,时叩窗槅。 东园岑寂,渐蒙笼暗碧。静绕珍丛底,成叹息。长条故惹行客,似牵衣待话,别情无极。残英小、强簪巾帻。终不似一朵、钗头颤袅,向人敧侧。漂流处、莫趁潮汐,恐断红尚有相思字,何由见得?

  周邦彦是大晟词人的代表,大晟词人就是宫廷词人。宫廷词人和宫廷诗人一向名声不太好,他们的作品往往空洞枯燥。周邦彦为宫廷诗人正名,他精通格律并维护婉约正宗,开南宋姜夔、张炎一派词风,对后世影响深远。王国维《人间词话》认为周美成美中不足,“美成深远之致,不及欧、秦,唯言情体物,穷极工巧,故不失为第一流之作者,但恨创调之才多,创意之才少耳”,但是依然把他比作在古代文人中地位崇高的杜甫,“故以宋词比唐诗,则东坡似太白,欧、秦似摩诘,耆卿似乐天,方回、叔原则大历十子之流。南宋唯一稼轩可比昌黎,而词中老杜,则非先生不可。”

周邦彦的故乡是人间天堂杭州,自从白居易、苏东坡相继做过杭州太守后,本来就秀压江南的杭州更加蕴藉风流。水是眼波横,山是眉峰聚,王观的词说的似乎就是西湖和杭州。
  生长在这片秀水灵山的才人,自然对故乡魂牵梦萦。

  苏幕遮
  燎沉香,消溽暑。鸟雀呼晴,侵晓窥檐语。叶上初阳干宿雨。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 故乡遥,何日去?家住吴门,久作长安旅。五月渔郎相忆否?小楫轻舟,梦入芙蓉浦。

  其中 “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是神来之笔,王国维在《人间词话》感叹“真能得荷花之神理。”
  故乡无此好湖山,周邦彦的家乡是连苏东坡都心动的人间天堂。可是周邦彦虽然思念故乡,但最后却客死他乡。他说过“故乡多少伤心事”,难道年轻的时候他有过一段不堪回首的过往?“故乡多少伤心事”过于哀痛,就像唐朝诗人高蟾的《金陵晚望》“世间无限丹青手,一片伤心画不成”,肯定不是为赋新词无病呻吟。我怀疑这里说的不是楚云,而是他年轻时一段更加刻骨铭心的情缘。这段感情如此伤人,周邦彦至死不愿回到故园。
  证明周邦彦可能另有情人的还有《玉楼春》。

  桃溪不作从容住,秋藕绝来无续处。当时相候赤阑桥,今日独寻黄叶路。 烟中列岫青无数,雁背夕阳红欲暮。人如风后入江云,情似雨馀粘地絮。

周邦彦年少落魄的时候爱上楚云完全有可能,但是后来楚云负约在先而周邦彦早已不是情窦初开的少年,所以我认为和他相候赤栏桥很可能另有其人。“当时相候赤阑桥”和秦观“碧野朱桥当日事”有异曲同工之妙。
  在高蟾曾经伤心的金陵,周邦彦也留下了自己的足迹。他的《西河》巧妙地化用刘禹锡的旷世名篇《金陵五题》,虽然说不上点铁成金,但确实做到了浑融无迹。

  佳丽地,南朝盛事谁记?山围故国绕清江,髻鬟对起,怒涛寂寞打孤城,风樯遥度天际。 断崖树,犹倒倚,莫愁艇子曾系。空余旧迹郁苍苍,雾沉半垒。夜深月过女墙来,伤心东望淮水。 酒旗戏鼓甚处市?想依稀、王谢邻里。燕子不知何世,入寻常、巷陌人家,相对如说兴亡,斜阳里。

  周邦彦和姜夔都是性情中人,一生大部分时间在和女人周旋,为爱而生为情所困,所以他们都能把女子写得别有风神。同样是写即将分手的情人,周邦彦记得“唤起两眸清炯炯,泪花落枕红绵冷”,姜夔则担心“淮南皓月冷千山,冥冥归去无人管”。
  周邦彦晚年做过顺昌府和处州知州,最后提举南京鸿庆宫,六十六岁时死在北宋南京商丘。在他去世六年之后北宋灭亡。
  李师师是个真实存在的名妓,而且她和宋徽宗的故事很可能也是真的。因为南宋诗人刘子翚把她写进他的著名组诗《汴京纪事》。

  辇毂繁华事可伤,师师垂老过湖湘。
  缕衣檀板无颜色,一曲当时动帝王。

  刘子翚是个出身名门的著名学者,人称屏山先生。他不太可能信口胡编。从诗意来看,李师师后来流落潇湘,红颜薄命。
  宋江也是真实存在的历史人物,不过当时和他一起造反的只有三十六条好汉。梁山好汉使本来就风雨飘摇的朝廷雪上加霜,间接促成了北宋的灭亡。李师师和皇帝、强盗都有关联,但没人把她看作祸国红颜,因为北宋本有机会继续生存。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揭秘:一代名妓李师师真的是宋徽宗的“二奶”吗?
李师师真的是宋徽宗的“二奶”吗?
张耒:他是苏东坡的弟子,诗文洋洋大观,为何现在竟没几人知道?
“鸡肋”晁补之眼中的苏东坡
山抹微云秦学士——秦观之《淮海词》略说
苏轼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