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伤寒论》《金匮要略》里,治“神志病”的10张经典处方
I导读:治疗神志病,中医有很多处方可以应用。谢海洲先生本文,系统总结了10张《伤寒杂病论》中的方子,介绍其方、证并附加自己的按语,对于治疗神志病的选方,大有裨益。(编辑/居业)
仲景方治疗神志病初探及医案举例作者/谢海洲
简介:谢海洲,男,生于1921年,河北省秦皇岛人,汉族,现代中医药大师。出身于中医世家,原北京中医药大学名誉教授,中国中医研究院广安门医院内科资深研究员、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擅治风湿病、脑髓病、血液病等内科疾病。于2005年11月15日19时35分,在北京因病逝世,享年84岁。
神志病指人的精神、情志异常引起的一系列疾病。
祖国医学经典著作中,对神志病不仅载有证因,且有立法处方,方药简单,疗效确凿,因此沿用至今。余嗜读经典,喜用经方,临证尤以《金匮》方用之较多。
下面分别谈谈《金匮》、《伤寒论》治疗神志病的临证体会与经验。金匮要略1.滋阴清热,清心安神法
方:百合地黄汤。
证:百合病:神志恍惚,精神不定,口苦,小便赤,脉微数。
有时面色如醉但身无热。有时蒙头盖被而不恶寒,或默默无言对外界反应迟钝,或兴奋多言有欣快感,或沉卧终日不语不食,或时卧时起,欲行不行,或其形岩恐,持物如御敌,或疑衣服有毒脱弃。
一般午后稍瘥,傍晚则剧,入夜则静。
按:
百合地黄汤为治疗百合病的代表方。百合病无论外感热病,或内伤七情之变,皆由心肺阴液耗损而成,故施以滋阴清热、清心安神之法。
本人临证常以此方与他方合用,特别以百合知母汤、百合鸡子黄汤、甘麦大枣汤合之广泛应用于现代医学诊断为“精神分裂症”、“神经官能症”、“更年期精神病”、“反应性精神病”以及颅脑损伤及脑血管病并发的部分精神障碍等病。应用效果较好。
2.养心安神,和中缓肝法方:甘麦大枣汤。
证:精神恍惚,心神不宁,坐卧不安,悲伤欲哭,时时欠伸,不能自主,心烦不寐,盗汗时出,舌质淡红,舌苔薄白。
按:
本方为治脏躁证的有效方。叶天士于《临证指南医案》内多次应用。验之临床,疗效果然确实。脏躁发病机理,从字义解释为胞宫血虚。余认为其发病多由情志抑郁,思虑过度,致肝郁化火,脏阴受损,虚火内扰,心神不宁所致。
方中淮小麦养心液、安心神,炙甘草、大枣甘润补中。《本草经疏》论小麦除养心之外,以“肝心为子母之脏,子能令母实,故主养肝气”。《素问·脏气法时论》曰:“肝苦急,急食甘以缓之。”可见本方尚具甘缓柔肝、养肝之功。
本方药仅三味,却是一张心、肝、脾三脏兼治之方。临床无论单用或合方均有效验。
余临证时每遇精神抑郁,善疑多虑,心悸眩晕者,常立养心脾、和肝胆之法,用甘麦大枣汤合温胆汤加减;遇胸胁串痛,喜怒多疑,善太息,月经不调(或值更年期),脉弦,舌红者,常立解郁舒肝、养心安神法,用甘麦大枣汤合逍遥散并用,如病程较长,再酌加镇心安神之龙骨、牡蛎同用。
3.疏肝清热,降逆止痛法方:奔豚汤。
证:以气冲为主,发作时自觉有一股气,从少腹开始,向上冲逆直达胃脘,不时上下,最后上冲至咽部,在发作时常伴有腹痛、目眩、气急心悸烦躁等症。
按:
奔豚是一种发作性疾病。本方所治系因情志不遂,忧思过度,或突受惊恐而得者。尤在泾认为本病与肝有关。此疾近代精神病学多诊为“神经官能症”(或癔病)。临床上余常配用逍遥散、旋覆代赭汤,从疏肝、降逆上增其功,效亦确。
4.疏肝解郁,行气化痰法方:半夏厚朴汤。
证:咽中如有炙肉(粉絮),咯之不出,咽之不下,时去时来,每发欲死。或伴憎寒发热,心腹胀满,旁及两胁(即梅核气)。
按:
本证因喜怒不节,脏气不平,气痰互结,上逆咽喉之间而成。半夏厚朴汤系行气化痰之祖方。余临证常在本方基础上加旋覆花、代赭石、香附、枳壳等药,目的在增其解郁化痰、降逆之功,每每收效。
“此方局方名七气汤,为气剂之祖(汤本求真按:气剂者,神经证治剂也)。不仅治梅核气,凡诸气病,可活用之。”
——《勿误药室方函口诀》
5.泄热化浊,宣郁除烦法方:栀子豉汤。
证:心中懊憹,卧起不宁。
按:虚热内扰心神者,常用栀子豉汤。栀子清心火,香豉调中下气解烦闷。余在临床常以此方与百合地黄汤、百合知母汤、甘麦大枣汤合用,治疗神经官能症、精神分裂症等精神病。
6.养阴清热,理血安神法方:酸枣仁汤。
证:心中郁郁而烦,虽卧不能熟睡。
按:酸枣仁汤乃安肝胆,平调土木之剂,临床治疗肝虚夹热、上扰心神失眠证颇效。如见血虚不寐,可酌加当归、白芍以养血安神。如病程久可酌加龙骨、牡蛎以重镇敛神。临证亦可师其法,变通加减。此方是治疗“神经衰弱”的效方。伤寒论1.清热滋阴,养血安神法方:黄连阿胶汤。
证:心烦不寐。
按:
“本方主治胸中有热,心下痞烦,而不眠者。”
——《方机》
若遇精神分裂症、偏执性精神病、反应性精神病等,余常在辨证证基础上,与甘麦大枣汤、百合地黄汤合用治之。
2.通阳祛痰,镇惊安神法方:桂枝去芍药加蜀漆龙骨牡蛎汤。
证:惊狂,起卧不安。
按:见下条。
3.调和阴阳,安神宁心法方: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
证:心中躁扰不宁。
按:《伤寒论》中,桂枝加龙骨牡蛎汤、桂枝去芍药加蜀漆龙骨牡蛎汤及桂枝甘草牡蛎汤三方,对“所谓癫痫家上冲眩晕耳鸣,胸腹动悸,梦寐惊起,精神恍惚,或无故悲愁者,随证选用,各有效也”(《类聚方广义》)。可见三方主要用于具有惊狂、烦躁症状的神志病。
4.和解镇固法方:柴胡加龙骨牡蛎汤。
证:癫、狂、痫。
按:
“柴胡加龙骨牡蛎汤能下肝胆之惊痰,而以之治癫痫,则必有效。”
——《伤寒类方》
“此方用于痫证及癫狂屡得效。”
“今世病气郁与肝郁者十有七八,肝都者为痫证之渐,妇人尤多肝郁与痫证,若能如此,当今之杂病,不难治疗矣。”
——《餐英馆治疗杂话》
“治狂证胸腹动甚,惊惧避人,兀坐独语,昼夜不眠,或多猜疑,或欲自杀,不安于床者。”
“治痫证,时时寒热交作,郁郁而悲愁,多梦少寐,或恶于接人,或屏居暗室,殆如劳瘵者,亦当以胸胁苦满。”
——《类聚方广义》
先贤诸家均云本方治癫狂痫证有效。同时也强调了应用本方指征,当以具胸满为标准。余临证常以此方治疗癫证,尤以精神分裂症和癔病为佳。并喜用淡鲜竹沥加入方内,化痰以助效。验案举例例1.精神分裂症患者殷某某,女,24岁,工人,病历号:104102。
1982年7月20日初诊:
缘因失恋,遂现烦躁不安,心悸气短,肢体抖颤,有“身长”、“腿短”诸般幻觉,历时已半载,曾经某某医院诊为“精神分裂症”。
现症:情志抑郁,心烦易怒,善太息,时欲悲哭,双腿抖颤难以自控,手足心热,频频欲食,双乳作胀,夜寐多梦,寐时惊哭,小溲不畅,月经欠调。脉细数,苔白舌质红,尖尤红。
诊断为百合病。拟养心安神,宣郁开窍。
处方
百合12克,生地15克,滑石12克,炙甘草9克,浮小麦30克,大枣7枚,菖蒲9克,郁金12克,莲心3克,栀子6克,豆豉12克,黄芩9克,川楝子9克。七剂。
七剂药罢,肢颤消失,十四剂后已无悲哭之状。上方去栀子、豆豉、增入黄连、鸡子黄以滋阴清热。服药两个月后,除偶现幻觉外,精神状态较前灵活,已可上班工作。
例2.反应性精神病患者姜某某,男,24岁,农民,病历号:122449。
1982年3月15日初诊:
一周前因未被招工,遂心情不畅,渐而妄言多语,自责自罪,喋喋不休,心烦不宁,神显呆滞,表情淡漠,夜难入寐,寐则多梦,头痛头昏,大便五日未行,小便黄赤,脉弦滑数,舌质红,苔黄腻,神经科诊为“反应性精神病”。
辨证为阳明腑实,痰蒙心窍,拟清热通腑,化痰开窍。
处方
生大黄(后下)6克,元明粉(分冲)6克,炙厚朴6克,炒枳壳6克,郁金12克,菖蒲9克,陈皮9克,淡鲜竹沥(分冲)30克。又礞石滚痰丸3袋,每次半袋,每日二次。三剂。
药进十剂,大便日行十余次,说话显少,睡眠转安,继进清热化痰、安神之方,取温胆汤与黄连阿胶汤加减。
药后述头脑转清,继投豁痰开窍法,以甘麦大枣汤合百合知母、栀子豉汤及菖蒲、郁金、竹沥等化裁,服药三个月,多言之状消失,观察两个月未再复作。
例3.偏执性精神病患者魏某某,女,47岁,干部,病历号:110940。
1982年2月23日初诊:
素性抑郁孤僻,近一年坐立不宁,怀疑爱人对己不诚,终日唠叨,双目作胀,口苦心烦,脘胀纳呆,倦怠少力,夜寐不安,月事不调,脉沉细无力,苔薄舌质淡。否认遗传病史。曾于某某医院诊为“偏执状态”。
辨证为水火不济,虚火扰神,拟养心安神,健脾养脑。
处方
川连5克,阿胶15克,鸡子黄10枚,远志 12克,黄芩10克,白芍18克,龙眼肉20克,茯苓15克,白薇12克,生麦芽40克,浮小麦40克,大枣10枚,首乌藤50克,大青盐10克,生地20克,莲心6克,共研为粉制蜜丸重6克,每次2丸,日2次。
磁朱丸5袋,每次三分之一袋,日服二次。
服药一料,纳谷已香,坐立已安,夜寐略安。继以养心安神,补脑通络法。
处方
川连5克,阿胶10克,黄芩10克,白芍15克,炙甘草10克,浮小麦30克,大枣7枚,桑椹30克,制首乌15克,胡桃仁30克,龙眼肉15克,地黄15克,百合12克,鸡子黄10个,琥珀粉10克,共研为粉,另加金樱子膏60克,不足加蜜,制丸,丸重6克,每次2丸(上方为一料)。
服药40天,疑虑之状显著改善,家庭关系渐趋和缓。守方服药四个月,已近常人,九个月后随访,必绪平和,夫妻和睦。结语神志病治法宗《金匱》、《伤寒》等经典结合临床,除诸法并施,多方合用,灵活化裁外,个人还自拟补脑通络、养心安神法活血化瘀、健脑安神法,用于一般神志病、头颅外伤或打扑伤而致神志异常之疾(如验案三) ,疗效尚称满意。
此外潜阳、熄风、化痰、开窍、健脾诸法亦往往参用。温胆汤、菖蒲郁金汤、白金丸、逍遥散、琥珀抱龙丸、礞石滚痰丸、清心滚痰丸诸方也可随症选用。
附:
1.补脑养心方
浮小麦、炙甘草、大枣、黄连、黄芩、阿胶、白芍、核桃肉、制首乌、桑椹、龙眼肉、郁金、菖蒲、琥珀粉、鸡子黄。
2.化瘀补肾荣脑方
土鳖虫、苏木、泽兰、首乌、桑椹、菟丝子、紫河车、核桃肉、羌活。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安神定志丸
神志病经方论治
医话医案@20
[内科] 休克
王正公 > 医案 十、湿温化燥案
胃热、胃虚、食滞都能引起神志病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