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努力提升监事会工作的有效性

  在股改之初,中国建设银行就按照公司法的要求,搭建起全新的公司治理架构,其中包括向股东大会负责的内部监督机构——监事会。几年来,建行监事会以维护股东和银行利益为己任,依据法律、法规和银行章程的规定,独立行使职权,积极探索创新监督路子,初步形成一套行之有效的监督工作思路和方式方法。

  切实履行监督职责

  监督工作从哪里入手、关键点是什么?建行监事会的思路和做法是,监督工作跟着公司法和银行章程的定位走,跟着监管规定的要求走,跟着经营形势和业务发展的方向走,围绕大局发展,聚焦管理重点,履行法定职责。

  经过多年的实践,建行监事会各项监督工作循序渐进、渐次推开,首先在法定监督事项上做到覆盖到面,其次在监督内容上逐步从程序性监督向实质性监督转变,形成了以财务监督、风险内控监督、履职尽职监督为主线的工作格局。财务监督是监事会的基本职责之一,监事会重点关注董事会和管理层重要财务决策和执行情况,定期听取财务报告审计、经营计划制定及执行等情况的汇报,就财务管理、资本管理等开展专题调研,并对定期报告、利润分配方案等进行审议并发表独立意见。有效的内部控制是银行稳健经营的基石,是可持续发展的内在要求,因此在内控监督方面,监事会重点关注董事会和高级管理层履行内部控制职责的情况,对董事会开展内部控制评价工作进行监督,定期听取全行内控合规、审计发现及其整改、案件防控等情况的专题汇报,就健全内部控制制度、落实监管规定等提出建议。银行是经营风险的企业,把控风险是经营管理的本质要求。在风险管理监督方面,监事会重点关注董事会和管理层履行风险管理职责的情况,定期听取全面风险管理、信贷资产质量等情况的专题汇报,动态了解重大风险事项的影响及处置情况,对加强风险防范提出意见或建议。履职尽职监督是受托责任,是法律赋予监事会的重要职责之一,通俗地讲就是要眼睛盯着决策层和管理层,观察其成员是否认真履职,是否为公司和股东利益尽了义务。建行监事会逐渐摸索出了一套履职尽职监督的方法体系,按年对董事会、管理层及其成员履职情况进行监督评价。

  随着外部监管规则日渐细化,监事会被赋予的监督职责不断扩展,承担的责任越来越大。比如近年来金融创新加速,新型业务层出不穷,银监会提出监事会要对新业务、新产品内部控制情况实施监督。为此,建行监事会选取网络银行贷款、国内保理等发展较快的业务开展调研,对其制度建设、操作流程、关键风险环节等进行分析并提出具体建议。又如流动性管理近年受到监管方的高度关注,为此,监事会把流动性风险相关指标遵循情况纳入监督范畴,及时听取专题汇报,对管控情况开展跟踪性分析。

  探索有效监督手段

  监事会在有限的资源配备下如何有效发挥职能作用,将各项监督任务落实到位,掌握和应用科学、合理的方法与手段是关键。经过几年的实践和探索,建行监事会的工作方式方法不断完善,多种监督手段的综合运用,取得良好效果。

  在日常工作中,建行监事会常规采取的监督方式:一是列席会议,即监事会成员通过列席股东大会、董事会、管理层的重要会议,对重大事项的决策程序、议事内容的依法合规性,以及董事、高管参与决策的行为进行现场监督。以2014年为例,监事会成员列席了董事会及其委员会会议、重要事项讨论会、沟通会、管理层工作会议、行长办公会、经营形势分析会等各类重要会议共计200多人次。二是工作访谈与座谈,即分别对董事、高管、总行部门负责人、一级分行负责人以及外部审计师等进行工作访谈,听取不同层面对董事会、管理层和监事会履职尽职情况、全行经营管理情况的意见。三是指导监事会工作机构加强重要信息的监测、分析,充分发挥其辅助监督功能,建立与管理部门的常态化沟通机制,及时跟进新的监管要求,对重点监督事项开展具体分析,通过专题报告、监督工作参考等载体发送监事会成员和董事、高管及相关部门,上述工作的开展为提升监督工作专业化水平提供了不可或缺的支撑。

  建行监事会做到有所为有所不为,把注意力聚焦于谋大局、议大事,力争监督效能最大化。监事会会议是监事会议事的主要方式,建行监事会成立以来,共召开会议67次,审议议案165项,研究专项议题及听取专题汇报65次。除了对法定要求监事会发表意见的议案进行审议外,每次会议都要选取一到两个当期经营管理的重要事项听取专题汇报,进行研究讨论。以2013年至2014年度为例,列入会议议题的就有全面风险管理情况、财务报告审计情况、内控合规管理情况、信贷资产质量情况、资本管理情况、风险分类和拨备计提、重大风险事项中的内控问题等。

  开展专题调研检查是行之有效的监督方法之一。建行监事会持之以恒地组织开展调研检查,在研究分析经营形势特点、业务发展态势的基础上,瞄准需要重点关注的事项,有针对性地拟定调研检查项目,到部门和基层了解情况,广泛听取意见。数年来,共组织开展财务管理、内部控制、风险管理等方面的调研检查50多项,分别形成专题报告,中肯地指出存在的不足和需要改进的方面,并提出了一些具有建设性的对策建议,得到董事会、管理层及有关职能部门的重视和回应。

  适时进行提示和建议是发挥监督效能的重要渠道。监事会对发现的问题或不规范事项,尤其是涉及全局性、趋势性的重要事项,在审慎研究、反复推敲的基础上,向董事会和管理层提出自己的建议。首先,在召开和列席会议、工作沟通以及调研检查过程中,负责任地发表意见,比如对财务报告编制及审核过程中提出的建议大都得到管理层的认可和采用,对提高财务报告规范性、准确性发挥了一定作用。其次,年度监督工作结束后,监事会提出对董事会及其专门委员会、管理层及其成员的年度履职评价意见,在充分肯定成绩的同时,也要指出需要关注和亟待解决的问题,向董事会、管理层及其成员通报和反馈,并把监督评价意见纳入年度工作报告向股东大会报告,形成了监督——改进——反馈的良性循环。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如何完善企业内部监督体系
思考内部审计价值若干观点
003-企业合规管理部门三个层级的具体合规职责
【进修充电】常见内控问题及产生原因对照表
【研究·调查】城商行“内控”调查
搭建健全且稳妥的内部控制制度,推进中小企业稳步发展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