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厉害的人干什么都厉害,糊涂虫干一行恨一行

共计2955字,预计阅读7分钟

这个世上有这么一类人,他们可以糊里糊涂,浑浑噩噩过一辈子,临死的时候,还会跟后代讲:“哎呀,不要干我这一行,干一行恨一行”。

悲观的人有一个特点,他们不喜欢总结经验,只是情绪的认为:只要后代不和他干一行,就能获得幸福?其实这种悲观主义,做什么都很难获得成功。厉害的人干什么都能厉害,悲观的人才干一行恨一行。

我们今天要聊的是“革命乐观主义”,就是指心态积极行动也积极的一类人,比如在王者荣耀里“积极跑动”的人,一会儿去跑个中路,一会儿去助攻又一会儿去抢个人头什么的;悲观主义呢就怕出去跑,躲在草丛也能死,死了也不总结经验,浑浑噩噩打一场莫名其妙的游戏。

在聊革命乐观主义之前,我们先看一个“乐观主义解构”的案例:

博叔最近看了一个演讲,一个做生鲜生意的哥们,生鲜生意做的特别好,一个月还亏了10万。别人劝他说别开店了,10万块钱自己拿着花不香吗?

这个哥们却用了另一个思路:第一,我生意这么好了,还亏了10万?那生意不好的得亏多少呢?第二,我生意都这么好了还亏钱,那精细化管理后是不是就能赚到钱了?而且我现在已经有规模效应了。他用乐观主义精神杀入了这行,又用乐观主义解构了困境。这就是一种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如果在一个悲观主义者那里,这事儿就没戏了,世上自然有“少有人走的路”,他们才是真能赚到钱的人。

接下来我们重点说一下,革命乐观主义的三个逻辑。

01

革命乐观主义的者都是 —— 长期主义

乐观主义者可以长期投入做一件事,以月、年为单位,比如学英语、健身,这些不是能马上能用得到的,叫“无用之学”,早上起来跑步和现在赚钱没关系,学英语也和现在赚钱没关系,读论文、读科学文献跟现在赚钱也没关系。长期主义是指去学习一些未来某一天才能用得着的东西。

但是学了英文之后,你就可以看第一手的英文文献,不用借助翻译了。你去读法律,掌握诉讼知识,法律是统治阶级的语言,能潜移默化你的法律思维。你去背唐诗,能够优化你的语言表达系统, 如此等等,看起来“无用”的东西,在长期坚持之下能改变人,给你不同的气质:悄悄地拔尖儿,惊艳所有人。

这就是长期主义的本质,人是在8小时之外拉开差距的,长期坚持这件事,只有乐观主义才能做到,只有乐观主义相信这是有用的,乐观主义确信自己值得获得更好的生活,值得看见更广阔的世界,相信自己可以与所有美好的事物为伍。

商业领域构建SOP也是一种长期主义。肯德基麦当劳靠一套SOP管理和快速复制餐厅,使他们的品质稳定可控,标准化化完成之后才能形成规模化,才能实现商业利益的最大化。比如近二三十年来的中餐标准化,也就是开始搞中央厨房。为什么这么做?就是为了给长期发展打好基础,可以不断复制,然后批量输出。这不就是典型的长期主义吗?

02

革命乐观主义者都能够 —— 延期满足

随着中国城市化的推进,城里人对即时满足的需求越来越大了。“即时满足”就是个刺激多巴胺分泌的过程,吃点糖刺激多巴胺分泌,游戏即时反馈刺激多巴胺分泌,赌钱肾上腺激增也能刺激多巴胺分泌,只要能刺激多巴胺分泌的事儿,就有人干。

但为什么“延迟满足”这件事儿,就少有人干呢?

最近有个比较火的事儿:人大代表反对单身女性冻卵。还有人说之后国家会摇号给分配伴侣,为什么呢?现在中国的出生率太低了。快速城市化导致人们追求即时享乐,又不想轻易付出“代价”。

城市的人“聪明”的意识到养育下一代是一件“延迟满足”的事儿,是一个需要持续付出、增加负担的漫长的过程。生个小孩儿意味着消费的增加,但短期内并无法带来“进账”,这看起来很不“经济”。会降低自己的生活质量。

最初,中国有宗族体制,由宗族、家族养孩子,孩子长大了再去养宗族,这是一种模式;社会主义发展初期阶段,以发展农业为主,农业经济是劳动密集型产业,生产大队养小孩儿,小孩儿再反过来养生产大队;

而现在是服务业经济,要那么多人口干嘛?国家鼓励家庭生小孩儿,是因为将来需要年轻人养老。但以家庭作为生产单位的松散的社会经济体,失去了集体或群体经济的“监督”和“托底”,自负盈亏的情况下,就完全看个人了。

但如果个体足够理智、远见和乐观的话,他还是会选择生小孩的,孩子对家庭而言意味着更多可能性。首先,你相信孩子能在“你”这个平台上得到很好的发展,这是一种乐观;其次,相信孩子和孩子之间能互相陪伴。所以乐观的人选择多生小孩儿,悲观的人选择少生,所以之后乐观的人会越来越多,悲观的越来越少。

中国人口自然增长率趋势图

说到延迟满足,博叔有个延迟满足的小技巧:

博叔给自己立了个规矩,在健身房里可以干自己想干的事儿,比如刷抖音,甚至可以旁若无人的蹲在跑步机上刷抖音。但回到家坚决不碰手机。

博叔一想刷抖音就要去健身房,在跑步机上边跑边刷,只要能跑得动就刷。如果想听书,就带上耳机下游泳池听书,如果想在床上躺着,就必须录节目,躺着就要干活,就要付出代价。想看电视剧就得在跑步机上边跑边看。

这就很好解决了好坏平衡的问题,现在博叔刷抖音刷的很辛苦,一想起来就脑仁疼。

03

革命乐观主义者都敢于 —— 捕捉机会

在这二十年的经济周期中,有人买了纽约的房子,有人买了北京的房子,有人买了厦门的房子。纽约的房价涨了2.6倍,北京涨了17倍,厦门涨了20倍,如果用悲观主义看世界,肯定买纽约,因为稳。

但是富贵险中求,美国的房地产已经发展到顶了。而北京和厦门比,厦门的增量要比北京大,还有很多增量和故事可以挖掘,国家也在继续开发这些“新一线城市”,乐观的人才敢看巨大的增量市场。

十年前在中国做零售的人,看不懂适合中国应该怎么做零售。凭借这一股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先下了水,要么学日本,要么学美国。

这十年来,跟日本学便利店,现在不是有个“全时”急着要盘出去吗?跟着美国做大超市的某超市,也纷纷关了张。为什么这么惨呢?因为这不符合中国的市场逻辑。但是春江水暖鸭先知呀,乐观主义并没有故步自封,开始研究中国的本地化零售策略。

直到他们终于发现,中国是按照小区交付走的,既不用学美国在郊区布置,因为美国的住宅区集中在郊区,他们就在郊区搞像cosco那种大超市;日本是住宅特别密集,每个街口都需要布置一个711才能满足居民需求,同时还要提供热食。

中国呢?中国就需要围绕着楼盘走,做生鲜水果的比如鲜峰,叶氏兄弟,都是围绕着楼盘做的,有大型社区成型之后他们就开过来。

这些都是违背发达国家零售商业发展常识的,怎么能跟小区玩呢?但在中国就是这样,尤其是这次疫情,更加凸显了这种趋势。大家就在家附近买点东西,“中国特色”才是王道。

这些机会也是乐观主义才能捕捉到的,比如“如何解决生鲜店的店长素质问题”,换个思路呢?为什么一定要素质高呢?素质高了留得住吗?如果身边都是一个个都是能臣干将,你不成了“刘邦”了吗?是不是还得想着哪天卸磨杀驴?还得想着哪天来一套文官体系?是不是还得想着怎么辖制他们,再衍生出一套权谋体系呢?想想就麻烦死了。

在中国,机会也属于乐观主义者。你如果是个乐观主义者,可以边走边看,边观察边总结,甚至边走边试错,说不定哪天回头一看,发现自己走过的一路,已经蔚然成荫。

我们将在收费版里跟大家讲一下如何塑造乐观的心态,乐观也是有可行的方法论的,我们所说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是一边革命一边乐观,不是盲目乐观,瞎乐观。我们收费节目见。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我内心驻守着乐观和悲观主义者---刘佳乐
面对长期正确的事情,做乐观主义者
论乐观(三篇)
一句很精彩的话,太有风范了
乐观的悲观主义
《乐观主义者活不过悲观主义者》 作者:弗拉基斯拉夫.沃罗特尼科夫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