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汉字历史——抽象篇(雌)
userphoto

2022.09.23 黑龙江

关注

    本义:母鸟。引申指母性动物    

   抽象篇   



字源演变





说文解字



“雌”cí,会意字。战国时期的一款“雌”字,下部是一只鸟的象形描绘,上部是“匕”、“止”。做为指事字的“匕”,源自母畜尾巴遮掩的生殖器,本义为母畜,在此则表示鸟禽的性别。“止”为脚,在此则表示鸟的脚迹,表示“公鸟站在母鸟身上踏蛋”的意思。古文中的“雌”字,出自湖北随县曾侯墓的漆书,是一个上为“此”下为“隹”的会意兼形声字。小篆缘此恢复为左右结构,楷书写作“雌”。“止”+“隹”的第一条路线从商代发展到战国后,没能传承下来,也可能声旁“止”易作“此”,遂与雌合而为一。

“雌”为母鸟。《尔雅》一书中说:“鸟之雌雄不可别者,以翼右掩左,雄;左掩右,雌。”是否如此,不得而知。但雌雄鸟交配踏蛋时,公鸟总在母鸟身上,以尾巴相摩擦。《诗·小雅·小弁biàn》曰:“雉之朝雊gòu,尚求其雌。”这是说,雄野鸡早上不停地啼叫,追求雌野鸡。“雌”,引申后又泛指生物中能产生卵细胞者,与“雄”相对,如“雌兔、雌蕊”等。

因为雌雄鸟在交配踏蛋前,总有一番争斗(麻雀最为明显),所以人们又用“雌雄”一词,比喻争斗中的优劣胜败。如《史记·项羽本纪》:“愿与汉王挑战决雌雄。”又有“一决雌雄”等。“雌黄”本为一种矿物颜料,古时用来涂改写错了的图文,由更改文字一义引申,通常用来比喻随便更改、信口乱说,即成语中的“信口雌黄”。

雊(gòu):雄雉鸣



古文释义



《唐韵》七移切。《集韵》《韵会》七支切,𠀤音姕。

《说文》:鸟母也。从隹从此。

《诗·小雅》:谁知乌之雌雄。

又《广韵》:牝也。《诗·小雅》:以雌以雄。

《史记》司马相如《上林赋》素雌注:索隐曰:素雌,猿之雌者。馀详雄字注。

又《集韵》《正韵》𠀤千西切,音妻。

《集韵》:牝也。

《庄子·齐物论》:猿猵狚以为雌。

 文字 | 六叔     图片 | 六叔  

排版 | 六叔     审核 | 六叔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说文解字》第713课:“雌、雄”为什么都有一个“隹”?
鸽友分享:种鸽配对小窍门8条
“雌雄”二字是性之区别,为什么能表示胜负、高下?
初表达 | 雌 · 雄
画眉 挑选
牡丹鹦鹉雌雄鉴别很重要(好的收藏咯) 鹦鹉保育 - 鹦鹉世界论坛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