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朱天运《联律通则》讲稿(下)
第三章 词性对从宽范围
通过第二章对传统对格的介绍,我们可以看到,中国历史上形成了许多种对联格式。这些格式,总的来说,遵从“中央六条”所规定的基本原则;但它们又有各自的“乡规民约”。这些“乡规民约”,有些还突破了中央六条的有关规定。在这种情况下,中央六条就要变通,就要放宽。
“放宽”只是一个模糊概念。不适当地放宽,势必导致基本规则的崩溃。这里就有一个放宽“度”的问题。这就是词性从宽的范围。
第十一条 允许不同词性相对的范围
这个范围,主要是根据历史上应用习惯而制定的;同时参照了现代语法学的有关规定。既要符合习惯,又不能过于违反语法规则。不一一讲,择要讲几条。
1,形动对仗从宽——形容词与动词(尤其是不及物动词)可以互对。
这个道理已在第一章第二条“词性对品”部分讲过,不再赘述。
2,在名词为中心的偏正词组中充当修饰成分的词(偏的部分)可以从宽。——即偏正名词中的“形名结构”与“动名结构”可以相对。如:
例32,洪稚存《九江庾楼联》:
半壁江山,六朝雄镇;
一楼风月,几辈传人。
雄镇——形名结构;传人——动名结构。可对。
例33,梁章钜题《福建长乐白一峰阁》联:
平地起楼台,恰双塔雄标,三山秀拱;
披襟坐霄汉,看中天霞起,大海澜回。
平地——形名结构;披襟——动名结构,可对。
3,状语从宽。
状语是修饰动词的。状语构成极为复杂,虽以副词为主,但可横跨几个词类(动,形,数,介宾词组甚至名词)故不必细分。
例34,杜甫《登高》诗联:
无边落木萧萧下;
不尽长江滚滚来。
萧萧:拟声词;滚滚:形象词。可对。
朱彝尊题嘉兴山晓阁联:
不设藩篱,空风月被它束缚;
大开户牖,放江山入我襟怀。
不——副词充状语,大——形容词充状语,可对。
4,近义(反义)连用字(即前文所说的“互成对偶词”)对仗从宽。
什么是近义连用字?空阔,英雄,廉洁,清正,楼阁……
什么是反义连用字?黑白,香臭,高低,上下,阴晴……
这些词,从词义上讲有近义反义,从词类上讲有名词、形容词和动词。根据此项规定,全部可以互对,不计较词性。
例35,杨慎《昆明西山华亭寺联》:
一水抱城西,烟霭有无,拄杖僧归苍茫外;
群峰朝阁下,雨晴浓淡,依栏人在画图中。
有无,动词反义连用;浓淡,形容词反义连用,可对。
例36,康有为北京龙潭湖袁崇焕墓联:
其身世系中夏存亡,千秋庙享,死重泰山,当时乃蒙大难;
闻鼙鼓思辽东将帅,一夫当关,隐若敌国,何处更得先生?
存亡,动词反义连用;将帅,名词同义连用;可对。
此节参看第二章之“互成对”。
5,两类序列词之间可以互对。
自然数序列——一、二、三、四……
天干地支序列——甲乙丙丁子丑寅卯……
五行八卦序列——金木水火乾坎艮震……
属相序列——鼠牛虎兔……
时序序列——春夏秋冬……
朝代序列——唐宋元明清
颜色序列——红黄蓝白黑
音乐序列——宫商角徵羽
国名序列——秦汉,魏蜀吴,齐楚燕韩赵魏秦
数学序列——勾股弦
语文序列——诗词曲赋
这些序列属对时均可类对,不必顾忌词性。
例37 朱天运《五老峰联》:
岫云遮玉柱,绘草木林泉,薄红淡紫;
疏雨过中条,弹宫商角羽,流水高山。
6,集句联从宽。
集句联,即从古人诗词文论摘出两个语法一致的句子,组成对联。这也是一种创作。由于古人句子非为现景而作,又不可改动,故属对时从宽。
例38,杭州西湖楼外楼酒家联:
看槛曲萦红,檐牙飞翠;——姜夔(翠楼吟)
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柳永(望海潮)
工对。
例39,
不到长城非好汉;——毛泽东
难酬蹈海亦英雄。——周恩来
严格讲,“长城”与“蹈海”结构并不一致,但这里就无需计较了,视为宽对
联律通则》总结
通过对通则的学习,我们可以知道:
引言是纲,——它对楹联作了界定。高度概括了楹联的两个特征:词语对仗,声律协调。
——楹联的六条基本规则。对楹联的基本特征进行了细化和规定,并使之具有极强的操作性。
——传统对格。说的是楹联规则不能割断历史。对历史上创立的楹联特殊格式,要予以承认和继承。这些格式,有些地方冲破了基本规定,也要允许和适当放松。
第三章——放宽范围。对第二章所说的“适当放松”作以科学界定。避免过度放松冲击基本规则。
由此可见,整个四章,是一个有纲有目,有张有弛,有死有活,古今结合的有机整体。
中国楹联学会已故会长孟繁锦先生说,《联律通则》是联界宪法,是中国楹联学会的立会之本,是赏联、写联、评联、教联的根本标准。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希望大家在以后的学习中能不断加深理解。
《联律通则》基本知识问卷
答卷人: 总分
一,填空题(10分)
1,(每个括弧2分)楹联的基本特征是( )和 ( )。
2,(每个括弧1分)楹联的六条基本规则是( )、( )、( )、( )、( )和( )。
二,填空题(10分,每个括弧2分)
1,词性对品指的是( )。
2,结构对应指的是( )和( )。
3,楹联中划分节奏的依据有两个,即( )和( )。
三,填空题(10分,每个括弧2分)
1,对联中对平仄的要求有四个方面,即( ),( ),( ),( )。
2,合掌指的是( )。
四,填空题(10分,每个括弧2分)
“当句对”(自对、对中对)指的是( )。
当句对在写法上的特点和要求是“三严一宽”。即( ),( ),( ),( )。
五,(10分,每小题5分)
请为以下两副上联对出下联。
1,三尺讲台培桃李;( 。)
2,巧匠呕心雕美玉;( 。)
《联律通则》基本知识问卷(答案)
答卷人: 总分
一,填空题(10分)
1,(每个括弧2分)楹联的基本特征是 (词语对仗)和(声律协调 )。
2,(每个括弧1分)楹联的六条基本规则是(字句对等 )、(词性对品 )、(结构对应 )、( 节律对拍 )、(平仄对立 )和(形对意联 )。
二,填空题(10分,每个括弧2分)
1,词性对品指的是(上下联句法结构中处于相同位置上的词类属性相同 )。
2,结构对应指的是(上下联对应语句的语法结构一致 )和(上下联对应词组的词法结构一致 )。
3,楹联中划分节奏的依据有两个,即( 声律节奏 )和(语义节奏 )。
三,填空题(10分,每个括弧2分)
1,对联中对平仄的要求有四个方面,即(上联收于平声,下联收于仄声 ),
(上下联节奏点用字平仄相反 ),(联句中按节奏点安排平仄交替 ),
(多句联中各句脚平仄声要求轮换 )。
2,合掌指的是( 上下两联意思过于雷同 )。
四,填空题(10分,每个括弧2分)
“当句对”(自对联、对中对)指的是(上下联相同位置上都有并行句做成的短联 )。
自对联在写法上的要求是“三严一宽”。即(上联自对部分对仗从严 ),(下联自对部分对仗从严 ),( 上下联相对部分对仗从严 ),(上联自对部分和下联自对部分对仗从宽 )。
五,(10分,每小题5分)
请为以下两副上联对出下联。
1,三尺讲台培桃李;参考答案:( 一腔热血育栋梁。)
2,巧匠呕心雕美玉;参考答案:(严师沥血育英才。 )
【附录】
联律通则(修订稿)
中国楹联学会
引 言
楹联是中华文化宝库中的独立文体之一,具有群众性、实用性、鉴赏性,久盛不衰。
楹联的基本特征是词语对仗和声律协调。
为弘扬国粹,我会集中联界专家将千余年来散见于各种典籍中有关联律的论述,进行梳理、规范,形成了《联律通则(试行)》。在一年多的实践基础上,又吸纳了各方面的意见进行修改,制定了《联律通则》(修订稿)。现经中国楹联学会第五届第十七次常务办公会议审议通过,予以颁发。
第一章 基本规则
第 一 条 字句对等。一副楹联,由上联、下联两部分构成。上下联句数相等,对应语句的字数也相等。
第 二 条 词性对品。上下联句法结构中处于相同位置的词,词类属性相同,或符合传统的对仗种类。
第 三 条 结构对应。上下联词语的构成、词义的配合、词序的排列、虚词的使用,以及修辞的运用,合乎规律或习惯,彼此对应平衡。
第 四 条 节律对拍。上下联句的语流节奏一致。节奏的确定,可以按声律节奏“二字而节”,节奏点在语句用字的偶数位次,出现单字占一节;也可以按语意节奏,即与声律节奏有同有异,出现不宜拆分的三字或更长的词语,其节奏点均在最后一字。
第 五 条 平仄对立。句中按节奏安排平仄交替,上下联对应节奏点上的用字平仄相反。单边两句及其以上的多句联,各句脚依顺序连接,平仄规格一般要求形成音步递换,传统称“平顶平,仄顶仄”。如犯本通则第十条避忌之(3),或影响句中平仄调协,则从宽。上联收于仄声,下联收于平声。
第 六 条 形对意联。形式对举,意义关联。上下联所表达的内容统一于主题。
第二章 传统对格
第 七 条 对于历史上形成且沿用至今的属对格式,例如,字法中的叠语、嵌字、衔字,音法中的借音、谐音、联绵,词法中的互成、交股、转品,句法中的当句、鼎足、流水等,凡符合传统修辞对格,即可视为成对,体现对格词语的词性与结构的对仗要求,以及句中平仄要求则从宽。
第 八 条 用字的声调平仄遵循汉语音韵学的成规。判别声调平仄遵循近古至今通行的《诗韵》旧声或现代汉语普通话的今声“双轨制”,但在同一联文中不得混用。
第 九 条 使用领字、衬字,介词、连词、助词、叹词、拟声词,以及三个音节及其以上的数量词,凡在句首、句中允许不拘平仄,且不与相连词语一起计节奏。
第 十 条 避忌问题。
(1)忌合掌。
(2)忌不规则重字。
(3)仄收句尽量避免尾三仄;平收句忌尾三平。
第三章 词性对从宽范围
第十一条 允许不同词性相对的范围大致包括:
(1)形容词和动词(尤其不及物动词);
(2)在以名词为中心的偏正词组中充当修饰成分的词;
(3)按句法结构充当状语的词;
(4)同义连用字、反义连用字、方位与数目、数目与颜色、同义与反义、同义与联绵、反义与联绵、副词与连词介词、连词介词与助词、联绵字互对等常见对仗形式;
(5)某些成序列(或系列)的事物名目,两种序列(或系列)之间相对,如,自然数列、天干地支系列、五行、十二属相,以及即事为文合乎逻辑的临时结构系列等。
第十二条 巧对、趣对、借对(或借音或借义)、摘句对、集句对等允许不受典型对式的严格限制。
第四章 附 则
第十三条 本通则作为楹联创作、评审、鉴赏在格律方面的依据。由中国楹联学会解释。
第十四条 本通则自2008年10月1日起施行。2007年6月1日公布的《联律通则(试行)》同时废止。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楹联通则系列讲座 王庆农
联律通则(楹联通则)(修订稿)
对联的基本规则
创作、鉴赏对联,要知晓《联律通则》
《联律通则》研讨班讲稿
联通则律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