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毛主席推荐入学的5名黄埔生:人中龙凤,英年早逝!4名英勇就义

孩儿立志出乡关,学不成名誓不还。埋骨何须桑梓地,人生无处不青山。——出自近现代毛泽东的《七绝·改西乡隆盛诗赠父亲》

黄埔军校是“国共两党的军校摇篮”,为中国近代革命培养了无数优秀的军事人才。从1924年(第一期)到1949年(第二十三期),从黄埔军校走出的军官高达32万人,其中前七期(1924年-1929年)共培养军事人才1.3万余人。近代史上,国共两党许多赫赫有名的将军均是出自前七期,国民党方面,黄埔军校学生有王耀武、杜聿明、胡宗南、关麟征、俞济时、廖运泽、廖耀湘、范汉杰、邱清泉、桂永清、戴安澜、胡琏、张灵甫、郑洞国、宋希濂、黄维、戴笠、毛人凤、贺衷寒、李仙洲、李默庵、李延年、李弥等人

国民党军中这些黄埔生成为蒋介石中央军军官的骨干力量,成为实力最强的新军阀。我军中出自黄埔系的将领更是不在少数,个个都是军政高手,叱咤风云。暂且不说革命年代牺牲的将军,就以1955年授衔的开国将军们,出自黄埔军校的都有不少。

元帅有徐向前和林彪,大将有陈赓、罗瑞卿、许光达,上将有周士第、陈明仁、萧克、陈奇涵、张宗逊、宋时轮、陈伯钧、杨至成、郭天民,中将有彭明治、阎揆要、常乾坤、曾泽生、郭化若、唐天际、倪志亮、谭希林、王诤,少将有洪水、袁也烈、曹广化、方之中、李逸民;廖运周、周文在、张开荆、高存信、张学思。1994年认定的36位军事家中,有12位出自黄埔军校,他们分别是:林彪、徐向前、陈赓、罗瑞卿、许光达、左权、许继慎、蔡申熙、黄公略、刘志丹、段德昌、曾中生(四期生)。

如果算上与黄埔军校有关系的,那就有更牛逼的人物了,陈毅、聂荣臻、叶剑英3位元帅曾在黄埔军校任职,我们敬爱的周恩来总理曾是黄埔军校政治部主任。然而,鲜有人知的是伟大的毛主席曾负责过黄埔军校的招生工作,当时,年纪轻轻的毛主席慧眼识珠,推荐入学的5位黄埔生均是人中龙凤,在近代革命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担当重任 慧眼识珠

1924年1月,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毛泽东以湖南代表的身份参会。国民党一大召开,标志着第一次国共合作开始。会上,毛泽东当选为国民党中央候补执行委员。同时担任国民党上海执行部代理文科主任、组织部秘书。孙中山先生在会上还宣布成立“中国国民党陆军军官学校筹备委员会”,1月28日,黄埔军校在广州成立。

3月1日,国民党上海执行部在法租界环龙路44号(今南昌路180号)正式挂牌办公,国民党上海执行部“开门”办公的第一项重要公务就是为黄埔军校招生。当时,国内的旧军阀势力还很强大,他们都不希望中国有这么一所新生的军事院校,因此,黄埔军校的招生采取“秘密形式”进行,共设置三个环节:

招考的第一期学生多采用秘密的招生方式。报考者一般要经过三关,第一步是各省区的初试,第二步是大地区范围内的复试,第三步是军校的总考试。全国19个省区分别先进行招生初试,初试合格后再介绍到上海、重庆等地复试,复试合格后再送到广州参加总考试。而时任国民党上海执行部组织部秘书兼文书科主任的毛泽东,就全面负责黄埔军校上海地区考生复试工作。

年纪轻轻的毛主席担当重任,不敢大意。作为湖南的代表,毛主席回到湖南奔走呼吁,希望广大有志青年报考黄埔军校。经过紧锣密鼓的准备,湖南地区负责人何叔衡经过初级考试,筛选出15名考生,3名候考生与其他地区的考生一起到上海的国民党上海执行部(上海执行部是当时国民党除广州以外最重要的执行部,主管江苏、浙江、安徽、江西、上海等地的事务)参加复试,主持复试工作的就是毛主席。

最终,有100多名考生通过了上海执行部的复试,集体到广州参加由张申府(我党创始人之一)主持的总复试。总复试合格后,考生需要填写报名表,报名表中重要的一项内容是填写入校介绍人,也就是推荐人,只有可靠的推荐人,考生才能成功进入黄埔军校学习。

毛主席的黄埔一期生中5名学生的入校介绍人,也就是推荐人,这5人分别是:蒋先云、伍文生、李汉藩、赵楠、张际春。

人中龙凤 英烈千古

1.蒋先云

1924年4月28日,黄埔军校第一期学员录取考试放榜,录取学员350名,其中的第一名为湖南籍考生、后来被称作“黄埔奇才”的共产党员蒋先云。蒋先云比毛主席小9岁,是湖南永州市新田县大坪塘乡人,出身贫寒,心怀大志。蒋先云1917年在湖南省立第三师范学校读书时,是毛主席好友何叔衡的得意门生。

在何叔衡的影响下,蒋先云接受了先进的革命思想,并与毛主席结识,成为毛主席的得意门生。两人亦师亦友,志趣相投,立大志,做大事,准备投身革命事业,改变旧中国。两人还共同投身革命活动,成为并肩战斗的战友。

1922年,毛泽东亲自推荐蒋先云去江西安源辅佐李立三领导安源煤矿工人运动。蒋先云参与组织和领导了震惊中外的安源大罢工和水口山工人大罢工。1924年,黄埔军校招生,毛主席和夏曦共同保荐蒋先云入校。

蒋先云不负众望,以第一名的成绩考入黄埔军校。蒋先云在黄埔一期生中赫赫有名,与陈赓、贺衷寒并称黄埔三杰。然而,陈赓、贺衷寒的成绩远不如蒋先云,因为蒋先云包揽了黄埔军校第一期所有考试的第一名,令所有人惊叹不已!

连蒋介石都为之叹服,对其赞叹有加:“黄埔军校这些龙虎之士,只有蒋先云才能指挥。”并将其视为“最得意的门生”。黄埔一期将星如云,名将辈出,蒋先云能够始终力压一头,可见其杰出才能。

当年11月,蒋先云以全校第一名的成绩顺利毕业,蒋介石钦点其留校,之后,蒋先云担任周恩来的秘书,职务虽然历经多次变动,但是都是要职,前途一片光明。

蒋先云历任军校教导第1团4连党代表、4连连长、党军第1师第2团2营代理营长、国民革命军第1军第3师第7团党代表、黄埔军校第四届特别执行部委员、国民革命军总司令(蒋介石)侍从秘书、补充第5团团长。

很快,蒋先云走上战场,参加北伐。1927年,蒋介石背叛革命,发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蒋先云公开发表讨蒋宣言,宣布与蒋介石决裂。武汉国民政府发动第一次北伐时,蒋先云是任国民革命军第11军第26师77团团长兼党代表,随部参战(1927年5月28日)。不幸的是,他在河南临颖与奉军作战时牺牲,年仅25岁。

毛主席听闻其死讯,内心久久难以平静,遥望临颖方向,泪流满脸!旷世奇才,一代英豪,还没来得及大展拳脚就英年早逝,实在是可惜可叹!

2.伍文生

伍文生是湖南省耒阳城南松茂堂人,他1919年就读湖南省立第三师范学校时与蒋先云是同学,1923年入党。1924年,伍文生被毛主席、夏曦、袁达时等人联名推荐进入黄埔军校,如第一期第一编队学习,毕业后留校任教。

1927年5月21日晚,驻守长沙的武汉国民政府辖军,国民党反动军官许克祥率叛军发动“马日事变”,事变结束后,伍文生任国民革命军第20军(军长贺龙)第1师第1团党代表,同年8月,他随军参加南昌起义,战斗中不幸牺牲,年仅28岁。

3.李汉藩

李汉藩是衡阳耒阳市泗门洲镇人,1919年在衡阳成章中学参加学生运动时,李汉藩结识了蒋先云、黄静源、夏明翰等人。1922年,李汉藩入党。1923年,毛主席到衡阳考察,李汉藩与毛主席结识。1924年,毛主席、夏曦、袁达时等人推荐李汉藩进入黄埔军校学习,被编入黄埔一期第二队。毕业后,李汉藩留校,在政治部担任周恩来的助手。之后,职务历经多次变动。

“四·一二”事变后,李汉藩宣布与蒋介石决裂,迫于严峻的形势转入地下工作。1928年春,李汉藩担任湖南省委军委委员、军委书记。同年,李汉藩被捕,被敌人杀害,年仅26岁。

4.赵楠

赵楠是湖南衡山人,与蒋先云是好友。两人一起参加学生运动,还一起参与、组织和领导了安源大罢工和水口山工人大罢工。1922年,赵楠在毛主席、夏曦介绍下入党。1924年,在毛主席、施存统推荐下,赵楠进入黄埔军校学习,编入黄埔军校第一期第二队。

毕业后,赵楠以教导第1团连党代表身份参加北伐,在南昌战役中(1926年)战死,年仅24岁。

5.张际春

张际春是湖南醴陵人,早年就读于醴陵县高等小学、县立中学,中学时期,张际春就与蔡升熙、左权、李隆光等人成立了进步学生团体“社会问题研究社”,探讨救国救民的真理。毕业后,他考入国民党军政部教导团学兵连。

1924年,毛主席、夏曦推荐他进入黄埔军校学习,编入黄埔军校第一期第二队。同年,张际春入党。毕业后,张际春先后担任军校教导团的连长、排长和营长。北伐时,张际春已是国民革命军第1军第6师第3团党代表、团长。

1927年,张际春在上级推荐下,远赴苏联莫斯科东方大学和列宁格勒军政学院深造,前途似锦。1929年回国从事革命活动,同年8月,由于叛徒白鑫(黄埔军校四期生)出卖,张际春和彭湃、杨殷、颜昌颐、邢士贞一起被捕入狱。

蒋介石亲自下令,将他们处决。然而,张际春是黄埔一期生,众多同窗为其求情,蒋介石迫于情面和压力,对张际春网开一面。张际春出狱后,担任黄埔军校政治教官。1933年,张际春病逝于重庆,年仅29岁。

5人4烈士,1人还为此丢掉大好前程!当年忠贞为国筹,何曾怕断头。为了革命事业,为了光明的中国涅槃重生,先辈们前赴后继,生死都不顾,又怎么会计较利益得失呢?

结语

1927年9月,毛主席亲自领导了秋收起义,起义部队第一次打出“工农革命军”的旗号,所属部队总指挥卢德铭,第1师师长余洒度,参谋长兼第1团团长钟文璋,第2团团长王新亚,第3团团长苏先骏等人都是黄埔军校毕业生。

起义受挫后,毛主席领导部队转战井冈山,随部队向井冈山挺进的将士中,有20人是来自黄埔军校,他们分别是:

卢德铭、余洒度、苏先俊、陈浩、伍中豪、徐彦刚、陈毅安、张宗逊、谭希林、陈龙鹤、范树德、曾士峨、游雪程、刘型、王良、陈伯钧、吕赤、徐恕、黄子吉等学生,还有黄埔军校教官张子清

井冈山胜利会师后,工农革命军第四军中的指战员,有19名来自黄埔军校,他们分别是:

“王尔琢、王展程、朱云卿、杨至成、刘之至、林彪、唐天际、戴诚本、肖劲、朱舍我、段辉唐、袁崇全、陈东日、邝鄘、李天柱、陈俊、曹福昌、刘铁超、资秉谦”

平江起义后,彭德怀、滕代远率红五军走上井冈山,红五军中邓萍、贺国中、黄公略来自黄埔军校,井冈山革命斗争时期,被称为毛主席四骁将的林彪、彭德怀、伍中豪、黄公略,除了彭老总,其余3人均来自黄埔军校。

毛主席的《湖南农民运动的考察报告》中有一段话:“革命不是请客吃饭,不是做文章,不是绘画绣花,不能那样雅致,那样从容不迫,文质彬彬,那样温良恭让。革命是暴动,是一个阶级推翻一个阶级的暴烈的行动”。

这些早年跟随毛主席参加革命斗争的黄埔军校生,哪一个不是人中龙凤,但是大多数都成为了革命烈士,最终看到新中国成立的只有8人:有林彪、杨至成、张宗逊、陈伯钧、唐天际、谭希林、刘型、范树德。

毛主席后来回忆时说:“无数革命先烈为了人民的利益牺牲了他们的生命,使我们每个活着的人想起他们就心里难过,难道我们还有什么个人利益不能牺牲,还有什么错误不能抛弃吗?”

革命的过程是异常艰辛与残酷,先辈们也十分清楚,即使流血牺牲,革命也不一定会取得胜利。然而,他们义无反顾,抛头颅,洒热血,究竟是为了什么呢?

你我之辈,忍将夙愿,付之东流?让我们永远记住那些革命先烈,永远以他们来警示自己,不断的思考,不断的明确前进的方向……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他有元帅资历,因瞎指挥被叛徒出卖杀害,毛主席5次痛批该责任人
他以第一名的成绩毕业于黄埔,牺牲时才25岁,后被追封为“中将”
黄埔三杰建立两大组织,打群架打到医院,警察局长安排维持秩序
他是毛泽东赏识的黄埔奇才,牺牲时年仅25岁……
他是黄埔军校一期天之骄子,才华横溢智勇忠诚,牺牲的时候才25岁
54年一大召开,毛主席下一条 指示:让郑洞国担任国防委员会委员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