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滚滚长江东逝水——读<五美吟>看林黛玉的胸襟与柔情

作者

老刀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

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一壶浊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明·杨慎《临江仙·滚滚长江东逝水》

《红楼梦》到林黛玉写《五美吟》时,已是由乐极转悲极了。之前一回是“寿怡红群芳开夜宴,死金丹独艳理亲丧”,“开夜宴”即是乐极,因为不符合中庸之道;“死金丹”即是生悲,因为贾敬之死关乎荣宁二府的兴衰存亡,所以是乐极生悲。但是,当晚夜宴的众人并不觉悟,惟黛玉警醒,才有了《五美吟》的创作。

初读《五美吟》,为历史传奇中的五位奇女子扼腕叹息,亦为其能在历史洪荒中流传千古倍感欣慰。再思,则为黛玉的胸襟所折服,亦为其果决而惊叹,又为其柔情而惋惜。

《五美吟》写的是历代以来流传的西施、虞姬、明妃、绿珠、红拂五个女子的不好的平生遭际的。《五美吟》这个题目是个集子名,并不是黛玉所起,而是宝玉自作主张所题。在宝玉看来,是将重点放在这五位女子的“美”上的,而黛玉则是重在感慨这五位女子的终身遭际的。第六十四回描写,黛玉向宝钗、宝玉道明写诗的原因是:“我曾见古史中有才色的女子,终身遭际令人可欣可羡可悲可叹者甚多。”并说是“以寄感慨”。可知黛玉是比宝玉看的更远的,之所以这五个人在青史或野史上留下痕迹,是因为其所处的历史时期是波澜壮阔、英雄辈出的时代。

▲ 梅兰芳京剧《西施》剧照

《五美吟》之《西施》说:“一代倾城逐浪花,吴宫空自忆儿家。效颦莫笑东村女,头白溪边尚浣纱。”

吴越争霸,越王勾践卧薪尝胆以图复国,范蠡献西施于吴王夫差以迷其心,终灭其国。于是从此“红颜祸水”就成了才色女子的另一个名字。但其实夫差之败有多少因素和西施有关呢?

据《史记》记载,吴国之败,一败于夫差的穷兵犊武,二败于天灾使粮食减收,让越国抄了后路,国破身死。西施到是政治的牺牲品,自始至终都是身不由己的。所以,黛玉的诗写的就是这个意思。

明代杨慎的词说“浪花淘尽英雄”,黛玉说“一代倾城逐浪花”,都是一种悲伤,英雄也罢,美人也罢,不过如此,在历史的潮流中都已随风而逝了。惟有那一分思念儿时家乡的温情尚柔软地流淌在心间,所以黛玉说“吴宫空自忆儿家”。

《离骚》说“美人迟暮”,黛玉则倾羡留居乡村的自由,希望过归园田居、白发终老的生活,所以她说“莫笑”,说“东村”,说“头白”,说“溪边”,说“浣纱”。但她已深知自己是无家可归的了。

▲ 梅兰芳京剧《霸王别姬》剧照

《五美吟》之《虞姫》说:“肠断乌骓夜啸风,虞兮幽恨对重瞳。黥彭甘受他年醢,饮剑何如楚帐中?”

楚汉争雄,项羽于十面楚歌声中啸出千古名歌《垓下歌》:“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一代雄杰已英雄气短了。虞姬和而诗之:“汉兵已略地,四方楚歌声;大王意气尽,贱妾何聊生。”遂于楚帐之中饮剑而亡。后项羽于乌江岸边自吻而死。

期间,二人的死别当真令人动容,或许项羽的不肯过江东是和虞姬之死有更大的关系吧?万念具灰之人还谈得到“无颜见江东父老”?恐怕更多的是愧对已死之人吧?所以黛玉对虞姬之死是深为赞叹的,她以为这样的死是虽死犹生的,并不赞同黥、彭为搏封王封侯而不顾道义的生,这个是“生不如死”。但到底心有不甘,所以她“幽恨”不得与项羽到“头白”,所以乌骓为主人“肠断”悲鸣,项羽一生所爱的美人和骏马尚且知道仁义,乃何黥、彭之类背主求荣不知道杀身以成仁、舍生以取义?所以她说“何如”?看似商榷,实为肯定地为虞姬发一大赞叹!真正是一群众枭雄不如一个女流了!

▲ 尚小云《昭君出塞》剧照

《五美吟》之《明妃》说:“绝艳惊人出汉宫,红颜命薄古今同。君王纵使轻颜色,予夺权何畀画工?”

汉胡相争,为求和平,汉元帝听从宫廷画师毛延寿之语,令将其后宫宫女王昭君远嫁呼韩邪单于。和亲之前,元帝初见昭君,惊为天人,迭悔不及,乃何已晚,杀延寿以息愤怒,立君王之威。黛玉于此诗中明是慨叹昭君红颜命薄,实是暗抒胸臆,自己亦是一样的“红颜命薄”,因为这样的事是“古今同”的。

昭君的悲剧之所以发生,在元帝错信毛延寿的以画取人之法,不能明辨真伪。但真是如此吗?黛玉认为不是。一句“纵使君王轻颜色”,令人清晰感受到黛玉的莫名悲愤,一个君王好色到后宫佳丽看顾不过来的地步,却偏偏又懒惰到把“予夺”之权交给一个画工,甘受其辱,导致了冠以“绝艳惊人”之誉的美人误嫁塞外,所以这个“出汉宫”是“误出”,是“不当出”,不是“当出”,并不心甘情愿。

所以,黛玉以诗名意:昭君之悲在“误终身”或“终身误”,以《明妃》为名,也有“明辩是非”之谐,“妃”也有“不正”之义。也是深深地忧虑自己是否会遇人不淑,会不会遇到昏庸的“汉元帝”和弄权的“毛延寿”?会不会有一天也落一个“出汉宫”的下场?或许,真是如此的。

▲ 徐碧云《绿珠坠楼》剧照

《五美吟》之《绿珠》说:“瓦砾明珠一例抛,何曾石尉重娇娆?都缘顽福前生造,更有同归慰寂寥。”

西晋八王之乱,石崇与齐王结党,为赵王伦所杀。绿珠是石崇的宠妾,善吹笛,又善舞《明君》,尤善解人意,名冠四野。后孙秀强夺绿珠,石崇虽不肯,却又对绿珠口出怨言说“我现在因为你而获罪。”绿珠流泪说:“愿效死于君前。”于是,先绿珠坠楼而死,后石崇被乱兵杀于东市。

黛玉以绿珠的口气写此诗,从开始时有所怨,到最后的有所羡,这一个大转变,令此诗从悲转喜,的确是别开生面。前两句说石崇的宠爱是虚情假意,把瓦砾当明珠,把明珠当瓦砾,在生死富贵之际,并不曾有一丝怜惜之意,“抛”字何其冷峻!也如绿珠所歌之《明君》曲中“昔为匣中玉,今为粪上英”有相类之意。后两句说绿珠的纵身一跳实在是前生的大福报,因为能和自己喜欢的人一同赴死也是好的,同生共死的遭际也算得是一种安慰了吧?

绿珠与石崇生前是远隔千山万水的,非有大福报是不能相遇的,相遇又相爱则又非有大福报不可,此之谓“同生”;偏天不遂人愿,石崇又因己得罪,唯有一死以谢知己,谁知石崇也赴了黄泉,此之谓“共死”。黛玉诗中认为,绿珠之悲不在生死这个问题上,而在与石崇最后的坚而不持上,虽然最后两个人实现了“同生共死”,但还是不够完美,绿珠是流泪纵身一跳的,多少有些伤心。

▲ 程砚秋《红拂传》剧照

《五美吟》之《红拂》说:“长揖雄谈态自殊,美人巨眼识穷途。尸居余气杨公幕,岂得羁縻女丈夫?”

隋唐更迭,英雄辈出,红拂女于杨素幕府中识得李靖,遂于当晚投奔李靖,愿意与李靖携手天涯,这个传奇叫《红拂夜奔》。

黛玉于此诗中,对红拂是敬爱有加的,她称红拂是“女丈夫”,是个“巨眼”的美人,既有智慧,又有胆魄,不因李靖穷途没路而以貌取人,不因杨素权贵当道而畏首畏尾,当断则断,当争则争,实在是令人钦羡。若说前四首诗总以过悲为主,《红拂》一诗则凭空生出一股豪情!从中读出黛玉似有“一走了之”的意思。又似乎有些犹豫,走则走矣,却苦无相依之人,荣府如同尸居余气的杨公幕,自己也可作个“女丈夫”,但是却并没有一个可托终身的英雄,若真一走,到的确是走入穷途了。

这五位女子皆身处政治权力纷争之中,原本皆是历史长河中的配角,不但不能左右历史,亦不能左右自己,而且一定是男权社会中的顽偶罢了。黛玉却于其中独树胸臆,借五位美人的人生遭际,对大历史中的功名富贵、仁义道德、君臣忠奸、是非恩怨和孟子的“大丈夫”学问作了个清醒的探讨并给出了明确的答案,非有大学问如何做得到?这样的胸襟又如何当不得“大丈夫”?令人折服。

纵看《五美吟》,黛玉也是果决的,这个果决就是:必须离开。《西施》一言以蔽之:思乡心切,重在一个“忆”字。《虞姬》是:生离死别,重在一个“恨”字。《明妃》是:远嫁,重在一个“出”字。《绿珠》是:同归于尽,重在一个“抛”字。《红拂》是:一走了之,重在一个“识”字。

从最初的思念,到最后的走,都是身不由己,也都是迫不得己。亦可想见黛玉生存环境的艰难,她宁可自己是自由自在到头白的东施,也不愿做无家可归的西施,以待迟暮。她甚至希望自己如同虞姬一样为心爱的英雄长苰化碧,如同绿珠一样为心爱的男人纵身一跳。她更想离开如毫无情义的汉宫和毫无生气的杨公幕一般的荣府。并且这种果决一定,就立即付诸实施。为此,她焚香设祭,郑重其事在搞了一个奠礼,为自己的前途命运祈求上苍福佑,连探春邀她探望凤姐之病这样的事也推辞了。

《红楼梦》的十二钗判词中,唯黛玉、探春、熙凤三人是有“才”的,黛玉是“堪怜咏絮才”,探春是“才自精明志自高”,熙凤是“都知爱慕此生才”,可畏巾帼中的英雄,也可以称之为“女丈夫”,真应了黛玉所说的,都是“有才色的女子”。然而人生际遇并不比五美好多少。熙凤的结局是被休,探春是远嫁,黛玉也并不能得尝所愿。因此,黛玉果决地要离开,这一份勇敢是令人惊叹的。

但黛玉到底又是柔情难舍的。黛玉赋诗后,宝玉来看望,劝说其莫作无益之悲,并想表明自己从未说出口的“愿同生死”的心迹独白,偏偏话到嘴边,怕唐图美人,又留于心间,左右为难,不禁悲从中来,流下眼泪。黛玉心有所感,也不禁流下眼泪。这一流泪,顿使黛玉的“女丈夫”之气减损许多。

之后宝钗又到,莫名其妙地谈到“女子无才便是德”的话题,说女子总以“贞静”为主,针黹次之,会作诗文不如不会。明议才德,暗喻“贞静”,劝黛玉贞固安静、不可妄动,使黛玉摇摆的心又加忧郁不定。

宝玉、宝钗二人共同赏诗之后,宝钗独对《明妃》有一段议论,点了王安石和欧阳永叔的诗,大意落在了“不怨天,不尤人”上,间接表明自己的态度,出与不出,皆是己意,并不与别人相干,这是宝钗之德。黛玉心领,到此为止。故黛玉因宝玉一哭和宝钗一解而柔情顿生,柔情一生则去意难决,不禁令人惋惜不已。

黛玉十五岁后已实是信了幼年癞头和尚说的话,惟有不见这此人,自己这病方能好。但偏偏离不开,走不脱,为情所困,所以也只好一直病下去了。

贾敬死了,荣宁二府如同空旷的吴宫、寂寞的汉宫、冰冷的楚帐、绝情的金谷园、尸居余气的杨公幕一样,再无生气可言,荣宁二府已是日落西山、再无东升之时,元春于宫中恐怕是空庭独坐的,探春恐怕是要出的,未来是渺茫的。平儿于贾敬死前在荣府的榆荫堂办了一个生日,贾琏于贾敬死后给了宁府们小管家俞禄二百两银子办丧事,遂与尤二姨暗通款曲,荣宁二府的余荫余禄也就值这些了。此时不走,更待何时?正是:

大厦将颓心生危,蒹葭苍苍吟采薇。

辗转反侧思美人,女中丈夫思欲归。

一人哭兮一人解,悲兮欣兮已化灰。

纵使惊艳出汉宫,又入东逝长江水。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1)《红楼梦》林黛玉诗词赏析
曹雪芹借黛玉之手评的五位绝代佳人
以《五美吟》为例深入剖析《红楼梦》中林黛玉的人生观及爱情观
林黛玉写下五首诗,道尽了古代五位才女的爱恨情仇
红楼梦中作者让林黛玉写出《五美吟》究竟是想表达什么意思?
红楼才女 悲欢古今同 林黛玉五美吟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