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医生提醒:血管也要防早衰
门诊中经常会看到这种情况,有些人血管老化的速度超过年龄增长的速度,这便是“血管早衰”。

  如何应对“血管早衰”

  1.血管怕“冷”:容易造成血管痉挛

  天气寒冷,是心脑血管疾病的高发时节。雨水过后的这段时间,全国气温仍然比较低,慢病患者依然要做好防护和保暖,另外,现阶段中老年人不宜太早起来锻炼,易摔倒或受凉。

  2.血管怕“堵”:这些小事会增加堵塞风险

  血管外科经常会遇到这样的情况,走路久了腿脚痛,不去医院检查,突发心肌梗塞才发现冠心病。打麻将一坐就是一整天,坐到下肢肿胀也不在意,最后发生肺栓塞,成功抢救回来才明白应该引起重视。

  3.血管怕“糖”:太甜让血管通路变窄

  维护血管健康,控糖、降糖也很重要。血液中高血糖会损害动脉血管中的内皮细胞,长此以往会形成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当血管越来越窄,堵塞就不可避免。尤其是对于伴有高血压的2型糖尿病患者,只要血压大于140/90毫米汞柱就应积极启动降压药物治疗。

  4.血管怕“高压”:变厚硬化易破口

  动脉血管是直接受血液压力冲击的,血压太高伤血管,容易让血管变厚硬化。

  5.血管怕“钙化”:慢性肾病更应关注

  慢性肾病患者常常会被要求进行心血管方面的检查。其实“血管钙化”正是慢性肾病的重要并发症之一,定期进行检查很有必要。

  出现这10个疾病信号尽快就医

  1.肢体凉、麻、痛 包括肢体畏寒怕冷、麻木不适,以及肢体活动后疼痛。这些症状可能是已出现下肢动脉硬化闭塞。

  2.肢体肿胀 特别要警惕“晨起后减轻、下午加重”的肢体水肿,或各种突发的肢体肿胀。这种情况很可能是静脉血栓。

  3.肢体或足趾破溃 患有高血压或者糖尿病的老人,因意外受伤出现肢体或足趾破溃,经过1~2周无法愈合,有可能是下肢动脉硬化闭塞或糖尿病足的表现。

  4.脉搏减弱、消失 健康人可在腕部或脚面触及明显的动脉搏动,如果搏动减弱或消失,可能有动脉狭窄或堵塞。

  5.搏动性肿物 如果在颈部、肢体或腹部摸到搏动性肿物,且搏动频率与心跳相近,提示可能存在动脉瘤,要及时治疗。

  6.有血管斑块 体检通过超声检查发现血管斑块要及时治疗。

  7.小中风与中风 突发眼睛视物不清、上肢或下肢活动障碍、失语、口角歪斜等,可自行恢复,称为小中风,属于中风的前兆和危险信号。要及时就医。

  8.静脉曲张 肢体出现青筋暴露,甚至瘙痒、发黑、破溃、静脉炎症等。

  9.静脉血栓 超声检查发现肢体静脉血栓要及时就诊,以免血栓脱落顺血流至肺动脉,出现致命的肺栓塞。

  10.急性胸背部疼痛 急性胸背部疼痛可能为主动脉夹层导致,发病突然,危险度高,当胸痛由肩背到胸背到腰腹再到下肢转变时,建议尽早到血管外科就诊。 (摘自2月25日微信号“健康时报”)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身体出现九个症状 快去看血管外科
身体出现这些问题?你该看血管外科了!
腿越走越疼?去血管外科看看吧
下肢麻、凉、痛,多是血管有问题2016年03月07日 星期一B11 生命周刊·健康俱乐部
这十一种情况要看血管外科 顺便测测血管年龄
当心!血管最'怕'这7个字!出现这些症状一定要重视……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