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试论工业文明时代农村题材文学创作 娄炳成

 内容提要:人间烟火不息则农耕永存。即便是工业文明取代了农耕文明之后,农业依然会以工业化大生产的特殊方式存在和发展;农业在,则农村在,农民在。伴随着全球第四次工业革命的到来,我国已经完成工业化进程,进入到了一个全新的工业化和信息化时代,经济基础发生了深刻的历史性变化。作为上层建筑、意识形态之一的文学,其视觉、触觉必然要加速跟进,以适应新的经济基础,满足社会发展与时代进步对精神产品的新的需求。文学创作,特别是农村题材的文学创作,如何与时俱进,开拓创新,走出一条工业文明时代农村题材文学创作的新路子,是当代文学创作者和文学理论界面临的一个崭新的课题。笔者就这一课题做了一些粗浅的研究探讨,试作论述,以求教于专家学者和有识之士。

 关键词:工业时代 农村题材 文学创作 研究探讨

 引言:农耕文明是人类历史上的第一种文明形态,中华大地是最早进入农耕文明的世界五大地域之一,也是农耕文明延续时间最长、消亡时间最晚的国度。学界对农耕文明的定义是,“农耕文明,是指由农民在长期农业生产中形成的一种适应农业生产、生活需要的国家制度、礼俗制度、文化教育等的文化集合。中国的农耕文明集合了儒家文化,及各类宗教文化为一体,形成了自己独特文化内容和特征,但主体包括国家管理理念、人际交往理念以及语言,戏剧,民歌,风俗及各类祭祀活动等,是世界上存在最为广泛的文化集成。”①尽管这一定义表述还不够精确,还需要进一步完善,但其内涵大致上是清楚的。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占据主导地位长达三到四千年之久。因而,作为文化形态之一的文学,从古老的《击壤歌》《诗经》开始,就一直根植于农耕文明肥沃的土壤之中,既为依托于农耕文明经济基础的上层建筑之一,又反映了农耕时代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和田园风情,与农耕文明水乳交融,相辅相成。这种现象,一直延续到了二十世纪末期的改革开放,我国整体进入工业化、现代化、城镇化之时。然而,进入新世纪以后,随着工业文明时代的到来,我国的农业、农村、农民(以下简称“三农”)情况已经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巨变,而以当代“三农”为描写对象的农村题材的文学创作,却已经落伍,显得非常滞后,未能满足新时代新时期广大读者对精神文化产品的期盼和需要。

 具体表现为:一是以“三农”为描写对象的农村题材文学创作,依旧停留在改革开放之前农耕文明时代的大背景、大环境之中,仅仅是一种怀旧、一种追思、一种留恋性质的乡土情怀在文学创作上的反映;二是以“三农”为描写对象的农村题材文学创作,所反映的实际内容,依然是旧式的农业生产状况、农村田园风貌、农民固有形象,读者很少能够感受到新时代新时期新农村的生活气息,以及新的环境氛围给农村带来的深刻变化;三是即便是以改革开放之后的“三农”为描写对象的文学创作,其中有很多依然是“新瓶装老酒”,只是生硬地塞进去了一些新名词、新提法、新说教,内容却没有新意,没有真正地反映出新时代新时期“三农”的主体——农民,为了适应和跟进新时代新时期的种种嬗变,其思想意识转化、精神面貌更新、生活方式改变、谋生本领转型等,所面临的巨大冲击,所做出的巨大牺牲,所承受的巨大痛苦,所付出的巨大努力。不客气地说,这些作品大都是一些应时应景、隔靴搔痒,甚至是不得要领、不着边际、浅尝辄止,思想价值和社会价值都很欠缺的肤浅之作。

 笔者就上述问题进行研究探讨,试作论述如下:

一、1966年以前我国农村题材文学创作历史简略回顾

距今四千年以前出现的古老歌谣《击壤歌》,高度地反映和概括了我国早期农耕时代的基本特征,是当时农民田园生活的真实写照: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凿井而饮,耕田而食。帝力于我何有哉!”②传说,尧帝时代,天下太和,百姓无事,老百姓过着安定舒适的日子。一位八九十岁的老人,一边悠闲地干着击壤的活儿,一边唱着这首歌谣。歌谣的前四句,简洁而生动地描述了当时农村最原始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

在我国五千余年的历史文化长河中,具有田园风光的广袤无际的美丽乡村,始终是中华文明最主要的载体,是中华文明薪火相传、生生不息、永远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母孕之体,是中华文明的水之源木之本,发祥地和策源地。从三皇五帝,秦皇汉武、唐宗宋祖,直到我们当代人的上三辈、至多五辈,那些缔造、传承、推进、发展了中华文明的先贤俊杰、仁人志士,无不生于斯、长于斯、奋斗于斯、老死于斯、埋葬于斯。具有田园风光的广袤无际的美丽乡村,与中华民族世世代代、子子孙孙融为一体,相辅相成,相依为命,相得益彰,培育了中华民族勤劳勇敢、天人合一、道法自然、和平中庸、礼让谦恭、和谐相处、不屈不挠、积极进取、仁义孝悌、知足常乐、朴实敦厚等等若干优秀品格。

中国有着悠久的农耕文明历史,其文化根基具有鲜明的乡土属性。一直以来,乡村题材都是历代文人作家创作的主流,在中国现当代文学中,乡村题材作品更是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深邃厚重的乡土文化底蕴,源远流长的现实主义写作传统以及充盈丰饶的农村生活经验,孕育了众多蜚声文坛的乡土名家,催生出一系列脍炙人口的精品力作。鲁迅的《阿Q正传》《故乡》,茅盾的“农村三部曲”,沈从文的《边城》《湘西》,丁玲的《太阳照在桑干河上》,赵树理的《小二黑结婚》《李有才板话》,孙犁的《风云初记》《铁木前传》,周立波的《山乡巨变》《暴风骤雨》,柳青的《创业史》,浩然的《艳阳天》《金光大道》等,所构成的乡村题材创作史简直就是半部中国现当代文学史。

众多前辈作家为当代乡村题材创作提供了宝贵而丰富的文学遗产和写作经验。例如,鲁迅与“五四”乡土小说家自觉将风土人情与人物刻画有机融合,在兼具乡土气息和地方色彩的叙述中寄托作家的乡愁乡恋与文化批判;以沈从文为代表的“性灵派”作家则有意识地将浪漫因子、诗化风情和抒情传统融入乡土叙事之中,凸显乡村人性中特有的韵味与神采;以赵树理为典范的新中国农村生活题材创作者坚持文艺大众化的创作方向,吸收民间文艺元素,以质朴明快的现实主义笔触忠实反映现代农民的思想、情绪、意识、愿望及审美要求,塑造出了历史变革中鲜活的农村新人形象。

新中国建立以后,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尽管出现了“以工业为主导”,但依旧是“以农业为基础”,农业、农村、农民仍旧是这个世界上最大的人口大国的梁柱支撑,农业一直都是第一产业,长期占据着至关重要的位置,农业稳则国家稳,始终关乎着国计民生。直到改革开放中后期,以国家取消农业税为显著标志,所发生的中国广大农村历史上前所未有的巨大变革之后,这种千百年所形成的依靠农业生产、农村基层、农民税赋,维持国家机器正常运转的漫长历史状况才被打破,宣告了我国农耕文明时代的终结。

解放初期,我国出现了周立波的《暴风骤雨》、丁玲的《太阳照在桑干河上》等反映土地改革运动的著名长篇小说;后来又陆续出现了柳青的《创业史》,浩然的《艳阳天》《金光大道》,直到何士光的《乡场上》等一批反映新中国农业合作化、土地联产承包责任制、农村新生活的大部头文学作品。抛开政治的因素不论,这些文学作品,都从宏观上记录了一个时代或一个时期我国农村的历史变迁,把握我国农村的发展走向、风雨征程,从微观上反映我国农民在某一变革时期的思想作为、社会生活、精神面貌、喜怒哀乐。还出现过以孙犁为代表的“荷花淀派”、以赵树理为代表的“山药蛋派”等一些以乡村农事、农民生活、乡土风情、田园风光为创作主体和描写对象的特色鲜明的文学流派。尽管当时的政治气候严重地干预干扰了文学创作的相对独立性,给农村题材的文学作品打上了明显的政治烙印,甚至违背了文学创作的一般规律,出现了“高大全”、“假大空”等不良现象,但也不乏一些优秀的文学作品问世。

总之,这一时期的广大作家,总体上尊重生活真实,深入挖掘与表现了新中国中期中国农村的社会矛盾,反映了土革、合作化集体大生产后农村社会关系的变动,显示了较大的历史真实性与时代深度用典型化的现实主义手法刻画农村面貌,反映农村生活同时,还力图以文学形式阐释或者证明,走合作化道路是中国农村各种社会矛盾自动引发出来的必然结果,也是解决中国农村社会矛盾的必然产物客观上记录了我国“三农”在组织形式、生产方式、生活习性发生历史性改变等方面所进行的艰难探索和走过的曲折道路,与中国现代农民一道书写了一个特定历史时期或者历史阶段的创业史和奋斗史。

二、改革开放以后我国农村题材文学创作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新时期以来,乡土小说也取得很大的发展。改革开放初期,以刘绍棠先生为代表,他从事乡土文学将近四十年。个文学天才,中学时以一篇《青枝绿叶》入选中学课本。他在谈乡土文学创作曾经说过构成乡土文学的重要特征,一个是中国气派,一个是地方特色,一个是风土人情,一个是农民和乡镇平民的历史与时代命运”③譬他的《春草》《蒲柳人家等作品,都体现了他自己所说的这些重要特征。八十年代的乡土小说被称为后乡土小说高晓声汪曾祺,古华,刘绍棠,张一弓,路遥,陈忠实贾平凹,张炜等都是这一时期大写特写乡村生活的代表作家

这一时期,农村题材文学创作亦有较大开拓,诞生了诸如《乡场上》《秦腔》《笨花》《湖光山色》《一句顶一万句》《空山》《我的名字叫王村》《乡村志》《上塘书》《中国在梁庄》《生命册》《望春风》《天高地厚》《陌上》《平凡的世界》《人生》《白鹿原》,《取经》《村戏》,《哦,香雪》《孕妇与牛》,《红高粱家族》,商州系列小说等一批优秀文学作品。

但是,这些经典文本范式,也可能成了当下农村题材文学创作的桎梏,形成了写作惯性。上述农村题材的文学作品,无疑都属于对农耕文明时代的比较遥远的记忆,是对农耕文明时代田园风情的留恋与怀念,是一种固有的老旧的乡土情怀,是农耕文明赋予我们与生俱来的深入骨髓的乡愁乡恋情结,或者是农耕文化的惯性,农耕文化强弩之末的落地之声,农耕文化的夕阳返照。这也是当下农村题材文学作品日益减少的主要原因;尤其是反映农村现实生活的文学作品,就更是少之又少了。因其不好写,写不好,难以把握,似是而非,难免新瓶装老酒,穿新鞋走老路,或者干脆依然用传统的手法去写传统的“三农”。

笔者在新世纪初期,即由纸媒文学创作转为网络文学创作,所涉及的农村题材的文学写作,亦如笔者前面所述,属于“对农耕文明时代比较遥远的记忆,对农耕文明时代田园风情的留恋与怀念,是一种固有的老旧的乡土情怀,是农耕文明赋予我们与生俱来的深入骨髓的乡愁乡恋情结”。这篇文章证明,笔者已经认识到了应该脱胎换骨、迎接嬗变到来的必要性和紧迫感。但是,在创作实践上,依然裹足不前,无所建树,无所收获。由此推己及人,来看当下的文坛,包括网络文学创作,凡涉及农村题材的,也大多是这种情况。

笔者所生活的陇南,历史上,因为山大沟深,交通不便,商业和手工业都不够发达,刀耕火种数千年,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始终占居着主导地位,一直都是一个农业地区。陇南大地上遍布着美丽乡村,到处是田园风光。这里青山绿水,鸟语花香,处处洋溢着一种生机勃勃的美,处处流露出一种自然的美。春天,田野里禾苗绿油油;夏天,田野里一片金黄;秋天,一阵微风吹来,沉甸甸的稻穗点头向人们致敬。茂密的树林里,一群群欢蹦乱跳的鸟儿唱着歌,叽叽喳喳,多热闹啊!山脚的小河哗哗地流着,儿童们在清澈见底的河边打水仗,你泼我,我泼你,玩得多开心!再看那天空,蓝蓝的,飘浮着片片白云。池塘里,倒映着蓝天,倒映着朵朵白云。小伙子和姑娘们,唱着山歌,采摘着山野菜,你追我赶,玩得多开心啊!宽敞明亮的教室里不时传出朗朗的读书声,大山里的孩子们勤奋学习,在知识的海洋里遨游这一切,是多么的美好,多么的自由自在

当笔者描述这些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致的时候,依然是表象的、浅层的、外在的,没有触及到新时代新时期“三农”的主体——农民,在新时代新时期的种种嬗变,其思想意识、精神面貌、生活方式、谋生本领的根本转型,对他们的巨大冲击,付出的牺牲,承受的痛苦,做出的努力。也就是说,对于现今的“三农”状况还停留在“走马观花”的直观感受、老式思维定势上,而没有“下马观花”,深入到当下“三农”实际的核心,牢牢把握时代脉搏、历史走向和当今乡村基层社会出现的新的问题。

笔者思考,之所以出现这种状况,主要原因有这么几点:一是缺乏对新世纪新时期现阶段我国广大农村现实情况的深刻了解,缺乏对现阶段农村各个方面所发生的深刻变化的准确把握,对农村波澜壮阔的时代巨变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不甚了了,思想认识很不到位;二是还在用旧的意识、旧的观念、旧的眼光,看待新时代新时期的新农村,我们的思维,我们的笔触,依然是传统的、滞后的、反潮流的,还停留在对传统“三农”的描画、描述、描写水平上,不具有先锋性、前瞻性;三是缺乏对新世纪新时期现阶段我国广大农村现实生活的真实体验,隔岸看柳,走马观花,雾里寻牛,与当代农村、当代农民不是零距离接触,不是全方位了解,不是设身处地的体验,属于新型的“农盲”,根本不懂得当代“三农”是怎样一种形态;四是缺乏变革创新的使命感和勇气,没有史诗般大写当代“三农”的胆识,或者有心无力,或者有力无心。当然还有其他原因,限于篇幅,不再展开作进一步赘述。

如今,如何把握农村题材,通过农村题材的文学作品,包括网络文学创作,记录和反映新时代新时期“三农”的转型过程,反映工业文明时代给我国广大农村带来的深刻影响和巨大变化,反映新型农民的现实生活、思想情感、身份蜕变,为了赶上时代前进的迅疾步伐所付出的牺牲、所得到的收获、所承受的痛苦、所享受的幸福,以及他们的觉悟与惰性、清醒与迷惘等等,已经成了文学理论界、文学创作者迫在眉睫、亟需解决的课题,需要从实践上去探索,从理论上去引导,形成和造就一批有志于以新时代新时期农村题材为主攻目标的作家和网络写手,创作出真实反映新时代新时期新农村新型农民现实生活的优秀文学作品。

过去,我们生活在农耕文明时代,从事农村题材的文学创作,受农耕文化的熏陶、感染、教育愈深,创作农村题材的文学作品则愈驾轻就熟。现在我们已经进入到了工业文明社会,时代背景、社会生态、人文环境、文化形态、价值理念、生活方式等,都发生了前所未有的深刻变化,同时,也给农村题材的文学创作开辟了新天地,搭起了新舞台,提出了新要求。如何更好地奏响时代主旋律,歌颂新时代,反映新生活,特别是真实地记录和描写新时代新时期农村新型农民的现实生活,需要熟悉当代农村有志于农村题材文学创作的作家、包括网络文学写手,去努力探索,积极实践,走出一条具有当代中国特色农村题材文学创作的新路子。

三、对实现工业化以后我国农村题材文学创作的思考

经过七十年的奋发图强,特别是四十年的改革开放,我国终于进入了工业文明时代,成了发展中国家实现工业化、和平步入工业文明、令全世界瞩目的光辉典范。新世纪新时期,我国“三农”的总体状况是,传统的农业,正在向规模化、集约化、现代化转型;传统的农村,正在向新农村、小城镇、景观化转型;传统的农民,正在向半农半工、流动型、多技能、非农化转型。

外地的情况不大清楚,仅从我们陇南来看,截至目前,我们依旧是一个农业大区,是一个真正意义上的欠发达地区。即便如此,出生于上世纪60年代以前的老一代农民,大部分已经基本上丧失了劳动能力;70后的农民仅有一少部分还在种地;80后的农民子女不愿种地;90后的农民子女不懂也不会种地;00后的农民子女中一部分低龄者还在上学,即使已经离开校门者,更不知道种地为何事。80后、90后,加之部分00后,其生计主要是外出打工,成了农民工的主体,已经丧失了从事农业、务作农事的传统基本技能。因而,除了少量的菜农、果农、茶农之外,传统农民已经出现了断层,或者说已经不复存在了。由此造成了许多耕地“闲置”,不再种植生产稼禾粮食,只是随意地种些树木,仅仅作为土地使用权“私属”的一种标志,并不产生经济效益,“职业农民”正在消失,“面朝黄土背朝天”已不再是中国农民固有的形象,农民不再依附于土地,被捆绑于土地,从土里刨食,靠天吃饭,已经从土地上得到了彻底解放,土地已经不再是农民的“命根子”。

农耕文化,在中国有着数千年的历史,占有很长时间的统治地位,已经深深地扎根在国人的灵魂和血液当中。尽管我们已经进入到了工业化、城市化、信息化的前所未有的当代社会农耕文化的魅力只会有增无减,其生命力依然强大和持久农业农村农民已经与时俱进,正在以新的形式,新的姿态,新的形象,融入到新的时代,但以古代和现代乡贤为基石所传承农耕文化积淀、农耕文化内涵、农耕文化实质是不会消亡的。

宋代词人辛弃疾贬官闲居江西时创作的《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写道: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④从视觉、听觉和嗅觉三方面写了夏夜的山村风光,情景交融,优美如画,恬静自然,生动逼真,是宋词中吟咏田园风光的佳作。明月清风,疏星稀雨,鹊惊蝉鸣,稻花飘香,蛙声一片,也正是我们陇南美丽乡村丰收秋季、自然风光的真实写照。而在城市里,这一切都与人们渐行渐远了,成了一种奢望,一个梦想,一段回忆。

田园风光,不仅仅是秀美的田园景观,还涵盖了自然生态、农业现状、农村面貌、农民生活、乡俗民风、文化根基、人文精神等极其丰富的内容。在我国进入工业化、城市化、现代化的同时,建设既有现代文明,又具田园风光的美丽乡村,的确十分必要,十分迫切。没有现代文明,美丽乡村就失去了灵魂;没有美丽乡村,现代文明就是病态的,残缺不全的,因而也就不是实际意义上的现代文明。我们已经取得了精准扶贫的阶段性胜利,全面实现了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正在继续乡村振兴,必将迎来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中国的美丽乡村,将继续承载着中华民族的现代文明,走向未来,走向永远!

人间烟火不灭,则农耕永存。只是新时代新时期的农耕,已不再是传统的小农经济的生产方式,而是机械化、流水线、合作化的大作业,工业化、信息化、市场化的大流通。那么,田园风光还能继续存在吗?答案是肯定的。只是已不再以散落的农户家庭为单位,不再是围墙庭院、果蔬小园、田野稼禾、鸡鸭逐食、牛羊满山、鱼虾戏池、袖手晒冬、古槐夜话、山歌唱答、媒娘联姻、稳婆接生、全身入土、入祠受祀的那种田园风光了,而是集现代农业、农村、农民之大成,既有农耕文化的主体特征,又有鲜明的地域特色和浓郁的乡土气息的田园综合体,板块化、模式化有传统、有新意有共性、有个性重农时、反季节,日日新鲜、月月变幻、四季丰收的新时代的新型田园。其内涵内容更加厚重丰富,表现形式更加多姿多彩,是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的现代新式农耕,是种植、收获、加工、销售、消费一条龙的大农业,是广阔田野里玲琅满目美不胜收的大观园、农展区和休闲旅游观光胜地。

当前农村题材文学创作存在的一些共性问题:一是拘囿于固有的写作传统,对现实主义、主题创作的理解过于狭隘;二是不能与时俱进、紧跟时代;三是重复性、同质化地处理自己熟悉的“旧乡村”,无法深入当下新农村的深度现实。反思当前农村题材文学创作存在的不足:一是写作内容滞后于时代,对变化的现实缺乏敏感性;二是缺乏处理现实的能力,或是缺乏经验以及将生活经验转化为文学经验的能力;三是文字表达缺乏现代性,只有以现代意识关照和认识写作对象,作品才能够超越时间和空间的障碍,具备更为悠远的文学艺术魅力。

解决这些问题,主要应该做好以下几点:

一)要更新知识结构,一切从现实出发

党的十八大以来,一些围绕脱贫攻坚,反映农村变革的新时代新农村现实题材的文学创作应运而生。《金谷银山》《经山海》《花繁叶茂》《乡村国是》《海边春秋》《战国红》《高腔》《延安样本》等作品既自觉承续百年乡土文学的写作传统,又结合新时代新时期农村的具体特征,以当下农村和农业的发展为历史背景,以普通农民和基层扶贫干部的生活工作为线索,多维度展现了农村的时代变迁,成功塑造出一系列气韵生动、鲜活饱满的时代新人形象。但是,在总结成绩的同时,我们还要警惕“依葫芦画瓢”的做法,要用作家敏锐的眼光去洞察今日中国农村的巨变,用双脚去丈量当下乡村的每一寸土地,用心灵去感受目前农民火热的内心世界。毕竟,文艺创作的方法有一百条、一千条,但最根本、最关键、最牢靠的办法是扎根人民、扎根生活。

要对新农村现实题材创作中暴露出的问题予以足够重视:一是主题先行式的政策图解。文学是一种“寓于形象的思维”(别林斯基语),其主题思想需要通过具体的艺术形象传递出来。当下一些农村题材文学创作者背离形象思维的规定性,随意支配人物、安排情节,致使作品流于概念化、公式化;二是走马观花式的旅游书写。一些作家以游客的心态走进乡村,自认为到了、转了、看了,就了解了农村,熟悉了农民,其实只是在水面晃悠,并没有深扎到水底;三是消费主义式的猎奇化、景观化叙述。这种创作倾向在网络文学中比较明显,一些作家为满足大众的猎奇心理,故意采用极端化的叙事方式,将乡村塑造成一派“田园”或“荒原”景象,以此来吸引眼球或赚取流量。这些做法,都无法客观真实地呈现中国新农村正在发生或者已经发生的历史性巨变。

中国作协主席铁凝女士在全国新时代乡村题材创作会议上强调:“新时代的新乡村,召唤着我们迈开双脚走进去,但走进去不是单向的观看。作家不是游客,我们要在这个过程中更新我们的知觉结构,掌握新知识、熟悉新领域、开拓新视野。牧歌或挽歌的方式,猎奇化、景观化的方式,都不足以表现中国乡村的全貌。”⑤

二)要身心情皆入,才能写出好作品

如何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摆脱思维惯性,突破创作瓶颈,寻找到与新时代新时期新农村现实“适配”的创作表达,是当前至关重要的文学课题。笔者认为,新时代新时期新农村题材文学创作者应着重把握好以下几点:

1.融入新时代。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文学,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乡情与乡愁。当今中国正在经历百年未有之巨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乡村振兴的伟大实践正在或者已经深刻改变了中国乡村的整体面貌。作家只有准确把握时代发展的大趋势,静下心来,沉下身去,深入生活,勤于思考,由乡村观照中国,以乡村认识时代,才能肩负起时代的重托。

2.熟悉新农村。新时代新时期的新农村,无论是自然环境层面还是社会治理层面,无论是物质生活层面还是文化建设层面,都正在或者已经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作家要用文学之笔呈现出新时代新时期新农村丰富、立体、深广的现实面貌,就必须真正做到深入生活、扎根人民,并在这一过程中不断增强脚力、眼力、脑力、笔力。走马观花、蜻蜓点水无法真正了解今天的新农村,作家除了带着笔,更要带着心,不仅要“身入”,更要“心入”“情入”。

3.塑造新农民。社会主义文艺是人民的文艺,而文艺创作归根结底落实在人。书写新时代“创业史”的关键在于刻画时代的“新人”形象。新时代新时期新农村的主角是新型农民,新型农民不是抽象的符号,而是一个个具体的人,有血有肉,有情感,有爱恨,有梦想,也有内心的冲突和挣扎。因此,新时代新时期农村题材文学创作在塑造典型、刻画“新人”时尤其需要注意从一般性和特殊性两个维度上同步展开,努力实现“人的文学”与“人民文学”的准确定位,宏大叙事与个体叙事,历史逻辑与美学价值的辩证统一。

三)要有“见”,更要有“识”

写好新时代新时期新农村的文学作品,使之既要有现实厚度,也要有思想穿透力。网络作家高文龙从网络文学的角度谈到他对乡村题材创作的认识时说:“写作者要想写出好作品,必须走出去,了解身边发生的变化,了解中国乡村的历史性变化,才能写出读者喜欢的优秀作品。”⑥新农村是当代文学创作题材的重要领域,乡村发展关乎全面巩固小康建设成果和乡村振兴进入现代化社会的进程,呼唤着高质量的文学创作来书写新史诗、塑造新人物。新时代农村文学题材的创作者要有大视野、大情怀和大的耐心,要走出“象牙塔”和“小悲欢”,紧跟时代步伐,提高创作站位,深入乡村生活,揭示社会巨变。繁荣乡村文学必须依靠作家、批评家和文学组织工作者等各类文学工作者的多方努力、同向发力。

想要创作出好的农村题材文学作品,首先要理解新时代农业、农村、农民的新特点,理解当代城市文明与当代农耕文明的关系;要提倡和鼓励创作者沉下身去,与基层群众打成一片,创作出经得起历史检验的鲜活的作品;新时代农村题材创作不能再唱挽歌与牧歌,而要放声唱新歌——新时代新乡村呼唤着新的文学;打破传统写作认知,深入挖掘新时代新农村精神与乡村灵魂的新内涵、新变化,讲好当代中国乡村新故事,记录并见证新时代新农村变革的历史进程,为新时代农村题材创作提供新的文学文本,为乡村振兴贡献出文学的力量。

(四)要确立目标,更重在落实

一要站稳人民立场,传承农村题材文学创作的优良传统,包括“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⑥的文化自觉、“落其实者思其树,饮其流者怀其源”⑦的人民情怀、“龙文百斛鼎,笔力可独扛”⑧的艺术审美等;二要坚持正确导向,描绘新时代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绚丽画卷,围绕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把握题材新优势,结合改革发展主题展现农村新风貌,着眼展现新时代新人物的新风采;三要加强统筹部署,掀起新时代农村题材文学创作热潮,塑造新时代新农村的新型农民形象,创造出无愧于人民无愧于这片土地的精品力作、传世之作,打造写好新农村的文学新典范。

要坚持把文艺创作植根于刚刚取得胜利的脱贫攻坚的具体实践,创作更多展示脱贫攻坚成就,讴歌新时代精神风貌的文艺作品,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之后的乡村振兴提供强大的价值引导力、文化凝聚力和精神推动力。作家们要进一步增强历史责任感和职业使命感,全面深入了解脱贫攻坚取得的显著成效,进村入户调查、体验乡村变化,采集精彩的脱贫故事、扶贫故事、产业发展故事、乡村振兴故事,新乡贤的故事等,并在吃准吃透的基础上转化为文学创作素材,结合自己的文学体裁专长,精心制定创作计划,潜心农村题材文学创作,集中精力推出一批新作,记录时代大事件,展现文学大担当。

(五)要写负面问题,但要正面对待问题

当今中国正在经历百年未有之巨变。要变革,就会有牺牲,有痛苦,有问题,当今农村更是如此。譬如,不种庄稼的农民还是农民吗?青壮劳力成为农民工主体,长年外出打工,老人的赡养问题、儿童的看管教育问题、夫妻长期分居而带来的生理和情感问题如何解决?住进统一建设的新农村新住宅之后,牲畜和家禽的饲养问题如何解决?婚嫁彩礼的不断上涨、丧葬墓地的不断缩小问题如何解决?提高城市化率以后,大批农村人口涌入城市,到底是应该享受城市低保、医保、老保还是享受农村低保、医保、老保?城乡二元结构已经缩小但尚未消失,农村人口的户籍、身份认定问题应该如何解决?等等。

对于这些问题,甚至更深层次的社会问题,农村题材文学创作者没有必要回避,既要直面现实,发现和提出问题,深刻揭示出产生问题的根本原因,又要把握好“度”,不刻意进行负面宣传,不给政府添乱,旨在找到解决问题的最佳方法。当然,文学创作者不是社会工作者,无法开出治理社会问题的良方,但作家一定要有社会良知,勇于和敢于担当,要做到既不盲目的一味歌功颂德,又不戴着有色眼镜一味消极的看待问题。中国的改革开放,首先是从农村起步、从农村发端的,摸着石头过河,必然会遇到这样那样的现实问题,应该看到这些问题都是前进中的问题、发展中的问题,只要我们忠实地记录下那些为解决这些问题而涌现出来的人物和事迹,正确地反映在文学作品里,以供读者和后世了解这个时代农村的社会现实状况、生活苦乐情景和奋斗谋生历程,无愧于人民,无愧于时代,就足以慰藉自己的劳动付出了。

笔者只是一个实践型的文学写手,不是文学理论家,思想认识难免肤浅,观点想法难免谬误,仅仅是抛砖引玉吧。期待有识之士发表高论,引领实践,推进当代农村题材现实主义的文学创作、包括网络文学创作更上一层楼,取得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丰硕成果。

参考文献和注释

①见网络360百科“农耕文明”词条;

②见皇甫谧《帝王世纪·击壤歌》中华书局1958年版;

③见网络百度百科“乡村小说”词条;

④见《辛弃疾诗词选》人民文学出版社1956年版;

⑤见铁凝《在全国新时代乡村题材创作会议上的讲话》人民日报2020年7月20日一版;

⑥见高文龙在中国作协召开的“全国新时代乡村题材创作会议”上的发言,2020年7月15日;

⑦见《白居易诗集·与元九书》中华书局1958年版;

⑧见庾信《徵调曲》中华书局1958年版;

⑨见《韩愈诗集·病中赠张十八》人民文学出版社1956年版。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乡村,未来中国的奢侈品
新时代农村题材文学写作需要崭新的视野
“新三生文化”促进三生农业耕育田园健康发展
30年后!将有一大批人涌入农村~
以文化助推乡村振兴战略
把“乡愁”当成资源开发利用,发展乡村旅游,这个案例值得借鉴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