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提问的力量三:提问式思维----你是学习者还是评判者?

提问的力量三:提问式思维----你是学习者还是评判者?

作者:Tiger

 

有过亲身体验的朋友都会感觉到,运用提问对学习是能够带来令人意想不到的效果的!但是,就像我前面一篇文章所写,提问也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甚至,如果提出了不合适宜的问题,也会常常让人失去学习的机会。

所以,提问是一门艺术。提问的行为本身没有对错、优劣之分,它并不像自然科学那样,一是一或者二就是二,它没有唯一正确的方式,甚至就算是相同的问题,放在不同的情境或者面对不同的人,也会有不一样的结果。提问是没有标准的,没有哪个地方一定要提出什么样问题。而且,相同的提问,由不同的引导者使用时,也会有不一样的结果。

你提问时的态度、思维模式、语速、时机、情境、内容等等都会影响提问的效果。在合适的时机、以合适的方式、向合适的人、提出适合的问题,是一件相当不易的事情!所以,只有当提问的科学与艺术完美地结合时,你所提出的问题才会变得相当出彩!

然而,如何才能做到呢?如何才能快速掌握提问的科学与艺术呢?也许你需要从思维模式的转变开始。

一、提问式思维

美国提问式思维专家梅若李·亚当斯曾说过,我们的思维模式决定了我们如何看待这个世界,它同时也决定了我们对自身的局限性和潜力的认知。


        如上图,当你看到一个事实时,那只是呈现出来的结果。之所以有这个结果,背后又与人的行为和思维密不可分。比如,星期一早上你准点来到公司上班,你穿着一身正装。我们来看看,你穿着一身正装,这是一个结果。你之所以有这个结果,是因为你有一个穿衣的行为。那你为什么会穿着正装呢?是因为你在内心有一个选择或决定。那你为什么选择或决定穿正装呢?很可能是因为你给自己提了一个问题:“今天穿什么?”

从这个简单的例子可以理解到,其实我们每个人每天都在对自己提问,只不过有一些你能意识到,有一些是你没有意识到的。想象一下,只有给自己提出好问题,才会有好的选择或决定,有了一个好的选择或决定,就会有一个好的行为,最后结果也很可能就会好。这也是为什么提问的威力如此之大的根本原因,这就是提问式思维!引导者只有你对自己提出了好的问题,你才能对他人提出好的问题!

所以,思维模式决定了我们的行为和与他人互动的方式与品质,并且直接或间接影响我们所关注的事物的结果。它还决定了我们向自己和他人所提出问题的类型。此外,我们个人的思维模式还决定了自己是如何观察、理解、接受自己与他人的。


     二、我们的思维模式:你是学习者还是评判者?

亚当斯博士提到人可能具有两种思维模式:学习者与评判者。在学习者思维模式下,提问者寻求对生活环境做出积极的回应。当我们专注于学习时,我们会想办法去了解过去,从而指导我们未来的行动。具有学习者思维模式的人一般都比较乐观,能够设想多种可能性、充满希望的未来和拥有丰富的资源。

相反,评判者思维模式是被动消极的。具有这种思维模式的人关注的是过去,但这种对过去的关注并不是为了学习,而是为了赞扬或批评某人某事,尤其是后者!当我们专注于评判的时候,我们更多的是担心出现问题后的责任由谁承担,而不是和他人合作寻求问题的解决方案。具有评判者思维模式的人会带来一种非赢即输的结果,因为评判者采取的往往是一种非黑即白的行为模式,并且还坚信自己已经知道了问题的答案。我将两种思维模式的特征罗列如下,供各位参考:

(具体关于学习者与评判思维模式的详细说明,请参阅《改变提问 改变人生》一书)

1、学习者与评判者思维模式对比:



2、评判者与学习者思维模式下所形成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写到这里,邀请各位思考一下,我们是不是只有一种思维模式?以我的经验理解,评判者思维模式通常是人下意识的反应,就像外界给了你一下刺激,你马上会有一个反应一样;而学习者思维模式通常是你深思熟虑后的反应,这两者有本质的区别。有趣的是,我们每个人都有两种思维模式,而且总会有两种。然而,我们每个人都有能力可以在任何时候选择处于哪一种模式。为什么呢?因为我们有选择的自由!人在刺激与反应之间是有选择的自由的,这是人本主义的精髓,也充分体现了人的价值。

三、如何选择学习者思维模式:ABCC选择法

做为引导者你要提问且提好的问题,就必须要有学习者思维模式。但是,人有且总有学习者与评判者两种思维模式,而且,评判者思维还是下意识的反应,时常会自动跳出来,让人是“防不胜防”。经过实践,有一个经验可以分享给大家,就是如何将评判者转换成学习者思维模式。以下是ABCC选择法:

1、A(aware):觉察

“没有反思的学习,就不是学习”。这是教育者们公认的对学习的理解。要想反思,就需要调动自己的自我意识,觉察自己当下的状态。要向自己询问:“我现在是处于评判者状态吗?这么做有用吗?”向自己提问,让自我在当下产生觉察。

2、B(breathe):深呼吸

我们都会有下意识的反应,无论是人或者动物受到刺激后都会有反应。比如动物在遇到危险后,通常会做出攻击或逃跑的动作,这时身体的血液会向四肢流动。人也是一样,当我们处于这种情境下时,由于血液向四肢流动,身体会高度紧张,神经紧绷,大脑因为血液供应不足,思考也就不容易。所以需要深呼吸,调节自己的生理状态。问问自己:“我是不是需要停下来,退后一步,更客观地来看这件事?

3、C(curiosity):好奇

这一步最不容易,“好奇”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难在成年人对每个事物都会有自己的观点和假设,要放下这些假设,用好奇的眼光对看待所发生的事物,相当不易!有一个办法,让自己也变得有趣、好玩,可能不失为一种有效的做法。再问问自己:“我是否了解所有的事实?到底发生了什么?什么对我及他人来说是有效的?”

4、C(choose):选择

经过前面三个步骤,到这一步就是自己选择或决定了,最后问问自己:“我的选择是什么?接下来要做什么?”

 

引导者通过有意识地选择学习者思维模式,就会更能接受新的、多样的可能性,就会提出更有效的问题。当参与者们感受到引导者的这种态度、感受到引导者是真的想了解信息、倾听大家的观点时,他们在回答问题时就会更加坦诚,思考也会更为深入;信息的分享、观点的碰撞就会更充分,成员彼此之间的沟通、信任、问题解决以及团队协作也会得到更大的强化!

改变提问,改变人生。并非虚言!

未完待续…

     完结篇:提问的力量(四):提问的艺术:体验学习中提问的技巧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分享一本好书:《改变提问,改变人生》
12 个改善生活与工作的有力工具
浅谈问题导向教学模式的可行性
这样化解冲突你就是人生赢家丨我拆
约拉姆·哈帕斯思维共同体教学模式述评及启示
有过人之处的管理者,都会提问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