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汉字历史——自然篇(沽)
userphoto

2024.03.15 黑龙江

关注

    固定的水域    

   自然篇   



字源演变






说文解字



“沽”,形声字,从氵古声,'沽’字目前最早见于西周晚期「散氏盘」铭文。楚简、秦陶片、东汉《说文》小篆与金文写法相同。氵,与水有关;古,固定车轮(的插销),此处引用'固定’的引申义。造字本义:固定的水域。

简述:下文通过楚秦使用过的“沽”字上下文,逐渐推测出“湖”字的创造时间晚于战国晚期。再根据造字者另辟蹊径地用“胡”造“湖”字,推测出其原因是《论语》、《韩非子》中“沽”字扭曲的字义所致。然后,根据文献及历史推测《论语》的成文时间,再结合汉代其他文献中“湖”字的字义,最终推测出“湖”字的创造时间应介于西汉至东汉期间。(嫌麻烦可以仅阅读此段

备注自然界的水资源其实仅用“江、河、沽、海”就可以涵盖了,而先民却用不同的“水旁形声字”描述着各种样态的水流。“”字指的是“曲折的水流”,随机;“”字指的是“有始有终的水流”,起始;“”字指的是“固定的水域”,固定;“”字指的是“水之母”,汇总。目前,粗略地统计,汉字中的“水旁形声字”约有3168个。目前,商代甲骨文中已考释(辨识)的“水旁形声字”至少有106个,到东汉《说文》已达到468个。

从战国铜节、战国楚简中可见,“沽”字有时作“固定的水域”义,有时作“水枯”义。这说明当时“湖”字可能尚未被创造,或者并未在楚地流传。结合对“涸”字创造时间的推测(不晚于战国中期),另根据「鄂君啓舟節」的颁发日期,推测“湖”字的创造时间应晚于公元前322年,约战国中晚期。

至少在战国中期,“沽”字一直作“固定的水域”义,但从“湖”字发音上来看,造字者并不是用“沽”字造的“湖”,而是用“胡”字所造。但造字者取自“胡”字中“古”的“固定”义,倒也逻辑自洽。这种巧合有点类似于“殼”字简省成“壳”的“偶然合理性”,即“沽、胡”都有“固定”义。

近代,考古队在陕西临潼鱼池遗址中发掘出带有“虎沽”字符的陶片,结合秦始皇陵始建于公元前247年。进一步推测,“湖”字的创造时间应晚于公元前247年,约战国晚期。

“沽”的另一个字义“估算、估卖”源于“估”字,“估”字目前最早见于唐代《晋书·甘卓传》,其源于“贾”字。《论语·乡党》:“沽酒市脯。”中,“沽”字作“买”义;《论语·子罕》:“有美玉於斯,韞櫝而藏諸?求善賈而沽諸?”、《韩非子·外储说右上》:“宋人有沽酒者。”中,“沽”字作“卖”义。

从战国中期到晚期的秦、楚竹简中可见,那一时期的“沽”字主要是作“固定的水域”义,即今“湖”字义。那造字者为什么不使用“沽”字,而用“胡”字再造“湖”字呢?其主要原因应是,造字者处在“沽”字义被扭曲为“买、卖酒、省略”的时代。还有,近代已发掘的秦简中,约有20万个汉字中都无“沽”字。造字者极有可能是未看到“沽”字在先秦时期的用法,并且,受到《论语》中“沽”字义的影响。

综上所述,造字者应是在《论语》、《韩非子》成书之后才造的“湖”字。有几点似乎可以佐证《论语》的成文时间,目前最早提及《论语》的文献是西汉刘向的《别录》,以及众所周知的汉武帝时期,董仲舒提倡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故推测,“湖”字的创造时间应在西汉至东汉期间。这一期间的《汉书·元帝纪》:“江海陂湖园池。”、《周礼·职方》:“扬州浸有五湖。浸,川泽所仰以灌溉也。”、《国语·越语》:“战于五湖。”中,“湖”字的使用符合“沽”字义。东汉《说文》小篆释作“大陂”,个人认为,释作“大池”都好过“大陂”。

其实,无论《论语》的成书时间是春秋晚期还是汉代以后,都无法撼动“沽”字的构成逻辑。汉字嘛,有的人“指鹿为马”,那鹿就是马。之所以去分析造字时间,是给感兴趣的人一点参考。

“沽名”一词目前最早见于南朝·宋(公元420年—479年)《文選·范曄·逸民傳論》,“沽名钓誉”一词目前最早见于晚清(公元1903年连载)《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

本篇暂且不对“贾”字进行分析,总的来说,“沽”字仅有“固定的水域”义,勉强可引申为“水枯”义。其他诸如“买、卖、省略”等字义均属后人杜撰。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汉字的造字方法
形声字
一谦四益 徐梦嘉
汉字六书简说
汉字造字法
中小学语文基础知识精讲丨第6课:汉字的造字方法——形声(附常见的形声字)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