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春秋公羊传译注(上册)6
僖公三十年
【原文】
三十年一,春,王正月。
夏,狄侵齐。
秋,卫杀其大夫元恒。及公子瑕二。卫侯未至。其称国以杀何?道杀也③。
卫侯郑归于卫。此杀其大夫,其言归何?归恶乎元恒也。喝为归恶乎元咀?元喧之事君也,君出则己入四,君入则己出伍,以为不臣也⑥。
晋人秦人围郑。
介人侵萧七。
冬,天王使宰周公来聘⑧。
公子遂如京师。遂如晋。大夫无遂事,此其言遂何?公不得为政尔。
【注释】
一三十年:鲁喜公三十年(公元前630年)。
二公子瑕:即公子适。卫成公被晋文公拘捕后,元恒立公子瑕为 国君。
③道杀:卫侯在回国的路上杀的。据《左传》载:这年秋天,周天子释放卫成公后,卫成公派人贿赂卫国大夫周撇和治崖,说:“如果能接纳我当国君,我封你们为卿。”周敞和治虞就杀了元喧和公子瑕。
四君出则己入:何休注:“晋人执卫侯归之于京师,元恒自晋复归于卫,恃晋力以归是也。”
伍君入则己出:何休注:“卫侯郑自楚复归于卫,元喧出奔晋是也。”
⑥不臣:不符合做臣子的道义。
七萧:国名,宋的附庸国。子姓,始封之君萧叔大心,子孙以封国为姓。今址不详。
⑧宰周公:周天子的三公兼家宰周公阅。
【译文】
鲁僖公三十年,春季,周历正月。
夏季,狄人入侵齐国。
秋季,卫国杀了它的大夫元喧和公子瑕。卫侯还没有回到卫国。这里说卫国杀了自己的大夫和公子瑕是什么意思呢?是卫侯在回国的途中杀的。
卫侯郑回到卫国。这个国君杀了自己的大夫,为什么还说他回到卫国呢?因为《春秋》把罪恶归在元恒身上了。为什么要把罪恶归在元恒身上呢?元喧作为臣子事奉国君,国君离开国家时,他没有跟随,自己却回了国;国君返回国时,他却离开了国家,因此作者认为元喧的行为不符合作臣子的道义。
晋国和秦国的军队包围了郑国。
介国军队入侵萧国。
冬天,周天王派遣家宰周公阅来鲁国访问:
公子遂到京师去。接着又到晋国去。大夫没有接着做自己做的事,这里说接着是什么意思?这是表示鲁喜公已经不能掌握国政了。
僖公三十一年
【原文】
三十有一年,春,取济西田一。恶乎取之?取之曹也。喝为不言取之曹?讳取同姓之田也二。此未有伐曹者,则其言取之曹何?晋侯执曹伯③,班其所取侵地于诸侯也四。晋侯执曹伯,班其所取侵地于诸侯,则何讳乎取同姓之田?久也。
公子遂如晋。
夏,四月,四卜郊,不从伍。乃免牲⑥。犹三望七。喝为或言三卜,或言四卜?三卜礼也,四卜非礼也。三卜何以礼,四卜何以4卜礼?求吉之道三⑧。谛尝不卜⑨,郊何以卜?卜郊,非礼也。卜郊何以非礼?鲁郊,非礼也。鲁郊何以非礼?天子祭天。,诸侯祭土。。天子有方望之事气无所不通,诸侯山川有不在其封内者,则不祭也。喝为或言免牲,或言免牛?免牲,礼也。免牛非礼也。免牛何以非礼?伤者日牛气三望者何?望祭也。然则易祭?祭泰山河海。喝为祭泰山河海?山川有能润于百里者,天子秩而祭之⑩,触石而出,肤寸而合⑩,不崇朝而遍雨乎天下者⑩,唯泰山尔。河海润于千里。犹者何?通可以已也⑥。何以书?讥不郊而望祭也。
秋,七月。
冬,杞伯姬来求妇。其言来求妇何?兄弟辞也。其称妇何?有姑之辞也。
狄围卫。
十有二月,卫迁于帝丘⑩。
【注释】
一三十有一年:鲁僖公三十一年(公元前629年)。济西:济水以西。
二同姓:曹与鲁同为姬姓国。
③晋侯执曹伯:事见鲁僖公二十八年三月。
四班:分发。
伍四卜:占卜四次。郊:郊祭。祭祀天地。(( 1L·祭义》:“郊之祭,大报天而主日。”不从:指不吉利。
⑥免牲:不杀牛羊。
七三望:祭祀名。望,不能亲临所在,遥望而祭的意思。所祭的事有三,所以称“三望”。主要祭祀山川。一说三望为望祭三次。
⑧求吉之道三:何休注:“三卜吉凶必有相,奇者,可以决疑,故求吉必三卜。”道:方法,规矩。
⑨谛:祭名。这里指天子诸侯在宗庙举行的祭祀祖先的大祭。尝:宗庙四时祭祀之一,每年秋季举行。何休注:“谛比拾(xia狭)为大,尝比四时祭为大,故据之。”
⑩天子祭天:何休注:“郊者,所以祭天也。天子所祭,莫重于郊。”
⑩诸侯祭土:何休注:“土谓社也。诸侯所祭莫重于社。”社:土地神。
⑩方望:帝王郊祀四方群神的礼仪。何休注:“方望,谓郊时所望,祭四方群神,日月星辰,风伯雨师,五岳四读及余山川,凡三才六所。”殆伤者曰牛:只有伤病不能用于祭祀的牛才叫牛。何休注:“养牲不谨敬,有灾伤,天不飨用,不得复为天牲,故以本牛名之。”
@秩而祭之;按次序祭祀它们。
⑩肤寸:古代的长度单位。即以一指宽为一寸,四指为肤。何休注:手为肤,案指为寸。”触石而出,肤寸而合:这是指云气的聚合。气从石缝中冒出来,一点二滴地汇聚起来。
⑩不崇朝:不到一个早晨。遍雨乎天下:即雨遍天下。雨,动词,遍雨,普降。
⑩通:与神的通达。已:止,停止。
⑩帝丘:地名。在今河南蹼阳县。
“侧即云降
【译文】
鲁僖公三十一年,春季,鲁国取得了济水以西的土地。是从哪里取得土地的?是从曹国取得的。为什么不说是从曹国取得土地的呢?避讳取同姓国家的土地。这里并没有提及讨伐曹国的事,那么为什么说是从曹国取得土地的呢?晋文公拘捕了曹伯,将他侵占的土地分给各诸侯国。既然是晋文公拘捕了曹伯,将他侵占的土地分给各诸侯国,那么为什么还要避讳取同姓国家的土地呢?因为这时离晋文公拘捕曹伯的时间已经比较久了。
公子遂到晋国去。
夏季,四月,鲁国四次占卜郊祭的日期,都不吉利,就“免牲”。“犹三望”。为什么有时说三次占卜,有时说四次占卜呢?占卜三次是合于礼的,占卜四次就不合于礼。占卜三次为什么合于礼,占卜四次为什么就不合于礼呢?因为求吉日的规矩就是只能占卜三次。祭祀祖先和宗庙的秋祭都不用占卜日期,祭天的郊祭为什么要占卜日期呢?占卜祭天的日期是不合于礼的。占卜祭天的日期为什么不合于礼?因为鲁国举行祭天的郊祭是不合于礼的。鲁国举行祭天的郊祭为什么不合于礼呢?因为只有周天子才能祭天,诸侯只能祭土。周天子在祭天时还有祭祀四方群神、日月星辰、风伯雨师、名山大川等事宜,是无所不至的。对于诸侯来说,凡是不在自己封疆里的名山大川,就不能祭祀。
为什么有时说“免牲”,有时说免牛呢?说“免牲”是合于礼的,说免牛是不合于礼的。为什么说免牛是不合于礼的呢?因为只有伤残不能用于祭礼的牛才叫它牛。
“三望”是什么意思?就是遥望山川祭祀。那么主要祭祀什么呢?祭泰山、黄河和大海。为什么要祭泰山、黄河和大海呢?因为凡是能滋润方圆百里的名山大川,周天子都要按照一定的次序祭祀它们。而能够从石缝中产生云气,这些云气一点一点汇聚起来,不到一早晨就能形成大雨普降天下的名山,只有泰山罢了。黄河和大海都是能够润泽千万里的,因此要祭祀它们。“犹”是什么意思?就是与神灵的勾通可以停止了。为什么要记载鲁国这些事呢?为了谴责鲁僖公在不能举行祭天的郊祭时又举行对山川的望祭。
秋季,七月。
冬季,杞伯姬来鲁国为儿子求媳妇。这里说来鲁国为儿子求媳妇是什么意思?这是兄弟国家之间的说法。这里称媳妇是什么意思?这是表示有婆家的说法。
狄人围攻卫国。
十二月,卫国迁都到帝丘这个地方。
僖公三十二年
【原文】
三十有二年一,春,王正月。夏,四月,己丑,郑伯接卒二。卫人侵狄。
秋,卫人及狄盟。
冬,十有二月,己卯,晋侯重耳卒③。
【注释】
一三十有二年:鲁喜公三十二年曳公元前628年)。
二己丑:四月十五。郑伯接:即郑文公,名接,在位四十五年。
③己卯: 十二月初九。晋侯重耳:即晋文公,名重耳。晋献公之子,晋惠公的哥哥。在位八年。春秋五霸之一。
【译文】
鲁喜公三十二年,春季,周历正月。夏季,四月,己丑这天,郑文公接死了。卫国军队入侵狄国。
秋季,卫国人和狄人结盟。
冬季,十二月,己卯这天,晋文公重耳死了。
僖公三十三年
【原文】
三十有三年,春,王二月,秦人入滑一。齐侯使国归父来聘。
夏,四月,辛巳,晋人及姜戎败秦于散二。其谓之秦何?夷狄之也。喝为夷狄之?秦伯将袭郑③,百里子与赛叔子谏曰四:“千里而袭人,未有不亡者也。”秦伯怒曰:“若尔之年者,宰上之木拱矣③,尔易知?”师出,百里子与赛叔子送其子而戒之曰⑥:“尔即死,必于搬之嵌岩七,是文王之所辟风雨者也⑧。吾将尸尔焉气”子揖师而行。百里子与赛叔子从其子而哭之。秦伯怒曰:“尔喝为哭吾师?”对曰:“臣非敢哭君师,哭臣之子也。”弦高者,郑商也。遇之搬。矫以郑伯之命而搞师焉仓。或曰:往矣;或曰:反矣。。然而晋人与姜戎要之毅而击之@,匹马只轮无反者抢。其言及姜戎何?姜戎,微也。称人亦微者也,何言乎姜戎之微?先轮也。。或曰:“襄公亲之⑩。襄公亲之,则其称人何?贬。喝为贬?君在乎殡而用师。危不得葬也。诈战不日,此何以日?尽也。。
癸巳。下,葬晋文公。
狄侵齐。
公伐邾娄,取丛帅。
秋,公子遂率师伐掷娄。
晋人败狄于箕。。
冬,十月,公如齐。
十有二月,公至自齐。
乙巳,公亮于小寝⑧。
霄霜不杀草。李梅实。何以书?记异也。何异尔?不时也。
晋人、陈人、郑人伐许。
【注释】
一三十有三年:鲁落文三十三年(公元前627年〕。滑:国名,姬姓伯爵,在今河南惬师县南:为秦所灭。
衡辛已: 四月十三日。姜戎:姜姓的戎族,居于秦晋之间,与晋国友好。搬(xiao淆):同“蜻”。山名,鳍山在河南洛宁、绳池、陕县间。为豫、陕通道,地势险要。
③袭:何休注:“轻行疾至,不戒以入日袭''"
四百里:夏姓。百里子,即百里奚,其祖先是虞人。家住在百里这个地方,因此以百里为氏:百里奚是秦国元老,赛叔:秦国大夫。秦国的元老。
伍宰上之木:坟墓上的树木。宰,坟基。拱(g如g巩):两手合抱。按:秦穆公因为赛叔哭师,认为出师不利,所以骂赛叔早就该死了。
⑥其子:百里奚之子是百里孟明,名视,秦国大夫。据《史记·秦本纪》。签叔之子是西乞术和白乙丙。孟明、西乞术、白乙丙三人都是这次搬之战的秦军将帅。
七嵌(qin浸)岩:险峻的山岩。蜻山有两个山头,相距三十五里,其下山路奇验,上是陡坡。下临绝涧,两车不能并行,所以称嵌岩。
⑧文王:即周文王。
⑧尸尔:找回你们的尸首。
@娇:何休注:“诈称曰娇。稿,劳也。见其军行非常,不似君子。恐见虏掠,故生意矫君命劳之。”
@或曰:何休注:“(秦)军中语也。时以为郑实使弦高稿之,或以为郑伯已知将见袭必设备。不如还,或曰:既出当遂往之。”
@要:拦截。
⑩匹马只轮:何休注:“匹马,一马也。只,踌也。皆喻尽。”
⑧先珍:晋军统帅,何休注:“先粉,晋大夫也。言姜戎微,则知称人者尊。”
⑩襄公:晋襄公,名猫(huan欢)。文公之子。为晋国第二十五君,在位七年。
⑩尽:把秦军全部消灭了。
癸巳:四月二十三日。
⑩丛:《左传》作“曾娄”,都姿国邑名,今地不详。
够箕(ji机):晋国地名,在今山西太谷县东。
⑩乙巳:十二月十一日。小寝:夫人的寝室;
公贾(yun允),通“陨”。坠落。
【译文】
鲁傅公三十三年,春季。周历二月,秦国军队入侵滑国。
僖公齐侯派遣大夫国归父来鲁国访问。
夏季,四月,辛巳这天,晋国人和姜姓戎人在散这个地方打败“秦”。这里称它为“秦”是什么意思?把它当夷狄看待。为什么把秦当夷狄看待呢?秦穆公淮备偷袭郑国,百里奚和赛叔都来规劝,说:“到千里之外去偷袭别人,没有不灭亡的。”秦穆公大怒说:“像你们这样大的年纪,坟墓上的树木早就应该有两手合抱这么粗了,你们知道什么?”秦国的军队出发了。百里奚和赛叔前来送他们的儿子,并告诫他们说:“你们如果战死,一定会死在蜡山险峻的山谷中,那是周文王当年曾用来躲避风雨的地方,我们将在那里去寻找你们的尸骨。”他们的儿子在军队中向他们作揖告别,然后出发了。百里奚和赛叔跟在儿子后面边走边哭。秦穆公看见这种情况,大发牌气说:“你们为什么胆敢哭送我的军队?”百里奚和赛叔回答说:“我们怎么敢哭君王的军队呢,是哭自己的儿子啊!”弦高是郑国的大商人,在散这个地方遇到秦国的军队,就诈称奉郑伯的命令前来慰劳秦军。秦国军队的将领们就议论纷纷,有人说:还是去偷袭郑国。有人说:不如回国去。但是,晋国人和姜姓戎人却在散这个地方拦截并袭击秦国军队,秦军大败,甚至连一匹马一个车轮也没有返回秦国。这里说“及姜戎”是什么意思?这是表示姜姓戎人是很卑微的。称晋国人也是表示卑微的意思,那么姜姓戎人的卑微有什么值得说的呢?因为晋军是先珍作统帅。有人说是晋襄公亲自统帅。既然是晋襄公亲自统帅晋军,那么为什么要称人呢?为了贬低他。为什么要贬低他呢?先君还没有安葬好就出兵打仗,这是很危险的,会使先君不能得到安葬。用欺诈手段进行的战争,是不记载日期的,这里为什么记载日期呢?因为秦军被消灭干尽了。
癸巳这天,安葬了晋文公。
狄人侵犯齐国。
鲁僖公讨伐邾娄国,夺取了丛这座城邑。
秋季,公子遂率领军队讨伐邾娄国。
晋国军队在箕这个地方打败了狄人。
冬季,十月,鲁僖公到齐国去。
十二月,鲁僖公从齐国回到鲁国。
乙已这天,鲁僖公死在夫人的寝室里。
降了霜,没有伤害草木。李树和梅树又结了果实。为什么记载这些事?记载怪异现象。有什么怪异?不合时令。晋国军队、陈国军队和郑国军队共同攻打许国。
文公元年
【原文】
元年,春,王正月,公即位一。
二月,癸亥,朔,日有食之。
天王使叔服来会葬二。其言来会葬何?会葬礼也。夏,四月,丁巳③,葬我君僖公。
天王使毛伯来锡公命四。锡者何?赐也。命者何?加我服也伍。
晋侯伐卫。
叔孙得臣如京师③。
卫人伐晋。
秋,公孙敖会晋侯于戚七。
冬,十月,丁未,楚世子商臣狱其君凭⑧。公孙敖如齐。
【注释】
一元年:食文公元年(公元前626年)a公:鲁文公,名兴,鲁僖公之子。溢法:慈惠爱民曰“文”。在位十八年。
二叔服:何休注:“叔服者,王子虎也。服者,字也。叔者,长幼称也。”
周天王内史。会葬:指参加鲁喜公的葬礼。
③丁巳: 四月二十五日。
四毛伯:周天王的卿士。命:策命。
伍加我服:徐彦疏:“加我服也,注云:增加其衣服,令有异于诸侯。然则若不重发,即嫌悉与桓公同,故复言之,明有异矣,彼是赠死之衣,此是朝祭之服,故言死生异也。”
⑥叔孙得臣:又称叔孙庄叔,叔牙之孙,鲁国大夫。
七公孙敖:鲁国大夫。戚:卫国邑名,在今河南蹼阳县北。⑧丁未:十月十八日。商臣:楚成王之子,杀其父自立,为楚穆王。楚国第二十一君,在位十二年。完(kun昆):即楚成王,名究。楚国第二十君,在位四十六年。
【译文】
鲁文公元年,春季,周历正月,鲁文公即位。
二月,癸亥这天,初一,发生日食。
周天王派遣叔服来鲁国参加僖公的葬礼。这里说来鲁国参加葬礼是为什么呢?因为来参加葬礼是合乎礼仪的。
夏季,四月,丁巳这天,安葬鲁国国君喜公。
周天王派遣毛伯来鲁国“锡”鲁文公“命”。“锡”是什么意思?就是赐与。“命”是什么意思?就是增加文公在朝祭中规定穿戴的服装。
晋侯率军攻打卫国。
鲁国大夫叔孙得臣到京师去拜谢。
卫国军队反攻晋国。
秋季,鲁国大会公孙敖在戚这个地方会见晋侯。冬季,十月,丁未这天,楚国太子商臣弑杀了他的国君凭。公孙敖到齐国去。
文公二年
【原文】
二年,春,王二月,甲子,晋侯及秦师战于彭衢一。秦师败绩。
丁丑,作喜公主二。作僖公主者何?为僖公作主也。主者,易用?虞主用桑③,练主用栗四。用栗者,藏主也伍。作僖公主,何以书?讥。何讥尔?不时也⑥。其不时奈何?欲久丧而后不能也。
三月,乙巳七,及晋处父盟。此晋阳处父也,何以不氏?讳与大夫盟也。
夏,六月,公孙敖会宋公、陈侯、郑伯、晋士毅⑧,盟于垂敛⑨。
自十有二月不雨,至于秋七月。何以书?记异也。大旱以灾书,此亦旱也,喝为以异书?大旱之日短而云灾,故以灾书。此不雨之日长而无灾,故以异书也。八月,丁卯,大事于大庙⑩。跻僖公@。大事者何?大拾也⑩。大拾者何?合祭也。其合祭奈何?毁庙之主,陈于大庙。未毁庙之主,皆升⑩。合食于大祖,五年而再殷祭⑩。跻者何?升也。何言乎升僖公?讥。何讥尔?逆祀也⑩。其逆祀奈何?先称而后祖也⑩。
冬,晋人、宋人、陈人、郑人伐秦。
公子遂如齐纳币。纳币不书,此何以书?讥。何讥尔?讥丧娶也。娶在三年之外,则何讥乎丧娶?三年之内不图婚⑩。吉蹄于庄公。讥。然则喝为不于祭焉讥?三年之恩疾矣帕,非虚加之也。以人心为皆有之。以人心为皆有之,则喝为独于娶焉讥?娶者,大吉也。非常吉也。其为吉者,主于己。以为有人心焉者,则宜于此焉变矣咏。
【注释】
一二年:鲁文公二年(公元前625年)。甲子: 二月初七。彭衢:秦国邑名。在今陕西白水县东北''
二丁丑:二月二十日。主:供奉死人的牌位,俗称神主。何休注:“为傅公庙作主也。主,状正方。穿中央,达四方。天子长二尺,诸侯长一尺。”
③虞主:古代葬后皮祭时所立的神主。父母葬后,迎魂安于殡宫的祭祀叫虞祭。
四练主:古代练祭时所立的神主。父母安葬后一周年时举行的祭礼叫练祭。
伍藏主:何休注:“藏于庙室中当所当常奉事也。”
⑥不时:制作不及时。何休注:“礼:作练主当以十三月,文公乱圣人制。欲服丧三十六月,十九月作练主又不能卒竟。故以二十五月也。”
七乙巳:三月十九日。
⑧晋士叙(hu孤):晋国大司空。
⑨垂敛:《左传》作“垂陇”。郑国地名,在今河南荣阳县东北。
⑩丁卯:八月十三日。大事:此指祭祀。
跻(ji积):上升。跻喜公。即升鲁喜公的神位在鲁闵公之上去祭祀。按:闵公是喜公的庶弟。虽然喜公比闵公年长,但喜公曾是闵公的臣,他继承l蜀公的君位也是以臣的身份,因此喜公神位应在闵公之下,现在把傅公神位升居闵公之上,是不合礼法的。
@拾(xia侠):古代祭名,集合远近祖先神主于太庙合祭。于天子诸侯丧事完毕时举行。通常三年举行一次。
升:何休注:“自外来曰升。”
@殷祭:盛大的祭祀,
⑥逆祀:不按顺序的祭祀。
⑩称:父死在宗庙中立的神主叫称。何休注:“生称父,死称考,入庙称称。”先称而后祖,先祭祀父亲然后才祭祖先。
⑩三年之内不图婚:何休注:“喜公以十二月芫,至此未满二十五月。又,礼:先纳采问名,纳吉乃纳币,此四者皆在三年之内,故云尔。”
⑩疾:痛苦。
⑩变:何休注:“变者,变拗哭泣也。有人心念亲者,闻有欲为己图婚,则当变拗哭泣矣,况乃至于纳币成婚哉。”
【译文】
鲁文公二年,春季,周历二月,甲子这天,晋侯率兵与秦国军队在彭衢这个地方交战,秦国军队溃败。
丁丑这天,“作喜公主”。“作喜公主”是什么意思?就是为鲁喜公制作供奉用的牌位。用什么制作牌位?虞祭时所立的牌位用桑木做,练祭时所立的牌位用栗木做。用栗木做的是藏在宗庙里常常供奉的牌位。制作鲁僖公的牌位为什么要记载呢?为了谴责。谴责什么?制作不及时。怎么制作不及时呢?鲁文公想服丧长久些,但后来又没有做到。
三月,乙已这天,鲁文公与晋国的处父结盟。这人就是晋国大夫阳处父。为什么不写他的姓氏呢?因为避讳鲁文公与大夫结盟。
夏季,六月,公孙敖会见宋公、陈侯、郑伯、晋国的士毅,并与他们在垂敛这个地方结盟。
鲁国从去年十二月直至今年秋季七月都没有下雨。为什么记载这件事?记载怪异现象。大旱应该按照灾害来记载,这次也是大旱,为什么按照怪异现象来记载呢?大旱的时间短,所以说是灾害,因此就按照灾害来记载。这次不下雨的时间虽然很长,但没有造成灾害,所以就作为怪异现象来记载。
八月,丁卯这天,在太庙中有“大事”,“跻”鲁僖公。“大事”是什么?就是“大拾”。“大拾”是什么意思?就是集中远近祖先的牌位在太庙中合祭。怎样举行合祭呢?庙已经毁掉的先辈的牌位,就陈列在太庙里;没有毁掉庙的先辈的牌位,都升进太庙中,与太祖的牌位共同享受祭祀。五年以后再举行一次这样盛大的祭祀。“跻”是什么意思?就是升鲁僖公的牌位在鲁闵公之上去祭祀。为什么记载升高鲁僖公的牌位呢?为了谴责。谴责什么?谴责鲁文公不按顺序祭祀。鲁文公怎么不按顺序祭祀呢?他是先祭祀父亲然后才祭祀祖先。
冬季,晋国军队、陈国军队和郑国军队联合攻打秦国。公子遂到齐国去送订婚的聘礼。送订婚的聘礼是不记载的,这里为什么记载呢?为了谴责。谴责什么?鲁文公在服丧期间娶妻。迎娶夫人时已经是三年之外的事了,怎么还说谴责鲁文公在服丧期间娶妻呢?因为服丧的三年之内是不能考虑婚姻大事的。鲁闵公在服丧期间大祭庄公是受到谴责的,既然这样,那么为什么不谴责鲁文公在服丧期间举行合祭呢?孝子服丧三年报答父母养育之恩是很痛苦的,这种感情并不是虚假地加上去的,从人的内心来看,人人都会有这种感情。既然从人的内心来看,人人都会有这种感情,那么为什么单单在娶妻这件事上谴责呢?因为娶妻,是大吉大利的事情,不是一般的吉利事。这件大吉大利事的主人就是孝子自己。如果孝子真有报答父母养育之恩的深情,那么就会在听到人们替自己策划婚事时痛哭流涕的。
文公三年
【原文】
三年,春,王正月,叔孙得臣会晋人、宋人、陈人、卫人、郑人伐沉一。沉溃。
夏,五月,王子虎卒。王子虎者何?天子之大夫也。
文公外大夫不卒,此何以卒?新使乎我也二。
秦人伐晋。
秋,楚人围江。
雨蠢于宋③。雨蠢者何?死而坠也。何以书?记异也。外异不书,此何以书?为王者之后记异也。援也⑥。公如晋。十有二月,己巳四,公及晋侯盟。阳处公帅师伐楚救江伍。此伐楚也,其言救江何?为其为援奈何?伐楚为救江也。
冬晋
【注释】
一三年:鲁文公三年(公元前624年)。叔孙得臣:即庄叔,鲁国大夫,叔牙之孙。沉:国名。在今安徽阜阳县西北。
二新使乎我:何休注:“王子虎即叔服也。新为王者使,来会葬。在葬后三年中卒,君子恩隆于亲亲,则加报之,故卒。明当有恩礼也。”
③雨孟:蝗虫像雨一样坠落。
四己已: 十二月二十八日。
伍江:国名。嬴姓,在今河南息县西南。
⑥援(xuan宣):欺诈。
【译文】
鲁文公三年,春季,周历正月,叔孙得臣会合晋国、宋国、陈国、卫国和郑国军队攻打沉国。沉国百姓溃散。
夏季,五月,王子虎死了。王子虎是什么人?是周天子的大夫。鲁国以外的大夫是不记载死讯的,这里为什么记载死讯呢?因为他是周天子最近派来出使鲁国的。
秦国军队攻打晋国。
秋季,楚国人包围了江国。
蝗虫像雨一样坠落在宋国。蝗虫像雨一样坠落是怎么回事?是蝗虫死了坠落下来。为什么记载这件事?记载怪异现象。鲁国以外的怪异现象是不记载的,这里为什么记载呢?这是为称过王的人的后代记载怪异现象。
冬季,鲁文公到晋国去。十二月,己巳这天,鲁文公与晋襄公结盟。
晋国大夫阳处父率领军队攻打楚国救援江国。这是攻打楚国,为什么说是救援江国呢?这是欺诈。为什么是欺诈呢?因为晋国把攻打楚国说成是救援江国了。
文公四年
【原文】
四年一,春,公至自晋。
夏,逆妇姜于齐二。其谓之逆妇姜于齐何?略之也③。高子曰:“娶乎大夫者,略之也四。”
狄侵齐。
秋,楚人灭江。
晋侯伐秦。
卫侯使宁俞来聘伍。
冬,十有一月。壬寅,夫人风氏亮⑥。
【注释】
一四年:鲁文公四年(公元前623年)。
二姜:姜氏。
③略之:忽略这次婚姻。何休注:“据不书逆者主名,不言如齐不称女。”
四高子:公羊派的先师之一。娶乎大夫者,略之:何休注:“贱非所以奉宗庙,故略之。不书逆者主名,卑不为录使也。不言如齐者,大夫无国也。不称女者,方以妇姜见与至共文重至也。不称夫人为致文者,贱不可奉宗庙也。不言氏者,本当称女。女者,父母辞。君子不夺人之亲,故使从父母辞不言氏。”
伍宁俞:即宁武子。卫国大夫。
⑥壬寅:十一月初一。风氏:即成风,鲁文公的祖母。【译文】
鲁文公四年,春季,鲁文公从晋国回到鲁国。
夏季,到齐国迎娶姜氏。这里说到齐国迎娶姜氏是什么意思?是忽视这次婚姻。高子说:“因为娶的是大夫的女儿,所以忽视这次婚姻。”
狄人入侵齐国。
秋季,楚国军队灭亡了江国。
晋侯讨伐秦国。
卫侯派遣宁武子来鲁国进行访问。
冬季,十一月,壬寅这天,鲁文公的 祖母老夫人成风去世。
文公五年
【原文】
五年,春,王正月,王使荣叔归含且帽一。含者何?口实也二。其言归含且帽何?兼之。兼之非礼也。三月,辛亥,葬我小君成风。成风者何?僖公之母也。王使召伯来会葬③。
夏,公孙敖如晋。
秦人入都四。
秋,楚人灭六伍。
冬,十月,甲电,许男业卒⑥。
【注释】
一五年:鲁文公五年(公元前622年)。荣叔:周大夫。含:通“珍(han汉)”,古代放在死者口中的玉、贝等物。赗(feng奉):送给丧家的助丧之物,主要是车马束帛。
二口实:何休注:“孝子所以实亲口也。缘生以事,死不忍虚其口。天子以珠,诸侯以玉,大夫以碧,士以贝,春秋之制也。”
③召伯:即召昭公。周王卿士。
四若肠:国名。在今河南内乡县。秦人入都,若吕国未亡,迁都今湖北宣城县东南。为楚国附庸。后楚灭郡为邑县,定公六年楚令尹子西迁那于都,称为焉转那。
伍六:国名。在今安徽六安县北。
甲申: 十月十八日。业:许僖公的名。许喜公在位三十四年。
【译文】
鲁文公五年,春季,周历正月,周天王派遣荣叔来鲁国赠送“含”和助葬用的车马束帛。“含”是什么东西?就是放在死者口里的珠玉。这里说赠送含和助葬用的车马束帛是什么意思?是说一个使者兼赗两种东西。兼赗两种东西是不合于礼的。三月,辛亥这天,安葬鲁国小君成风。成风是谁?是鲁僖公的母亲。
周天王派遣召伯来鲁国参加老夫人成风的葬礼。夏季,公孙敖到晋国去。
秦国军队入侵郡国。
秋季,楚国军队灭亡了六国。
冬季,十月,甲申这天,许僖公业去世。
文公六年
【原文】
六年一,春,葬许喜公。
夏,季孙行父如陈二。
秋,季孙行父如晋。
八月,乙亥,晋侯讙卒③。
冬,十月,公子遂如晋四。
葬晋襄公。
晋杀其大夫阳处父。
晋狐射姑出奔狄伍。晋杀其大夫阳处父,则狐射姑喝为出奔。射姑杀也。射姑杀,则其称国以杀何?君漏言也。其漏言奈何?君将使射姑将⑥,阳处父谏曰:“射姑民众不说,不可使将。”于是废将。阳处父出,射姑入。君谓射姑曰:“阳处父言曰:''射姑民众不说,不可使将。”,射姑怒,出刺阳处父于朝而走。
闰月不告月七,犹朝于庙。不告月者何?不告朔也。喝为不告朔?天无是月也。闰月矣、何以谓之天无是月?非常月也⑧。犹者何?通可以已也⑨。
【注释】
一六年:鲁文公六年(公元前621年)。
二季孙行父:即季文子,继仲遂在鲁国执政三十四年。季友之孙,鲁国宗卿。
③乙亥: 八月十四日。讙:晋襄公的名。晋襄公是晋文公之子,在位七年。
四公子遂:即襄仲,又称仲遂、东门遂、东门震仲,鲁国公子。鲁国执政官。公子遂这次到晋国,是去参加晋襄公的葬礼
伍狐射姑:即贾季,狐堰之子,晋国大夫。
⑥君将使射姑将:君,即晋灵公,名夷皋,襄公之子,在位十四年,是有名的暴君,被赵穿所杀。使射姑将,即任命狐射姑为中军统帅晋有五个军,五军各有帅和佐,共十卿,当时十卿大部分已死,需重新任命。
七告月:又称告朔,每月朔日告神。告朔之后,听治这个月朔日的政事,这叫听朔。听朔以后,祭于诸庙,这叫朝庙。即每月初一这天必须先告朔,然后听朔,最后朝庙。天子每年季冬以明年朔政分赐诸侯,诸侯受而藏于祖庙,诸侯于月初祭庙受朔政。何休注:“礼:诸侯受十二月朔政于天子,藏于大祖庙,每月朔朝庙,使大夫南面奉天子命,君北面受之,比时使有司先告朔,谨之至也。”
⑧非常月:不是正常的月份。天子分赐诸侯的朔政中没有这个月的政事。何休注:“所在无常,故无政也。”
⑨通可以已:通常可以不这样做。何休注:“朝者,因视朔政尔。无政而朝故加犹。不言朔者,闰月无告朔礼也。不言公者,内事可知。”
【译文】
鲁文公六年,春季,安葬许僖公。
夏季,季孙行父到陈国去。
秋季,季孙行父到晋国去。
八月,乙亥这天,晋襄公滚去世。
冬季,十月,公子遂到晋国去。
安葬晋襄公。
晋国杀了自己的大夫阳处父。
晋国大夫狐射姑逃奔到狄国去。晋国杀了自己的大夫阳处父,那么狐射姑为什么要出逃呢?因为阳处父是狐射姑杀的。既然是狐射姑杀的,那么这里说晋国杀了自己的大夫是什么意思?这是因为晋灵公泄漏了话。晋灵公怎么泄漏了话呢?晋灵公淮备任命狐射姑担任中军统帅,阳处父规劝说:“射姑这个人,民众不喜欢,不能让他担任统帅。”因此晋灵公放弃了任命射姑任中军统帅的打算。阳处父出宫后,狐射姑进宫去,晋灵公对他说:“阳处父刚才对我说:''射姑这个人,民众不喜欢,不能让他担任统帅。”,射姑听说后大怒,冲出宫去,在朝廷上刺死阳处父就逃跑了。闰月“不告月”,“犹”到太庙中去朝拜。“不告月”是什么意思?就是月初不去祭庙受朔政。为什么月初不去祭庙受朔政呢?因为时令是没有这个月的。这是闰月,为什么说天是没有这个月的呢?因为这不是正常的月份。“犹”是什么意思?是表示通常可以不必这样做。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闲话春秋】之一百零四:更伐之,我辞之
07文公七年
文公·文公十二年 朱儒亡鲁 群舒巢国 襄仲辞玉 河曲之战
志·五行志中上(五)
史记白话文版I
孔子之前《周易》预测传奇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