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做工人28年,郭沫若写信鼓励他画画,无学历的他终成美协主席

幽莲,白鹤,还有蝴蝶、蜻蜓、雀鸟,看着这些诗意的画面,似乎急躁的世界都安静了下来。这些花鸟世界中蕴藏了太多的情怀,浪漫主义、山野气息、文人雅韵,让人流连忘返,百看不厌。

创作出这一幅幅唯美的画作的老先生,名叫邹传安。他独创了大面积泼彩与工笔画结合的形式,使工致的物象与元气淋漓的背景完美结合,从而在工笔花鸟画领域开辟了新境界,他也因此被誉“当代中国工笔花鸟画第一人”。

而有这样成就的他,早年经历可谓是一波三折。1940年,邹传安出生在湖南新化县一个知识分子家庭。祖父是清末秀才,书法冠于乡里,主考官曾因为其字迹之美在录取他的试卷上格外批写“字冠通场”。

父亲是当时的进步知识青年,后来因为参与学生运动差点被杀转而经商,因为喜欢字画,收藏了很多名家字画。也因此,邹传安一出生就带着文艺气息。虽然在他三岁的时候,母亲不幸去世,但幸而有祖母钟爱呵护,也算是弥补了失去的母爱。

而他也在那时展现出了对传统书画的喜爱,因此三岁便开始习字,五岁入学读书。因为家里收藏的字画甚多,他时不时地就会临摹名家大作,这也让他小小年纪就以绘画闻名于乡里。

但在1950年,邹传安家境突变,生计一下子变得困难了起来。家里收藏的书画也都拿出去卖钱,只剩下了《王了凡加批纲鉴》残卷和深奥难以理解的文词书籍,但邹传安仍然学得如痴如醉。虽然学的时候囫囵吞枣,但还是知道大致意思的,这也为他日后的阅读和写作奠定了较好的基础。

而且当时的时势需要,需要大量各种形式的宣传。邹传安因为画画好,经常被乡间各大机构叫去绘制宣传画,邹传安也因此赚到不少钱,可以填补家庭生活开支。

1956年,因为家里实在没钱供他读书,16岁的邹传安停止了正规的学校教育,转而到新化瓷厂当彩绘学徒,从事瓷器绘画。

虽然只是学徒,但他没有放弃对艺术的追求,苦练勾线技法与颜色调染。但只做了一年学徒,迫于生存压力的他当了工人,并且一当就是28年。

1959年,厂里送邹传安到醴陵陶瓷研究所,学习两年的釉下彩,在那里他遇到了艺术道路上的老师林家湖。釉下彩讲究用线勾笔,常以花卉为题材。

在老师林家湖的指导下,邹传安学习了一年多的勾勒白描,这为他的线描功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在学习的过程中,他见识到了工笔花鸟画的魅力,并深深爱上了它。

1961年,邹传安学成返厂后,当地文化馆的工作人员找到他,想让他创作两幅画参展。听到这个请求后,邹传安当即和领导请了一个月的假,专心在家创作。作品完成送到文化馆后,却被告知不需要了。因为在当时的政治背景下,花鸟画被视为资本主义,所以文化馆不敢收。

因为这样的理由被拒,邹传安自然很生气,毕竟花了自己大量的心血,但又无可奈何。这时有人提醒他,可以把画寄给中国科学院院长郭沫若,因为他很喜欢花鸟画。

当时在气头上的邹传安就想着出一口气,把画寄过去了。寄完画,冷静下来的邹传安觉得自己有些太冲动了,像郭沫若这样的大忙人怎么可能会看自己的画呢。

但邹传安没想到的是,第二年,郭沫若竟然寄来了用毛笔书写的宣纸横幅回信,信里鼓励邹传安继续努力。

你去年十月一日给我的信,还有两张彩色画,我今天偶然从书橱里找出。仔细看了,你只有二十一岁,并未正式学过画,而能画得那样工整。如果你继续努力,将来是会有成就的。你令我想起了齐白石老人,他幼年时只是一位木工,而终于成为了中国画坛的第一人。他的一生是勤学苦练的一生,值得学习。

郭老的话,让邹传安内心受到了极大的鼓舞,也让他下了更多的功夫练习。

传统工笔花鸟画的创作,一需要线描功底,二需要设色纯正。这两样邹传安经过长年累月的练习早已运用得炉火纯青,而他多年的努力也终是让他取得了卓越的成绩。

1974年,邹传安的作品《松鹰》入选湖南省美展。两年后,他的作品《芙蓉》获得湖南省美展优秀奖。1983年,在没有学历的情况下,邹传安由工人直接晋升为陶瓷美术工程师,其主持试制成功釉下成瓷贴花新工艺。

而且他的三件作品 《梨花纹鸠》、《清荫》和《芙蓉》, 不仅参加湖南省首届工笔画展出,还悉数为中国美术馆收藏。

其实邹传安虽然没有学历,但他诗文书画样样皆精,这和他祖父、父亲都是知识分子有关,或许很多受过正规大学教育的学者还不一定能比得上他。

1985年,45岁的邹传安被调入湖南省娄底地区文联,并担任美协主席,开始了职业绘画创作。这一年,他还加入了中国美术家协会,他创作的作品了更多了。

从一个瓷厂的工人到职业绘画创作者,这其中不变的是他对艺术的初心,对创作的热情。几十年的坚持不懈,一个属于邹传安的工笔花鸟画世界出现了。

传统的工笔画,为了突出主题,几乎很少会对背景进行渲染。而邹传安的不同之处在于,他运用泼彩技法强化了画面背景的装饰性。如此一来,他笔下的花鸟都好像是置于一个充满梦幻的场景中。

作为一个当了28年的工人,邹传安并不忌讳自己以瓷画出身的华工身份,他曾写过“天许终身一平民,雕虫铸鸟老瓷工”来表达这种坦荡。相反在瓷厂28年的经历,让他格外强调技巧的重要性,因为作品中的意境、格调和内涵都有赖于技巧来完成。

虽然邹传安看重技巧,但他更看重创作的心态。与他而言,作画要慢慢地勾勒、渲染,而不能操之过急。一幅一两天之内完成的工笔画,似乎看起来很精美,但本质上是急躁的。

所以,他现在唯一想做的就是把自己的心态放慢,把思考放慢,把创作放慢。然后安安静静地作画,平平静静地过完剩下的日子。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他3岁丧母,17岁当工人28年,45岁当美协主席,无学历的他凭绝美作品惊艳画坛!
没文凭,3岁丧母17岁食不果腹,他凭借超强画技,逆转人生
邹传安工笔画作品
邹传安工笔画鉴赏
邹传安工笔花鸟画
「工笔画」邹传安:余生只想安静作画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