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都说“百无一用是书生”,你知道它的真正含义吗?

以前学生时代读书,总会有大人说女孩子要少读书,书读多了没有什么用,家里也有人一开始就为我想好了,初中毕业直接去师专,然后读三年就可以工作挣钱,幸好我读完初中的时候,师专已经不如以前,也不安排工作,我得以去了高中。不过,在那些亲戚们的口中,话还是那些,不过换了一个花样而已,谁谁没有上大学,做生意挣了好多钱,谁谁谁上大学后成了书呆子,早就告诉你“百无一用是书生”云云。

是啊,有多少次听人提起谁谁大学毕业混得不好时,“百无一用是书生”这句话就被人抬了出来,说句老实话,那些说这句话的人知道这句话是谁说的吗?知道这句话其实还有上半句吗?不用说,他们很多人是不知道的。

“百无一用是书生”这句话出自清代黄景仁的《杂感》,说起黄景仁,恐怕很多人都没有听说过他的名字,其实,黄景仁在清朝的时候名声非常响亮,他是宋朝名人黄庭坚的后人,自然,他自己的成就也是颇高的,曾有人将他比作清朝的李白,写有诗词2000多首,著有《两当轩集》留世,他的一生也如李白一般,命运坎坷,仕途不顺,“在黄仲则笔下,凄怆悱恻之情,低徊掩抑之感,表现得十分深刻感人”。

他所处的那个时代,基本上读书人都是需要通过科举考试来证明自己的能力,而不是单纯的像我们现在理解的读书无用论,是什么的遭遇让他发出这样的感慨?

根据黄景仁的《自叙》我们可以知道,他四岁的时候就成了孤儿,只能在祖父母的养育之下成长,读书,九岁的时候就去参加考试,后来祖父母也相继去世,他不得不与哥哥相依为命,谁曾想哥哥也去世了,在那一年,他安葬完哥哥后去参加童声考试,中第一名,受到知府和知县的赏识。乾隆三十二年,黄景仁拜师于州龙城书院的邵齐焘(前翰林院庶吉士)。邵齐焘见他学习用功,以至于身体状态不好,劝他多注意。

黄景仁一切的努力都是希望能够改变自己的现状,奈何并没有什么改变,于是写下《杂感》,发发牢骚:自己怎么混的这么差,落魄的生活让自己都没有了斗志,都这么多书有什么用?自己写一写诗来感慨一下。

仙佛茫茫两未成,只知独夜不平鸣;风蓬飘尽悲歌气,泥絮沾来薄幸名。十有九人堪白眼,百无一用是书生;莫因诗卷愁成谶,春鸟秋虫自作声。

我们不难看出,黄景仁说的“百无一用是书生”其实只不过是他对自己遭遇的不满,对自己的一种讽刺罢了,而不是被人们所误解的读书无用观。如果真是“百无一用是书生”,还会有那么多读书人成为封建王朝朝廷之上的主力吗?如果“百无一用是书生”,大家怎么还去看读书人留下的那些传世佳作呢?黄景仁不读书,怕是感慨自己境遇的时候不是写诗,而是骂脏话了。

反正,读书和不读书,差距始终会很明显的。

参考资料:黄景仁,《两当轩集》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揭秘:古人云百无一用是书生 古人这句话究竟是什么意思
很多人都听过“百无一用是书生”,其实上半句更让人心酸
“百无一用是书生”——敲响读书人的警钟
“百无一用是书生”的上一句你知道是什么吗?全诗写尽古今读书人
“百无一用是书生”家喻户晓 后面一句呢?
是谁说的“百无一用是书生”?前半句更嚣张,诗人的傲骨难以言说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