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令人苦恼的口腔溃疡

□文/卢超 浙江省肿瘤医院

口腔溃疡是生活中常见的一种疾病,也称为口疮,发作时疼痛难忍,严重时影响喝水、饮食甚至讲话。大多数人口腔溃疡一般一周内自愈,但也有许多人口腔溃疡常反复发作,甚至长久不愈。

生活中最常见的口腔溃疡为偶然性口腔溃疡,引起因素多种多样,比如吃饭时不慎咬伤口腔黏膜,进而引起创伤性溃疡,化学性灼伤或者过冷过热刺激也会引起口腔黏膜损伤出现溃疡,这种偶然性的溃疡一般会很快自愈。但是有一部分口腔溃疡为复发性口腔溃疡,也称为复发性阿弗他溃疡、经常性口腔溃疡,其最重要的特点是反复发作,发作有间隔期和自愈性。根据临床表现,复发性口腔溃疡又可分为轻型、重型和疱疹样溃疡。恶性肿瘤患者在化疗期间、放疗后(尤其是头颈癌患者)也极易发生反复的口腔溃疡,与患者身体抵抗力下降、口腔黏膜破坏相关。此外,反复发作的口腔溃疡还有可能属于其他疾病伴发的并发症,多为比较严重的疾病,如白塞病、口腔肿瘤等伴发的溃疡。因此对于迁延不愈的口腔溃疡,还需高度警惕口腔或消化道的恶性病变。

从中医角度而言,口腔溃疡属于“上火”的一种表现,其病因与外感六淫、饮食不节、七情内伤、脏腑失调等均有关联。外感六淫主要责之燥、火两邪,秋冬季节,燥邪偏盛,燥性干涩,易伤津液,津伤火灼,易致口疮。饮食不节、七情内伤与脏腑功能失调主要导致“内火”,可分“实火”和“虚火”,火性炎上,循经上攻,熏蒸口舌,易耗伤口腔黏膜津液而致口疮。如过食辛辣肥厚之品或饮食偏嗜,可致脾胃积热,火热内生;脏腑情志过极,思虑过度,心烦不寐,五志可郁而化火;劳倦内伤,或久病伤脾,致脾虚不运,上渍口舌,而致口疮,或郁久化热,湿热上蒸,亦可致口疮;素体阴亏,或久病伤阴,虚火内生,灼伤口舌,口舌生疮。小儿口疮多为心脾积液。

对于口腔溃疡,目前临床治疗方法较多,常用的药物治疗有以下方式:口腔溃疡喷剂,如西瓜霜口腔溃疡喷剂、口腔炎喷雾剂等;口腔含漱液,如康复新液、氯己定含漱液等;口腔含片,如西地碘片、西瓜霜含片;口腔溃疡局部贴片,如甲硝唑口腔粘贴片,地塞米松粘贴片等;局部止痛药物,如复方甘菊利多卡因凝胶。另外可口服补充维生素C、复合维生素B 等。

大多数口腔溃疡经上述治疗会较快痊愈,但若仍迁延不愈,不妨尝试下中医方法治疗。中医治疗口腔溃疡分内治法与外治法。内治法主要为口服中药汤剂,中医师根据患者身体病情辨证论治,开具中药方案治疗,一人一方案,具有个体针对性治疗优势,例如脾胃内热型,宜清泄脾胃积热,可用凉膈散或清胃散加减;心火上炎型,宜清心降火,可用导赤散或泻心汤加减;肝胆火热型,宜清肝泻火,可用龙胆泻肝汤加减;阴虚火旺型,宜滋阴清热,可用六味地黄汤或杞菊地黄汤加减;脾虚湿困型,宜健脾化湿,可用平胃散等。对于经常容易发作口腔溃疡的患者,也可尝试下采用一些清热解毒药物泡水代茶饮,如可用金银花、菊花、薄荷、冰糖泡茶饮,也能有效防治口腔炎。

若患者不愿口服中药,不妨尝试下中医外治法治疗,主要采用醋调吴茱萸粉等,在患者夜间睡觉时,贴敷于双脚底的涌泉穴。此方法对大多数患者口腔溃疡均有良好效果,对于迁延不愈的口腔溃疡也有效,其主要原理是采用中医“引火归元”理论。涌泉穴为足少阴肾经井穴,为水之泉源,寒水之性,利用热性药物吴茱萸贴敷于此穴,可滋养肾水、滋阴降火、滋水涵木、引火下行,故而可以治疗火性炎上导致的口腔溃疡,且还可治疗心肾不交、阴虚火旺等所致的失眠;肝阳上亢导致的高血压、头晕头痛等病症。

生活中如何预防反复发作的口腔溃疡

●保证充足的睡眠,熬夜伤阴耗阳,最易致口腔溃疡。

●调畅情志,调节生活压力,避免过度疲劳。

●改善饮食结构,多食用富含维生素的蔬菜、水果等,少食用夜宵烧烤、过烫过辣食物,少饮用碳酸饮料等。

●戒烟酒、注意保持口腔卫生;多喝水,保持大便通畅等。

●口腔溃疡反复发作不能不当回事,可能是身体某些严重疾病的外在反应,还需及时就医。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口腔溃疡是怎么引起,口腔溃疡如何根治,口腔溃疡的中医辨治方法探析 | 道医网
中医辨证治疗六种口腔溃疡
口腔溃疡的原因
中医谈口腔溃疡的原因
口腔溃疡痛得要命,别急,中医有妙招
诸痛痒疮,皆属于心,心即是火,火灭肌生。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