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没有北伐战争,中国会是什么样子?

蒋介石

大半年前,我写过一篇文章《国民党与北洋集团的大决战:百万大军围攻张作霖》,有人在文章下面评论说:常凯申领导的北伐就是一个大笑话。

他没有解释北伐为什么是一个笑话,我猜测,他的意思应该是指北伐只是从形式上统一了中国,中国仍然处于群雄割据之下,新军阀混战取代旧军阀混战,而且规模更大,因此北伐没有意义。

我很想回复他,但觉得三言两语说不清,便没再理会。今天突然想到了这件事,觉得有必要专门说一说。

谈北伐战争的意义,有点像传统的中学历史考试,枯燥无聊,那我们换个角度谈这个问题:如果没有北伐战争,中国会是什么样子?

黄埔建军

01

1928年北洋军阀退出历史舞台,1937年中国抗日战争爆发,中间不到10年时间。

在这段时间里,北洋军阀之中,能否出现一个一统江湖的霸主,并做好抗日的准备?

不能说没有这个可能,但可能性微乎其微。

北洋末期,冯玉祥国民军被赶到了大西北,张作霖、吴佩孚、孙传芳鼎足而立。

表面上看,张作霖最强大,但他的力量大不过吴佩孚和孙传芳之和。

按照北洋混战惯例,最强大的势力必定激起普遍的反对,然后被群殴打垮。

比如皖系强大时,直系和奉系打垮了皖系(1920年直皖战争),直系只手遮天时,奉系、皖系残余以及背叛直系的冯玉祥,合作搞垮了直系(1924年第二次直奉战争),冯玉祥国民军壮大后,张作霖、吴佩孚、张宗昌、李景林、阎锡山围攻国民军(国奉战争),结果国民二、三军覆灭,国民一军远走西北。

张、吴、孙三足鼎立

如果张作霖搞武力统一,吴佩孚和孙传芳很可能联合抗奉。三者之间,形成三国时代吴、蜀联合抗魏的情况。

1925年吴佩孚之所以能在汉口复出,就是因为直系旧将(包括孙传芳)想推他出来,号召直系在南方的势力团结起来,抗衡张作霖入侵江南。只是冯玉祥手段不高明,吸引了所有火力,这才有奉吴联合讨冯。

在短期内,张作霖、吴佩孚、孙传芳形成了稳定的三角平衡关系,谁也无法消灭谁。

等到这个三角平衡关系打破时,估计日本人已经杀到了,把筋疲力尽的三家一起收割。

当然,还有一种可能:这三家势力为了自保,或者吃掉另外两家,都找外国势力做靠山,独立性逐步削弱,被外国势力控制,是战是和,完全按外国人的意思办。

1926年6月28日,北京顺承郡王府,张作霖会见吴佩孚

到时候,冯玉祥依靠苏联从西北杀过来,张作霖彻底倒向日本,吴佩孚和孙传芳没有选择,只得投靠英美,三方大战变四方大战,情况更复杂,统一更不可能。

北洋不统一会有什么后果呢?一个回合就被日本K·O。

1915年,日本逼袁世凯签订二十一条,北洋内部对战争没把握,袁世凯被迫同意了大部分条款。

袁世凯时代,中日国力差距没有抗战时那么大,北洋还是统一的,那种情况下都不敢和日本人开战,后来北洋分裂,两国国力差距越拉越大,中国如何能抵挡日本?

在外敌咄咄逼人的威胁下,最低程度的统一也好过分裂。

青年学生反对二十一条(剧照)

1920年,《申报》主笔、钱钟书的丈人杨荫杭曾说过这么一句话:使段家将果有统一全国之武力,段家将亦未可厚非。

意思就是说,如果皖系真能统一中国,那皖系做的那些事未尝不可原谅。这句话的另一层意思是:谁能统一,谁就能获得合法性,这是人心所向。

他进一步分析说:不战而能统一,这是最好的,通过战争完成统一,次一点,打又打不出结果,和谈又没有希望,苟延残喘,这就很糟糕了,最差的是,没有实力发动战争,却强行发动战争,战争范围扩大,民不聊生。

后来的历史向最差的方向发展了。

北洋军阀混战(剧照)

02

1925年,段祺瑞牵头的善后会议流产之后,北洋军阀事实上失去了统一全国的信心。

当时既有强烈统一愿望又有相当实力的组织,非南方的国民党莫属。

北伐出师前,蒋介石以当仁不让的口气说:中国统一,除了中国国民党以外,也再无别个团体可以胜任。这话虽然很狂,但却是实情。

通过北伐,国民党只用了2年左右的时间,就打垮了北洋军阀,从形式上统一了全国。

相比北洋的四分五裂,国民政府形式上统一了中国,也是一个巨大的进步,最起码各地诸侯,都承认国民政府是唯一的中央,他们不满的是蒋介石削藩和排斥异己。

接下来的新军阀混战,就是从形式上统一到实质上统一的过程。

中原大战后形势图

这里需要说明一下:为什么北伐后又出现了那么多次新军阀混战。

北伐时,国民政府力量有限,所以采用加盟的方式,吸收了五花八门的军队,只要改旗易帜,声明拥护国民革命,有一个算一个。

加盟模式,壮大了北伐的声势,加快了北伐的进程——2年就完成改朝换代,这是历朝历代都没有的记录。

但这种走捷径的加盟模式,留下了很大隐患,那就是战争中崛起一批手握重兵且独立性很强的大藩镇,如冯玉祥、阎锡山、新桂系等。

国民政府要统一军政,就必须摧毁这些大藩镇,于是,新军阀混战上演。

本质上,新军阀混战是北伐战争的延续,前面走了捷径,后面都得补上。

要么,国民党采用直营模式发展,一个省一个省的打,打下一个消化一个,逐步完成统一,这个过程很艰辛,代价很大,时间很长,好处就是不会有人来分蛋糕。

但事实上这种方式行不通,国民政府只有广东一隅,旁边的新桂系它就很难啃下,即使侥幸啃下,它要防范云南唐继尧,贵州周西成,还要继续啃湘南的唐生智,湘北的吴佩孚,同时还要留意东南五省的孙传芳——这根本做不到,没有谁会给它时间发育。

所以,先联合反对北洋的地方实力派,解决北洋军阀,再回过头来解决地方实力派,两步走,完成真正的统一,是比较合理的。

从1929年蒋桂战争到1936年西安事变,国民政府用7年时间,打垮了冯玉祥集团,重创了新桂系,收服了阎锡山,拆分了张学良东北军,解决了这四大一线军阀,二线的贵州王家烈、湖南何健、广东陈济棠、陕西杨虎臣纷纷失势下野,河北宋哲元、山东韩复榘、云南龙云、四川一众地头蛇以及西北诸马,不敢公然与中央对抗。

抗战海报

这个局面虽然离真正统一还差些意思,但相比之前强了不少,通过了抗战的考验。

03

国民党取代北洋军阀,不是简单的量的增加,而是一种质的变化。

1923年,孙中山联俄联共,开始引入苏俄式的紧密组织起来的政治团体,这一举措,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的政治运作状况。

国民党有既定的意识形态——三民主义,有沟通军政、民政,整合各种政治力量的政党,这两大法宝能把林林总总的实力派聚集到一面旗帜之下。

这一点,从北伐军的来源就可以看出来,有党军,湘军,滇军,粤军,桂军等等,这些军队超越了地域、文化和派系的鸿沟,在统一的、有组织的领导下作战,这种情况在北洋军阀中是不可能存在的。

国民党有专门的宣传和组织部门,能发动强大的舆论攻势,争取民心,它颇具蛊惑性的政治理念,吸引了大批有理想、敢牺牲的热血青年加入组织,势力向军、政、工、农、商、学界渗透发展。

青年学生与北伐军(剧照)

在组织、动员上,国民党虽然弱于共产党,但远强于老朽的北洋军阀。

北洋军阀的组织结构非常松散,比大清强不了多少,对社会的控制力很弱。

很多人说北洋时代宽松自由,那不是北洋政府开明,而是它的控制力不行。

对社会的控制力弱,意味着动员民众、整合资源的能力弱。

这种情况在平时军阀们混战时影响不大,毕竟大家都是这个水平,但如果放在中日战争这种总体战争中,对阵现代化组织体系动员、武装起来的日军,北洋军队将面临降维打击。

在意识形态上,国民党有三民主义,还制定了军政、训政、宪政三步走的策略,为中国的未来指出一条道路,不管这条道路最终有没有实现,至少它有这套东西。

国民革命军(剧照)

不要小看这套东西,在特殊时期,政治理想能凝聚人心,鼓舞斗志,形成道义上的感召力。主义大旗一立起来,国民党北伐就能树立“以有道伐无道”的形象,扭转民心向背。

北洋军阀没有明确的政治主张,段祺瑞没有,曹锟没有,吴佩孚拜关、岳,讲纲常伦理,泥古不化,张作霖基本上是文盲一个,直接抄作业,把国民党的三民主义拿来加了个民德主义,搞了个不伦不类的四民主义,孙传芳发明了三爱主义(爱国、爱民、爱友),但停留在口号层面,没法把它变成理论体系。

如果你问这些人中国未来怎么走,他们估计一脸懵逼,又或者念叨殄除暴乱、拯民水火、澄清华夏云云。电影《直奉大战》中,冯玉祥是这样骂曹锟的:他会治国吗?他会安民吗?他屁也不会!就知道捞钱。很应景。

冯玉祥骂曹锟(剧照)

你问北洋小兵为什么而战,回答十有八九是当兵吃粮,国家命运、民族大义什么的,没几个人懂,基本是一帮乌合之众。

总而言之,北洋军阀与国民党存在代差,国民党无论从组织上还是理念上都更现代化,它能汲取更多的资源,整合更大的力量,因而也更适应现代战争。(至于国民党与后来共产党的差距,另当别论)

没有北伐战争,中国的统一进程会滞后,国家机器会更加低效软弱,大概率扛不住若干年之后日本入侵。

国民党通过北伐战争取代北洋军阀,无疑是历史的进步。

1929年6月1日,孙中山奉安大典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北伐战争:实力悬殊的对决,北洋军阀七十万人被十万北伐军击溃
2019-2021北京初二(上)期末历史汇编:国共合作与北伐战争
第二次北伐战争主要打的是张作霖。
蒋介石领导的国军集团,实力还是很强的,内部十大名将是顶梁柱
北伐战争成功的因素
民国时期都有哪些大军阀?又有哪些大规模战役?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