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战疫情,以生命的名义(组章)

文/梓楹

致敬钟南山

春节,一个中国最隆重的节日,被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型肺炎疫情打破了。

“没有特殊的情况,不要去武汉”,你一边说、一边又带着团队义无反顾地奔赴前线。

这,就是中国工程院院士——钟南山!

    而今,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打响了。钟南山院士,再一次挂帅出征。1月18日,从广州奔赴武汉,1月19日,从武汉赶往北京,1月20日,准备新闻发布会、媒体直播连线,忙至深夜……

针对新冠病毒肺炎,你说道:“基于武汉和广东的案例,基本确认可以人传人,已有医务人员被传染。发热及时就医,买不到N95口罩,普通口罩亦可以阻止飞沫传播。早隔离,防止感染,如无必要,近期不要去武汉。”

“武汉,是一座英雄的城市,武汉有英雄的人民,将信这次一定能挺过去!”

你的实话,彰显着关怀和博爱。多少次大难临头,你挺身而出,逆流而上。让多少人的命运,能握在自己的手中。

危难关头,你总是逆向而行,勇敢担当。共和国有你,国之幸也!人民有你,心之系也!

致敬,钟南山!致敬,白衣战士!

                 武汉封城了

黄鹤楼惊醒的黄鹤,哪里去了?汉江上那一叶扁舟,飘向何方?

偌大的武汉城,被一朵来历不明的冠花飘落,散落一地毒烟,侵害城里的人们。

这可怕的冠毒,进化得太快,飞沫传播,接触传播,粪口传播,无症状感染,整座城病了。

这一刻,长江停止了奔流,轮船停止了航行,飞机停止了飞翔,火车停止了奔跑,春天停止了脚步——

空荡荡的武汉城,叠印了太多岁月的履痕。人们把关在笼子里的鸟儿放飞,却把自已关进了笼子里。……

此时,武汉下起了雪,就像一座城市,在孤岛里睡眠。窗外,鸟儿扶着云朵在飞,泪很深,从黄昏流到黎明,孤寂的翅膀,不知道,是为了挥去阴霾,还是迎候太阳?

武汉,相信我们,城封了,爱还在。你们的后面,有我们伟大的祖国。

此刻,武汉人,打开窗户,挥舞国旗,唱起了“我和我的祖国,”那歌声,如楚汉雄风,一浪高过一浪!

封城这段日子里,社区,拥现出大批的志愿者。从来不会买菜的90后,也担当起帮助大妈大婶们买菜送生活用品的义务。

一缕阳光闪过,我们看到了快递哥,也加入了各社区的护卫工作,那家有了发热病人,第一时间组织运输队,随时迎来送往,联防联控,把社区工作打理得整整有序。

那些响彻大街小巷此起彼伏的吹哨声,那些疲惫不堪濒临崩溃的白衣战,那些不舍昼夜拼命的人们,创造了一个又一个人间奇迹。

用十天时间建起了一个火神山医院,48小时建立一个方舱医院。随着医院床位的增多,让更多患者得到了及时救治。武汉,你的故事终将记载入华夏的史册!

请缨出征

遏制新冠肺炎疫情,这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这是一条没有边界的战壕!这是一次全民族的集体冲锋!这是一座我们必须共同固守的生命堡垒!

灾难面前,广大医务工作者不忘初心,响应党的号召,义无反顾冲上疫情防控第一线。

  听说要组织医疗队驰援武汉,他们主动请缨,“若有战,召必回”“我是党员,我带头”“穿上白大褂,就要像战士的样子”……

“我报名!我是呼吸内科的。”“我报名!我可以,我参加过抗击非典!”“不计报酬,无论生死。”请战书,印满血色的手印。

里面饱含着中华民族的气魄,饱含着兄弟情深的骨肉情怀,写满视死如归的誓言。他们带着党中央的嘱托,带着全国人民的希望,逆集奔行。

以集结号为令,一批批医护人员从全国各地赶赴疫情最严重的湖北,源源不断持续增援,在荆楚大地为患者点亮一盏盏希望的灯,谱写着一曲以生命赴使命的壮丽战歌。

他们有来自广东、上海,有来自北京、西安、广西、来自解放军……他们来自五湖四海——

清晨,即将出征的90后年轻医护姑娘们排起长队,集体剃去心爱长发,为了战胜新冠,而壮士遏腕。这是一种责任担当,她们虽然百般不舍,而义无反顾!

疫情就是命令,白衣就是战袍。召必战、战必胜,千军万马,纵横挥戈,一大批驰援医疗队逆向湖北集结。

除夕之夜,于他们、没有春晚,没有团聚,只有逆行。

从医疗机构接到指令到医疗队组建完成,不超过2小时。从医疗队集结到抵达武汉,不超过24小时。全国有346支医疗队、4.26万医务人员前后分批到达湖北。白衣执甲赴荆楚,不灭病毒终不还!

生死决战

这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敌人是看不见的疫魔。这是一支挺身而出的队伍,病房就是他们的战场。

时间在寒冷的夜色里疾驰。一场血雨腥风与新冠抢夺生命的战斗正在进行着。疫情袭来,医护人员,勿避险峻,昼夜坚守。

医护人员一旦穿上防护服,就只能咬牙坚持着无法喝水、一整天不能上厕所!为了减少感染,为了节约防护服,他们穿着成人纸尿裤在工作。

武汉方舱医院深处,时而传来病者的哀鸣声。一位医生,讲过一个故事:医院有一个女病人,在生宝宝后就一直昏迷,孩子出生18天了,她还没醒。每天,护士们都会在她耳边放小宝宝的哭声给她听,跟她说,你快睁开眼睛看看啊,你宝宝的照片就在床边呢。那位医生说到最后,哭了。

一张失血如白纸一般的脸,任新冠鬼神信手撕碎了,走的时候,她才25岁。

武汉同济医院,一位新冠危重症患者,经过多次抢救,在撤掉ECMO(人工肺)后,坚强地挺了过来。看着他生命指征恢复,现场医生激动地连喊三声:活过来了!活过来了!活过来了!

然后,下意识地竖起大拇指,为顽强的生命点赞。“活过来了!”原来,这才是世间最感人的四个字!

医生,是灵魂的守护者。医生和死神,谁会赢呢?没有人知道。每当挽救回来一个危重病人,都是一场抢救生命的保卫战。

悲壮的压痕

(73岁的中国工程院李兰娟院士,走进武汉大学人民医院东院区ICU病房,探视8位新冠肺炎危重症患者病情,她问诊结束后,脱掉防护装备,面部的压痕清晰可见。)

眼前,一道道压痕清晰地刻印在李兰娟院士的脸上,那压痕更是撼人心魄的责任担当。看着她穿梭在医院病房的背影,一瞬间,只留下对白衣战士的崇敬!

想起她的世界,她的青春,她曾经历了多少个黄昏斜沉的夕照,多少个黎明飘飞的风雨,多少她来或走的目光,都揉进她沧桑的生命里,与岁月一起击拍而歌。

而今,压痕也如一道道记忆,穿越古稀的年轮,将那些已经遗忘的故事情节串联起来,如穿上白衣战袍,在抗击新冠的战场上纵横。

天晴了

天地间,是谁画了大句号?沉静的山河远处,默立落日一轮。

新冠疫情大暴发,从武汉、湖北蔓延到九州。

在党中央的指挥和领导下,众志成城,遏制疫情,一路向好。

直到最近,许多省份,新冠从新增病例为零、死亡为零,到医院新冠病患清零。湖北疫情的重灾区,十几个方舱医院也陆续休舱。各省也为画上一个大句号,而心潮澎湃。两个多月来,无数个白衣战士,浴血奋战,甚至用生命,拯救了14亿人。

“一身白衣,舍一己安危,守一方平安!”这是协和的承诺;“百年湘雅,从未负国!”这是湘雅的豪情;“慎终如始,不胜不归!”这是广东驰援鄂的誓言 ;“病人不愈、我们不回,疫情不止、我们不归。”这是 吉林白求恩援鄂队的情怀;“不动如山,动如雷霆!”这是雷神山医疗队的豪言壮语。……

用生命赴使命,用生命守护生命。在这场特殊的战疫中,白衣天使们用生命诠释了何为“医者仁心”的大爱情怀。

山川相遇,国应无恙。从未如此悲壮!

天晴了,沉睡的山河,一扫毒魔阴霾,听到了春天的脚步声。那囚禁以久的岩石层反刍成阵阵风啸。万物复苏,春天来了!

一场大战后的喜悦,惊醒了神州大地,也震撼着寰宇。

        (2020年3月24日中午完稿于浔州)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红松林诗社017期|抗击疫情诗词专辑
湘西州选派20名优秀医务人员驰援湖北武汉 叶红专看望慰问出征的“白衣战士”
​原创 | 致敬!白衣勇士
白衣战士们,欢迎回家:上海援鄂医疗队陆续返沪,千言万语汇作一句“谢谢侬”!
故乡春暖花开 白衣英雄归来!【组图】
话短情长!江苏省委书记为近千名白衣战士壮行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