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汉字历史——兵器篇(矛)
userphoto

2022.09.23 黑龙江

关注

    长柄兵器:矛    

   兵器篇   



字源演变






说文解字



“矛”máo,象形字,古代兵器之一,古代用来刺杀敌人的长柄兵器。矛的雏形是削尖的竹木棒,在今天依然能看到这种最原始的矛,如西双版纳的傣族人把削尖的竹矛经过火烤或油炸,非常坚硬。随着复合工具的发明,原始人在竹木棒的一端安上石质或骨质的矛头,矛的基本形态就形成了。在新石器时代,人们已经掌握了磨制和钻孔等更为高明的加工技术,因此许多石、骨质矛头磨制精细,还有的基部钻孔,更利于与矛柄绑缚。



矛的历史



矛是一种用于直刺和扎挑的长柄格斗兵器,由矛头、矜(柄)和镦组成。铜矛头有身、骹两部,身具一锋二刃,中为脊,脊旁或有两血槽;骹为直筒状,下粗上渐细,通脊,用以插柄,矛骹部往往有两个半环纽,或在矛叶基部留出二小孔,可垂挂矛缨。矛在商代是仅次于干戈的格斗兵器,并在其后成为中国军队大量装备和使用时间最长的冷兵器之一。

商代早期,多用石矛、骨矛,迄今发现最早的铜矛是出土于湖北黄陂盘龙城商代前期遗址的3件铜矛,体如柳叶,被称为柳叶形矛。这种矛具有早期铜矛的特征,带有石矛、骨矛的遗风。商代后期,铜矛逐渐流行,常见的形制有两种:双纽式矛(或称三角形叶矛)、双孔式矛(或称亚腰尖叶形矛)。商末,铜矛上出现了简单的铭文。矛柄的长度,只有一例实物,即1953年河南安阳大司空村发现的10件铜矛残留的木柄朽痕,约为1.4米左右。矛,因是刺兵,欲刺之有力,无偏强偏弱之差,故柄的截面呈圆形。

矛镦与戈鐏同为木柲下端的铜饰,《礼记·曲礼》:“进戈者,前其鐏,后其刃;进矛戟者,前其镦。”注曰:“锐底曰鐏,取其鐏地;平底曰镦,取其镦地。”依此说,戈鐏应为锐底,矛镦应为平底。又戈鐏与矛矜的横截面是不同的,所以鐏的銎为鸭蛋形,而镦的銎则为圆形。商代出土的铜尊与镦不多,可能戈和矛还很少装有铜饰。

与戈相比,西周时期矛在格斗兵器中仍居于次要地位。西周前期的矛基本保持了商代双纽式矛的形制,中有凸脊,两侧呈扁叶状,筒口有双纽,但矛体较小。西周中晚期出现了一些与上述形制不同的矛。在整个西周时期,矛的发展呈现出矛体渐窄的趋势。

东周时期,青铜矛沿着矛体渐窄的趋势继续发展演变。在春秋中前期,基本上是承袭了西周晚期铜矛的形制。从春秋晚期开始,出现了形制成熟的窄体矛,其基本特点是窄体、直刃、筒身(装柄的骹一直延伸到矛叶中部)、骹部有钉孔或双纽。战国时期的窄体矛在北方和南方之间也存在区别,南方的以楚国为代表,矛体稍长大,矛身常有纹饰,反映了楚、越文化的影响;北方的以三晋地区为代表,一般矛体较短小,形制简素,矛身常有铭文,以记载制造年月、部门、官吏和工匠。战国中晚期,还进一步演变产生了一种窄体矛,这种矛在中脊线上又凸起两个刃,从而使矛身上形成较深的血槽,具有更强的杀伤力,是南北方都流行的一种形制。

经过长期的演变,矛的形制趋向单一,他的刃体宽扁而直,两面有血槽,截面呈棱形,銎体椭圆,中空直至锋端,短骹,骹上有钉孔以固柲,矛头长度有所减短,多在15厘米左右。在秦陵兵马俑坑战车旁曾出二矛柄,一柄残长有4.3米,另一柄竟长达6.7米,实是长柄兵器之最,应是车战或仪仗用矛。

矛同戟一样,是汉代最重要的长柄格斗兵器。虽然在出土的实物中,铜矛的数量不少,但在实际战争应用中,钢铁矛已居多数。铜矛基本上沿袭战国后期的形制,铁矛的形体却显然大于铜矛,矛头加重加长的趋势十分明显。东汉以后,铁矛最终取代了铜矛。

魏晋南北朝时期,矛始终是步兵和骑兵的主要格斗兵器,尤其是骑兵专用的一种长矛,又称“矟”shuò(或写作“槊”),在东晋十六国以后受到特别的重视。

矟产生于东汉晚期,《释名·释兵》说:“矛长丈八曰矟,马上所持。”可见矟是标准长度为一丈八尺(约合4米多)的长矛,故文献中也称其为“丈八蛇矛”(《晋书·刘曜载记》)。矟极便于骑兵马上击刺,具有很强的穿透力,因此从魏晋开始逐步发展,到东晋十六国以后就成为重装骑兵最主要的武器。魏晋南北朝时期还出现了一些形制独特的矟,如三国魏公孙瓒使用的“两头施刃”(即两个枪头)的“马矛”(《三国志·公孙瓒传》),以及南朝梁时羊侃所用长二丈四尺的“两刃矟”(《梁书·羊侃传》)。由于矟的柄很长,又于马上运用,所以需要较高的技法。南朝梁简文帝曾著《马槊谱》,对当时用矟的方法进行总结,他在序中说:“马槊为用虽非远法,但近代相传,稍已成艺。”(《太平御览》卷三五四引)矟在南北朝时期使用很广,以至当时一些步兵使用的长矛,也称为“步矟”(《宋书·武帝纪》)。

矛以及骑兵专用的长柄矛——矟,是隋唐五代时期最重要的长柄格斗兵器。在唐代法律中,矛、矟都被列为私人禁止持有的兵器。唐代以后,矛多称为枪。据《唐六典》记载,唐代的枪有四种,“一曰漆枪,二曰木枪,三曰白干枪,四曰扑头枪”。漆枪是骑兵使用的,即矟;木枪是一般步兵使用的;白干枪和扑头枪分别是羽林和金吾所使用的特制枪。



古文释义



《唐韵》莫浮切《集韵》《韵会》迷浮切,𠀤音谋。

《说文》酋矛也。建於兵车,长二丈,象形。

《徐曰》钩兵也。

《书·牧誓》立尔矛。

《传》矛长,故立之於地。

《诗·秦风》厹矛鋈錞。《传》三隅矛也。

《礼·曲礼》进矛戟者前其镦。

《疏》矛如鋋而三廉也。

《周礼·冬官考工记·庐人》酋矛常有四尺,夷矛三寻。

《注》八尺曰寻,倍寻为常。酋夷,长短名。

《史记·仲尼弟子传》越使大夫种以屈卢之矛贺吴王。

《尉缭子制谈篇》杀人於五十步之内者,矛戟也。

《扬子·方言》矛,吴扬江淮南楚五湖之闲谓之鍦,或谓之鋋,或谓之鏦。

又言不相副曰矛盾。《韩非子·难一篇》楚人誉其盾之坚曰:物莫能陷也。

又誉其矛之利曰:物无不陷也。或曰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何如。其人弗能应。此矛盾之说也。

又星名。《史记·天官书》杓端有两星,一内为矛招摇,一外为盾天锋。《注》招摇为天矛,近北斗者也。

又药名。《本草纲目》衞矛,一名鬼箭。

《李时珍曰》齐人谓箭羽为衞,此物干有直羽如箭羽,矛刃自衞之状,故名。




图片:六叔

文章:六叔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矛百兵之王,戈车战之器,戟两者之合体,请看矛戈戟~ 中华兵器篇
史上冷兵器集萃4
横枪跃马荡征尘——矛与枪
【奔流文化·器物】这柄战国铁矛,非王侯不能拥有!
“铍”之不存,“矛”将焉附?
秦汉时期的矛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