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傅山草书《游仙诗》十二屏:浑脱宕逸 自得天机

傅山 草书《游仙诗》十二屏
立轴 水墨纸本

168×54 cm,约8.2平尺(每幅)

傅山(1607年—1684年),初名鼎臣,字青竹,改字青主,又有浊翁、观化等别名,汉族,山西太原人。明末清初道家思想家、书法家、医学家。

傅山的书法被时人尊为“清初第一写家”。他书出颜真卿,并总结出“宁拙毋巧,宁丑毋媚,宁支离毋轻滑,于直率毋安排”的经验。他的画也达到了很高的艺术境界,所画山水、梅、兰、竹等,均精妙,被列人逸品之列。《画征录》就说:“傅青主画山水,皴擦不多,丘壑磊珂,以骨胜,墨竹也有气。”他的字画均渗透自己品格孤高和崇高的气节,流溢着爱国主义的气息,在中国古典书画艺术中,博得后人的高度赞赏。

傅山晚岁行草书十二屏所录为东晋郭璞(276-324)《游仙诗》(其一、二)。郭璞,字景纯,河东郡闻喜县(今山西省闻喜县)人,东晋时期著名的学者、文学家、道教方士,同时也是中国文学史上游仙诗体的鼻祖,代表作《游仙诗》组诗最早辑录于南朝萧统《昭明文选》,现存有完整者十篇,残句数则。全诗是诗人隐遁山林学道修仙的自叙,完整地反映了魏晋时期隐遁士人为摆脱悲剧性命运及其所带来的焦虑、痛苦和悲哀而最终走上学道修仙人生之路的复杂心路历程,表达了诗人对生命永恒和自由的向往以及寻求安身立命之本的形而上追求。

傅山此幅作品抄录的正是组诗的前二首。第一首叙述了诗人通过“山林隐遁”出世远游,学道修仙,“高蹈风尘外”,超越世俗生活,追求神仙世界的决心,为全诗标明了思想主旨。第二首描写山林隐逸生活,“为道者必入山林”,表达了诗人对古代高士和神仙世界的强烈向往。

释文

游仙诗

京华游侠窟,山林隐遁栖。朱门何足荣,未若托蓬莱。临源挹清波,陵冈掇丹荑。灵溪可潜盘,安事登云梯?漆园有傲吏,莱氏有逸妻。进则保龙见,退为触藩羝。高蹈风尘外,长揖谢夷齐。

青溪千余仞,中有一道士。云生梁栋间,风出窗户里。借问此何谁,云是鬼谷子。翘迹企颍阳,临河思洗耳。阊阖西南来,潜波涣鳞起。灵妃顾我笑,粲然启玉齿。蹇修时不存,要之将谁使?

七十岁老人傅山书。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顾农:略谈仙人与游仙诗
晋 郭璞《游仙诗·其一》今韵
奇才郭璞难作为,寓情山川成“游仙”|云游汉魏六朝诗苑(22)
郭璞《游仙诗》十九首
“朱门何足荣,未若托蓬莱”,游仙诗中所寄托的隐逸情怀
山水诗的诞生与魏晋自然观的转变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