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中国朝医学》小儿肾病综合征

肾病综合征(简称肾病)是一组由多种病因引起的临床症候群,以大量蛋白尿、低蛋白血症、高脂血症及不同程度的水肿为主要特征。

肾病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生于2~8岁小儿,其中以2~5岁为发病高峰,男多于女,部分患儿因多次复发,病程迁延。

小儿肾病属朝医学水肿范畴,且多属阴水,以肺局、脾局、肾局之气虚弱为本,尤以脾局、肾局之气亏虚为主。《诸病源候论·水通身肿候》云:"水病者,由脾肾俱虚故也。肾虚不能宣通水气,脾虚又不能制水,故水气盈溢,渗液皮肤,流遍四肢,所以通身肿也。"可见肾病的病本在肾与脾,其标在肺。

【病因病机】

朝医学认为多种病因可引起肾病综合征,常见的有小儿禀赋不足、久病体虚、外邪入里三种因素。肺脾肾脏局亏虚是发生本病的主要因素。而肺脾肾脏局功能虚弱,气化、运化功能失常,封藏失职,精微外泄,水液停聚,则是本病的主要发病机理。

外感、水湿、湿热、瘀血及湿浊是促进肾病发生发展的病理环节,与肺脾肾脏虚弱之间互为因果。

1.肺脾肾脏局亏虚人体水液的正常代谢,水谷精微输布、封藏,均依靠肺局的呼出、脾局的纳充、肾局的温蓄及四焦、膀胱的气化来完成,若肺脾肾三局之气虚弱,功能失常,必然导致"水精四布"的功能失调。水液输布失常,泛滥肌肤则发为水肿;精微不能输布、封藏而下泄则出现蛋白尿。

2.水湿内停为患肾病的关键病理因素是水湿为患。水湿不仅是贯穿在病程始终的病理产物,成为损伤人体正气、阻碍气机运行的主要因素,同时又进一步伤阳、化热,使瘀血形成,是推动疾病发展的重要病理环节。水湿与脾肾虚之间互为因果,是肾病水肿发生的关键所在。

3.湿热内结不解湿热也是肾病发生、发展、迁延反复的重要因素,其可因水湿内停、郁久化热而成湿热;或肾病日久、蛋白尿流失过多,阳损及阴,使真阴亏虚,虚热内生,热与湿互结而成湿热;更有因长期用激素而助火生热,并易招致外邪热毒入侵,致邪热与水湿互结,酿成湿热。湿热久结,难解难分致气机壅塞、水道不利,进一步加重,从而使病情反复,迁延难愈。

4.血凝络伤瘀滞血瘀是导致肾病发病及缠绵难愈的又一重要病理因素。肾病以水肿为主要表现,血瘀可存在于肾病的整个病程之中。精不化气而化水,水停则气阻,气滞则血瘀;阳气虚衰,无力推动血液运行,血行瘀阻,或气不摄血,血从下溢,离经之血留而不去,或脾肾阳虚,温煦无能,日久寒凝血滞,均可导致血瘀;病久不愈,深而入络,致脉络瘀阻;阴虚生火,灼伤血络,血溢脉外,停于脏腑之间而成瘀,阴虚津亏、热盛血耗,使血液浓稠,流行不畅而致瘀;因虚或长期应用激素使卫外不固,易感外邪,外邪入侵,客于经络,使脉络不和、血涩不通,亦可成瘀。

若肺脾肾脏局气虚,卫外不固,则易感受外邪,外邪易伤及肺脾肾,从而致水液代谢障碍加重,病情反复。水湿是贯穿于病程始终的病理产物,可以阻碍气机运行,又可伤阳、化热,使瘀血形成。水湿内停,郁久化热可成湿热;或长期过量用扶阳辛热之品而助火生热,并易招致外邪热毒入侵,致邪热与水湿互结,酿成湿热。湿热久结,难解难分,从而使病情反复迁延难愈。肾病的病情演变,多以肺肾气虚、脾肾阳虚为主,病久不愈或反复发作或长期使用激素者,可阳损及阴,肝失滋养,出现肝肾阴虚或阴两虚之证。

总之,朝医学认为肾病综合征的病因病机涉及内伤、外感,关系脏腑、气血、阴阳,均以正气虚弱为本,邪实蕴郁为标,属本虚标实、虚实夹杂的病证。

【临床诊断】

诊断要点

(1)单纯性肾病具备四大特征:

①全身水肿。

②大量蛋白尿(尿蛋白定性常在"+++"以上,24小时尿蛋白定量>0.1g/ kg )。

③低蛋白血症(血浆蛋白:儿童<30g/ L ,婴儿<25g/ L )。

④高脂血症(血浆胆固醇:儿童>5.7mmol/ L ,婴儿>5.2mmol/ L )。其中以大量蛋白尿和低蛋白血症为必备条件。

(2)肾炎性肾病除单纯性肾病四大特征外,还具有以下四项之一项或多项:

①明显血尿:尿中红细胞>10个/ HP (见于2周内3次离心尿标本)。

②高血压持续或反复出现(学龄儿童血压>130/90mmHg[17.3/12kPa],学龄前儿童血压>120/80mmHg[16.0/10.7kPa],并排除激素所致者)。

③持续性氮质血症(血尿素氮>10.71mmol/ L ,并排除血容量不足所致者)。

④血总补体量CH30或血C3反复降低。

(3)先天性肾病

①多于生后6个月内起病。

②具备单纯性肾病四大特征。

③对肾上腺皮质激素耐药。

④病情严重,病死率高。

(4)继发性肾病

①有全身或其他系统病变(如紫癜、乙肝、系统性红斑狼疮、糖尿病等)的临床与实验室诊断依据。

②具备单纯性或肾炎性肾病的特征。

【辨象辨证论治】

1.辨证要点

肾病的辨证首先要区别本证与标证,权衡孰轻孰重。肾病的本证以正虚为主,有肺脾气虚、脾虚湿困、脾肾阳虚、肝肾阴虚及气阴两虚。可根据病史、水肿情况及全身症状来区别。肺脾气虚多有反复感冒史,且多因外感而诱发水肿,以面目为甚,以自汗出、纳呆便溏、乏力为主要证候;脾虚湿困多见于病程早期或水肿持续阶段,其水肿以肢体为著,全身以面黄、胸闷腹胀、纳呆便溏等脾胃证候为主;脾肾阳虚则以高度浮肿为主,常伴胸水、腹水,全身以神疲畏寒、四肢不温等阳虚外寒证候为主;肝肾阴虚则多见于素体阴虚,尤其长期足量应用激素之后,其水肿较轻或不肿,全身以面色潮红、头晕、烦躁、舌红无苔为主证;气阴两虚多见于病程较久或反复发作或长期、反复用激素后,水肿多较轻或无浮肿,其既有易外感之气虚证,又有口干咽燥、手足心热、舌红苔少之阴虚证。

肾病之标证以邪实为患,有外感、水湿、湿热、血瘀及湿浊。其外感以感受风邪(风寒或风热)为多,以发热、恶风、咳嗽、流涕、咽红咽痛等为主证。水湿则以明显水肿或胸水、腹水为特征。湿热壅滞于上焦,以皮肤疮毒为主;中焦湿热以口黏口苦、口干不欲饮、院闷纳差、苔黄腻为特点;下焦湿热多见小便短赤、灼热涩痛不利等证。瘀除有面色晦暗,舌色紫暗有瘀点外,可结合血液流变学检测指标来判断。湿浊则以恶心呕吐,身重困倦,精神萎靡为主要证候。

肾病有难治易治之分。难易主要根据其分型、对药物(包括激素)的反应、病程及复发情况来进行识别。易治者,多为单纯型,对药物反应敏感,病程短,治疗后短期未反复或未复发者;难治者则多为肾炎型,药物反应不敏感,病程较长,或治疗后仍频繁反复及复发不愈者。

2.治疗原则

肾病的治疗原则应紧扣"本虚标实"之病机,以扶正培本为主,重在益气健脾补肾;调理阴阳,同时注意配合宣肺、利水、清热、化瘀、化湿、降浊等祛邪之法以治其标。在具体治疗时应掌握各个不同阶段,解决主要矛盾。朝医辨象治疗太阴人的治疗主要以补肺泻肝、调理肺肾二脏局之水气为主,少阳人则以清虚热、滋肾局之阴为主施治;少阴人补脾益肾,兼以温养脾肾二局之阳气为主施治。辨证治疗若水肿严重或外邪湿热等邪实突出时,应先祛邪以急则治其标;在水肿、外邪等减缓或消失后,则扶正祛邪,标本兼治或继以补虚扶正为重。总之,应据虚实及标本缓急,确定扶正与祛邪之法。

单纯朝药治疗效果欠佳者,应配合必要的西药等综合治疗。对肾病之重症,出现水凌心肺、邪侵心肝或湿浊毒邪内闭之证,应配合西药抢救治疗。

本病的疗程较长,一般认为在尿蛋白消失后,仍应巩固治疗半年以上,难治病例常需一年或更长时间,尤其配合应用激素类药物时,应逐渐减量,切忌骤停,以防反跳,引起肾病复发。

3.证治分类

(1)本证

病证一:肺脾气虚

【主要证候】全身浮肿,面目为著,小便减少,面白身重,气短乏力,纳呆便溏,自汗出,易感冒,或有上气喘息,咳嗽,舌淡胖,脉虚弱。

【证候分析】本证多由外感而诱发,以头面肿甚,自汗出,易感冒,纳呆便溏,自汗气短乏力为特点。轻症可无浮肿,但有自汗、易感冒的特点。本证多见于病程的早期或激素维持治疗阶段。

【辨证治法】益气健脾,宣肺利水。

【分象论治】


◎太阳人

【方药】五加皮壮脊汤(《东医寿世保元》)。

【药物组成】五加皮,木瓜,青松节,葡萄根,芦根,樱桃肉,荞麦米。另用荞麦水煎空腹服,日再服。

◎太阴人

【方药】太阴调胃汤(《东医寿世保元》)加减。

【药物组成】麻黄,山药,干栗,薏苡仁,石菖蒲,五味子,麦冬,桔梗,莱服子,茯苓。

浮肿明显,加蛱嘈、浮萍、泽兰以利水行气;伴上气喘息、咳嗽者,加川贝、杏仁、宣肺止咳;自汗出而易感冒者,应重用莲子肉,加麻黄根、牡蛎,益气固表;若同时伴有腰脊酸痛,多为肾气虚之征,应加用川断等以滋肾气。

◎少阳人

【方药】荆防地黄汤(《东医寿世保元》)加减。

【药物组成】熟地黄,山茱萸,白茯苓,泽泻,车前子,羌活,独活,荆芥,防风。

浮肿明显,加猪苓、赤茯苓、滑石以利水行气;若同时伴有腰脊酸楚,加用菟丝子、大戟等以滋肾气。

◎少阴人

【方药】姜术宽中汤(《东医寿世保元》)加减。

【药物组成】干姜,良姜,青皮,五灵脂,益智仁,茯苓,黄芪。

浮肿明显,加五皮饮,如生姜皮、陈皮、大腹皮以利水行气;伴上气喘息、咳嗽者,加蕾香、紫苏子、香薰宣肺止咳;常自汗出而易感冒者,应重用黄芪,白术取玉屏风散之意,益气固表;若同时伴有腰脊酸痛,多为肾气虚之征,应加用肉从蓉、杜仲等以滋肾气。

病证二脾肾阳虚

【主要证候】全身明显浮肿,按之深陷难起,腰腹下肢尤甚,面白无华,畏寒肢冷,神疲倦卧,小便短少不利,可伴有胸水、腹水,纳少便溏,恶心呕吐,舌质淡胖或有齿印,苔白滑,脉沉细无力。

【证候分析】本证多见于大量蛋白尿持续不消,病情加剧者。临床以高度浮肿、面白无华、畏寒肢冷、小便短少不利为辨证要点。若脾阳虚偏重者,则腹胀满纳差,大便溏泻;若肾阳虚偏重者,则形寒肢冷,面白无华,神疲倦卧为突出。

【辨证治法】温肾健脾,化气行水。

【分象论治】

◎太阳人

【方药】五加皮壮脊汤(《东医寿世保元》)。

【药物组成】五加皮,木瓜,青松节,葡萄根,芦根,樱桃肉,荞麦米。另用荞麦水煎空腹服,日再服。

◎太阴人

【方药】寒多热少汤合鹿茸大补汤加减。

【药物组成】鹿茸,薏苡仁,莱藤子,麦门冬、桔梗、黄芩、杏仁、麻黄,干栗,山药,天门冬,五味子。

肾阳虚重者,加用松花粉、仙茅等增强温肾阳之力;水湿重,加茯苓、泽兰、葛根等通阳利水;若兼有咳嗽胸满气促不能平卧者,加用劳子等泻肺利水。

◎少阳人

【方药】十二味地黄汤(《东医寿世保元》)。

【药物组成】山茱萸,白茯苓,泽泻,牡丹皮,地骨皮,玄参,枸杞子,覆盆子,车前子,荆芥,防风。

阳虚重,则在气海、关元等穴位进行艾灸,以温壮脾肾之阳。

◎少阴人

【方药】白何乌附子理中汤(《东医寿世保元》)合真武汤加减。

【药物组成】白何首乌,炒白术,白芍,桂枝,炮干姜,陈皮,炮附子,炙甘草,茯苓。

偏脾阳虚,实脾饮加减。常用制附子、干姜温补脾肾;黄芪、白术、茯苓脾益气,淡渗利湿;草果、厚朴、木香行气导滞,化湿行水。

肾阳虚重者,加用仙灵脾、巴戟、杜仲等增强温肾阳之力;水湿重,加五苓散,在温阳利水的同时,可加用木香、槟榔、陈皮等助气化,加强利尿。

病证三肝肾阴虚

【主要证候】浮肿或重或轻,头痛头晕,心烦躁扰,口干咽燥,手足心热或有面色潮红,目睛干涩或视物不清,痤疮,失眠多汗,舌红苔少,脉弦细数。


【证候分析】本证多见于素体阴虚,过用温燥或利尿过度,尤多见于大量使用激素,水肿或轻或无。临床以头痛头晕、心烦易怒、手足心热、口干咽燥、舌红少苔为特征。偏于肝阴虚者,则头痛头晕,心烦躁扰,目睛干涩明显;偏于肾阴虚者,口干咽燥、手足心热、面色潮红突出;阴虚火旺则见痤疮、失眠、多汗等。

【辨证治法】滋阴补肾,平肝潜阳。

【分象治疗】

◎太阳人

【方药】五加皮壮脊汤(《东医寿世保元》)。

【药物组成】五加皮,木瓜,青松节,葡萄根,芦根,樱桃肉,荞麦米。另用荞麦水煎空腹服,日再服。

◎太阴人

【方药】调胃升清汤(《东医寿世保元》)。

【药物组成】薏苡仁,干栗,莱子,麻黄,桔梗,麦门冬,五味子,石菖蒲,远志,天门冬,酸枣仁,龙眼肉。

阴虚突出者,加用海松子、天冬,沙参养肝平肝,滋阴补肾;阴虚火旺者,重用乌梅、菊花滋阴降火。

◎少阳人

【方药】六味地黄汤(《东医四象新编》)加知母、黄柏。

【药物组成】熟地黄,枸杞子,山茱萸,泽泻,牡丹皮,白茯苓,知母,黄柏。

肝阴虚突出者,加用旱莲草、夏枯草、女贞子养肝平肝;肾阴虚突出者,加枸杞子、桑葚滋阴补肾;阴虚火旺者、重有水肿者,加车前子等以利水。

◎少阴人

【方药】补中益气汤(《东医寿世保元》)。

【药物组成】人参,黄芪,白术,当归,陈皮,炙甘草,苏叶,獾香。

阴虚者,加用玉竹、石斛、白芍以养肝平肝,滋阴补肾;偏有热者,重用益母草、茵陈滋阴降火;有水肿者,加茯苓等以利水。

(2)标证

病证一外感风邪

【主要证候】发热,恶风,无汗或有汗,头身疼痛,流涕,咳嗽,或喘咳气急,或咽痛乳蛾肿痛,舌苔薄,脉浮。

【证候分析】本证可见于肾病的各个阶段,尤多见于肾病的急性发作之始。此乃气虚卫表不固,加之长期使用激素或细胞毒药物,使免疫功能低下,卫外功能更差,易于感受风邪而致。临床应区别风寒或风热之不同。外感风寒以发热恶风寒、无汗、头身痛、流清涕、咳痰稀白、舌淡苔薄白、脉浮紧为特点;外感风热则以发热、有汗、口渴、咽红、流浊或黄涕、舌红、脉浮数为特征。如见喘咳气急,肺部细湿啰音者,则属风邪闭肺之证。

【辨证治法外感风寒:辛温解表祛风。外感风热:辛凉解表祛风。

【分象治疗】

◎太阳人

【方药】芦根、荞麦水煎多服。

◎太阴人


【方药】表寒浮肿用干栗虾蜡汤(《东医寿世保元》)或麻黄汤(《伤寒论》),表热浮肿用葛根浮萍汤(《东医寿世保元》)。

【药物组成】干栗蛟蜡汤:由干栗,虾蜡组成。

葛根浮萍汤:葛根,莱子,黄芩,浮萍,大黄,蛟嘈。

麻黄汤略。

若有乳蛾肿痛者,可加射干、桔梗、苦杏仁清热利咽。若出现风邪闭肺者,属风寒闭肺,用射干麻黄汤加减以散寒宣肺。

◎少阳人

【方药】表寒浮肿用木通无忧汤(《东医寿世保元》)合荆防地黄汤(《东医寿世保元》)。表热浮肿用荆防泻白散(《东医寿世保元》)。

【药物组成】木通无忧汤:木通,生地黄,赤茯苓,泽泻,车前子,川黄连,羌活,荆芥,防风。

荆防泻白散:泽泻,白茯苓,猪苓,车前子,知母,石膏,羌活,独活,荆芥,防风。

若有乳蛾肿痛、咽痛者,可加板蓝根、山豆根清热利咽。属风热闭肺用金银花、连翘加减以清热宣肺。

◎少阴人

【方药】霍香正气散(《东医寿世保元》)加减。

【药物组成】霍香,紫苏叶,白术,苍术,半夏,陈皮,大腹皮,青皮,桂枝,干姜,益智仁,炙甘草。

风寒、风热,如同时伴有水肿者,均可加五苓散以宣肺利水;若有乳蛾肿痛者,可加生甘草、苦酒汤清热利咽;若出现风邪闭肺者,属风寒闭肺,用小青龙汤以散寒宣肺。

病证二:水湿内停

【主要证候】全身广泛浮肿,肿甚者可见皮肤光亮,可伴见腹胀水膨,水聚肠间,漉漉有声,或见胸闷气短,心下痞满,甚有喘咳,小便短少,脉沉。

【证候分析】本证以中度以上水肿,伴水膨(腹水)、悬饮(胸水)为特征。此外,尚可结合触诊、叩诊,腹胸部 B 超、 X 线等检查,不难确诊。水膨(腹水)责之于脾肾肝;悬饮(胸水)责之于肺脾。

【辨证治法】一般从主证治法。伴水膨、悬饮者,可短期采用补气健脾、逐水消肿法。

【分象治疗】

◎太阳人

【方药】芦根、荞麦水煎多服。

◎太阴人

【方药】用干栗虾赠汤(《东医寿世保元》)合葛根浮萍汤(《东医寿世保元》)加减。

【药物组成】干栗蛟嘈汤:干栗,螃蜡。

葛根浮萍汤:葛根,莱子,黄芩,浮萍,大黄,蛟嘈。

脱腹胀满,加佩兰、莱服子行气除胀;若水膨、悬饮,胸闷腹胀,大小便不利,体气尚实者,可短期应用薏苡仁,土茯苓、大黄攻逐水饮。

◎少阳人


【方药】猪苓车前子汤(《东医寿世保元》)。

【药物组成】泽泻,茯苓,猪苓,羌活,独活,荆芥,防风。

脱腹胀满、胸闷气短,喘咳者,加车前子、滑石、通草宣降利水;若水膨、悬饮,胸闷腹胀,大小便不利,体气尚实者,可短期应用少量甘遂、大戟攻逐水饮。

◎少阴人

【方药】茵陈四逆汤(《东医寿世保元》)加减。

【药物组成】茵陈,炮附子,干姜,炙甘草。加茯苓,白术,桂枝。

脱腹胀满,加大腹皮、厚朴、槟榔以行气除胀。

当单纯中药不能奏效时,可配合西药利尿剂短期应用。

病证三:湿热互结

【主要证候】皮肤脓疱疮、疗肿、疮疡、丹毒等;或口粘口苦,口干不欲饮,院闷纳差等;或小便频数不爽、量少、有灼热或刺痛感、色黄赤混浊,小腹坠胀不适,或有腰痛、恶寒发热、口苦便秘。舌质红,苔黄腻,脉滑数。

【证候分析】湿热为肾病患儿最常见的兼夹证,可出现于病程各阶段,尤多见于足量长期用激素或大量用温阳药之后。临证应区分上、中、下三焦湿热之不同。上焦湿热以皮肤疮毒为特征;中焦湿热以口粘口苦、院闷纳差、苔黄腻为主症;下焦湿热则以小便频数不爽、量少、尿痛、小腹坠胀不适等为特点。此,下焦湿热之轻症可无明显症状,但尿有白细胞、脓细胞增多,尿细菌培养阳性。

【辨证治法】上焦湿热,清热解毒。中焦湿热,清热解毒,化浊利湿;下焦湿热,清热利湿。

【分象治疗】

◎太阳人

【方药】芦根、荞麦水煎多服。

◎太阴人

【方药】热多汗少汤(《东医寿世保元》)。

【药物组成】葛根,藁本,升麻,白芷,黄芩,桔梗,莱藤子。

上焦湿热明显者,加重黄芩用量,加蒲公英、清热解毒;中焦湿热重,加薏苡仁、佩兰利湿。

◎少阳人

【方药】上焦湿热,凉膈散火汤加减(《东医寿世保元》),中下焦湿热,滑石苦参汤(《东医寿世保元》)。

【药物组成】凉膈散火汤:生地黄,忍冬藤,连翘,山栀子,薄荷,知母,石膏,防风,荆芥。

滑石苦参汤:泽泻,白茯苓,滑石,苦参,川黄连,黄柏,羌活,独活,荆芥,防风。

◎少阴人

【方药】八物君子汤(《东医寿世保元》)。

【药物组成】党参,黄芪,当归,白芍,白术,大枣,陈皮,炙甘草,生姜。中焦湿热常用茵陈、蕾香、厚朴、白蔻仁行气畅中利湿。

病证四:瘀血内阻

【主要证候】面色紫暗或晦暗,眼睑下发青、发黯,皮肤不泽或肌肤甲错,有紫纹或血缕,常伴有腰痛或胁下有癫瘦积聚,唇舌紫暗,舌有瘀点或瘀斑,苔少,脉弦涩等。

【证候分析】血瘀也为肾病综合征常见的标证,可见于病程的各阶段,尤多见于难治病例或长期足量用激素之后,临床以面色晦暗,唇暗舌紫,有瘀点瘀斑为特点。也有以上证候不明显,但长期伴有血尿或血液流变学检测提示有高凝情况,也可辨为本证。

【辨证治法】活血化瘀。

【分象治疗】

◎太阳人

【方药】芦根、荞麦水煎多服。

◎太阴人

【方药】清心莲子汤(《东医寿世保元》)。

【药物组成】莲子肉,山药,天门冬,麦门冬,远志,石菖蒲,酸枣仁,龙眼肉,柏子仁,黄芩,莱丽子,菊花。

尿血者,加白茅根、仙茅以止血。

◎少阳人

【方药】加味地黄汤(《东医四象新编》)。

【药物组成】熟地黄,生地黄,山茱萸,泽泻,白茯苓,牡丹皮,玄参,羌活,独活,荆芥,防风。

尿血者,选加栀子炭、旱莲草、茜草以止血;瘀血者加桃仁、红花以活血化瘀。

◎少阴人

【方药】香附子八物汤(《东医寿世保元》)。

【药物组成】香附子,当归,白芍,白术,白何首乌,川芎,陈皮,炙甘草,生姜,大枣。

常用当归、丹参、赤芍、川芎活血化瘀;党参、黄芪益气以助血运;益母草、益智仁化瘀利湿。瘀血重者,加水蛭、三棱、莪术活血破血。

本证之高粘滞血症,可用水蛭粉装胶囊冲服,1.5~3g/日为宜。本证也可用丹参注射液或脉络宁注射液静脉滴注。

【其他疗法】

食疗方药

(1)黄芪杏仁鲤鱼汤:生黄芪60g,桑白皮,杏仁,生姜2片,鲤鱼1尾(约250g)。将鲤鱼去鳞及内脏,同上药一起煎煮至熟,去药渣食鱼喝汤。用于脾虚湿困证。

(2)鲫鱼冬瓜汤:鲫鱼120g,冬瓜皮60~120g。先将鲫鱼去鳞,剖去肠脏,与冬瓜皮同煮,炖汤不放盐,喝汤吃鲫鱼。用于肾病各型水肿及蛋白尿。

(3)薏仁绿豆粥:生薏仁30g,赤小豆30g,绿豆60g。共煮粥食用,每日1次。用于脾虚兼湿热水肿。

【预防与调护】


1.预防

(1)尽量寻找病因,若有皮肤疮疗痒疹、龋齿或扁桃体炎等病灶应及时处理。

(2)注意接触日光,呼吸新鲜空气,防止呼吸道感染。保持皮肤及外阴、尿道口清洁,防止皮肤及尿道感染。

2.调护

(1)水肿明显者应卧床休息,病情好转后可逐渐增加活动。

(2)水肿期及血压增高者,应限制盐摄入,并控制水入量。

(3)水肿期应给清淡易消化食物。蛋白质摄入量应控制在1.5~2.0g/ kg ,避免过高或过低。

(4)水肿期,每日应准确记录病儿的饮水量及尿量,测体重1次,了解水肿的增减程度。

——选自延边大学医学院院长 林长青主编《中国朝医学——儿科学卷》,醒真2023.10.02.整理。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治疗“水肿”病方剂汇总
肾病综合征
《中医儿科学》重点知识!
UC头条:男子难治性肾病综合征,中医治疗指标恢复正常,中医辨证论治方法
辨证论治肾病综合征
中医肾病专家经验分享:中医是如何辨证治疗肾病综合征的?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