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傅小凡:矛盾年代的智慧果实——国学与管理

教授简介

傅小凡:厦门大学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讲授商业伦理、国学与管理等课程,出版《晚明自我观研究》、《宋明道学新论》、《朱子与闽学》等专著,曾担任央视《百家讲坛》主讲人,系列节目:《崇祯那些年》(原名《大明悲歌》)

春秋战国,是一个充满矛盾的年代,黎民百姓的池鱼之祸与波谲云诡中的争鸣百家兼而有之。乱而求治,危而思安,治国安邦的道与术就成为了这个时代百家争鸣的重要主题,这份于矛盾中激发出的智慧果实,始终以丰硕的姿态等待着后人的采摘——无论是历代帝王将相,还是今天同样置身硝烟四起商场中的企业管理者。


 【道家:为与无为?】

道家思想主张清净无为,与具有强烈实践性的管理思想看似格格不入,却为管理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视角。

《道德经》作为先秦道学思想的代表,“无为而治”常被管理学界推崇为管理实践的最高境界。它强调顺应管理对象的本质,遵从规律与自然之道。耗时三年用象牙雕楮叶,纵使以假乱真,终究是人为雕楮,难以成树。老子借这个故事揭示自然无为的第一个层面——“恃道化而不恃智巧”。赵襄子向王良学习驾车,获技傍身、良马匹敌却依然无法赢过王良,究其原因,在于赵襄子太过执念于成败,懂得驾车却忘了御马。这是自然无为强调的另一层面——“为者败之,执者失之。是以,圣人无为,故无败;无执,故无失。”成大事者应立足当下,注目未来,但在奋进的过程中不能总关注成败得失,而应达到忘我的境界。郭橐驼栽树无不存茂,秘诀在于顺应树木的本性,辅其自然的生长。它带给管理者是自然无为的又一启发——企业管理应当力求简单明了,摸清事物发展规律了解员工的特性与需求,掌握“硕茂以蕃”之法,无论种树或治民,都要“顺天致性”。

“弱之胜强,柔之胜刚,天下莫不知,莫能行。”老子以弱胜强的观念对当今企业管理者是重要警示,在强与弱的斗争中,尤在商场,强者并非永远的胜者。“兵强则灭”在于恃强而骄,而“柔之胜刚”则因伺其良机,运其有道方得转换自然,傅教授不忘强调这种柔弱与刚强的之间的转换前提——柔弱要代表正当的权益。道家给予当前管理者的另一警示,在于要学会“知足为足”。懂得知足,往往获得的更多,而且能帮你避开祸端。“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惨于欲得”。

 【孔孟:王与不王?】

身处礼崩乐坏的时代,孔子所期冀的是天下如何从乱而治,恢复旧的秩序。后人也因此冠之以:“明知不可为而为之。”在孔子短暂的仕途中我们能够看到他所践行的治民理念——社会教化。“使无讼乎”是孔子担任大司寇期间的职业坚守,在孔子眼中,“不教其民而听其狱,杀不辜也。”这对当今的管理者而言,是一个很好的启示:管理员工应当以教化当先,而不是员工犯错就一味处罚。管理者要去反思的是,自己的管理工作是不是做的到位,在培养与教化员工上做的是否够细够全面。

在傅教授的眼中,相比孔子,孟子对于后世管理者的影响更为深远。他强调面对现实,而不是囿于“克己复礼”的主题。为“王者师”的孟子,给为政者授课核心在于告知:“如何爱百姓”,在其众多精妙绝伦的论辩中,仁政爱民是永恒辩题。

然而,对仁政是否可能的质疑自古有之。在孟子看来:“王之不王,不为也,非不能也。”在劝解齐宣王质疑时,孟子给出了很多有益的建议。“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这句话阐释出一个重要的政治哲学命题,也是管理哲学——道德推理能力。它告诫管理者在做道德评价与决策的时候要懂得换位思考,站在决策结果承担人的角度思考问题,看其是否能够承受决策的影响力,这能很大程度上避免决策带来的巨大反弹。在傅教授看来,“经权之辨”对今天的管理意义重大,它所讨论的是坚持原则与特殊情况下方法灵活性之间的关系。“伊尹之志”揭示议题——权变不能离开基本原则和高尚人格,否则就是机会主义。当企业面临决策难题,顶头上司不在,中高层如何当即力断?这种时候,需铭记一点,诘问自己出了事是否担得起风险?是否绝对处于公心?

 【法家:何谓帝王之术?

韩非作为法家思想的集大成者,他的思想是法、势、术的结合,最终成为封建专制社会的“帝王之术”。这对于今天企业的管理者,同样具有借鉴价值。

在韩非看来,法之所以不能推行,与体制中存在的两类人密切相关:一为猛狗,二位社鼠。韩非借猛狗比喻朝中妒贤嫉能的大臣,因其如猛狗般对有道之士迎而龁之,使得有志有识的贤人不得进入体制内为国家效力——在一些企业中何尝不是因存在将自身的位置看的比组织发展更重的中层干部而流失了纳贤之机呢?相比猛狗,社鼠对体制的危害更甚,韩非指出,君主亲信就如同土庙中的老鼠,隐患重重。在宫廷内对君主掩盖是非真相,在宫廷外对百姓滥用职权。不除掉这类人,国家就混乱;要杀掉他们,却往往被君主包庇下来,反而成为亲信,这类人就是国家的社鼠。在现代组织中此类假公济私的小人不乏有之。作为企业的高层,要时刻自省,小心被中层架空,采集信息时途径要多样,避免被信息控制。当然,作为企业的领导层,还应当具有“王子犯法,与庶民同罪”的决心,这是对法与制度权威性的最好维护。

韩非子讲:“势不足以化,则除之。”在一个组织的内部只可存在一个“势”,作为企业最高领导人必须要形成这样的态势--拥有让下属不可抗拒的力量。当企业中出现与自己抗衡的管理层时,“赏之、誉之、罚之、毁之”,用自己的势来解决问题。韩非子的术治,讲的是帝王驾驭群臣的方法。他告诫君王处于高位,为群而环视,一举一动都在群臣眼中。作为领导的人要懂得隐藏自己,保持捉摸不定的神秘感与难于讨巧的威信。

 【兵家:商家之胜可先传乎?

孙武在《孙子兵法》首篇开宗明义:“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孙武首先畅言的不是去发起战争,而是告诫决策者必须对战争采取慎之又慎的态度,全面权衡利弊。他给对沙场与商场具野心之士的第一课就是:“自古知兵者非好战,懂得兵站之害而不可滥用,才真正懂得战争。同时,要避免战争,就必须居安思危,壮大自己的力量,才能消除战争的危险。

《孙子兵法》的前十三章,都着墨于安全、如何夯实自己实力等主题,到最后一章才由道而术讨论谋略——诡道。谋略对于当今企业管理者,意味着宏观管理的决策指挥,商场如战场,在市场的竞争中,管理现代企业同样需要兵家智慧。孙武的诡道十二法:“能打装作不能打、要打装作不想打、近攻装作打远处、远攻装作攻近处、敌贪用利引诱之、敌乱乘机功取、敌实力雄厚要注意防备、敌兵势强盛就避其锋芒、敌易怒暴躁就折损其锐气、敌卑怯设法使其骄横、敌休整设法使之疲劳、敌内部团结却设法离间之”——这些诡道在今天不时为企业管理者所用,在某种程度上的确能够服务于决策与管理。然而当面临傅教授抛给大家的问题:“商家之胜,可先传乎?”我们听见的是学员们心中矛盾的声音:“商场中,就是要促成信息的不对称才有商机啊。诡道教的就是造成双方的信息不对称。”“这些诡道确实有它的效用,至少能帮我们见招拆招,但在市场主体很多的时候,经常去用诡道又会破坏公司的道义名声,丧失公信力,这不一定是好事。

在傅教授看来,正如孙武在诡道十二法之后提出:“此兵家之胜,不可先传也。”——兵家之诡道要靠指挥者在战场上的灵活运用,而不是按图索骥能成之事。做企业亦如此,在市场中摸爬滚打,可以事先传授的东西少之甚少,在商场中自己的经验都很难重复,更何况别人?在商场中立足,还当不忘秉持《孙子兵法》的道——避免战争,居安思危,把自身做大做强。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原文此兵家之胜,不可先传也。
先秦百家的智慧启示录(3)
国学价值:《荀子》劝学,《韩非》说管理,《墨子》诠释服务精神
群友要的图解找到了,群友不在,就先传到这儿了
国学经典.《兵家》-53部
翟一名说:管理者真而无虚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