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天生一串仙人洞︱寻访天台十里铁甲龙(2020.6.7)

乐山喜水,行行摄色,步履不止。虽宣布了上半年休山,但徒步的激情,山色的诱惑,总让人欲罢不能,那就再走上一回吧!

梅雨来了,本周天气似乎并不好,惟有天台周日转阴,那就五A天台走走吧!本安排国清寺至鸡子岩的线路,结果应者寥寥。于是改为难度偏休闲的十里铁甲龙徒步,拖家带口的,人数一下激增。

参加者:小卒不过河、幻想的女人和她女儿、冬雨飞扬、拼搏奋斗、小颖(mather颖)和她儿子、燕燕和她儿子、元元的天、王俊智、小郑同学、一如既往、梦和她女儿、小之之、yzh。


这次的活动涵盖七零后、八零后、九零后、零零后,甚至一零后,有精神小伙,有青春美少女,让我们这支原本年龄偏大的队伍充满了朝气。一路欢歌笑语,包车直奔天台县街头镇的后岸村。

十里铁甲龙这名字很诱人,南北走向,起于明岩,终于寒岩,蜿蜒于张家桐村后。眺望之,只见连成一排的山崖屏嶂,青岩裸露而峥嵘,就如乌龙身上的层层鳞甲,绵亘十里,气势十分壮观,充满着神秘气息。尤其是未曾开发的它,还带着淳朴和野性,让人为之着迷。

虽在N年前跟着别的户外走过,但此次组织重访,同样的山,同样的景,不同的伙伴,一切又是欣欣然的。

这次大多是新人,相当于妇幼团了,为减少运动量,车直接送至寒岩洞附近,从这里开启徒步之旅。

天台正开展全域旅游,大力发展美丽乡村建设,后岸以及周围的村庄和田园焕然一新,处处是景。而原先通往寒岩洞的崎岖泥路、山路修葺的平坦整洁,颇有点儿景区的味道了。抬头间,寒岩那巉岩峥嵘、峭壁如嶂的景象露在眼前,隐隐约约间嶂下有一洞穴半露。


循步前去,先往洞的左侧欣赏天台八景之“寒岩夕照”。虽只是阴沉的早上,但景致依然别致,只见高约百米的峭壁顶,一挂飞泉洋洋洒洒散落,泉水御风而化,似大珠小珠落玉盘,又漂浮袅绕似雨似雾。

走入峭壁下,雨丝轻轻的扑在脸上,凉凉的、黏黏的,让人更觉一丝缠绵。长年累月的经受瀑水的洗礼,崖前犬牙交错的巨石变得黝黑发亮。

山中游客此时一群接一群的到来,目测都是一些外地户外团队组织的休闲游队伍。一时间,小小的山道石级上摩肩擦踵,人满为患。穿过人流,来到了寒岩洞。

寒岩洞,这是一处天然的巨大洞穴,洞口略小,里面顶高地阔、宏伟至极。洞高15米,宽约48米,进深有七八十米,估摸着能召开千余人的会议,有着天台山第一洞天的美誉。更为奇妙的是,据说,寒岩洞是名僧寒山子的隐居之地,台州的和合文化就来源于寒山和拾得的故事。


流传千年的寒山拾得问答

寒山问:“如果世间有人无端地诽谤我、欺负我、侮辱我、耻笑我、轻视我、鄙贱我、厌恶我、欺骗我,我要怎么做才好呢?”

拾得答道:“你不妨忍着他、谦让他、任由他、避开他、耐烦他、尊敬他、不要理会他,再过几年,你且看他。”

身居洞中,畅想过去,孓然一身的寒山子忍受着寒来暑往的孤苦日子,坚守本心,潜心修行,参悟着人生与佛教的哲理,留下了数不尽数的诗句,让人敬佩,“吾家好隐沦,居处绝嚣尘;践草成三径,瞻云作四邻;助歌声有鸟,问法语无人;今日娑婆树,几年为一春。”

千年前,这里一山一石、一洞一僧,虽是地处偏僻残烛孤影的鄙陋日子,却为此地留下了丰厚的文化积淀。


小知识链接:天台八景

天台山境内自然景观得天独厚,人文景观灿烂悠久,名胜古迹遍布。古人盛赞“天台山者,盖山岳之神秀者也”,并将其中八处绝胜列为“天台八景”:赤城栖霞、桃源春晓、双涧回澜、石梁飞瀑、琼台夜月、寒岩夕照、螺溪钓艇、清溪落雁。

告别寒山洞,往洞右行进。这里道路未曾修葺,游客也就稀少了许多。寒山多石洞,洞洞皆风景。这不,这里就有一道别致的“鹊桥”崖洞风景。

抬头仰望,只见峰岩顶部坍塌崩落成天坑,构成了三柱两门的洞府结构,而北向两峰崖对峙勾连成桥,南向洞窟无梁则宛如天门。

从桥下陡坡攀爬进到洞府中,洞中幽暗湿滑,有些难行。在洞中深处寻个合适的位置往外眺望,桥又成了曲线优美的拱门洞了。透洞远眺,远端山坡一松树映入镜中,虬枝张扬的造型,宛如盆景。

从洞府的左侧下去,再绕回倒洞前右侧前的山道,向前继续徒步寻景。一路上虽有上上下下,但拔升并不高,林中阴翳凉爽,走得倒也是惬意。

一路上便似乎进入了岩洞博物馆的感觉了。这些洞或大或小,形状千奇百怪;或隐匿于崖壁高处巉岩间,非飞鸟不能入内;或上下叠层,需攀爬方能入洞一观;或仅仅是几十米或上百米的巨石贴靠崖壁而成的一道岩缝隙,宛如一线天,只能低头俯身钻过。

每一处的洞口都是取景的绝佳之所,从内往外窥探,光影游离,近处的花草树木,山脚的田园房屋,还有远端层峦叠翠的山野,都是这些山洞取景框里构建美图的良好元素。

一路走来,闯荆棘丛、攀爬陡坡、穿越岩洞,各种挑战让我们肾上腺素剧增,惊心动魄又惊叹连连。两个一零后的小男孩更是一路领先,怎么使唤都停不下来。他们自称是“精神小伙”,即使有挑战的地方,也跃跃欲试的去挑战,勇气可嘉。弄得我们只能时刻盯着,随时保护帮助,以防万一。而两个零零后的小美女则矜持多了,一步一个脚印的跟随在大人的身面,脚步稳健的克服了一个个艰难险阻。虽衣裤上沾满了泥巴,但依然清纯可人。


过五关斩六将,不一会儿就来到了龙须洞。龙须洞是十里铁甲龙里第二大的洞府,不过它比起寒岩洞要高,约有七八十米。山洞形状奇特,如一口巨钟倒覆,底部近似圆形,直径约有二三十米。顶部露有天窗,常年有泉水从天窗中倾泻,瀑水如雾如丝如串珠,飘飘洒洒的,就像根根龙须垂飘,故而得名。

相比寒岩洞,这龙须洞更具形态美。运气不错,正有一队岩降爱好者在此开展绳降活动,垂绳从七八十米高的天窗下来。难得近距离观摩,于是也不急着走了,静静的欣赏。

继续前行,辗转于崖壁下、陡坡上、荆棘竹林中,风景依然怡人。虽没有远观十里铁甲龙大开大合的壮观,但每个山崖转角的一窥,每处崖壁侧的回眸,每个跃动的身影,相互交错,都是极其美丽的风景。


也不知路过了多少个山洞,也无暇去追溯它们的名字,只是匆匆掠过。不一会儿又到了一个大洞,这便是骑象罗汉洞了。洞名似乎是台州驴界前辈“王者近水”他们命名的,不知来由。

洞有进出两个豁口,类似鹊桥处的风景,那状似象鼻的孤崖把洞口一分为二。洞中阴爽,刚好让我们休息一下。走入洞中深处回眺,洞口光影变幻,远山近水一览无遗。

进洞的豁口到时好走,出洞的另一边坡度较大,则需要帮助了。幸亏前人早就布了一条绳,加上我们自带的绳子作保护,小伙伴们倒也有惊无险的一一下到了洞底。不过看着一个个笨拙的拉绳手法,看来以后要在这方面多多加强了。

司机林师傅打来电话,说已经在后岸点好了菜,准备开烧了,我们也得加快速度了。钻山洞、穿荆棘,一路向下。

山路陡峭湿滑,两个小美女在“拼搏奋斗”一手拉一个的保护下,稳稳妥妥的前进着。而两个“精神小伙”倒是无知者无畏,一路走在前头开路,我只能不停拦阻和约束。一路虽有磕磕碰碰但无大碍,但越接近终点越要小心,可不能马失前蹄啊!

一个分叉路,右上是以前旅行时通往明岩寺的山脊线。此次我选择的是通往张家桐,因为前面还有一个比较有趣的山洞景点——金牛洞。

这也是一个对通的山洞,有两个口。从外看,两个洞口形状各异,南侧的洞口就像人的咽喉一样,倒垂的岩石就像扁桃腺似的;洞顶上还有一洞,上下洞岩壁垂直,貌似惟有攀岩强者能徒手攀援而上。

我们从北侧的洞口沿陡壁攀爬进金牛洞。洞高约七八米,洞中宽敞,估摸着面积有三四间房子那么大。从里往外瞅,右侧的洞呈椭圆形,又像人脑袋的轮廓。左侧的洞则形状难以描述,但不规则的曲线却又给人以无限的遐想。

洞口左侧有天然石墩,风景独好,或坐,或卧,或立,浪费了我们无数的表情。而站在洞中纵览全景,有种坐潜水艇里的感觉,两个洞口就像两块透明的艇窗玻璃或大屏幕,远山近水的景象就是海底世界了。

依依不舍的告别金牛洞,循路下山往张家桐村走。

张家桐村,这是令画家吴冠中心动的一个古老小山村,“背靠山岩,建立在高低曲折地基上的古老山村,隐现于大岩石之间;入村,村里有巨石,池塘,棕榈,野藤……处处入画;因为具备块面及点线之多样形式变化,且男女老幼相呼应,老牛,犊子随处走,生活气息十分浓厚……”(摘自吴冠中《天台行》)

奈何已近一点了,司机林师傅也已经驱车在村里等待了,匆匆掠过。回到后岸的村办农家乐尽情“腐败”。

下午时间尚早,周边休闲随便走走。

——小卒不过河 写于2020.6.9


2020户外之旅

爱生活、爱户外、爱原创

“夏”闯罗山︱2020.5.31温州大罗山第“N”次行走
山村阅色、古道涉“蟥”︱2020.5.17永嘉碧油坑至林坑徒步记
一个人的穿越,游人如织的景区|一波三折的天台华顶云锦杜鹃赏花之旅
春夏之交,一群人奔走在仙人居闷热窒息的密林!
春日巡山︱行行摄色之台州大雷山环走
春日巡山︱临海黄家寮-三十六口缸-九洞尖环穿
山色撩人︱行行摄色之温岭骑马岭-斗米尖-寒坑龙潭穿越
千岩竞秀、石景天成︱记2020.4.5缙云经典驴道乌大岩环走
石山藏福地,洞天隐真仙︱2020.4.1仙居仙姑岩-凝真宫-括苍水库环走
雾游天姥,寻访仙人居︱2020.3.28大神仙居景区免费游
闲访仙居石龙霖雨2020.3.22
春临碣石,以观东海︱2020.3.15三门笔架山穿越之旅
春满苍山︱2020.3.26天台石浪樱花之旅
雾中山行︱记2020.3.13括苍山九台沟环穿
跋山涉水踏春行︱记2020.3.10黄岩石人峡-布袋坑双景区环穿
行行摄色,不负春光︱记2020.3.19仙居饭蒸岩快乐徒步之旅
寻仙天台山︱2020.3.7环走莲花峰四人行
春山如画︱3.5临海武坑-石柱峰-芙蓉徒步
春雾巡山︱2.29临海东堂-九龙洞山脊环走
找寻儿时的山︱药山-五柱堂-十里铺环走
孤身远行︱黄岩富山大裂谷至冰川石瀑环穿
元旦登高︱三门天灯盏至抱子岩环线穿越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为躲避战乱,290多个汉人“藏”在云南山洞300多年,已繁衍9代人
【国学典籍】《徐霞客游记》---粤西游日记四
大山深处发现一山洞 洞中住18户人 养鸡种菜世外桃源
桂林芦笛岩【组图】
走进中国最大的洞穴,感受山中巨龙带来的震撼!
没六鱼洞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