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太阳病解说
来源:脉法经方辅导群,讲课资料整理。

辩太阳病脉证并治一
仲景每篇冠名病脉证并治,揭示了病脉证的重要性。
病既一个规律的病理过程;脉既脉诊;证通症,症状,原文也指代表病机,证据,是诊断疾病的关键依据。

太阳病
病位:  以腠理肌表受风寒为特征。
腠理,即肌肉和皮肤的纹理。腠,指肌肉的纹理,即肌纤维间的空隙;理指皮肤的纹理,即皮肤之间的缝隙。
解说:太阳病主要分为有汗和无汗两个情况,所以定义病位为腠理肌表,简称为表证;肺主气,主宣发肃降,外合皮毛,司呼吸,很多症状都是跟肺功能失常有关;表里是指:腠理肌表与内在脏器位置深浅的不同,相互比较产生了表里内外,简单讲,只要出现太阳病的症状与脉象,都叫太阳病,主要指邪气在表在外,可以通过发汗解决,理解为邪气在体表,不在体内就行了,肌肉皮肤都离体表近,由体表解决又近又快,故用发汗的办法;若是邪气入了脏器,也不会出现表证的症状,也不适合在发汗。

病机:风寒束表,营卫不和,开散不利。
解说:太阳病就是说风和寒这两种邪气,袭击的人的体表,所谓的营卫就是指气血,在表的气血,被风寒袭击束缚住了,不能正常输布排泄气血津液,我们知道皮肤上有很多毛孔,主要是用来出汗的,主要问题就是出汗出现了异常,出汗就两种情况;第一种是风邪重于寒邪,出汗出的多,不受气的固摄控制,毛孔是开透的,治疗用辛味药外散祛风(类似辣味),且偏热性的药物散寒,外散风寒的同时,需要加酸性的药收敛止汗,养阴的药补其损失的津液,如桂枝汤用桂枝生姜发散风寒,用芍药收敛止汗,芍药配大枣、炙甘草养其津液;大枣、炙甘草味甘甜,能补气补津液,补充损失的津液,且能使桂枝生姜之辛散之性,缓和持久有效;第二种是寒邪重于风邪,无汗出,不管是血管,还有毛细血管,脉内脉外都存在气血津液,风寒束缚了体表,出不来汗,气血不通则身体僵痛,体表不通不和,热气往上冲则头痛或头晕,仲景是用麻黄汤,辛味的麻黄用于宣通肺气,且宣中有肃降肺气的作用,配伍桂枝强通汗孔,且因桂枝入心能温振心阳,心主血脉,能推动在里的气血津液运行于表,达于表迫使风寒外散,随汗而出!肺主皮毛与宣发肃降,无汗则腠理不畅,肺中津液气血必定不能向外向上宣散,向内向下肃降,形成痰浊阻滞于肺,肺向外排泄自救,则见流鼻涕,或初起咳嗽,或打喷嚏,形成的痰湿或鼻黏膜充血水肿,阻滞鼻道则鼻塞,加杏仁肃降肺气,化痰利气,以治预其症;炙甘草用法则与桂枝汤同,没有汗出损伤津液,则用炙甘草补养正气即可;正气抗邪于体表,通过由内向外,增加体表的气血,来增加温度,去散风寒,则发烧,有的阳气不足的,感冒几天也不发烧,是没有足够的力量支持发烧与邪气斗争,根据具体诊断,很多需要考虑温补少阴之阳气,以托邪外出;。

诊断:
①最近有着凉史,初起即见怕冷发烧。
解说:一般刚受风寒都在表,这种怕冷有发烧,是盖被子也无法缓解的;盖被子能缓解则是畏寒,阳气虚。

②气郁于表:脉浮,恶寒发热,身疼腰痛,骨节疼痛,有汗或无汗。
③肺气雍滞:清涕,气喘,咳嗽。
④郁而上逆:鼻鸣干呕,头项僵痛,头疼。
⑤脉浮,以寸脉浮为主。
③肺气雍滞:清涕,气喘,咳嗽。
④郁而上逆:鼻鸣干呕,头项僵痛,头疼。
⑤脉浮,以寸脉浮为主。
解说:气血多在表,在表抗击邪气风寒,所以脉浮。
恶寒既是怕冷,因为发烧,与外面环境出现温差,会感觉怕冷,风寒束在体表,出汗异常,寒性凝滞,风性开泄,寒性凝滞,凝滞不通以后自然就是疼痛,气血不通,不通则痛,痛是来自压力,太阳病是因为气血不通,存在压力,故多疼痛。
有汗无汗是决定是用桂枝汤,还是麻黄汤的根本
,有汗无汗的本质是津液的盈亏与毛孔的开闭,腠理毛孔闭合的,体表的气血不通,肺是主皮毛的,肺主宣发肃降,体表不通以后肺气不宣,有的就会形成咳嗽,气喘,肺里面的津液输布失常,就会出现流鼻涕,体液向上宣发输送,充斥头面、项背,孔道变窄则鼻塞,鼻鸣音重,太阳经络郁滞不通,则项背僵痛。

有的甚至会出现恶心呕吐,但他的气血全部都抗击在表的时候,里气相对是虚的,在里素体有的痰湿的就容易骚动,可以加半夏、生姜降逆化热止呕。不一定每个人有,跟每个人的体质有关,所谓弱者先受,那太阳病的脉象是怎么样的呢?
浮脉,整体脉都是浮的,但是,有侧重,以寸脉浮为主,左寸主心,用桂枝为主,桂枝可降逆平冲,温通血脉,让随气于上,充斥于头面的津液下降,且能解表;右寸主肺,用麻黄为主,麻黄可宣通肃降肺气,外通皮毛,内通肺郁之滞;结合上期讲的脉诊基础,弦紧为寒,加上无汗,就是用麻黄汤,那么反之不紧,又有汗就是用桂枝汤;

无汗的标准为,从发病开始没有出过汗,运动或者吃辛辣都不出汗,也没有用药出汗过,
只要毛孔一开都是用桂枝汤之类的方,不在用麻黄汤,麻黄汤发汗太猛,出多汗会亡阳,所以诊断清楚与用量很关键,最好就是整个上半身都摸起来湿湿的就可以了,再多就伤到津液了。发汗的辅助条件就是,吃药后五分钟左右,开空调,盖被子,也可以热水泡脚,药需要热一点服用,喝桂枝汤还要求喝热粥助汗出来。

出汗以后,要求搽干,不可以出去见风,适当注意休息也很重要,最好在家睡觉,好的比较快,凡是出过汗的,用桂枝汤类方,或者发不出汗,病情不解,可以缩短,表证喝药的时间,一般为2小时喝一次,临床上见到最常见的感冒,大都开始就是麻黄汤证的无汗出,但是很多人,不光是脉浮,根据体质不同,有的不浮,有的细,有的弱,有的滑,可以适当养正,先以解决表证为主;还有一些风寒轻郁于表的,则减少用量,桂枝汤有一种定时出汗,麻黄汤的无汗也有,且脉带浮弦,则两个方合用,如桂枝麻黄各半汤;太阳病就先讲到这里。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都说附子回阳厉害,其实还不如一剂还魂汤,特别适合风寒感冒发烧身痛且无汗的人
【《伤寒杂病论》中桂枝配伍治疗痹证】
这个汤叫还魂汤,你喝过吗?
12、感冒专题之---葛根汤颗粒、风寒感冒颗粒(恶寒/发热/无汗/鼻塞流涕/头身疼痛)
倪海厦伤寒杂病论心法笔记(五十)
淼叔讲伤寒论 条文17 | 整体观中医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