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如何控制好你“内在”的小孩--解决什么都懂,但做不到的问题

    著名心理学家荣格认为:我们每个人心里都有一个内在的小孩,而这个内在的小孩就是我们在身体成长过程中而内心却未跟上成长、未安抚好的那部分。这个内在小孩,在很多时候决定了我们的感受和行为方式,比如很多人都有这样一种感受:看完一篇文章或听完别人说的一句话,觉得这个道理是懂得的,但是却无法根据这个道理去执行,也就是行为方式跟不上。这到底是为什么呢?我们今天的内容就通过《发展心理学》与荣格的《儿童原型心理学》为依据谈谈这方面的问题。

     我们都知道,人的年龄分为生理年龄和心理年龄,很多时候我们的生理上已经二十多岁或三四十岁,可是心理上却并没有跟上生理的成长。我们在多数情况下,只能看到生理上的一些特征,而内心的东西是看不见的,具体有没有成长,很难直接的去发现。我们的内在有两部分,一部分是和生理年龄相当的“内在成人”,另一部分就是上面我们所说的“内在小孩”。大多数人都把自己内在看成是一个部分,看成是一个整体,或者说感受不到“内在小孩”的存在,当处于不安和恐惧、焦虑的状态时,你明明知道这件事情不应该使自己焦虑,但是却控制不住自己手心出汗、心跳加快。这就是道理都懂,但是却控制不住自己的表现,可内在的本质是什么?就是你没有意识到自己的内在其实有两个部分,你只是意识到了"内在成人“部分,认为自己应该能够很镇定自如。可是你”内在小孩“也会同时对你的生理进行影响,在成长的过程中,那些不自信的往事,使内在的一部分没有跟上生理的成长,或没有被安抚好,就会植入到自己的潜意识。

      人们的心理健康问题、个人成长和发展问题,以及人际关系问题等都是内在小孩和内在成人之间的”自我冲突“所导致的。一个人的内在小孩和内在成人能够达到自我越统一,他的心理就越健康,人际关系往往也就越融洽。

     当然如果你经常不开心、不快乐,总是遇不到理解自己的人,总是很孤独,总是做不成事情,总是莫名其妙的不高兴,人际关系也不好,那说明你可能被你的内在小孩“操控”了。

     因为你的内心深处有太多的未成长和未被安抚的部分,这导致这个“内在小孩”很强大,相对的,内在的成人就很弱小,看起来你生理上已经是成人,但是心理却很脆弱、很弱小。

      为什么会出现”内在小孩“没有跟上生理的成长?

     关于这一点,如果你是一个父母,或者是即将成为父母,一点要适当学一点《儿童发展心理学》,因为很多成年的问题,都是因为儿童期间的积累所导致的。在孩子幼儿时期,可能不会说话、不太会表达,但是他内心的需求和成人一样的强烈 ,甚至比成人更强烈,儿童和幼儿最需要的就是”安全感“,而如果他在成长的某个时刻没有感受到安全感,或者总是处于不安状态,他的人格就会发生改变。而人格就包含了”性格“,生理上成长之后,他的性格要么是喜欢逃避,要么是趋于攻击(可能是软攻击,如语言上的攻击),因为通过逃避和攻击,可以使他感受到安全。

      分享一个故事:小玉是一个28岁的女孩,最近她觉得自己的心理好像出现了问题,总是很焦虑、很烦躁,想学习却根本学不进去,虽然很清楚要想使自己的收入提高,需要学更多的知识。可是刚看了几页书或听了几节课,就会看不下去或听不下去,当玩起手机时却能一下子玩半天不觉得烦。她现在的工作是在厂里上班,靠的是体力劳动获取收入,她想着自己不能一辈子靠体力劳动,要趁着年轻多学点知识 ,以后靠脑力劳动,然而就是学不进去。

     分析:她也懂得一个道理,要想使自己的收入增加,以后变体力劳动为脑力劳动,就得多学习知识。可是懂得这个道理,并不等于她就能够执行的很好。她的行为是:看一会儿书就犯困,看手机视频却能够废寝忘食,乐在其中。

     这些都是表面的现象,那内在的本质是什么?就是她没有感受到”内在小孩“的存在,虽然童年时期的创伤早已被自己忘记,但是”内在小孩“只要没有得到安抚,就会对行为产生影响。通过多次的沟通和心理暗示的引导,她回忆起自己小时候的事情,大概是在她五六岁的时候,有一次她的作业没完成,老师让叫家长,她本来就害怕妈妈,可是妈妈去了以后,被老师训了几句,之后妈妈当着老师的面把她的作业本死了个粉碎,她本来是一个很听话的孩子,但偶尔的一次没完成作业,就被妈妈这样的对待,使她的自尊心受到打击,使她对妈妈琢磨不透,感觉不到安全感。

     从那个时候开始,她的身体虽然在一直成长,而且也忘记了这件事情,但是内在小孩在那时起就开始停止成长。每当她在学习的过程中,就会感觉到害怕,注意力不是集中在学习上面,而是集中在会不会被妈妈责骂上,所以高中没毕业就去打工了。

      长大以后,她的理性虽然也知道还是得多学习,可是一进行到学习状态,她内在小孩就会出来,但是她却意识不到这一点。后来经过多次的沟通,通过心理暗示的方案进行引导,逐步接纳了童年的自己,使自己内在的小孩得到安抚,她开始愿 意学习,并坚持着学习。

      一个人要改变自己,不论你现在是什么样,都需要先接纳自己,如果你不接纳自己,就很难让自己同在成人和内在小孩和睦相处,很难达到内在的统一,那么就必然会出现各种问题。最重要的是,大多数人根本找不到这个原因。

      今天就跟大家分享到这里,我是心理咨询师李京立,有各种心理问题都可以咨询我。在”如何提升自信“公众号里点”咨询老师“就可以找到。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滋神沐灵苑 >> 文章 >> 拯救行动 >> 各种修心践行方法 >> [专题]心理专栏 >...
笑出您的健康来!
爱自己,从学会照料自己这5个层级的需求开始
容易玻璃心的你,该如何治愈内心的敏感特质?这些建议帮到你
当安抚好“内在小孩”以后,我们更需要找到自己的“内在大人”
“你想太多了!”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